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应用Orbit^TM1.8计算机模拟系统构建非共同性斜视的生物力学模型并预测手术矫正效果,探讨不同类型斜视的模拟方法以及Orbit^TM1.8在斜视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15例先天性上斜肌不全麻痹、1例外伤性内直肌断裂、1例外展神经不全麻痹、1例Brown综合征,手术前后均进行Hess屏及其它斜视相关检查,应用美国Miller JM等开发的Orbit TMl.8眼外肌生物力学模拟系统,分析眼外肌的原发和继发改变,通过调整相应的生物力学参数,建立与临床特征相符的斜视模型,据此验证病因推断和假设,并对手术方案进行模拟。预测术后矫正效果。结果:构建了全部18例非共同性斜视的术前生物力学模型;17例手术患者的预测矫正效果与手术后检查结果基本吻合。结论:Orbit TMl.8生物力学模型可以对斜视的病因推断和假设进行测试,并预测手术矫正的效果,具有辅助诊断和指导手术设计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Orbit^TM生物力学模型在斜视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Orbit^TM生物力学模型是近年通过计算机图像模拟软件实现的一种新颖的生物力学分析系统,利用它可以获得眼球和眼外肌运动的三维模型。它可以帮助临床医生以一种定量的方式将斜视的诊断公式化并预测手术后的结果,也为斜视眼眶解剖学和病理学的研究提供了基本手段。本就其原理、方法及其在斜视诊断治疗中应用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 :应用OrbitTM1 8计算机模拟系统构建非共同性斜视的生物力学模型并预测手术矫正效果 ,探讨不同类型斜视的模拟方法以及OrbitTM1 8在斜视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 15例先天性上斜肌不全麻痹、 1例外伤性内直肌断裂、 1例外展神经不全麻痹、 1例Brown综合征 ,手术前后均进行Hess屏及其它斜视相关检查 ,应用美国MillerJM等开发的OrbitTM1 8眼外肌生物力学模拟系统 ,分析眼外肌的原发和继发改变 ,通过调整相应的生物力学参数 ,建立与临床特征相符的斜视模型 ,据此验证病因推断和假设 ,并对手术方案进行模拟 ,预测术后矫正效果。结果 :构建了全部 18例非共同性斜视的术前生物力学模型 ;17例手术患者的预测矫正效果与手术后检查结果基本吻合。结论 :OrbitTM1 8生物力学模型可以对斜视的病因推断和假设进行测试 ,并预测手术矫正的效果 ,具有辅助诊断和指导手术设计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Gao W  Zhao KX 《中华眼科杂志》2003,39(12):714-719
目的 初步评价OrbitTM1 8生物力学计算机模拟系统在先天性上斜肌不全麻痹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 15例先天性上斜肌不全麻痹患者行手术治疗 ,手术前、后分别行Hess屏和其他相关检查。应用OrbitTM1 8生物力学计算机模拟系统模拟改变受累眼外肌的收缩力、弹性、神经支配等参数 ,并根据相关眼外肌的继发改变 ,构建先天性上斜肌不全麻痹模型 ,分析 15例先天性上斜肌不全麻痹患者的病因、制定手术方案、预测手术效果 ,并将模拟效果与手术实际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实际Hess屏检测 2 1个注视方向的眼位结果与OrbitTM 1 8生物力学计算机模拟系统结果的平均差值 ,斜视矫正术前水平方向为 1 6 6°± 0 4 4° ,垂直方向为 1 97°± 0 5 1° ;斜视矫正术后水平方向为 1 2 1°± 0 34° ,垂直方向为 1 5 9°± 0 4 1°。OrbitTM1 8生物力学模型的眼位和眼球运动模拟直观效果与临床体征相符。结论 OrbitTM1 8生物力学计算机模拟系统可较为准确反映正常和异常眼球运动的力学因素及其相互作用关系 ,展示眼球和眼外肌的三维图像和相关数据 ,为设计斜视矫正手术方案和预测手术效果提供直观的临床信息 ,有望成为斜视诊断和治疗的有效辅助方法。  相似文献   

5.
旋转性斜视的诊断和治疗始终是斜视专业较为复杂、令眼科医师即使是斜视专业的眼科医师也感到困难的临床问题之一。旋转性斜视的临床表现不同于水平性或垂直性斜视直观,而且检查方法相对特殊,因此在临床工作中易漏诊或误诊。本文从警惕中枢神经系统病变造成的旋转性斜视入手,着重对旋转性斜视的分类和病因、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方法进行阐述,以期为眼科医师临床认识和处理旋转性斜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7.
当一病人有非共同性斜视和眼球转动在一个或更多方向受限制时,往往会有一眼外肌力弱。这可能是因眼外肌紧张、结膜和球筋膜缩短、瘢痕组织以及眶外伤有组织嵌顿所引起眼球运动的限制。这些机械性限制可能比减弱的眼球转动单纯麻痹性原因更为常见。成功的处置有赖于术前对斜视和运动受限的机理的正确了解。最重要的是认识到斜视中的限制成分,为的是处置恰当。一、限制的类型1.束缚(leash):眼球达某一定位置前,眼球转动可能不受限。在到达那一点之前,眼球运动自如,达限制点时,眼球受到眼球对侧限制的限制,病人自主努力或检查者施加外力均不能  相似文献   

8.
外伤所致非共同性斜视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外伤所致非共同性斜视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临床收集外伤所致非共同性斜视25例,在常规的斜视检查基础上,辅以CT、MRI以进行诊断。采取药物保守治疗、手术治疗及配三棱镜等方式进行矫正。结果治疗后所有病例的眼位偏斜、眼球运动障碍、复视及代偿头位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外伤所致的非共同性斜视应根据病情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不仅可改善斜视,而且一定程度上达到功能改善目的。  相似文献   

9.
纳米技术是研究结构在0.1~100.0nm范围内材料的性质和应用,它几乎涉及到目前全部的生物科学领域。本文旨在探讨纳米技术在青光眼诊断、给药和手术中的应用,并通过近年的研究结果验证纳米技术的安全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0.
A型肉毒杆菌是一种具有肌肉麻痹作用的神经毒素.1980年Scott首先在人的眼外肌注射A型肉毒杆菌毒素作为斜视手术的一中替代疗法取得成功后,许多学者进行了该疗法治疗各种类型斜视的探索,显示这种疗法对某些类型的斜视是有效的[1~4].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估新型超高频Scheimpflug角膜生物力学性能分析仪在圆锥角膜(KC)中的诊断阈值及诊断价值。方法描述性研究。应用角膜生物力学性能分析仪测量2013年12月至2015年7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就诊随机选取的KC患者53例(93眼,实验组)和屈光不正者84例(84眼,对照组)的12个相关参数,由同一位研究者操作;根据Amsler-Krumeich KC分期标准对KC进行分期,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参数差异,依据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探寻各参数在KC诊断阈值(COP),其后依据曲线下面积(AUC)评估各参数的诊断价值。结果对于诊断阈值,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12个参数除第1次压平长度、第2次压平时间、最大形变幅度外,其余参数2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参数诊断阈值分别为:第1次压平时间≤6.90 ms,第1次压平速度>0.17 m/s,第2次压平长度≤1.49 mm,第2次压平速度>0.42 m/s,最大形变峰间距≥4.78 mm,最大形变幅度>1.24 mm,最大形变曲率≤5.66 mm,最大形变时间≤16.40 ms,眼压≤13.50 mmHg,中央角膜厚度≤494 µm;其中最大形变曲率、第1次压平速度与最大形变时间拥有中等诊断效果,其AUC分别为0.738(敏感度为47.3%,特异度为94.0%)、0.751(敏感度为61.3%,特异度为88.1%)、0.887(敏感度为77.4%,特异度为91.7%),中央角膜厚度与最大形变峰间距具有良好诊断效果,其AUC分别为0.926(敏感度为82.4%,特异度为92.9%)与0.930(敏感度为92.5%,特异度为85.7%)。结论依靠ROC AUC发现部分CorVis-ST参数对KC具有中度到良好诊断效果,其中角膜厚度及最大形变峰间距具有较好诊断效果,提示CorVis-ST可协助临床诊断KC。  相似文献   

12.
13.
异丙酚在小儿斜视手术中的应用温州医学院育英儿童医院麻醉科李琼英连庆泉小儿在眼科手术时常不能合作,多需在全麻下进行,眼科手术的麻醉会影响手术效果。故对麻醉有较高要求。术中要保持手术野平静,避免眼心反射,防止因麻醉对眼内压的影响,病人尤其麻醉后需保持安静...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为提高斜视诊断的准确性,不断在寻找一种既简便又准确的分析方法,不过其多数是针对复象和Parks 三步法。木文作者研制一种多功能斜视诊断尺(下称诊断尺),除能分析复象和Parks 三步法外,还可进行代偿头位(眼性斜颈)分析和Bielschowsky 头位偏斜试验,经临床应用,认为具有简便、快速、准确、经济和多功能等优点,故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探讨表面麻醉下行斜视矫正术的安全性、有效性及易行性。方法对51例(97只眼)斜视患者在表面麻醉下行斜视矫正术并观察其麻醉效果及术后眼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在表麻下均能很好地配合,手术顺利完成,无1例改用其他麻醉方法。术后眼位满意,达到预期效果。结论表面麻醉下行斜视矫正术是安全、有效、易行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利用神经网络的特点 ,尝试将其应用于儿童斜视手术 ,提高手术成功率。方法 用训练好的软件指导儿童斜视的手术量设计。结果 用该软件设计的斜视手术量为 5 6例共同性内斜视患者进行手术 ,术后正位率 (≤± 1 0 △)为 92 9%。结论 运用神经网络技术指导斜视手术是一种科学的、有益的探索 ,有助于手术医生积累经验 ,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婴幼儿时期发生的儿童眼性斜颈的病因、临床特征,探讨计算机辅助诊断对婴幼儿早期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45例眼性斜颈患者进行回顾性的分析.运用计算机辅助的儿童斜视图像分析诊断技术,获取斜视患者的数码图像,分析其代偿头位,并对歪头试验以及九方位眼球运动检查情况进行记录,通过对获得的图像进行综合分析,判断垂直肌功能异常的类型,对眼性斜颈做出定性诊断.合并水平斜视的患者,同时应用计算机辅助定量诊断技术,分析得出水平斜视度数.结果 研究发现,早期发生的眼性斜颈,多数都可以找到眼部原发病,以单纯上斜肌麻痹最为多见,最重要的阳性体征是歪头试验(Bielschowsky test)阳性.结论 采用计算机辅助的数码影像分析手段,有助于婴幼儿眼性斜视的早期诊断.并且可以通过手术获得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19世纪80年代,磁共振成像技术应用于临床工作领域。90年代,国外将这一技术应用于眼外肌学的研究,发现了眼外直肌的眶层;提出了新的眼球运动模型,即“滑车”机制的眼球运动模型;对某些非共同性斜视,如:上斜肌麻痹、AV征等提出新的病因解释;此外,磁共振成像技术在对非共同性斜视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价值。现将这一领域的研究新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球后麻醉在斜视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在斜视手术中应用球后麻醉的可行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84例斜视随机分为传统麻醉组及传统麻醉联合球后麻醉组,记录钩取眼外肌前后心率变化,比较两组眼心反射发生的阳性率并对其术后正位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联合球后麻醉组眼心反射发生的阳性率明显低于传统麻醉组,两组术后正位率在统计上无差异。结论在传统麻醉的基础上联合球后麻醉可以减少眼心反射的发生,在提高斜视手术安全性的同时并不影响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