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广升  占桂平  吴彬彬 《新中医》2022,54(21):203-206
目的:观察推拿联合针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88 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 例。对照组给予针灸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推拿治疗。评价2 组临床疗效,比较2 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血流动力学指标及生活质量评定问卷(GQOL-74) 评分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18%,高于对照组79.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肩颈痛、眩晕、头痛评分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各项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 组椎动脉-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TMFV)、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 较治疗前升高,血管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 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椎动脉-基底动脉TMFV、PSV 高于对照组,PI、RI 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 组生活质量评定问卷(GQOL-74)中各项生活质量评分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各项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推拿联合针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较好,可以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血流动力学指标,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温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清洁 《上海针灸杂志》2011,30(10):686-687
目的观察温针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血液动力学的影响和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温针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两组均在治疗前后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血液动力学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血流速度有明显提高作用,是治疗该病较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中医针灸联合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67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33例)与观察组(3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中药内服联合针刺疗法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中药内服+针刺疗法+推拿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97.06%)显著高于对照组(81.8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各临床症状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针灸联合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优于单纯针刺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李仕杰  覃伟 《新中医》2018,50(6):121-123
目的:观察中医骨伤手法配合天麻钩藤饮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4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采用天麻钩藤饮治疗,观察组给予中医骨伤手法配合天麻钩藤饮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分析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统计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 4.23%,对照组总有效率7 8.8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收缩期峰值流速(P S V)、时间平均流速(T M F V)均较治疗前提升(P<0.05),血管搏动指数(P I)、阻力指数(R I)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观察组P S V、T M F V均高于对照组(P<0.05),P I、R I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中医骨伤手法配合天麻钩藤饮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及血流动力学指标,效果优于单纯使用天麻钩藤饮治疗。  相似文献   

5.
牟新  ;蒋金鹏 《河南中医》2014,(10):1953-1954
目的:观察辨证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液流变学和脑血流的影响。方法:将98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推拿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辨证推拿治疗,两组均治疗4周。分别于治疗前后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评分,同时检测血液流变学和脑血流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和体征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但研究组改善更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和脑血流指标均显著改善,但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辨证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能够减轻临床症状,改善血液流变学和血流动力学指标,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针灸配合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65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患者采用针灸配合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对照组患者仅采用针灸治疗。治疗后随访,观察并记录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和对照组患者相比,治疗组患者痊愈率、总有效率显著提高(P〈0.05),无效率显著降低(P〈0.01)。结论:采用针灸配合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治疗效果优于单独采用针灸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分析益气聪明汤结合针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4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益气聪明汤结合针灸治疗,对照组给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主要症状体征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6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47%(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主要症状体征评分较对照组患者显著降低,LVA、RVA、BA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聪明汤结合针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较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脑血流变化改善显著,症状体征评分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温针灸联合颌枕牵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肝肾不足证的临床效果及对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7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6例;对照组予颌枕牵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温针灸治疗;均连续治疗4周,比较治疗后两组症状评分、动脉血流速度及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4.44%高于对照组的77.78%(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眩晕、头痛、耳鸣、失眠多梦、肢体麻木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左椎动脉血流速度及右椎动脉血液速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针灸联合颌枕牵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可改善肝肾不足证患者的症状,恢复动脉血流,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具有苗医特色的温针灸联合苗医弩药治疗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患者颅内多普勒血流图的影响.方法 以温针灸联合苗医弩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观察治疗前后椎基底动脉(BA)的收缩期峰流速(Vs)、舒末期血流速度(Vd)、平均血流速度(Vm)、血管搏动指数(PI)及阻力指数(R1)的变化.同时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2组治疗后,Vs、Vd、Vm有明显提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I、RI明显降低(P〈0.05).2组间比较:治疗组对Vs、Vm、RI 的影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温针灸法可以改善患者的大脑供血,改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艾灸百会结合整脊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艾灸百会结合整脊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及其对椎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90例患者分为艾灸手法治疗组(45例)和针刺对照组(45例),并给予相应治疗,疗程20天。观察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椎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3.3%,对照组为66.7%(P〈0.05)。艾灸手法治疗组治疗后椎动脉舒张末期血流速度加快(P〈0.05),血流阻力指数下降(P〈0.05);针刺对照组则改善不明显(P〉0.05)。结论艾灸百会结合整脊手法可扩张椎动脉、改善椎动脉血液供应以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温针灸加穴位注射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的方法将18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分为治疗组(120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采取颈夹脊穴温针灸和穴位注射,对照组只采用颈夹脊穴电针法,10d为1疗程,疗程间休息2d,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5%,对照组总有效率88.3%,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温针灸加穴位注射颈夹脊穴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可靠,复发率低,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针灸、推拿联合自拟中药方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6月五华县中医医院收治的82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使用随机数字表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进行针灸和推拿治疗,观察组患者进行针灸、推拿联合自拟中药方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血流动力学相关指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的时间平均血流速度(TMFV)和峰值血流速度(PSV)的具体数值均高于对照组,其阻力指数(RI)和血管搏动指数(PI)的具体数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进行针灸、推拿联合自拟中药方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改善其血流动力学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辨证施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椎动脉颈椎病患者5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丹参、黄芪注射液,治疗组给予辨证施治.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治疗组之间疗效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辨证施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较好,建议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矩阵针刺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椎动脉血流的影响。方法:将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125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静脉滴注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组以矩阵针刺治疗联合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口服。连续治疗10天,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Vs、Vm、RI及PI。结果:矩阵针刺治疗可显著提高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Vs、Vm值,降低RI值,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矩阵针刺可以提高椎动脉血流,改善血流动力学,为临床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采用针灸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双盲随机分组原则将2017年5月-2018年4月本院接收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92例分为对照组(推拿治疗)和观察组(针灸治疗),每组46例。将两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效果、临床症状积分、血流动力学进行比对。结果:观察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95.65%)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恶心呕吐、颈肩痛、头痛、眩晕四项临床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后的平均血流速度、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快于对照组,血管搏动指数、阻力指数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实施针灸治疗的效果确切,患者的临床症状和椎动脉血流动力学均得到了显著的改善。  相似文献   

16.
温针灸结合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32例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大椎穴温针灸结合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治疗组32例采用大椎穴温针灸结合手法治疗,对照组30例用电针夹脊穴治疗。每周治疗6次,12天为一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75%,对照组80.0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大椎穴温针灸结合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7.
王魁  ;佟春媛 《河南中医》2014,(9):1719-1721
目的:观察夹脊温针、穴位注射配合高压氧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90例,对照组采用电针配合药物治疗,治疗组用夹脊温针、穴位注射配合高压氧治疗,两组均以7次为1个疗程,休息1 d,继续下1个疗程,3个疗程后由专人进行疗效评定。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78.9%,治疗组有效率为96.7%,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LVA、RVA、BA的平均血流速度和血管阻力指数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夹脊温针、穴位注射配合高压氧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结合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滋补肝肾及活血镇痛的中药治疗,同时结合手法治疗,对照组患者口服颈复康颗粒.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0.0%,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内服结合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效果良好、无副作用、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点按枕下三角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选择诊断明确的颈椎病患者1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点按枕下三角的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针灸治疗方法,治疗15天后观察相关指标变化。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在眩晕程度、频率和持续时间上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收缩期血流速度(VS)、舒张期血流速度(VD)及平均血流速度(VM)值显著上升,脉动指数(PI)及阻力指数(RI)值显著下降(P〈0.01);对照组VD及VM值上升(P〈0.05)。治疗后2组血流参数值均有所改善,但治疗组改善更明显,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有效率为91.25%,明显高于对照组76.25%。结论:点按枕下三角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温针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6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温针灸治疗组和普通针刺对照组各43例,两组同取百会、夹脊穴C3-C5、风池、天柱、足三里、内关,普通针刺对照组不加温针灸。比较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02%,对照组为76.74%,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温针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