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观察补充维生素E(VE)对大鼠抗氧化能力及DNA氧化损伤的影响。方法将42只健康初断乳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S1、S2组。各组饲料VE含量分别为24.18,70.83,114.04mg/kg,实验期为8周。实验结束后采集血样,分别采用荧光法测定血浆vE水平,采用试剂盒检测血浆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及丙二醛(MDA)含量,并通过单细胞凝胶电泳法检测淋巴细胞DNA氧化损伤情况。结果S1、S2组血浆VE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S1、S2组血浆GSH.Px和MDA含量与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Ⅶ干预各组淋巴细胞DNA自发损伤无明显差别,在5,10,25μmol/L的H2O2作用下,各组损伤均明显加重,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实验补充剂量的VE对于健康幼年大鼠血浆GSH-Px及脂质过氧化产物MDA的含量无显著影响;对淋巴细胞DNA自发损伤及不同浓度H2O2诱导的DNA氧化损伤,单纯补充VE亦未表现出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维生素C对豚鼠DNA氧化及烷化损伤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孙永叶  马爱国  梁惠  张秀珍 《营养学报》2005,27(3):193-195,199
目的:观察维生素C(VC)对DNA氧化损伤及烷化损伤的影响。方法:按体重每日给幼年豚鼠不同剂量(0、7.5、125和250mg/kgbw)的VC灌胃以构建动物模型。20d后采血获取淋巴细胞,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法检测淋巴细胞DNA自发损伤和H2O2诱导的氧化损伤;留实验期D20的24h尿,通过毛细管电泳法检测豚鼠尿中O6-甲基鸟嘌呤(O6-MeG)含量。结果:各组豚鼠淋巴细胞DNA自发损伤无明显差异(P>0.05)。10μmol/LH2O2氧化作用下,四组DNA损伤分别为127.3、72.6、121.0和133.0AU;0、125和250mg/kgbw组DNA氧化损伤均较7.5mg/kgbw组加重(P<0.05)。而H2O2浓度增加为25及50μmol/L时,各组DNA氧化损伤均明显加重,但差别不明显。0mg/kgbw组DNA烷化损伤代谢产物O6-MeG的排出量显著高于7.5mg/kgbw组(P<0.05),而与125和250mg/kgbw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幼年豚鼠按体重每天补充7.5mg/kgbwVC可有效地降低低浓度H2O2诱导的DNA氧化损伤和减少DNA烷化损伤产物O6-MeG的生成,而较高剂量补充VC(125、250mg/kgbw)则没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乙二醛致大鼠淋巴细胞DNA损伤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予大鼠腹腔注射不同剂量(12.5、25.0和50.0mg/kg)的乙二醛后16h采血,分离淋巴细胞,做单细胞凝胶电泳实验。另分离正常大鼠淋巴细胞,加入不同浓度(0、0.25、0.50和1.00mmol/L)的乙二醛孵育1h,做单细胞凝胶电泳实验。结果显示,(1)大鼠腹腔注射25.0和50.0mg/kg的乙二醛,淋巴细胞拖尾率与彗尾长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各剂量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2)体外染毒0.50和1.00mmol/L乙二醛,大鼠淋巴细胞拖尾率与彗尾长均高于对照组,且各剂量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提示腹腔注射25.0和50.0mg/kg及体外染毒0,50和1.00mmol/L乙二醛可致大鼠淋巴细胞DNA损伤,且随着染毒剂量增加,DNA损伤加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葡萄籽油(grape seed oil,GSO)对氯化镉(CdCl2)诱导大鼠肝脏细胞DNA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40只SPF级雌雄各半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和灌胃生理盐水)、染镉组(腹腔注射1.0mg/kg的CdCl2和灌胃生理盐水)、GSO低、中、高剂量干预组(均腹腔注射1.0mg/kg CdCl2,同时分别灌胃0.66、1.32、2.64mg/kg GSO),硫代巴比妥酸法检测肝中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的含量,采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SCGE)检测各组肝脏细胞DNA损伤情况。[结果]1.0ms/kg CdCl2可诱导大鼠肝脏细胞合成MDA,使其含量明显增加并加速DNA的氧化损伤;GSO高剂量干预组中MDA含量较染镉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GSO干预组MDA的清除率分别为54.55%、54.55%和100.00%,不同剂量的GSO对MDA清除呈较好的剂量-效应关系。各GSO干预组DNA氧化损伤较染镉组均明显下降(P〈0.05).[结论]一定剂量葡萄籽油可降低大鼠肝脏中MDA含量和镉致DNA氧化损伤,具有明显的抗脂质过氧化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大豆异黄酮对肥胖大鼠血脂及瘦素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通过大豆异黄酮(SIF)对肥胖大鼠的干预,观察大鼠体重、血脂及血清瘦素水平的变化,探讨SIF对肥胖大鼠的减肥作用及机制。方法:用高脂饲料造成雄性大鼠肥胖模型,然后按体重将其随机分为4组,各组均继续给予高脂饲料。其中一组为肥胖对照组,灌胃生理盐水,另外三组灌胃SIF,剂量分别为50mg/kg BW、150mg/kg BW及450mg/kg BW。第4周末股动脉取血,用酶免法检测血浆中瘦素,酶法检测血脂。结果:与肥胖对照组相比,450mg/kg BW剂量组大鼠血清瘦素水平明显升高,大鼠体重、血清TG、TC水平降低(P〈0.05或P〈0.01);150mg/kg BW剂量组大鼠的体重及血清TC水平降低(P〈0.05)。结论:SIF对肥胖大鼠有减肥作用,机制可能与SIF调节瘦素表达和分泌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维生素E(VE)补充对大鼠肝线粒体ATP酶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成4组,对照组、VE1、VE2和VE3干预组;对照组给予普通饲料,3个干预组均喂饲添加维生素E的饲料,剂量分别为335,1340,5025mg/kg饲料,喂养10周后,摘取肝脏提取线粒体,测定Na^+-K^+-ATP酶、Ca2^+-Mg^+-ATP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及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VE1组与对照组相比,SOD、GSH—Px、Na^+-K^+-ATP酶、Ca2^+-Mg2^+-ATP酶活性显著升高(P〈0.05),MDA水平显著降低(P〈0.05)。VE2、VE3组与对照组相比未见改善。VE2、VE3和VE1组相比,SOD、GSH—Px、Na^+-K^+-ATP酶、Ca2^+-Mg^+-ATP酶活性显著降低(P〈0.05),MDA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补充适量VE(335mg/kg)能显著增强大鼠肝线粒体ATP酶活性及氧化能力;较高剂量VE;(1340,5025mg/kg)组未能改善大鼠肝线粒体ATP酶活性及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汽车尾气对大鼠肺脏生物大分子的氧化损伤作用。[方法]将汽车尾气的颗粒物、冷凝物和半挥发性有机物的二氯甲烷提取物(extracts of gasoline engine exhaust,EGE)减压挥干后用二甲亚砜(dimethyl sulfoxide,DMSO)定容到200L/mL。将40只SD大鼠分为5组,每组8只。以DMSO为溶剂对照,以汽车尾气0、5.6、16.7、50.0L/kg的剂量经气管滴注染毒,每周1次,共4次,末次染毒24h后处死,测定肺脏脏器系数以及肺组织内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和羰基蛋白(carbonyl protein,CP)含量以及超氧化物岐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活力;并用彗星试验检测肺组织细胞中DNA的损伤程度。[结果]各组动物体重和肺脏脏器系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6.7、50.0L/kg剂量组肺组织中MDA含量分别达到了4.57、4.48nmol/mg蛋白,故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CP含量在50.0L/kg剂量组为8.91μmol/mg蛋白,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SOD和GSH—Px活力在50.0L/kg剂量组分别为1697.61NU/mg蛋白和14.80U/mg蛋白,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在16.7L/kg和50.0L/kg组,肺组织细胞的拖尾率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增加(P〈0.05),但各组尾长的增加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汽车尾气可诱导大鼠肺组织生物大分子的氧化损伤和DNA单链断裂。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三氯乙烯对大鼠肝细胞DNA损伤和肝组织氧化应激的作用。方法选用雄性SD大鼠,每组5只,用1500和3000mg/kg的三氯乙烯经口灌胃染毒,48h处死动物。用单细胞凝胶电泳(彗星实验)检测肝细胞DNA损伤,并检测肝组织中活性氧(ROS)、丙二醛(MDA)、还原型谷胱甘肽(GSH)的含量。结果三氯乙烯在1500和3000ms/ks剂量条件下,肝细胞DNA的Olive尾矩增加,DNA损伤细胞率分别为41.96%和54.13%,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30%(P〈0.01);大鼠肝组织中的ROS、MDA均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同时GSH又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结论三氯乙烯在1500和3000mg/kg剂量条件下染毒大鼠后,造成肝组织明显的氧化应激并引起肝细胞DNA损伤。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α-硫辛酸(α-LA)对高糖诱导GK大鼠肝氧化损伤的影响。[方法]选用GK大鼠36只,分为6组,阴性对照组普通饮水、阳性对照组及4个干预组分别给予等量30%蔗糖饮水,干预组分别给予不同剂量的α-LA(25、50、75、100mg/kg)灌胃。干预9周后观察不同剂量的α-LA对高糖诱导下GK大鼠肝组织脂质过氧化水平、抗氧化酶活力以及肝线粒体活性氧(ROS)水平的影响。[结果]阳性对照组大鼠丙二醛(MDA)和线粒体ROS水平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P〈0.05),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P〈0.05),提示高糖饮水明显增加了GK大鼠肝脏的氧化应激水平。在高糖诱导情况下,各α-LA干预组与对照组比较,给予25mg/kg和50mg/kg剂量的α-LA干预可以有效降低肝组织MDA浓度,提高SOD、GSH-P活性以及降低肝线粒体ROS水平(P〈0.05),其抗氧化损伤的效果好于75mg/kg和100mg/kg两个高剂量干预组。[结论]25mg/kg和50mg/kg剂量的α—LA对高糖诱导的GK大鼠肝组织的氧化损伤具有保护作用,但这种保护作用并未呈现明显的剂量作用关系,高剂量的α-LA(75—100mg/kg)保护作用不如低剂量组。  相似文献   

10.
紫苏籽油的降血脂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观察紫苏籽油对血脂的影响,选择70只清洁级SD大鼠,以基础饲料喂养大鼠5d后,空腹过夜取尾血,测血清总胆固醇(TC)、血清甘油三酯(TG)、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根据TC水平随机分为高脂饲料+低、中、高剂量紫苏籽油组(紫苏籽油组剂量分别为167、333、1000mg/kg)、高脂饲料对照组(高脂饲料和花生油)、基础饲料对照组(基础饲料和花生油)。每组14只大鼠,灌胃量为10ml/kg。染毒28d,检测血清中TC、TG、HDL-C水平。结果显示167、333、1000mg/kg紫苏籽油组大鼠血清中TC明显降低(P〈0.05),1000mg/kg紫苏籽油组血清中TG降低(P〈0.05),提示紫苏籽油具有一定的预防性降低血脂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卵巢癌组织中MGMT表达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6-氧-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在卵巢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对60例卵巢癌及癌旁正常组织中MGMT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60例卵巢癌组织中MGMT的表达率为46.7%,癌旁正常组织MGMT的表达率为100%(P<0.05).MGMT的表达与卵巢癌的组织学类型和临床分期无关(P>0.05),但与卵巢癌的病理分级有关(P<0.05).结论卵巢癌组织中存在MGMT的表达缺失,MGMT的功能失活可能是卵巢癌发生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燃煤污染型砷中毒患者血中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基因(MGMT基因)启动区甲基化及患者皮肤组织中MGMT mRNA转录表达的情况,探讨两者间关系及其在砷中毒发生发展乃至癌变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法(MSP)检测99例砷中毒患者和103例正常对照MGMT基因启动区甲基化情况;同时采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其中61例砷中毒患者皮肤组织中MGMT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①砷中毒组MGMT基因启动区甲基化阳性率为40.4%,对照组为2.91%;随病情加重砷中毒患者甲基化阳性率逐渐升高,轻、中、重度砷中毒组甲基化阳性率分别为22.73%、39.02%和52.78%,非癌变组与癌变组甲基化阳性率分别为27.78%和65.0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②随着砷中毒患者皮肤病变的加重,MGMT mRNA阳性表达率逐渐降低,其表达率在非癌变组与癌变组分别为71.05%和30.43%,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MGMT基因启动区甲基化阳性率升高与该基因mRNA表达降低有关联(r=0.456,P=0.01)。[结论]MGMT基因启动区高甲基化是砷中毒发生发展乃至癌变发生的早期事件;MGMT基因启动区高甲基化可导致MGMT mRNA转录水平下降并可能是进一步导致蛋白活性降低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不同剂量亚砷酸钠(NaAsO2)对人皮肤角质形成细胞(HaCaT细胞)中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基因组蛋白乙酰化调控、mRNA转录及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以25.00、12.50、6.25、3.13μmol/LNaAsO2重复间隔处理HaCaT细胞72h(NaAsO2处理24h,隔天再次用NaAsO2进行相同的处理,重复处理3次)。定量染色质免疫沉淀技术(Q-ChIP)检测MGMT基因转录调控区(CHIP1、CHIP2区域)及MGMT基因编码区(CHIP3区域,对照区域)组蛋白乙酰化修饰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和免疫印迹分析分别检测MGMT基因的mRNA转录和蛋白表达。设不染毒的HaCaT细胞为空白对照(0.00μmol/L),人表皮鳞癌细胞株A431为阳性对照。[结果]0.00、3.13、6.25、12.50、25.00μmol/LNaAsO2处理细胞中,MGMT基因转录调控区CHIP1区域的组蛋白H3K9乙酰化水平分别为176.68±8.50、175.71±18.14、161.26±16.28、146.23±24.00和82.64±33.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8.809,P〈0.05);组蛋白H4乙酰化水平分别为183.59±11.98、180.84±24.10、166.52±5.48、156.87±10.64和103.42±7.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6.493,P〈0.05)。CHIP2区域的组蛋白H3K9乙酰化水平分别为171.11±16.54、167.55±8.97、156.51±8.59、135.88±16.55和82.01±3.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9.626,P〈0.05);组蛋白H4乙酰化水平分别为117.23±16.21、143.29±10.59、135.87±7.44、105.48±7.56和78.79±6.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5.438,P〈0.05)。编码区CHIP3区域的组蛋白H3K9乙酰化水平分别为37.53±6.23、35.57±5.85、40.81±4.45、42.18±1.23和41.87±5.7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341,P〉0.05);组蛋白H4乙酰化水平分别为40.78±2.42、38.56±4.66、39.47±2.88、33.13±3.48和31.48±4.9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3.027,P〉0.05)。MGMT基因mRNA转录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19829±0.15997、1.51831±0.18054、1.42522±0.18039、1.01454±0.09679和0.88772±0.0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7.359,P〈0.05);MGMT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06619±0.06124、1.17447±0.06475、0.84883±0.05701、0.47163±0.02334和0.24034±0.014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0.687,P〈0.05)。[结论]砷通过导致MGMT基因转录调控区组蛋白去乙酰化,抑制MGMT基因mRNA转录及蛋白表达,是砷致皮肤损害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氡职业暴露人群谷胱甘肽S-转移酶P1(GSTP1)基因多态与痰细胞6-氧-甲基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和p16基因甲基化的关系。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法(PCR-RFLP)确定70例氡职业暴露人群GSTP1的基因型;用聚合酶链反应-甲基化特异性法(MSP)确定痰细胞中MGMT和p16基因的甲基化与非甲基化状态。结果在70名铀矿工中,GSTP1基因A105G位点的纯合子(Ile/Ile)42例,杂合子(Ile/Val)25例和纯合子(Val/Val)3例。MGMT、p16基因甲基化率和总甲基化率分别为14.2%、8.6%和18.6%。与携带Ile/Ile人群相比,携带异常等位基因(Ile/Val与Val/Val)的人群MGMT基因甲基化和总甲基化率增加[P=0.037,OR=4.8,95%CI(1.1~21.0);P=0.016,OR=5.1,95%CI(1.4~19.6)];p16基因甲基化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OR=4.6,95%CI(0.8~29.2)]。结论GSTP1(A105G)基因多态性与氡致MGMT基因甲基化和总甲基化的易感性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和可溶性IL-6受体(sIL-6R)水平与煤工尘肺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ELISA法检测56例煤工尘肺患者及126名有相同接尘史但未患尘肺的煤矿工人(对照组)血清IL-6及sIL-6R的水平。结果 尘肺患者血清IL-6平均水平为(14.0±13.1)pg/ml,高于对照组[(7.2±8.2)pg/ml],差异有显著性(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尘肺患者血清IL-6水平与尘肺期别呈正相关(r=0.451,P<0.01);尘肺患者血清sIL-6R水平与对照组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IL-6可能参与了尘肺的发病过程,测定尘肺患者血清IL-6可能对病情监测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煤工尘肺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 -6)和可溶性IL-6受体(sIL-6R)水平的变化.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法)检测148例不同期别煤工尘肺患者[无尘肺(0 )→Ⅰ→Ⅱ]及40例健康对照者血清的IL-6及sIL-6R水平.结果对照组、无尘肺(0 )组、Ⅰ期尘肺组及Ⅱ期尘肺组人群血清IL-6平均水平分别为:(7.1±6.8)、(7.9±6.8)、(12.6±11.7 )、(24.6±21.5)ng/L,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煤工尘肺患者血清sIL-6R水平与对照组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IL-6 介入了煤工尘肺的发生和发展过程,血清IL-6检测可能对煤工尘肺的早期诊断、疗效判断及病情监测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对来自10个国家和中国4个省不同时间分离的69株ECHO6病毒VP1区基因特征进行分析.方法 在GenBank,EMBL和DDBJ 3个基因库中进行BLASTN搜索,共得到69株ECHO6病毒基因可用,用Mega软件计算病毒基因同源性并构建基因进化树.结果 69株ECHO6病毒可分为4个基因型(基因型A~D),C基因型又可分为7个亚型,D基因型可分为8个亚型.不同毒株的核苷酸差异率为10.6%~ 24.5%(氨基酸差异率为0.8%~7.3%),不同基因型之间的核苷酸差异率为17.6%~ 22.4%(氨基酸差异率3.5%~6.6%).结论 ECHO6不同基因型/亚型可以在同一个地区流行很长时间,同一时间内不同的基因型/亚型又可在不同的地区流行,具有明显的时间和地域流行特点.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脂质过氧化角度,探讨CCl_4致大鼠肝损伤时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和6-磷酸葡萄糖酸脱氢酶(6-PGAD)的活性变化。实验结果表明:G-6-PD 活性染毒后12小时降低,24小时回升,48小时继续升高;而6-PGAD 活性染毒后12小时上升,24小时继续升高,48小时恢复正常。经分析认为:肝中毒肘这二种酶活性的变化与CCl_4引起脂质过氧化的损伤机理是吻合的,这两种酶活性与氧化还原循环的受阻和调节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豚鼠致敏最大值试验(guinea pig maximization test,GPMT)方法建立豚鼠致敏模型,检测并比较TCE致敏豚鼠与未致敏豚鼠血清中IL-6和IL-8的水平,探讨IL-6和IL-8在三氯乙烯(TCE)过敏性皮炎中的作用。方法将豚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溶剂(橄榄油)对照组,DNCB阳性对照组和TCE处理组。采用GPMT法建立豚鼠致敏模型。根据致敏结果及末次激发后采血的不同时点将TCE处理组分为TCE未致敏24h组,TCE致敏24h组,TCE未致敏72h组,TCE致敏72h组。用ELISA试剂盒测定血清中IL-6和IL-8的含量。结果DNCB组致敏率为100%,TCE组致敏率为62.1%。溶剂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溶剂对照组相比,TCE未致敏24h组IL-6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CE未致敏72h组与TCE未致敏24h组相比,IL-6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溶剂对照组相比,TCE未致敏72组IL-8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中细胞因子IL-6和IL-8水平在TCE诱导的致敏组和未致敏组豚鼠间...  相似文献   

20.
孕妇人乳头瘤病毒6型-DNA荧光定量PCR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旨在检测泉州地区孕妇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情况,并探讨其流行特点。为进一步阻断传染源,降低发病率,提高临床诊疗水平,提供有价值的量化指标。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新技术对泉州地区1000例孕妇宫颈分泌物人乳头瘤病毒6型-DNA,进行量化检测。结果:检测阳性患者384例,阳性率为38.4%(384/1000),患者每毫升拷贝数的范围位于1.10×102~8.56×108之间。结论:检测结果显示孕妇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率较高,为38.4%。相对目前国内检测方法,该方法是目前检测孕妇HPV感染的比较敏感、特异、快速、正确、可靠、稳定的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