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中医综合康复治疗对脊髓损伤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98例脊髓损伤患者,均采用中药、按摩、脉冲电场刺激和PT,OT康复训练等综合治疗方法进行康复治疗。结果:经过3个月的治疗后,98例脊髓损伤患者的功能独立性(FIM)评分,与治疗前比较显著提高(P〈0.005),美国SCI学会分级法(ASIA)评分,治疗前后无显著变化。结论:对脊髓损伤患者进行中医综合康复治疗后,能明显改善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脊髓损伤患者经过康复治疗后功能恢复情况.方法:采用物理治疗肌力训练、步行功能、并发症治疗、心理治疗、康复护理等,对70例患者进行系统康复治疗,分别于入院和出院时应用改良Barthe指数(MBI)、功能独立性测量量表(FIM)进行评定.结果:康复治疗后,MBI和FIM评分有显著提高,治疗后MBI、FIM评定结果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有显著性(P>0.05),使用步行矫形器后,23例患者恢复步行能力,47例患者回归家庭,6例患者回归工作岗位.结论:综合康复治疗能显著改善和提高脊髓损伤患者的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电针配合早期康复训练对颈脊髓损伤术后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60例颈脊髓损伤且行颈前路减压内固定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电针配合康复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康复治疗。两组治疗前后分别采用Frankel分级、Barthel指数、功能独立性评定(FIM)进行评定。结果两组治疗后Frankel分级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Frankel分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Barthel指数、FIM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Barthel指数、FIM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配合早期康复训练能促进颈脊髓损伤术后患者的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电针督脉治疗脊髓损伤的疗效。方法:将104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予电针督脉治疗,对照组予普通电针治疗。治疗30天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美国脊柱损伤协会(ASIA)感觉、运动功能评分及改良Bardlel指数(Mm)、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FIM)评分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感觉功能、运动功能、MBI、FIM评分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电针督脉对脊髓损伤后的功能恢复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近期来我院进行诊治的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50例,将患者在知情自愿的基础上,按照治疗方式分为中西医结合组和西医组,每组各25例患者。两组患者均采取椎体复位减压术进行治疗,中西医结合组患者在以上治疗基础上,再给予中药分期论治。结果中西医结合组患者的脊髓功能改善总有效率为92.0%,西医组患者的脊髓功能改善总有效率为80.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医结合组和西医组患者治疗后的FIM评分和Barthel指数与治疗前相比均得到了显著改善,组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医结合组患者治疗后的FIM评分和Barthel指数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西医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医结合组患者的平均治疗时间和脊柱功能恢复时间均显著短于西医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能够显著改善脊髓功能、提高FIM评分和Barthel指数、从而促使患者脊柱功能早日恢复,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中医综合康复治疗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以62例脊髓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中药及针灸治疗,并进行推拿按摩.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疗效变化.结果 经治疗后,患者ASIA评分无太大变化,治疗前后无显著差异(P>0.05),FIM评分得到显著改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综合康复治疗脊髓损伤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脊髓损伤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08年3月~2008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脊髓损伤患者40例,患者经明确诊断后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及相关的护理,且在此基础上给予系统性的健康教育,并对健康教育前后ASIA评分、Barlhel指数和FIM评定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教育前相比,患者教育后的运动、感觉、触觉评分、Barthel指数及FIM评定均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脊髓损伤患者的生活质量,对患者、家庭和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摘 要〕 目的:探究调任通督针法治疗脊髓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开平市中心医院 2019 年 4 月至 2021 年 6 月期间收治的 40 例脊髓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0 例,常规针刺治疗+康复训练)和观察组(20 例,调任通 督针法+康复训练),对患者治疗前、治疗后 1 个月、2 个月的运动、感觉、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比较,应用美国 脊柱损伤委员会脊髓损伤评分(ASIA)运动量表、ASIA 感觉量表、功能独立性评定(FIM)评分评价。结果:治疗前 两组患者的 ASIA 运动量表、ASIA 感觉量表、FIM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 1 个月、2 个月 两组患者的 ASIA 运动量表、ASIA 感觉量表、FIM 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均高于同时期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在脊髓损伤的临床治疗中应用调任通督针法可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患者 治疗后运动、感觉、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均得到很好的提升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创伤性脊髓损伤患者的最佳介入时间窗。方法:择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我院纳入的创伤性脊髓损伤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全部患者均基于其康复治疗,对照组于脊髓休克期4~8周后实施,观察组在脊髓休克期2~4周后实施,比较两组患者的康复治疗前后康复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指数、生存质量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运动功能评分、感觉功能评分、Barthel指数、生存质量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的运动功能评分、感觉功能评分、Barthel指数、生存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创伤性脊髓损伤患者在脊髓休克期2~4周后进行介入治疗,能够有效改善其运动与感觉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生存质量,可认为创伤性S CI患者脊髓休克期2~4周是早期康复治疗介入的较佳时期。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替扎尼定联合电针刺激对脊髓损伤患者运动功能及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的影响。方法将76例脊髓损伤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8例应用替扎尼定治疗,研究组38例应用替扎尼定联合电针刺激治疗,2组均持续治疗4周。统计2组治疗前后ASIA运动功能评分和改良痉挛程度量表Ashworth(MAS)评分,检测2组治疗前后血清BDNF和PDGF水平,记录2组治疗前后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结果治疗后,2组ASIA运动功能评分、血清BDNF和PDGF水平、MBI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提升(P均0.05),2组M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均0.05),且研究组上述指标改善幅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替扎尼定联合电针刺激治疗脊髓损伤,能明显改善患者运动功能,提高血清BDNF和PDGF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分析脊髓损伤患者中医针灸结合康复治疗对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随机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单纯康复治疗;观察组给予中医针灸结合康复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MBI)、功能独立性评分(FIM)、康复评价相关指标以及临床治疗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93.3%)显著高于对照组(70.0%),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MBI评分及FIM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后的运动、触觉、痛觉康复评价相关指标与对照组呈现明显差异(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对脊髓损伤患者给予中医针灸治疗,对患者的神经功能具有显著的改善作用,降低致残率,患者的生存率大大提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电针配合康复训练对颈脊髓损伤术后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信宜市人民医院2018年5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81例颈脊髓损伤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经随机数字表法,划分为A组(n=40,康复训练)和B组(n=41,电针配合康复训练),比较两组巴塞尔(Barthel)指数评分、功能独立性(FIM)评分、疼痛程度数字(NRS)评分。结果:干预后,B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评分、FIM评分均明显高于A组;B组患者的NRS评分显著低于A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颈脊髓损伤术后患者中应用电针配合康复训练,能够达到良好的功能恢复效果,患者的疼痛程度也明显减轻。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针灸结合康复治疗干预时机对脊髓损伤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106例脊髓损伤患者按干预时机不同分为早期干预组和晚期干预组各53例,早期干预组在手术完成后即开始针灸治疗,并于损伤后2周开始进行相应康复治疗;晚期干预组则于术后2个月后开始针灸治疗及康复治疗。对比分析2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日常生活能力MBI评分、综合功能FCI评分和神经功能康复指标中运动功能评分、触觉评分以及痛觉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均0. 05),且早期干预组均显著高于晚期干预组(P均0. 05);治疗后早期干预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晚期干预组(P 0. 05)。结论对脊髓损伤患者早期应用针灸结合康复治疗能明显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针灸联合康复治疗对脊髓损伤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按照双色球随机分组法将我院收治的88例脊髓损伤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则给予针灸联合康复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进行综合评价。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FIM评分及MBI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FIM评分及MBI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联合康复治疗脊髓损伤疗效可靠,对于促进患者损伤后神经功能的恢复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早期康复对脊髓损伤患者肢体功能及各种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脊髓损伤患者76例,38例在手术后一个月内进行康复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另38例在手术后一周内进行早期康复治疗的患者为研究组。对治疗后患者的肢体功能状况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Berthel自理能力指数评分和功能独立性量表(FIM)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脊髓损伤患者进行早期康复可以帮助加快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综合康复治疗重度颅脑损伤患者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早期综合康复治疗措施对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颅脑损伤患者36例随机分为两组,均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运动疗法、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及针灸疗法等综合康复治疗。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MMSE评分、Barthel指数、Fug1-Meyer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提高。结论综合康复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促醒和日常生活能力恢复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不同康复方法对脑出血患者的影响。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综合组、针灸组,分别予西药加康复、西药加康复加中药加针灸、西药加康复加针灸治疗,应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表及Barthel指数对患者治疗前和治疗1个月后的运动功能、生活质量等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对照组、综合组、针灸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FMA积分、Barthel指数均改善,但综合组及针灸组更明显,综合组优于针灸组。结论综合治疗能更好的改善脑出血患者生活质量、促进其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电针神经干选穴对不完全脊髓损伤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本院收治的56例不完全脊髓损伤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试验组,即神经干选穴配合疏密波电针组;对照组,即传统选穴配合疏密波电针组,每组各28例)。采用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merican Spinal Injury Association ASIA)下肢运动评分(Low extremity motor score, LEMS)、改良Ashworth分级(modified Ashworth scale, MAS)、脊髓损伤步行指数Ⅱ(walking index of spinal cord injuryⅡ,WISCIⅡ)及改良Barthel指数(modified Barthel index, MBI)评估患者功能恢复的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LEMS、MAS、WISCIⅡ和MB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各项指标与治疗前比较,改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LEMS数据试验组和对照组比较,t=2.166,P=0.039(P&l...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电针大椎、命门穴结合康复训练对不完全性脊髓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按随机对照原则将4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内科治疗和康复训练,常规康复训练1次/天,6次/周;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电针大椎、命门穴,1次/周,30min/1次,两组疗程均为8周。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分别进行ASIA针刺觉、ASIA轻触觉评分、ASIA运动评分(MS)、改良Bathel指数(MBI)评定。结果经过8周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的ASIA针刺觉、ASIA轻触觉评分、ASIA运动评分(MS)、改良Bathel指数(MBI)均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针大椎、命门穴结合康复训练能改善不完全性脊髓损伤的感觉功能、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其效果优于单纯的康复训练。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脊柱胸腰段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早期的患者,制定个性化的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方案。方法:对50例SCI患者进行早期中西医康复的临床观察,对感觉、运动功能、大腿周径等数据进行治疗前后比较和疗效评定。结果:(1)治疗1个月后,ASIA感觉评分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1);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的ASIA运动评分和ASIA感觉指数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1);两组治疗前后ASIA运动评分、ASIA感觉指数评分组内差异显著(P0.01或P0.05)。(2)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大腿周径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1),总体趋势上,治疗组相比对照组,维持大腿周径效果更好;(3)两组治疗前后ASIA损伤分级评定、Hoffer步行能力分级从数据趋势走向上来看,治疗组的SCI患者仍优于对照组。结论:对于脊髓损伤,采用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比单纯西医治疗方案整体上更有优势,结合中医药治疗脊髓损伤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