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时机。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收治疗的90例行PCI治疗的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合并高血压50例,早期行PCI治疗23例,择期行PCI治疗27例;合并糖尿病40例,其中早期行PCI治疗21例,择期行PCI治疗19例。比较早期与择期组患者治疗效果及住院期间的不良心脏事件。结果高血压组患者早期治疗预后及随访6个月效果优于择期治疗;糖尿病组患者早期治疗预后及随访6个月效果不如择期治疗组。结论对于合并有高血压的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应及早进行介入治疗,对于合并有糖尿病的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应择期进行介入治疗更有利于患者的安全。  相似文献   

2.
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的介入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STEMI)的主要治疗目的是实现梗死相关动脉快速、充分、持续性再灌注,以挽救濒死的心肌,降低死亡率,保护左心室功能。目前STEMI的冠脉再灌注疗法包括溶栓、直接冠脉内介入治疗(DPCI)和急诊冠脉搭桥。由于溶栓剂的多种禁忌症,使STEMI仅约1/3的患者适宜并接受溶栓治疗;且溶栓剂的TIMI3级血流率仅能达50%-60%,溶栓成功后5%-15%的患者梗死相关动脉再闭塞,15%-30%患者缺血复发,颅内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对超急性期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展开介入治疗的效果.方法 85例STEMI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发病时间及治疗前的心肌肌钙蛋白I(cTn I)水平不同分为对照组(45例)与超急性期组(4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比两组患者支架植入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cTn...  相似文献   

4.
顾丽亚  惠杰  罗刚 《江苏医药》2013,39(9):1095-1096
目的 探讨急性心梗患者入院前胸痛持续时间对疾病预后的影响.方法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205例按胸痛持续时间分为A组(>12 h,54例)和B组(≤12h,151例),采集其年龄、入院24h内血糖、心率及血压、既往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多支血管受累、Killip分级、再灌注治疗(包括溶栓和急诊PCI术)及白细胞升高等情况作为基线资料,记录发病后30 d内终点事件的发生率.结果 A组再灌注治疗率低于B组(83% vs.94%) (P<0.05),A组KillipⅡ-Ⅳ级发生率高于B组(35% vs.17%)(P<0.05),A组30 d终点事件发生率高于B组(22% vs.10%)(P<0.05).结论 胸痛持续时间是影响STEMI患者近期预后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析介入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远期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80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与观察组。常规组40例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4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介入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胸部疼痛消失率、心功能显著改善率、心电图ST段的显著改善率、心功能指标、脑钠肽变化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胸部疼痛消失率、心功能显著改善率、心电图ST段显著改善率均明显高于常规组(P <0.05);观察组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高于常规组,观察组患者的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低于常规组(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浆脑钠肽(BNP)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常规组(P <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2.50%vs. 20.00%),组间差异显著(P <0.05);术后白细胞、NLR水平均较低,呈现递减趋势,且逐步趋于正常状态。特别是在术后7 d、12 d与术前对比,指标差异显著(P <...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分析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急诊介入治疗与择期介入治疗开展效果及预后情况。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急诊科收治的40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0例)和观察组(20例),对照组采用择期介入治疗方法开展治疗干预,观察组采用急诊介入治疗方法开展治疗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相关指标、心脏功能改善情况及预后阶段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症状表现消失时间、心电图恢复正常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左心室射血分数高于本组治疗前,左心舒张末期内径低于本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左心室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预后阶段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择期介入治疗相比,为急性ST段抬高型...  相似文献   

7.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 AMI)的治疗进入了再灌注时代,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因其能够快速地开通梗死相关动脉而被普遍认为是AMI 患者血运重建的首选方法。然而不是所有患者都能从早期开通血管的治疗中获益[1‐2],评价血管开通后心肌组织的实际灌注情况对于早期识别高危患者及时采取补救治疗至关重要,而再灌注治疗后心电图相关导联ST 段的回落对判断再灌注效果的意义日益受到关注。本文旨在探讨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急诊介入治疗后早期ST 段的演变与血栓抽吸导管的关系,以证实ST 段的早期回落对判断再灌注效果、评估早期预后的价值。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本院从2007年1月至2009年1月对30例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进行了非介入治疗,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比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NSTEMI)与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STEMI)的临床特征。方法于我院心内科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随机选取ST段抬高型和非ST段抬高型各60例,对两组患者的基本情况和实验室检测数据进行对比。结果 STEMI组中吸烟、持续性胸痛及并发心律失常的患者明显较NSTEMI组多;NSTEMI组患者年龄、女性比例和糖尿病并发率均明显高于STEMI组;STEMI组血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肌钙蛋白Ⅰ水平均明显高于NSTEMI组;造影显示冠脉单支病变NSTEMI组明显较少,而三支病变则多于STEMI组;冠脉狭窄程度≤90%的患者NSTEMI组较多,而狭窄>90%者STEMI组更多;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STEMI患者年龄偏大,且好发于女性,临床症状较轻,化验检测结果严重程度低,且造影显示冠脉病变程度低,但有基础TIMI血流3级和存在侧支循环的比例较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老年冠心病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临床疗效及影响预后因素分析。方法 选取2012年6月至2015年4月阜阳市人民医院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接受急诊直接PCI患者148例,按年龄分为老年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体质量指数、吸烟等临床危险因素;冠脉造影结果、就诊至球囊扩张(door-to-balloon)时间和PCI后ST段回落指数(STRI)等手术操作相关因素以及6个月内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情况。结果 老年组患者糖尿病、高血压病比例高于对照组(P < 0.05);血脂水平、体质量指数、吸烟和家族史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老年组患者冠脉造影多支病变、钙化病变比例高于对照组(P < 0.05);PCI后获得TIMI血流3级比例无明显差别(P > 0.05),而STRI老年组低于对照组(P < 0.05);6个月随访MACE发生率老年组高于对照组,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年龄、door-to-balloon时间和STRI是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直接PCI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老年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直接PCI合并多种临床危险因素,病变血管复杂,心肌微循环灌注率低,远期有更高的不良心血管事件。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在不同时间段行介入治疗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采取回顾性分析的方法,观察对象为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于汕尾市海丰县彭湃纪念医院收治的60例急性STEMI患者。根据患者发病至到达医院就诊接受介入治疗的时间,将患者分为早期组30例(时间≤24h)和后期组30例(时间在24~48h),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成功率、终点事件指标发生情况、全因死亡及复合终点事件生存概率曲线。结果:早期组患者的介入手术成功率为96.67%,显著高于晚期组的80.00%(P<0.05);早期组患者的复合终点事件、次要终点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晚期组,且在次要终点事件中,早期组心力衰竭住院、出血事件率明显低于晚期组(P<0.05);两组患者在全因死亡事件上的生存概率无差异(P>0.05),但早期组患者在复合终点事件上的生存概率明显高于晚期组(P<0.05)。结论:当患者发生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时,在24小时内接受介入手术治疗能有效提升介入手术成功率,减少不良事件,提高患者复合终点时间的生存概率。  相似文献   

12.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两种不同形态ST段抬高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两种不同形态ST段抬高的临床意义。方法 2008年8月~2010年8月在我院住院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76例,根据入院时心电图V3导联ST段升高的形态,将76例AMI患者分为两组:A组(凹面向上)40例,B组(凸面向上)36例,比较两组的心功能、6个月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情况。结果 A组的Q波导联数、ST段导联数明显少于B组(P<0.05)。第3周应用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室射血分数(LVEF):A组的LVEF明显低于B组(P<0.05),两组6个月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比较,A组(20.0%)明显少于B组(36.1%),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ST段抬高的不同形态可预测心肌梗死发病的范围及心功能程度,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比分析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合并糖尿病患者药物治疗与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31例首次诊为NSTAMI同时既往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药物治疗组和介入治疗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介入治疗组住院期间患者再发心绞痛及新发心力衰竭的发生率低于药物治疗组(23vs4,30vs10;x~2=8.79,5.19;P0.05),而恶性心律失常及死亡的发生率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1vs1,1vs1;x~2=0.18,0.18;P0.05),随访6个月两组心绞痛发作、再发心肌梗死、新发心力衰竭等不良事件发生率相似,无明显统计学差异(30vs21,29vs20,13vs9,2vs1;x~2=0.08,0.02,0.02,0.14;P0.05)。结论介入治疗可改善合并2型糖尿病的NSTAMI患者住院期间临床症状,但介入和药物治疗对于6个月预后的影响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B型尿钠肽(BNP)与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关系。方法对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与稳定型心绞痛(SAP)、不稳定型心绞痛(UAP)及正常人群进行BNP表达比较,讨论BNP对NSTEMI诊断及预判的指导意义。结果 NSTEMI组与STEMI组患者BNP分别为(361.17±103.34) pg/ml、(247.64±71.38) pg/ml远高于SAP组、UAP组及正常组(P〈0.001)。结论 BNP对NSTEMI等具有辅助作用,对区分NSTEMI与STEMI具有临床意义,对急性心肌梗死疾病预后判断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STEMI)与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NSTE-MI)临床及冠状动脉病变的特点。方法回顾STEMI与NSTEMI患者的临床及冠状动脉造影资料,分析二者的临床特点及冠状动脉病变情况。结果STEMI组完全闭塞率为46.5%,三支病变率为32.6%,有Ⅱ级以上侧支循环的为39.5%,NSTEMI组的三支病变率为56.3%、≥75%的严重狭窄率为59.30%,完全闭塞率11.00%,有Ⅱ级以上侧支循环的为65.6%。STEMI的CK和TNI峰值(2346±1072)IU/L与(1.67±0.69)ng/ml,高于NSTEMI(835±476)IU/L与(0.83±0.49ng/ml),两组间高血压、糖尿病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STEMI完全闭塞率高于NSTEMI,冠状动脉病变程度NSTEMI高于STEMI,二者具有不同的冠状动脉病变特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2006年与2014年我院收治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一般资料、主要用药、住院期间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的变化情况。方法:将我院2006年和2014年全部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分为2006年组(n=96例)和2014年组(n =722例),对2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比较。结果:2014年组与2006年组相比,合并吸烟史、氯吡格雷、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CEI/ARB)/螺内酯应用及急诊冠脉介入治疗比例升高,住院期间再发心绞痛、心源性死亡比率下降,阿司匹林、他汀类药物使用率及发病到就诊时间、住院天数无明显变化。结论:吸烟与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率升高关系密切。患者对急性心肌梗死知识仍然缺乏,医生对RAAS抑制剂重视程度不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后发生心力衰竭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03~2020-10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接受PCI治疗后发生心力衰竭的30例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临床资料,将其纳入发生组,收集同时期于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接受PCI治疗后未发生心力衰竭的30...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治疗特点。方法将符合条件的60例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临床治疗方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显效30例,占50%;有效21例,占35%;无效9例,占15%,总有效率为85%。结论尽快恢复心肌的血液灌注,以挽救濒死的心肌,防止梗死扩大或缩小心肌缺血范围,保护和维持心脏功能。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分析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介入治疗患者心电图表现预测心律失常发生的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12月-2021年12月某院收治的124例NSTEMI介入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心电图检查,统计患者介入术后心律失常发生情况;比较发生组与未发生组患者心电图表现及参数,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心电图表现对NSTEMI介入治疗患者发生心律失常的预测价值。结果:124例患者中发生心律失常49例(39.52%);发生组患者ST段压低导联数、压低幅度、校正后Tp-Te间期(Tp-Tec)及QT间期(QTc)高于未发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绘制ROC曲线得到,ST段压低导联数、压低幅度、Tp-Tec、QTc及联合检查预测NSTEMI介入治疗患者发生心律失常的AUC>0.7,预测价值高。结论:临床开展NSTEMI介入治疗过程中通过积极监测心电图表现、参数能较为准确地预测患者发生心律失常的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