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ty disease COPD)是内科常见慢性病,其发病率高、病史长、致残率和病死率均很高。近年来,临床上发现COPD患者很多并发营养不良,比例高达20%—60%,而气道阻塞越严重,营养不良发生率也越高,现普遍认为,营养不良已成为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血清白蛋白与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分级的相关性.方法:157例稳定期COPD患者根据肺功能分为4级,收集空腹静脉血清白蛋白值.结果:Ⅰ级COPD营养良好者44人、轻度营养不良者10人、低白蛋白血症者2人,Ⅱ级依次为11人、12人、1人,Ⅲ级依次为24人、15人、5人,Ⅳ级依次为9人、17人、7人.血清白蛋白与COPD分级的相关指数为0.253(P<0.05);COPDⅠ级与Ⅳ级间血清白蛋白的相关指数为0.334(P<0.05).结论:血清白蛋白的下降与稳定期COPD分级具有相关性.COPD级别差异越大血清白蛋白下降越明显.  相似文献   

3.
探讨康复教育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稳定期的肺功能,生活质量,治疗依从性的作用。运用品管圈,发现问题,加强住院患者稳定期的康复教育,出院及门诊患者的家访,电话回访及指导。康复教育能显著提高慢性阻塞性疾病稳定期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而延缓肺功能下降和减少急性发作次数。  相似文献   

4.
<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diseases,COPD)是以气道不完全可逆性气流受限为特征的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1]。COPD分急性加重期和稳定期,急性加重期应用抗感染、解痉平喘、祛痰、改善通气等治疗措施,症状可缓解,但由于外界及自身各种因素的影响,本病会在稳定期经常反复发作,病情不断进展,肺功能进行性下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  相似文献   

5.
王静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36):46-47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营养状况与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分布的关系。方法: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38例,对其进行T淋巴细胞亚群测定;根据患者身高、体重及白蛋白,将其分为营养正常与营养不良2组,分析患者营养状况与T淋巴细胞亚群分布的关系。结果:营养不良组CD3+、CD4+、CD4+/CD8+比值明显低于营养正常组(P〈0.01),而CD8+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营养不良影响T淋巴细胞亚群的分布,导致机体免疫功能下降。  相似文献   

6.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以气流受限为特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与气道和肺部对有害颗粒或有害气体的慢性炎症反应增强有关,可以反复发生急性加重(AECOPD),肺功能呈进行性下降,病情逐年加重,逐渐发展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呼吸衰竭,严重影响劳动能力及生活质量,造成  相似文献   

7.
<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常见的、负担重、危害性极大的慢性呼吸系统疾患,其特征是持续存在的气流受限。气流受限呈进行性发展,伴有气道和肺对有害颗粒或气体所致的慢性炎症反应的增加[1]。COPD在全球范围内发病率、病死率均较高,而随着吸烟、空气污染等危险因素暴露的持续增加、人口老龄化等,发病率仍将继续上升[1]。2001年《COPD诊断、处理和预防全球策略》颁布以来,10年中  相似文献   

8.
马泽萍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17):2668-2669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指导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的作用及效果.方法:对门诊82例COPD稳定期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指导.结果:通过1年的电话回访,82例患者中70例病情稳定,长期处于稳定期;8例因感冒、感染在本院门诊治疗好转:4例因病情复发而住院1次,好转后出院.结论:通过健康教育指导,能有效地减少COPD患者的发作频率和住院次数.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清白蛋白水平与病情严重度分级的相关性.方法 120例COPD患者按病情严重度分级分为Ⅰ、Ⅱ、Ⅲ、Ⅳ四级,收集患者空腹血清白蛋白,采用微型营养评定表(MNA)、体质量指数(BMI)、血清白蛋白3个营养指标分别对患者进行营养评定,并分析比较.结果 Ⅰ级COPD患者营养良好者、轻度营养不良者和低白蛋白血症者人数分别为34例、6例、1例,Ⅱ级分别为8例、9例、2例,Ⅲ级分别为18例、12例、4例,Ⅳ级分别为7例、13例、6例,营养不良发生率分别为17.1%、57.9%、47.1%和73.1%;COPD严重度分级与血清白蛋白的相关指数为0.251 (P <0.05);COPD患者Ⅰ级与Ⅱ、Ⅲ、Ⅳ级间血清白蛋白的相关指数分别为0.273、0.331、0.324(均P<0.05).结论 COPD严重度分级与血清白蛋白的下降具有相关性,随COPD级别增加血清白蛋白下降越明显.  相似文献   

10.
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是一种严重危害大众健康的疾病,预计2020年将会成为全球第3位致死原因[1]。随着人口老龄化、烟民的增多及环境污染的加重,COPD的患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其危害性持续增大。COPD大都在缓解‐复发‐再缓解‐再复发的循环往复中病情逐渐加重,肺功能渐进性下降,严重影响人们的劳动能力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营养状况以及营养状况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对84例稳定期COPD患者进行营养状况评估,并与90例健康对照者比较,研究COPD患者的营养状况以及不同营养状况COPD患者的肺功能.结果 COPD患者的各项营养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并且重度和极重度患者各项指标低于轻、中度COPD患者(均P<0.05).结论 稳定期COPD患者常伴有营养不良,而营养状况可影响COPD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我院内科病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营养状况,分析营养风险与肺功能关系,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提供更好的营养支持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我院内科病房的6075岁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390例。在纳入当天行相关营养状况指标检测,包括血清总蛋白、白蛋白等;参照欧洲肠外肠内营养学会2002年制定标准评估营养状态;计算体质量指数;测量体质量指标,包括体质量、肱三头肌皮皱厚度、上臂肌围。纳入后于次日行肺功能检测(FEV1/FEV)。结果与正常值比较,COPD组的血清总蛋白及白蛋白、三酰甘油及高密度脂蛋白明显降低,差异显著(P<0.05);COPD组的尿素氮比正常值高(P<0.05)。COPD患者的NRS2002与体质量、肱三头肌皮皱厚度、上臂肌围和肺功能FEV1/FEV具有相关性(r值分别为-0.32、-0.15、-0.06和-0.18,P值分别为0.000、0.034、0.031和0.009)。结论我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住院患者普遍存在不同程度营养不良,与肺功能密切相关,需要加强COPD患者营养支持。  相似文献   

13.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气流受限特征的肺部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加重,其患病率和病死率高。我们不仅要注重疾病治疗,更要注重疾病的预防。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和康复知识普及尤为重要。我院呼吸内科2008年1月至2011年10月,对15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4.
沈敏 《中国医药指南》2012,(25):247-248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所取得的效果。方法选取15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干预组(75例)和对照组(75例)。对照组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对患者开展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健康教育3个月后展开随访,统计患者对COPD了解程度和患者呼吸肌训练、排痰训练的掌握情况。结果干预组对COPD了解程度为96.0%远高于对照组;干预组呼吸肌训练、排痰训练掌握程度为84.0%同样优于对照组。结论健康教育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所取得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及研究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和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12月至2014年5月于本院进行诊治的75例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为观察组,并以同期的75名健康吸烟者为对照组,然后将两组的血清TNF-α、MCP-1、BNP及CRP水平进行比较,然后将观察组中不同BODE指数分级及SGRQ评分者的检测水平,并以Logistic分析上述检测指标与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关系。结果观察组的血清TNF-α、MCP-1、BNP及C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BODE指数分级较高及SGRQ评分较高者检测水平高于BODE指数分级较低及SGRQ评分较低者,经Logistic分析显示上述检测指标与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均有密切的关系,P均<0.05。结论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呈现明显升高的趋势,其与疾病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达那唑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稳定期的疗效。方法选择COPD稳定期患者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4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治疗组予达那唑8~10mg/(kg d)(≤0.4/d),分3次口服;治疗3个月并随访1年。比较肺功能、生活质量评分、1年内再入院情况。结果治疗组比对照组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达那唑治疗COPD稳定期患者能延缓肺功能下降速度,提高生活质量,降低1年内再入院风险。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分析肺康复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1月至2017年5月在我院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患者选取7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包括对照组(35例)和实验组(35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对两组患者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清炎性因子的变化情况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血清炎性因子的变化情况都明显的比对照组低,差异显著,结果符合P <0.05的要求。结论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患者实施肺康复治疗,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了肺功能的改善,大大减轻了炎性反应,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肺康复治疗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阶段为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共纳入研究对象100例,均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根据门诊编号尾数奇偶数进行分组,单数列入观察组,双数列入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联合肺康复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前FEV_1、FEV_1/FVC、6MWD、QOL评分差异不显著(P> 0.05),经过治疗后,观察组FEV_1、FEV_1/FVC、MVV、MIP、MEP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6MWD高于对照组,观察组P0.1低于对照组,观察组QOL评分(47.62±4.19)分高于对照组(33.61±4.2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针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联合肺康复治疗可有效改善肺功能、呼吸功能,提高其运动耐力及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不同的体重指数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249例稳定期COPD患者,按体重指数(BMI)分为A组(BMI<18.5 kg/m2)、B组(BMI18.5~24 kg/m2)、C组(BMI>24 kg/m2),对比分析三组患者肺活量(VC)、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FVC、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残总比(RV/TLC).结果 C组FEV 1%pred、FEV1/FVC高于A组和B组,A组RV/TLC高于B组和C组,A组DLCO低于B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的体重指数对COPD稳定期患者的肺功能及生活质量造成影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肺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对155例COPD稳定期患者(肠内营养组78例,对照组77例)测量体质指数、三头肌皮褶厚度、上臂围、血清白蛋白水平,并进行肺功能测定。结果COPD对照组的营养状态指标及肺功能指标均低于COPD肠内营养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肠内营养对COPD稳定期患者肺功能有明显影响,临床上应及早给与营养支持改善营养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