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食管癌、贲门癌术后胸胃排空障碍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食管癌、贲门癌术后胸胃排空障碍的发生原因、诊断和治疗。方法:对1997年1月到2001年12月五年问施行1861例食管癌、贲门癌切除术的病人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例发生胸胃排空障碍27例,发生率1.45%,其中机械性胸胃排空障碍6例,功能性胸胃排空障碍21例,均发生于术后3天~12天,再次手术治疗8例;治愈26例,死亡1例。结论:鉴别胃排空障碍是由机械性还是功能性引起的尤为重要,上消化道造影、胃镜检查是鉴别两者的重要方法。对食管癌、贲门癌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应采取保守治疗,而由机械性原因所致,一旦确诊应立即手术。  相似文献   

3.
食管癌术后乳糜胸28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15年来,我们对2958例食管癌进行了手术切除,术后发生乳糜胸28例,发生率为0.95%.结合临床资料,现对乳糜胸的诊断与治疗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28例中,男21例,女7例;年龄36~71岁,平均53.8岁.有胸闷气急症状者16例,无明显症状者12例;左侧胸水者7例,右侧胸水者9例,双侧胸水者12例;伴有乳糜性腹水者1例.肿瘤位于食管上段者1例,中段25例,下段2例.26例行癌肿切除者,25例行食管胃主动脉弓上吻合,1例行颈部吻合;2例癌肿未能切除,亦发生了乳糜胸,其中1例行减状手术(食管胃主动脉弓上转流吻合术),1例仅行单纯探查术.术后平均5(2~14)天发生乳糜胸.胸水呈乳白色3例,黄色8例,粉红色17例.28例乳糜胸首先均行保守治疗,11例治愈;17例数天保守治疗无效后再次剖胸结扎胸导管,术后1例因  相似文献   

4.
胸段食管癌术后照射瘤床范围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胸段食管癌术后由于其原发灶切除、胃提入胸腔所致解剖结构的改变 ,术后瘤床照射范围不易确定。笔者根据胸段食管癌未手术者胸部CT检查 ,测量肿瘤中心区域及可能外侵范围 ,旨在对胸段食管癌术后瘤床照射范围提供参考。一、材料与方法1 .一般材料 :根据食管造影、病理和细胞学检查诊断胸段食管癌病例 1 2 3例 ,其中 42例早、中期食管癌经病理或细胞学确诊 (鳞癌 39例 ,未分化癌 1例 ,腺癌 1例 ,不能分类 1例 ) ,81例中、晚期食管癌均根据影像学诊断。男 82例 ,女41例 ,男∶女为 2∶1。年龄 46~ 82岁 ,中位年龄 59岁。病变长度 30~ 2 0 0…  相似文献   

5.
53例胃癌CT影像检查与手术病理对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谦  陈永康 《浙江肿瘤》1997,3(4):228-230
目的:研究CT检查对胃癌诊治的价值,方法:从1995年9月到1996年8月,对53例胃癌患者进行了术前低张水充盈CT动态扫描,并和术后病理检查对照研究,结果:53例对照研究表明,胃癌术前CT检出率100%,胃癌术前CT分期准确率60.3%,胃癌可行根治性手术切除术前CT估价的准确性88.24%,难以根治性手术除术前CT估价的准确性57.89%,结论:对胃癌患者术前进行动态CT检查是必要的,在范围及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食管癌、贲门癌术后胸胃排空障碍的发生原因、诊断和治疗.方法:对1997年1月到2001年12月五年间施行1861例食管癌、贲门癌切除术的病人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例发生胸胃排空障碍27例,发生率1.45%,其中机械性胸胃排空障碍6例,功能性胸胃排空障碍21例,均发生于术后3天~12天,再次手术治疗8例;治愈26例,死亡1例.结论:鉴别胃排空障碍是由机械性还是功能性引起的尤为重要,上消化道造影、胃镜检查是鉴别两者的重要方法.对食管癌、贲门癌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应采取保守治疗,而由机械性原因所致,一旦确诊应立即手术.  相似文献   

7.
食管癌术后胸胃支气管瘘非常罕见,我院自1980年1月~1996年6月,在1206例食管癌手术病人中发现3例,均误诊为肺部感染.本文拟结合病例,就其误诊原因及有关诊断等问题作一探讨.1 病例报告例1.患男、58岁.因进行性吞咽困难2月余,于1987年6月23日入院.诊断为中段食管癌,于1987年1月12日行食管癌切除,胸腔顶部食管胃吻合术,术手7天进食.第17天时,病人突然出现进食剧烈呛咳及寒战、高烧等.胸部X线片:右肺中下叶有云絮状阴影,直立位胸胃造影未见异常,诊断为肺部感染.抗炎治疗半月,效果不佳,病人进食呛咳加重.再行胸胃造影,平卧位时见胸胃右前壁有一窦道与右支气管相通,直径约0.7 cm,诊断为胸胃  相似文献   

8.
我们对1989年10月至1993年10月之间的50例B超手术、病理诊断.其中40例又做了CT检查的胰腺癌患者进行了对照分析。 资料和方法 本组50例,其中男性35例.女性15例,年龄范围41~66岁,本院住院32例。其中18例均经本院B超、CT检查确诊后而到外地住院手术切除,经追踪调查证实为胰腺癌。  相似文献   

9.
食管贲门癌术后胸胃穿孔11例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食管贲门癌术后并发胸胃穿孔是少见的严重并发症。由于以前对该并发症认识不足,易将其与胸内吻合口瘘的诊断相混淆。1980年1月至1998年6月,我院共行食管贲门癌切除术1936例,经第2次手术证实胸胃穿孔11例。现结合文献对其诊断和治疗加以讨论。1 临床资料本组11例中,男性9例,女性2例,年龄42~69岁。食管癌8例,贲门癌3例。弓下吻合3例,弓上吻合1例,经左胸颈部吻合6例,经右胸颈部吻合1例。本组病例胸胃穿孔的时间为术后3~13d,突然胸痛10例(另1例合并乳糜胸者胸痛症状不明显),呼吸困难8…  相似文献   

10.
1993年11月-1994年12月,我们手术切除食管癌300例,同期发生乳糜胸7例。其中6例食管中段癌,1例食管下段癌术后。食管癌术后乳麻糜胸的及时治疗效果非常满意。本组乳糜胸的发生率为2.3%。作乾认为,食管癌切除术后针对手术中的具体情况行胸导管的预防性结扎可以减少乳糜胸的发生;关胸前常规结扎胸导管并非必要。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支气管黏液表皮样癌的CT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5例经病理学确诊的支气管黏液表皮样癌的CT资料.结果 5例均为单发肿瘤,中央型4例,周围型1例.中央型中1例呈支气管腔内型,表现为右主支气管内边界清楚的等密度类圆形结节,相应基底支气管壁稍增厚;其余3例呈支气管腔内-外型,表现为支气管腔内、外生长的等及稍低密度不规则结节或肿块,1例边界较清晰,2例边界不清,2例伴有点状钙化.2例肿瘤远端条片肺不张,内见支气管黏液栓,近侧支气管腔内见黏液围绕肿瘤呈液性新月征.1例周围型呈左肺舌叶边界较清晰的等密度类圆形结节,边缘见浅分叶.CT增强后肿瘤强化均不均匀,4例中央型较明显强化,1例周围型中度强化.4例中央型均继发不同程度的支气管阻塞性改变,2例伴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肿大,1例伴中等量胸腔积液.结论 CT对支气管黏液表皮样癌的诊断具有较大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性别对食管癌病理资料的影响.方法对本院1141例食管癌手术病例按男性及女性分组,分别对食管癌患者的发病年龄、发病部位、大体类型、癌细胞组织学分类及分化、淋巴结转移率和转移度,以及病理分期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男性平均发病年龄为55.34岁,女性为56.31岁,男性患者发病年龄早于女性(P<0.05).女性患者发病部位较男性偏上(P<0.05).进展期食管癌大体类型中男性溃疡型比例大于女性,其余三型比例均小于女性(P<0.05).男性淋巴结转移率(P<0.05)及转移度(P<0.01)均高于女性.女性患者术后病理分期早于男性(P<0.05).男性及女性患者早期食管癌大体类型、组织学分类和分化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性别对食管癌发病年龄、发病部位、进展期大体类型、淋巴结转移率和转移度、病理分期均有影响.  相似文献   

13.
CT扫描对早期宫颈癌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CT扫描在早期宫颈癌术前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2例宫颈癌的CT扫描,其中包括50例多平面重建(MPR)图像资料,同时与手术病理组织学进行对比研究。全组≤Ⅰa期39例,Ⅰb1期35例,Ⅰb2期2l例,Ⅱa期6例,Ⅱb期1例。观察CT对宫颈癌的检出、宫颈受侵深度、肿瘤分期及检出转移淋巴结的作用。结果CT不能检出≤Ⅰa期的宫颈癌,不能显示肿瘤对宫颈侵犯的深度、范围;能够检出≥Ⅰb1期的宫颈癌,检出率为71.4%(45/63例);可显示肿瘤侵犯宫颈的深度,≥Ⅰb1期时正确率为39.7%(25/63例),≥Ⅰb2期时正确率为77.4%(20/28例);对宫颈癌总分期正确率为69.6%(71/102例);对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检出率为63.6%(7/11例)。螺旋CT扫描加MPR图像,可增加肿瘤的检出,有利于观察病变及阴道受侵范围。宫颈癌的常见CT表现:病灶呈等密度(56/102例,54.9%),密度低且不均匀(43/102例,42.2%),伴有低密度结节(18/43例,41.9%);病灶也可呈不均匀密度、高密度结节;宫颈表面不规则。转移淋巴结的特征表现:肿大的圆形或椭圆形软组织影,中心密度低或有坏死,边缘呈环状强化。结论CT扫描对≥Ⅰb1期的宫颈癌术前检查有价值,对〈Ⅰb期的宫颈癌无价值。螺旋CT扫描加矢状重建,可提高病变的检出率,有利于观察病变的范围。  相似文献   

14.
贲门失弛症并发食管癌与贲门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提高贲门失弛症并发食管、贲门癌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回顾12例贲门失弛症伴发食管、贲门癌的诊断治疗和病理.结果 12例贲门失弛症伴发食管、贲门癌病例中,手术治疗4例,其中2例生存超过3年.1例于手术后半年死亡,1例术后不足半年,放化疗6例,均于半年至一年半内死亡.结论 1.食管、贲门癌易被贲门失弛症的症状所掩盖.2. Heller手术并不能降低食管癌的发生率,应每年随访1次. 3.贲门失弛症伴发食管癌发生比率较高,也是食管癌的高发人群.4 .术后病人如有症状早就诊可以早期发现.5 .同时发生癌和异时发生癌的机会相近.Heller术前应常规内镜检查排除食管贲门癌以防漏诊.  相似文献   

15.
食管贲门癌脉管瘤栓与病理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Liu ZC  Guan FS  Guo JZ  Cui WT  Wang ZH  Wang FQ 《癌症》2002,21(5):530-532
背景与目的:脉管瘤栓是恶性肿瘤的一种常见现象,据文献报道,胃癌、乳癌有脉管瘤栓及食管癌淋巴结阴性,而有脉管瘤栓者,预后较差。而影响脉管瘤栓生成因素报道较少,本研究旨在探讨影响食管贲门癌脉管瘤栓与病理的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对59例有脉管瘤栓的食管贲门癌病例进行了脉管瘤栓与肿瘤浸润深度(T)、淋巴结转移数目(N)和癌细胞分化程度之间的关系分析。结果:脉管瘤栓与病理的几个因素关系,①肿瘤浸润深度:T1、T2、T3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T4与T1、T2、T3比较差异则具有非常显著的意义(P<0.01);②淋巴结转移数目越多与脉管瘤栓的发生率越高,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意义(P<0.01);③癌细胞分化程度低/未分化的较高/中分化的脉管瘤栓发生率高(P<0.01)。结论:食管贲门癌的脉管瘤栓与临床病理的肿瘤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数目和细胞低分化有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6.
食管癌放射治疗CT模拟和常规模拟定位的对比   总被引:34,自引:6,他引:34  
目的 对比食管癌放射治疗中CT模拟和常规模拟定位的优劣。方法 对10例食管胸段癌病例,同时行CT模拟定位和常规模拟定位。全部设机架角为0°、120°、240°的等中心3个野,照射野长度为所见病灶上下各扩大3?cm。常规模拟野宽度分别为前野6?cm,后斜野5?cm,CT模拟野宽为大体肿瘤区(GTV)最大径外扩大10?mm。对以上二种定位方法所描述靶区大小、等中心位置、照射野大小的差异和剂量分布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二种定位方法等中心点位置在X、Y、Z3个轴上分别相差(4.2±2.6)、(3.4±2.7)、(15.4±10.6)?mm。二者的照射野大小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宽(6.0±1.1)?cm对(5.3±0.5)?cm,t=3.54,P<0.01;长(12.8±3.0)?cm对(16.4±4.1)?cm,t=6.17,P<0.01]。GTV完全被90%等剂量线所包括的计划中CT定位有10例、常规定位只有1例;脊髓最大受照剂量低于计划75%的,CT定位只有2例而常规定位有7例。结论 CT模拟定位较常规模拟定位更充分显示肿瘤外侵范围并反映其非对称生长,但在确定病灶长度时不如后者;用CT定位时常规食管吞钡X射线片仍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拒绝治疗的早期食管癌患者的自然发展状态.方法 1985年至1990年间,在河南省林州市食管癌高发现场,完成内镜筛查4800例.按内镜下观察为浅表黏膜病变,经活检病理诊断为原位癌、黏膜内癌或鳞癌的标准,共检出132例早期食管癌患者,其中48例因不同原因拒绝治疗.对48例未经治疗的食管癌患者进行随访,观察其自然发展状态.随访期间,有40例患者曾做过1~4次内镜复查.结果 随访至2005年12月31日,48例患者中,5例仍生存,43例死亡,其中死于食管癌者38例,占79.2%;死于非癌疾病者5例,占10.4%.全组生存时间≥5年者37例,患者的5、10、15和20年生存率分别为77.1%、39.6%、25.0%和10.4%.结论 食管癌从早期发展到晚期是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这对于食管癌的早期诊断和选择治疗时机很有帮助.如果要评价早期食管癌的治疗效果,应充分考虑其自然发展史的领先时间偏倚.  相似文献   

18.
食管癌腔内放疗的并发症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超声和CT对原发性胆囊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55例经手术证实的胆囊癌的超声和CT检查资料,对超声和CT征象进行归纳总结。结果术前133例行B超检查,诊断符合率为57.9%(77/133);89例行CT检查,诊断符合率为70.8%(63/89)。结论超声和CT对胆囊癌的诊断有一定价值。疑似胆囊癌或进行胆囊癌临床分期时,CT较超声价值更大。  相似文献   

20.
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在机体抗肿瘤的免疫效应机制中起到了关键作用。研究HLA与食管癌的关系,有助于了解食管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为进一步探明食管癌发生机制及食管癌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