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评价阴道镜下宫颈活检联合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术)对宫颈癌前病变的诊断准确性 方法从2012年7月~2014年7月,收集到我院妇科门诊就诊行阴道镜检查及LEEP术治疗的87例患者。比较阴道镜下宫颈组织活检与LEEP术后组织病理结果。 结果阴道镜下宫颈组织活检与LEEP术后组织病理总符合率为74.71%。以LEEP术后组织病理结果为标准,阴道镜诊断CINⅠ符合率为57.14%,诊断CINⅡ符合率为73.68%,诊断CINⅢ符合率为89.26%。其中,诊断CINⅢ的准确率高于CINⅠ(P<0.05)及CINⅡ(P<0.05)。CINⅡ与CIN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阴道镜下宫颈组织活检有漏诊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的风险。阴道镜联合LEEP术可实现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的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2.
宫颈上皮内瘤变的环形电切术和阴道镜活检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和阴道镜活检在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CIN)中的价值。方法对门诊阴道镜活检诊断为CIN的患者123例行LEEP,比较其病理诊断结果的差异。结果123例患者LEEP后病检结果:慢性宫颈炎16例,CINⅠ级21例,Ⅱ级40例,Ⅲ级40例,早期浸润癌4例,浸润癌2例。阴道镜下活检结果为CINⅠ、Ⅱ级和Ⅲ级的与LEEP后病检结果的符合率分别为43.9%、73.8%、85.0%,总符合率为67.5%。其中诊断过度者19例(15.5%),诊断不足者21例(17.1%),宫颈癌漏诊率为4.9%。阴道镜下活检对诊断CINⅡ、Ⅲ级的准确率要高于CINⅠ级,两者相比较有差异(P<0.01)。阴道镜下活检诊断CINⅢ级的患者,其漏诊癌的比例较CINⅠ级和Ⅱ级高(P<0.05)。结论阴道镜活检是诊断CIN的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LEEP可以弥补阴道镜活检的缺陷,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3.
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的3种方法比较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比较宫颈上皮内瘤变(CIN)3种诊断方法——液基薄层细胞检查(TCT)、阴道镜下活检、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的诊断价值。方法:2007年7月-2008年3月对门诊患者用TCT、阴道镜下活检及LEEP术后组织病理检查诊断CIN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共有1282例患者接受了TCT,发现异常者158例。共有1282例患者作阴道镜下定位活检,病理诊断CINⅠ级70例,CINⅡ级70例,CINⅢ级10例,宫颈浸润癌8例。TCT与阴道镜下活检病理结果比较,低度病变诊断符合率54.29%,高度病变诊断符合率100%。TCT与LEEP术后病理结果比较,低度病变诊断符合率40.00%,高度病变诊断符合率90.00%。LEEP术后病理与阴道镜活检病理比较,诊断完全符合86.21%,术后病理诊断升级3.45%,术后病理诊断降级2.87%。结论:3种诊断方法均有一定的漏诊率。TCT-阴道镜-LEEP三者在CIN的诊断和治疗中互为补充,可以提高CIN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阴道镜下活检与宫颈环行电切术(LEEP术)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115例阴道镜下活检诊断为CIN的患者进行LEEP术,对比阴道镜下活检和LEEP活检病理结果.[结果]阴道镜下宫颈活检与LEEP术活检病理检查结果比较,级别相同的符合率64.35%,级别上升的17.39%,级别下降的18.26%.[结论]阴道镜检查是辅助诊断CIN的有效方法,但可能遗漏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早期浸润癌.LEEP可提供完整的病理标本,两者联合可提高CIN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5.
宫颈上皮内瘤变112例电切术前后病理诊断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CIN)行宫颈环形电切术(loop electrosurgical excision procedure, LEEP)前后病理诊断不一致的可能原因. 方法对我院2007年1月~2008年12月阴道镜下宫颈活检诊断为CIN者112例行LEEP,分析手术前后病理诊断结果.结果 LEEP术前阴道镜下活检诊断为CIN Ⅰ级 27例,CIN Ⅱ级48例,CIN Ⅲ级37例.LEEP术后诊断为宫颈慢性炎症37例,CIN Ⅰ级12例,CIN Ⅱ级32例,CIN Ⅲ级27例,浸润癌 4例.本组阴道镜下活检与LEEP病理诊断符合率为48.22%(54/112),治愈率为96.43%(108/112).术后3个月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测(TCT)4例为CIN Ⅱ级,再次行LEEP手术后TCT检查正常.结论 LEEP治疗前后病理诊断不一致的原因可能与设备(阴道镜)及操作者技术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阴道镜下宫颈活检诊断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 1级与病理结果的相符性及病理升级的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310例阴道镜下活检诊断为CIN 1级的患者临床资料,均行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计算所有患者术前活检诊断与术后组织病理学诊断的符合率。分析患者病理升级的相关因素。结果术前活检诊断与LEEP术后病理结果的符合率为86.77%(269/310),活检结果为CIN 1级患者中,病理诊断为CIN 2级及以上病变的病理升级率13.23%(41/310)。单因素分析显示,阴道镜检查前的宫颈细胞学异常、HPV16/18阳性、绝经、阴道镜检查不满意是阴道镜下活检诊断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患者术后病理升级的影响因素(P 0.00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宫颈细胞学异常、阴道镜检查不满意、绝经、HPV16/18阳性均是术后病理升级的独立高危因素(P 0.001)。结论阴道镜检查满意状况、宫颈细胞学异常以及绝经、HPV16/18阳性等是患者术后病理升级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阴道镜(colposcopy)联合环形电切除术(loop electrosurgical excision procedure,LEEP)在宫颈病变诊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经阴道镜及活检初步诊断为各种宫颈病变的137例病人,采用宫颈LEEP治疗,宫颈病变移行区切除组织送病理检查。结果电子阴道镜下宫颈活检诊断结果与LEEP术后诊断符合率为65.51%,LEEP术后3个月随访慢性宫颈炎100%治愈,CINⅠ100%治愈,CINⅡ96.7%治愈,CINⅢ93.3%治愈。结论LEEP为诊断和治疗宫颈病变提供可靠的病理标本,对诊断、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具有重要意义。阴道镜下活检,LEEP术后病理诊断构成了宫颈病变系统的一个新的诊断模式,尤其是对微小浸润癌早期诊断价值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阴道镜下病理活检联合宫颈锥切术用于诊断宫颈癌的价值。方法对753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患者行阴道镜活检和宫颈锥切术,术后标本送检,计算阴道镜活检诊断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753例患者宫颈锥切术确诊CINⅠ级348例,CINⅡ级172例,CINⅢ级160例,浸润癌45例。阴道镜活检的诊断灵敏度94.24%(655/695),特异度为94.24%(34/58),阳性预测值为95.07%(655/689),阴性预测值为37.50%(24/64)。其中CINⅠ级、CINⅡ级、CINⅢ级与宫颈锥切术的符合率分别为95.98%、76.16%、63.13%。结论阴道镜下病理活检对CIN的诊断具有一定价值,但漏诊较多,联合宫颈锥切术可有效提高宫颈癌的早期诊断准确率,避免漏检。  相似文献   

9.
张娟  陈可菊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6):3820-3820
目的分析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及全子宫切除术治疗宫颈CIN的两种方法。方法对阴道镜定位活检证实宫颈CIN患者行LEEP或全子宫切除术后病理比较。结果 LEEP、全子宫切除术与阴道镜活检病理诊断符合率分别为44.91%、61.54%;病理分级下降分别为39.52%、20.51%;病理级别上升分别为15.57%、17.95%。其中6例活检为高级别的CIN经全子宫切除术病理诊断为宫颈镜下浸润癌。结论阴道镜活检较难发现宫颈上皮深处及宫颈管内病灶,LEEP术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活检不足,达到诊治目的 ,全子宫切除术存在治疗过度或治疗不足问题。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宫颈电切割术(LEEP术)在中、重度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用LEEP术对经阴道镜下病理活检诊断为中、重度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 Ⅱ、Ⅲ级)患者90例进行治疗,根据病检结果进行相应的处理,并对其疗效及并发症等相关问题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前、术后病理诊断一致者占90%(81/90);术后病理诊断级别上升占2%(2/90),有1例病栓为浸润癌行广泛性子宫切除+盆腔淋巴清扫术,1例为原位癌行子宫全切术;术后病理诊断级别降低占8%(7/90);无一例感染和颈管狭窄,无手术切缘阳性者.结论:LEEP术后病理诊断是阴道下多点活检的补充诊断,对于中、重度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 Ⅱ、Ⅲ级)患者,及早行LEEP术诊断和治疗可以早期发现宫颈恶性病变.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比较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术前阴道镜下活检结果与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后病理检查结果.方法 术前阴道镜下活检,病理诊断的280例患者,其中CINⅠ142例,CINⅡ92例,CINⅢ46例,行LEEP手术后,标本送病理检查.结果 280例手术均成功,手术平均出血(6±1.2) ml,阴道镜下活检结果与LEEP活检病理检查结果完全符合率65%,诊断过渡13.9%,诊断不足占22.86%.结论 阴道镜下活检,宫颈取材有限,并受诸多因素影响,包括阴道镜医师的技术水平、取材深浅及大小等,可能遗漏宫颈癌前病变或宫颈早期浸润癌,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可提供完整的病理标本,可进一步筛查宫颈癌,弥补阴道镜的不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子宫颈电热圈环切除术(LEEP)与阴道镜下多点活检对官颈内瘤样变(CIN)病理诊断的符合情况,及LEEP随访情况.方法 2004~2006年在杭州市余杭区妇幼保健院经液基细胞学.阴道镜下多点活检病理诊断为宫颈上皮内瘤变2~3级(CINⅡ-CINⅢ)的患者63例,进行LEEP宫颈环切治疗,比较宫颈环切与阴道镜下多点活检的病理结果之间的差异,同时对LEEP宫颈锥切后进行液基细胞学检查1~2年.结果 63例中41例环切病情与多点活检病理结果一致,符合率65.07%;22例多点活检与环切的结果不同,其中9例多点活检为CIN Ⅰ-Ⅲ级,环切诊断为镜下早期浸润癌.3例术后半年细胞学示CINⅡ-Ⅲ级,HPV检测阳性.再次官颈活检CINⅡ-Ⅲ级累腺.结论 宫颈环切是宫颈上皮内瘤样变的一种重要诊断与治疗方法.阴道镜下多点活检病理提示宫颈上皮内瘤样变Ⅱ-Ⅲ级,伴腺体受累是存在宫颈癌的一个高危因素.HPV感染与宫颈上皮内瘤样变有关,其数值高低与病理级别之间无明显联系.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宫颈疾病高频电环切及宫颈锥切前后的病检比较,探讨宫颈疾病再次病检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005年6月至2006年7月因宫颈疾病在阴道镜下取活检的患者,诊断为宫颈炎及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后进行宫颈高频电环切(LEEP)1989例、行宫颈锥切84例的病检结果进行对照。结果阴道镜下活检为炎性病变宫颈LEEP后病检符合率为97.07%(1493/1538);而CINⅠ宫颈LEEP后病检符合率为90.62%(367/405);CINⅡ宫颈LEEP后病检符合率为86.96%(40/46);宫颈CINⅡ在宫颈锥切后病检符合率为83.87%(26/31);宫颈CINⅢ在宫颈锥切后病检符合率为83.02%(44/53)。结论宫颈炎症及CIN再次病理检查是发现早期宫颈癌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宫颈五区域小组织活检和宫颈锥切术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修水县宫颈癌高发地区30~49岁妇女共2 500例进行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13种高危型HPV检测、5%醋酸染色后肉眼观察(VIA)、碘染色后肉眼观察(VILI),对其任何一项检查阳性者行电子阴道镜检查,部分病例进行五区域活检(宫颈四项限多点活检加宫颈管刮术)和病理组织学检查。对活检病理诊断为CIN2以上的宫颈高度病变包括CIN2、CIN3、原位癌和可疑微小浸润癌患者中自愿参加治疗的72例常规首选宫颈锥切术(LEEP或CKC),根据术后病理结果,决定终止治疗、定期随访或进一步扩大治疗范围。结果:宫颈锥切术后病理与阴道镜下活检相符者39例占55%,术后病理升级为宫颈癌者16例,CIN2升级为CIN3者5例,原位癌升级为早浸癌1例;术后病理比阴道镜下活检减轻者11例,两者不符合率为45%。结论:(1)子宫颈癌筛查应推广应用五区域小组织病理学检查;(2)对重度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患者临床上应给予积极治疗;(3)对病理检查为宫颈上皮内高度病变者应首选宫颈锥切术作为诊断性治疗。  相似文献   

15.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1):115-116
收集在我院妇科行LEEP手术的45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临床资料行回顾性分析,比较液基细胞学(TCT)、阴道下活检、LEEP术后病理检查符合情况和差异。结果 TCT和阴道镜检查结果符合率:LSIL符合率为28.85%,HSIL符合率为85.34%,TCT检查HSIL阳性符合率明显高于LSIL阳性符合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镜检查结果 CINⅠ阳性符合率为40.86%,CINⅡ阳性符合率为63.40%,CINⅢ阳性符合率为74.00%,CIN级别越高,阳性符合率越高,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液基细胞学和阴道镜下检查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具有一定局限性和盲目性,LEEP术可有效弥补其缺点,三者联合对宫颈癌前病变检查、诊断具有显著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阴道镜下活检诊断宫颈上皮层内瘤样病变(CIN)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6年4月我院经阴道镜下活检诊断为CIN患者86例,再行宫颈锥切术进行病理检测,比较阴道镜下活检与宫颈锥切术后病理检测结果。结果:86例患者中,经阴道镜下活检诊断CINⅠ16例、CINⅡ37例、CINⅢ33例,术后病理检测慢性宫颈炎6例、CINⅠ14例、CINⅡ32例、CINⅢ30例,其中包括早期浸润癌3例、浸润癌3例,阴道镜下活检与宫颈锥切术后病理检测结果Ⅰ级、Ⅱ级、Ⅲ级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阴道镜下活检诊断CIN准确率高,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7.
谷冬梅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2):2996-2996
目的 探讨环行电切术(LEEP)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有效性、可行性.方法 对经子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阴道镜及子宫颈活检初步诊断为CIN的52例患者采用LEEP治疗,根据术前、术后病理变化及随访,判断LEEP的疗效.结果 宫颈LEEP和术前阴道镜下多点活检病理检查结果完全符合20例,符合率38.5%;不符合的32例中,宫颈LEEP较阴道镜下多点活检升级者6例(11.5%),降级者26例(50.0%).宫颈LEEP的主要并发症为出血.结论 LEEP可提供完整的标本送病理检查,是诊断和治疗CIN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电子阴道镜对宫颈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统计2005年10月至2007年5月2982例宫颈疾病患者阴道镜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电子阴道镜检查2982例,宫颈活检术1862例,经病理诊断CIN651例(CINⅠ~CINⅡ),宫颈浸润癌15例,原位癌9例,慢性宫颈炎611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HPV)439例。结论:阴道镜诊断与组织病理学诊断有较高的符合率,对早期发现宫颈癌、癌前病变、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及有无合并癌前病变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阴道镜下宫颈多点活检结合颈管搔刮术在宫颈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42例宫颈病变患者均行阴道镜下宫颈多点活检结合颈管搔刮术检查,并根据手术指征行针对处理,术后病理诊断。比较患者活检结合搔刮术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随访6个月以上,观察患者术后恢复情况。结果阴道镜下宫颈多点活检结合颈管搔刮术共确诊39例,诊断符合率为92.86%。其中:微小浸润癌4例,宫颈原位癌10例,CINⅡ—Ⅲ级13例,CIN I级5例,慢性宫颈炎7例,与病理检查诊断符合率分别为100.00%、90.91%、92.85%、83.33%和100.00%。行子宫切除术13例,宫颈锥切术25例,宫颈癌根治术4例,所有患者术后随访结果良好。结论阴道镜下宫颈多点活检结合颈管搔刮术检查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诊断符合率较高,是宫颈病变诊断的重要手段,并可运用于患者术后随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阴道镜活检联合子宫颈环形电刀(LEEP刀)锥切术在宫颈微小浸润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2016年6月该院经LEEP锥切术诊断为微小浸润癌的6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66例患者均经阴道镜活检,比较阴道镜活检与LEEP锥切术对微小浸润癌诊断的情况,不同间质浸润深度和切缘情况患者LEEP锥切术后病变残留情况。结果阴道镜活检检出2例轻度鳞状细胞上皮内瘤变(LSIL)、60例重度鳞状上皮内瘤变(HSIL)、1例宫颈原位腺癌(AIS),3例患者诊断为子宫颈微小浸润癌或可疑子宫颈微小浸润癌,敏感度为4.54%,漏诊率为95.46%;LEEP锥切术检出1例LSIL、44例HSIL、1例AIS,20例切缘阴性。3组患者LEEP锥切术切除组织的厚度和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小浸润癌组患者切除组织的深度明显高于HSIL及AIS组,HSIL及AIS组患者切除组织的深度高于LSIL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间质浸润深度≤1 mm组、1 mm间质浸润深度≤3 mm组和3 mm间质浸润深度≤5 mm组患者的术后病变残留率分别为15.00%、19.51%和2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内切缘阳性组、外切缘阳性组和纤维间质切缘阳性组患者的术后病变残留率分别为25.00%、15.38%和23.8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纯阴道镜活检诊断子宫颈微小浸润癌漏诊率较高,联合LEEP锥切术诊断能够提高诊断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