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 毫秒
1.
目的探讨在硬膜外麻醉效果确切的情况下,不同剂量氯胺酮应用于剖宫产患者对新生儿Apgar评分的影响。方法将150例ASA分级Ⅰ~Ⅱ级足月单胎妊娠拟行剖宫产术孕妇随机双盲分为3组,硬膜外麻醉效果确切后,分别静脉注射氯胺酮0.3 mg/kg(A组)、0.5 mg/kg(B组)、0.7 mg/kg(C组),观察新生儿Apgar评分及出生后5,10 min呼吸循环情况。结果牵拉反应C组明显轻于A组;随着氯胺酮剂量的增加,新生儿评分有不同程度的降低,B组较A组降幅小,C组较B组降幅大。出生后5,10 min呼吸循环比A组与B组无显著性差异,C组与A、B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大剂量氯胺酮对新生儿评分有显著影响,小剂量氯胺酮(<0.5 mg/kg)对新生儿评分无明显影响,且可减轻牵拉反应,提高麻醉优良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在硬膜外麻醉效果确切的情况下,不同剂量氯胺酮应用于剖宫产患者对新生儿Apgar评分的影响。方法将150例ASA分级Ⅰ~Ⅱ级足月单胎妊娠拟行剖宫产术孕妇随机双盲分为3组,硬膜外麻醉效果确切后,分别静脉注射氯胺酮0.3 mg/kg(A组)、0.5 mg/kg(B组)、0.7 mg/kg(C组),观察新生儿Apgar评分及出生后5,10 min呼吸循环情况。结果牵拉反应C组明显轻于A组;随着氯胺酮剂量的增加,新生儿评分有不同程度的降低,B组较A组降幅小,C组较B组降幅大。出生后5,10 min呼吸循环比A组与B组无显著性差异,C组与A、B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大剂量氯胺酮对新生儿评分有显著影响,小剂量氯胺酮(〈0.5 mg/kg)对新生儿评分无明显影响,且可减轻牵拉反应,提高麻醉优良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无痛分娩不同麻醉方式对产妇泌乳功能及新生儿Apgar评分的临床相关影响,为无痛分娩的相关临床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依据。方法:选取自愿接受无痛分娩的产妇10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产妇麻醉方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4例。研究组患者实施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腰-硬联合阻滞,对照组患者实施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硬膜外麻醉,观察比较两组产妇的初乳时间、母乳量充足时间、24h泌乳量情况和两组新生儿出生后1、5、10min的Apgar评分结果等指标。结果:研究组产妇的初乳时间早于对照组产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达到有效泌乳量的产妇49例,对照组达到有效泌乳量的产妇39例,研究组的有效泌乳量比例比对照组更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产妇无痛分娩的过程中,采用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腰-硬联合阻滞麻醉方式的临床效果显著,是临床麻醉过程中的理想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4.
肖勇 《内蒙古中医药》2013,32(29):86-87
目的:对产妇进行硬膜外麻醉以观察她们对分娩镇痛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1年1月400例待产初产妇,将她们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0例,观察组采用硬膜外麻醉无病分娩,对照组不采取任何镇痛措施。观察并比较两组产妇镇痛效果、阴道分娩产程时间、产后2h出血量及新生儿1分钟Apgar评分等。结果:观察组镇痛有效率为9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7.5%,表明产妇镇痛效果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第一产程较对照组缩短4min左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经对孕妇出血量和新生)LAPgar评分进行统计分析,两组孕妇出血量和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的危险方面,无明显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低浓度局麻药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行硬膜外麻醉,具有较强的分娩镇痛效果,缩短了阴道分娩产程,而且产后孕妇即可行走,对病人极为方便,适宜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和探讨各种麻醉方法对剖宫产手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行剖宫产手术患者268例,分别对其临床手术施行不同的麻醉方式,具体可分为单纯硬膜外麻醉(EA),腰麻一硬膜外麻醉(CSEA)和全身麻醉,对它们进行回顾性分析和研究。结果:经分析研究得知,在对产妇实施剖宫产手术时,在各种方法中,选择使用腰一硬膜外麻醉方法的,对产妇的生理作用迅速,麻醉效果好,用药量少、阻滞完善,肌松良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对患者安全有效。结论:剖宫产手术大多数属于急诊手术,在实施手术前应做好术前准备工作,临床首选的是腰一硬膜外联合麻醉方法,其优点是操作方便,效果明显,成功率高,费用少,值得在一临床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6.
急诊剖宫产手术中不同麻醉方式的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诊剖宫产手术的最佳麻醉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09年6月我院730例足月行急诊剖宫产的产妇的临床资料,比较采用单纯硬膜外麻醉(EA)、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静脉麻醉(IA)患者的麻醉显效时间、麻醉效果、低血压、不良反应以及新生儿1 min和5 min Apgar评分的差异。结果3组产妇均顺利完成手术。EA组起效慢、麻醉效果不够完善;CSEA组麻醉效果好,但低血压发生率较高;IA组新生儿Apgar评分与其他2组比较略有偏低,但无显著性差异;3组不良反应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对于急诊剖宫产手术,CSEA具有起效快、镇痛完全、肌松满意的优点,是一种较好的麻醉方法;对于各种原因未能成功实施椎管内麻醉及重症产妇,可选择IA。  相似文献   

7.
硬膜外间隙阻滞麻醉用于剖宫产术80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 1997年 4月~ 1999年 4月 ,我院剖宫产术使用泰兴产碳酸利多卡因、连续硬膜外间隙阻滞麻醉 ,并在术毕前 10 min硬膜外腔注入布比卡因与吗啡混合液术后止痛。取得了良好的麻醉与镇痛效果。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研究对象 :本组共 80 0例 ,年龄 2 1~ 4 0岁 ,体质量 4 0~ 98kg。其中妊高征 80例 ,并发心脏病者 10例 ,其余均为健康产妇。1.2 方法 :除急症外 ,麻醉前常规禁食 4小时以上。术前肌注苯巴比妥钠 0 .1g。阿托品 0 .5mg,入室后经取L1~ 3 间隙硬膜外穿刺留管 3.5cm向头段 ,平卧后开通静脉 ,快速输入平衡液 50 0~ 10 0 0…  相似文献   

8.
马凯蕾 《内蒙古中医药》2013,32(17):103-104
目的:探讨两种麻醉方法用于剖宫产硬膜外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60例需做剖宫产手术的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80例和对照组80例,观察组产妇麻醉时选择20~30mg氯胺酮+400mg利多卡因作为麻醉剂,穿刺点选择T12~L1;对照组产妇麻醉时选择400mg 2%的利多卡因作为麻醉剂,穿刺点选择L2~L3。观察两组产妇的麻醉及镇痛效果、新生儿Apgar评分及麻醉不良反应率。结果:麻醉显效和痛觉完全消失的时间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前及术中阻滞平面达T6,病例百分比高于对照组(P<0.01~0.001);首剂后10分钟出现运动阻滞的百分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麻醉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剖宫产手术时,采用氯胺酮加利多卡因,穿刺点选择T12~L1进行硬膜外麻醉,可以取得更加理想的麻醉效果,并且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剖宫产手术硬膜外麻醉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10例不同麻醉方法的剖宫产产妇的麻醉效果。将110例患者按麻醉方法不同分为两组,治疗组产妇使用0.1%~0.15%的氯胺酮(20~30mg)混合2%的利多卡因(400mg),穿刺点选择T12-L1行硬膜外麻醉;对照组产妇使用2%的利多卡因(400mg),穿刺点选择L2-L3行硬膜外麻醉。结果:两组产妇的肌肉松弛度、NRS评分、镇静深度间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0.1%~0.15%的氯胺酮(20~30mg)混合2%的利多卡因(400mg),穿刺点选择T12-L1行硬膜外麻醉效果明显,且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式对剖宫产术后腰背痛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120例剖宫产术者,分为三组:腰硬联合组、腰麻组和全麻组。分别实施腰硬联合麻醉、蛛网膜下腔麻醉和全身麻醉行剖宫产术。记录三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观察三组患者术后第2天、第7天和第30天的腰背痛发生情况。结果:三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基本相同,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腰硬联合组术后第2天和术后第7天的腰背痛发生率明显高于同期的腰麻组和全麻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蛛网膜下腔麻醉和全身麻醉对剖宫产术后患者的腰背痛影响较小,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1.
脑出血,即脑溢血,是急性脑血管病中最严重的一种,是目前中老年人致死性疾病之-.它起病急骤、病情凶险、死亡率非常高,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占我国人口死亡原因的第一位.脑出血的治疗十分重要,发生脑出血后的家庭护理也很重要.  相似文献   

12.
干预对高血压脑出血的患者术后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影响。方法:参照阳谷县人民医院96例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对观察组进行一系列护理干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术后痊愈情况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41例痊愈,6例明显好转,1例死亡。对照组32例痊愈,8例好转,8例死亡。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护理有很重要的作用,采取护理干预措施,可改善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耳尖放血在高血压病合并脑出血恢复期患者中的应用疗效,为中医护理高血压病提供参考。方法:将高血压病合并脑出血患者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加用耳尖放血,疗程为4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收缩压、舒张压、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住院时间、生活质量(ADL-BI)评分、中医症状积分。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收缩压、舒张压、NIHSS评分均、中医症状积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NIHSS评分、中医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ADL-BI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ADL-B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耳尖放血治疗高血压病合并脑出血恢复期可以控制血压,提高临床疗效,改善神经缺损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在老年脑出血患者中应用效果。方法: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09年12月~2011年12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218例精神科长期住院老年病人并发脑出血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神经内科脑出血常规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则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早期康复治疗,对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进行为期2周的观察,比较其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经过为期2周的治疗,观察组患者FMA评分及MBI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P〈O.05),且所有患者未出现骨折等不良反应。结论:早期康复治疗能够明显改善老年脑出血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减轻其残疾程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15.
头穴透刺结合康复治疗急性脑出血28例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头穴透刺结合康复对急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计算器随机法随机分为头穴透刺结合康复组(A)、康复组(B)、西药对照组(C)。结果 A组总有效率为92.9%,愈显率为75.0%,B组为84.6%,愈显率为69.2%,C组为75.9%,37.9%,A组、B组与C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P〈0.05),A组和B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A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B组。结论 头穴透刺结合康复能明显提高脑出血临床疗效,降低急性脑出血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脑出血术后患者镇静的护理效果;方法:使用咪达唑仑复合舒芬太尼持续静脉泵入用与脑出血术后患者。结果:对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在此期间护理工作到位,对病情的稳定与好转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动运功能、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脑梗死患者80例,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采用相同的药物治疗,对照组患者进行普通康复健康教育训练,康复组在患者生命体征稳定48小时后进行康复治疗,采用Bobath和Rood技术训练,采用简式Fugl—Meyer(FMA)运动评分、改良的巴式指数(MBI)进行康复评价,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FMA、MBI在治疗前两组患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较治疗前改善明显(P〈O.01),但康复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康复治疗可明显促进运动功能、ADL能力恢复。  相似文献   

18.
闫文革  刘更祥  崔晓波 《河北中医》2001,23(12):896-898
目的: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以下简称微创术)加醒脑息风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76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微创术组及微创术加醒脑息风方组,各88例。微创术组根据头颅CT简易三维立体定位,穿刺血肿,注入血肿液化剂,根据颅内血肿引流情况及时拔针,术后给予控制血压、脱水降颅压、抗感染及全身营养支持治疗。微创术加醒脑息风方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醒脑息风方,每日1剂,水煎服。2组均3周后观察疗效。结果:微创术组和微创术加醒脑息风方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3.0%、92.0%,无显著性差异(P>0.05),显效率分别为44.3%、72.7%,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40.9%、18.2%,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微创术加醒脑息风方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疗效优于微创术,可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31例脑出血便秘患者进行原因分析,提出相应对策:对脑出血患者施行饮食调护及中医适宜技术护理,配合药物治疗,心理护理,创造良好的排便环境,促进患者顺利排便。减少患者的痛苦,预防患者再发脑出血。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复元醒脑汤对高血压性脑出血大鼠脑水肿及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干预作用。方法将SHR大鼠随机分为四组,分别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安宫牛黄胶囊组、复元醒脑汤组,并与WKY大鼠假手术组对照。每组20只大鼠。模型组、安宫牛黄胶囊组和复元醒脑汤组在收缩压达到21.3KPa基础上以胶原酶加肝素尾状核注射法诱发脑出血,建立高血压性脑出血模型,其中安宫牛黄胶囊组和复元醒脑汤组分别给予相应药物干预,于造模后连续灌胃3天。两假手术组脑内注射及灌胃均为生理盐水,模型组灌胃为生理盐水。观测各组动物神经缺损行为体征、脑组织含水量、血.脑屏障通透性变化。结果SHR模型组与WKY假手术组、SHR假手术组比较,神经缺损行为体征评分升高(均P〈0.01);脑组织含水量增加(均P〈0.01),脑组织中伊文思蓝含量亦增加(均P〈0.01);SHR复元醒脑汤和SHR安宫牛黄胶囊两治疗组分别与SHR模型组比较,神经缺损行为体征评分降低(均P〈0.01),脑组织含水量减少(均P〈0.01),脑组织中伊文思蓝含量亦降低(均P〈0.01);上述指标变化复元醒脑汤组与安宫牛黄胶囊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复元醒脑汤可降低血-脑屏障通透性,减轻脑水肿程度,改善神经功能缺损.达到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