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结合髓芯减压打压植骨治疗FicatⅡ期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符合要求的Ficat分期Ⅱ期股骨头坏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丹参酮ⅡA结合髓芯减压打压植骨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髓芯减压打压植骨治疗。分别于术前和术后12个月采用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法评定患者的髋关节功能,并进行X线检查观察股骨头塌陷程度,同时观察比较2组患者术后及随访期间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①髋关节功能。术前2组患者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5.73±7.43)分,(73.60±10.12)分,t=1.105,P=0.273];术后12个月治疗组Harri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5.81±2.88)分,(94.76±4.02)分,t=12.590,P=0.000]。②股骨头塌陷程度。治疗组优25髋、良7髋、中5髋、差3髋;对照组优23髋、良6髋、中5髋、差4髋。2组患者股骨头塌陷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287,P=0.774)。③并发症发生情况。2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时间13~18个月,中位数15.5个月。术后2组患者切口均甲级愈合,术后及随访期间未出现手术相关并发症。结论:丹参酮ⅡA结合髓芯减压打压植骨可有效减缓FicatⅡ期股骨头坏死患者股骨头塌陷的病理进程,改善髋关节功能,而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张竞亮  夏建龙 《河南中医》2014,(6):1097-1098
目的:观察中药配合死骨清除髓芯减压植骨异体腓骨支撑术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23例股骨头坏死患者中药配合死骨清除髓芯减压植骨异体腓骨支撑术疗法。从术前、术后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对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术前Harris评分为(54.45±6.51)分,术后为(81.25±6.32)分,术后比术前得分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药配合死骨清除髓芯减压植骨异体腓骨支撑术能有效治疗股骨头坏死。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比分析髓芯减压与钻孔减压在II期股骨头坏死治疗方面的疗效差异。方法:将2008~2012年于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就诊,确诊为II期股骨头坏死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行髓芯减压、钻孔减压治疗,填写CRF表,收集各阶段影像材料,通过分析随访数据对比两种方案疗效差异。结果:所有42例病人均完成了随访,治疗后Harris评分为(85.22±16.04)分,得分平均增加(20.03+7.85)分,其中,临床痊愈11例,有效22例,无效6例。结论:①应用髓芯减压治疗股骨头坏死疗效明显优于钻孔减压。②对于II期股骨头坏死,保髋治疗具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治疗前后的髓腔血流变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髓内注射法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作用机制。方法:对80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患髋,行骨髓腔内注射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2个疗程,并在治疗前、后分别抽取其股骨上端髓腔血,行血液流变学检测。结果:与治疗前相比较,治疗后全血粘度值、血浆粘度值、红细胞压积、全血低切还原粘度、纤维蛋白原的检测值均下降,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髓内注射法可明显降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患髋局部髓腔血的全血粘度值、血浆粘度值、红细胞压积、全血低切还原粘度、纤维蛋白原,从而改善缺血股骨头的局部微循环,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有显著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髓芯减压术配合中药分型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2例(34髋),在给予髓芯减压基础上,按中医辨证分型给予中药内服,对照组单用髓芯减压治疗。结果:2组总有效率比较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P〈0.01),2组内不同临床分期疗效比较经统计学处理也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髓芯减压术配合中药分型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有较好疗效,分期与疗效密切相关,越早发现治疗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6.
中药配合髓芯钻孔减压术治疗股骨头坏死3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药配合髓芯钻孔减压术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7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7例和治疗组33例,对照组采用髓芯钻孔减压术,治疗纽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医辨证口服治疗。两组均治疗6月,观察两组有效率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6月后治疗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未发现与中药相关的不良反应。结论:在髓芯钻孔减压术的基础上应用中药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疗效显著,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股骨头细针、多孔道钻孔减压术联合骨瓜提取物注射液、丹参川芎嗪注射液髓腔注射治疗非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非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FicatⅠ~Ⅱ期)患者22例(28髋)采用股骨头细针、多孔道钻孔减压术联合骨瓜提取物注射液、丹参川芎嗪注射液髓腔注射治疗,每个疗程4周,连续治疗2个疗程,2个疗程之间间隔2个月.结果 优7例9髋,良12例16髋,可2例2髋,差1例l髋.Ⅰ期患者优良率100%,Ⅱ期患者优良率83.33%,总有效率89.29%.结论 股骨头细针、多孔道钻孔减压术联合中药髓腔注射治疗非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具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髋关节镜下清理、微创髓芯减压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同时,进行BMP混合自体红骨髓加同种异体骨植入的疗效。方法:根据ARCO分期,选取早期股骨头坏死病例16例22髋,在实施髋关节镜清理、髓芯减压术的同时植入BMP混合自体红骨髓加同种异体骨。结果:经1年随访及磁共振检查,I期、Ⅱ期患者Harris评分显著提高,Ⅲ期患者股骨头坏死面积及Harris评分与术前无明显差异。结论:髋关节镜下清理、髓芯减压,并采用BMP混合自体红骨髓加同种异体骨植入安全、有效,对早期股骨头坏死患者不失为一种理想的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疗法治疗中晚期股骨头坏死的效果,明确中医辨证治疗中晚期股骨头坏死的有效性和必要性。方法收集在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经中医综合治疗.且随访达到9个月以上的中晚期股骨头坏死患者50例66髋关节。中医综合治疗选用中药血管介入配合中药汤剂口服,3个月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同时统一使用牵引、功能锻炼等辅助治疗手段以及室外活动扶拐保护。随访并收集资料,建立数据库,以Harris髋关节评分表、SF-36评分和影像学检查作为评价指标进行疗效评定,分析中医综合治疗对中晚期股骨头坏死的有效性。结果X线随访46例62髋关节,其中稳定40髋关节,稳定率64.5%;加重22髋关节,加重率35.4%。50例66髋关节治疗前总体Harris评分为(70.22±15.05)分,治疗后为(82.42±10.90)分,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Ⅲ期提高较Ⅳ期明显。收集随访的37例患者的SF_36评分,治疗前总分为(102.86±15.66)分,治疗后为(115.84±15.509)分,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8,P=0.0006),说明治疗后生存质量优于治疗前,且Ⅲ期提高的较IV期明显。结论中医综合保髋治疗中晚期股骨头坏死具有有效性和必要性,尤其在减轻疼痛、改善功能、提高生存质量等方面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电针结合髋关节动态模造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治疗组给予电针结合髋关节动态模造治疗,对照组13'服仙灵骨葆胶囊治疗。两组均治疗30d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比较两组证候积分及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7.5%,对照组为7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证候积分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治疗2个月及3个月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证候积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电针结合髋关节动态模造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可有效缓解疼痛,改善髋关节活动功能,疗效优于口服仙灵骨葆胶囊。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髓芯减压打压支撑植骨术配合生骨饮Ⅱ号方治疗塌陷前期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进一步探讨该方法治疗塌陷前期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机理。方法:统计分析自2008年5月-2012年11月,共收治的单侧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患者82例,其中治疗组42例采用髓芯减压打压支撑植骨术配合术后生骨饮Ⅱ号方口服治疗;对照组40例采用髓芯减压打压支撑植骨术治疗。观察记录治疗前和治疗后6个月、12个月股骨头塌陷程度、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及血清OPG三方面变化。结果:两组患者均获得满意临床效果,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髓芯减压打压支撑植骨术配合生骨饮Ⅱ号方综合治疗,可升高塌陷前期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患者血清OPG水平,改善髋关节功能,有利于骨坏死修复,能够预防股骨头坏死塌陷。  相似文献   

12.
王梅  张妙林 《中医正骨》2011,23(2):7-10
目的:应用中药结合髓芯减压植骨术来提高早期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疗效,并对其结果进行临床疗效和MRI评价。方法:选择自2004年8月至2009年8月间我院收治的已明确病因的早期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SANFH)病人60例,按ARCO分期将Ⅰ、Ⅱ期定为早期,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30例单纯采用活骨汤加减,每天1剂,分2次服用,连服6个月,其后中药制成丸剂口服6个月,连续共计12个月;治疗组30例,先采用股骨头髓芯减压术,再依据辩证分型中药汤剂内服,以活骨汤为基础方,同上加减补益肝肾之品,服用方法亦同上。所有患者每3个月复查X线片,分别于治疗后半年、1年、1.5年、2年随诊复查进行临床疗效评价,每年行MR检查1次。本次临床试验末次随访结果均采用治疗后1年的随访结果。结果:在临床症状体征、X线表现的改善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有极显著差异(P<0.01)。对两组治疗前、末次随访评分分别进行比较,末次随访的两组较治疗前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在减轻骨内压、改善骨内循环、促进股骨头修复方面("线样征"、骨髓水肿),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①早期(Ⅰ、Ⅱ期)SANFH采用活骨汤加减治疗对改善临床症状及X线表现有一定疗效。②中药(活骨汤加减)结合髓芯减压的治疗方法,能同时改善股骨头内血液循环,减轻骨内压,并通过植骨提供必要的支撑,防止软骨塌陷,无论从临床疗效及X线疗效评分进行比较,还是从MRI骨髓水肿、线样征两方面进行评估,较之单用中药治疗的方法疗效更可靠。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川芎嗪注射液联合髓芯减压术治疗SteinbergⅡ期股骨头坏死患者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2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髓芯减压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川芎注射液静脉滴注,观察2组治疗前后Harris髋关节评分、疼痛积分的变化情况及临床疗效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优良率观察组为78.33%,对照组为60.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arris髋关节评分、疼痛积分治疗前后2组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为5.00%,对照组为8.33%,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川芎嗪注射液联合髓芯减压术治疗SteinbergⅡ期股骨头坏死临床疗效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长柄非骨水泥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伴股骨近端骨折的早期临床效果。方法:2001年-2008年利用长柄非骨水泥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后伴股骨近端骨折患者。年龄47~59岁,平均年龄53.7岁。男21例、女3例;激素性股骨头坏死3例、酒精性股骨头坏死21例。ARCO III C期6例、Ⅳ期18例。术后影像及临床随访,观察假体位置及周围骨质情况,并进行Harris评分,从而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手术时间90~130min,平均115min,手术出血量400700mL,平均570mL。患者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4年至7年。术后3~4月X线片示骨折愈合良好。末次随访,患者Harris评分,优15例,良6例,可3例。截至末次随访时,无1例患者出现骨溶解及假体松动,患者Harris评分从术前平均(36.1±6.O)分,提高到末次随访时平均(90.6±4.9)分。结论:长柄非骨水泥全髋置换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后伴股骨近端骨折早期效果良好,是一种可行的治疗方法。但长期效果仍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脱钙人牙基质材料经手术植入并配合中药口服治疗肝肾亏虚型的早期ANFH,预防坏死区塌陷的临床疗效。方法:观察2003年6月~2007年12月期间股骨头软骨开窗钻孔减压加脱钙人牙基质填塞并配合中药口服治疗ANFH患者25例34髋(牙基质组),经股骨头软骨开窗钻孔减压加自体骨植入治疗的ANFH患者25例33髋(自体骨组),对疼痛指数、临床疗效及影像学评估。结果:牙基质组治疗后1月VAS评分值3.87±0.17,第24个月JOA评分值72.83±16.81,治疗成功率79.41%;自体骨组治疗后1月VAS评分值4.45±0.15,第24个月JOA评分值75.15±7.56,治疗成功率84.84%。经统计学分析,治疗后1月2组VAS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4个月2组JOA评分和治疗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股骨头软骨开窗钻孔减压加脱钙人牙基质填塞手术配合中药口服治疗,能有效促进早期股骨头坏死区骨修复,预防坏死区塌陷;而且脱钙人牙基质来源广、提取易、成本低,诱导骨修复疗效确切,不涉及医学伦理问题。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对早期股骨头坏死患者采用髓芯减压联合自体外周血干细胞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1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的42例早期股骨头坏死患者给予髓芯减压联合自体外周血干细胞进行治疗。结果:患者的髋关节Harris疼痛程度评分、关节功能评分以及屈髋活动度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结论:髓芯减压联合自体外周血干细胞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患者,疗效较为确切,可将其作为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中药联合微创打压植骨腓骨支撑术治疗围塌陷期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3月-2012年8月采用微创打压植骨腓骨支撑术治疗32例围塌陷期股骨头坏死患者,术后配合仙灵骨葆和川芎嗪片口服;全部病例获得随访;以Harris评分评价关节功能,股骨头生存率作为疗效评价指标。结果:术后所有病例均无感染、神经损伤等并发症;术后随访16~52个月,平均26.4个月,Harris评分从术前平均(78.6±5.5)分提高到末次随访平均(91.0±5.9)分;以髋关节置换作为终点事件,末次随访时股骨头生存率为90.63%。结论:微创打压植骨腓骨支撑术创伤小、恢复快,可改善股骨头内生物力学稳定,改善关节功能,延缓甚至避免关节置换;术后配合仙灵骨葆胶囊、川芎嗪片口服促进股骨头修复;联合使用近期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估复方生脉成骨胶囊辅助负重控制治疗塌陷前期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临床适应证及疗效。方法:采用复方生脉成骨胶囊辅助负重控制治疗塌陷前期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患者54例(65髋),男41例,女13例,平均年龄38.39岁(22~69岁);ARCO分期:ⅠA8髋,ⅠB2髋,ⅡA9髋,ⅡB14髋,ⅡC32髋。疼痛分级:0级29髋;1级18髋;2级14髋;3级4髋。坏死指数:≤30%共33髋,30%~≤60%共19髋,60%共13髋。坏死部位:A型7髋,B型20髋,C1型27髋,C2型11髋。骨髓水肿:0级32髋,Ⅰ级14髋,Ⅱ级11髋,Ⅲ级8髋。结果:平均随访37月,65髋中11髋最终行髋关节手术,生存54髋,髋关节的总体生存率为83.08%。随访终期Harris评分平均为89分。对疼痛、ARCO分期、坏死指数、坏死部位、骨髓水肿进行分层,以手术为终点的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显示,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生脉成骨胶囊辅助负重控制治疗塌陷前期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结果显示可改善生存率。疼痛、ARCO分期、坏死部位、坏死指数、骨髓水肿是影响髋关节生存率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