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患者女 ,2 3岁。半年前发现骶尾部肿块 ,无疼痛 ,近一月来 ,肿块明显增大 ,轻度疼痛伴大小便困难。体查 :于骶尾部触到约 1 3cm× 1 0 cm的肿物 ,质硬 ,活动度差。压痛阳性。临床诊断 :骶尾部肿物。 CT骶尾部见一软组织肿块 ,大小 1 3cm× 1 0 cm,其密度不均 ,内部可见残余骨质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27岁,4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发现骶尾部黄豆大小肿块,因近年来渐进增大遂至本院就诊。体格检查:骶尾部见一大小约5cm×4cm肿块,表面光滑,活动度尚可,无红肿热痛,无压痛,无溃疡。超声检查:骶尾部皮下见一实性团状不均质回声,范围约5.2cm×2.4cm,边界尚清,内部回声呈密集的粗条索样高回声与低回声交错分布(图1),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示肿块  相似文献   

3.
1 病例资料 男,26岁.因骶尾部肿块反复破溃溢脓3余年入院.3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骶尾部间歇性胀痛,无放射,局部无明显红肿,偶伴发热,体温最高达38.5℃,后骶尾部逐渐形成一2 cm×2 cm大小肿块,质地稍硬,触痛明显,无波动感,未予特殊处理,后肿块间断自行破溃,脓性分泌物流出后疼痛缓解.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22岁.因骶尾部反复流脓水半年,加重1个月入院.查体骶尾部皮下可触及质硬索条样肿块,表面破溃溢脓,无红肿,无明显触痛.X线检查未发现骶尾骨异常.高频超声检查:骶尾部皮下5mm处可见低回声包块,范围约35 mm×8 mm,边界欠清,内可见线性强回声结构,前壁可见窦道样结构与体表相通,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低回声区内及周边未见血流信号.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30岁.自出生后骶尾部一包块,近来因包块疼痛来诊.检查见骶尾部一包块,大小约10 cm×9 cm,质地中等,活动度差.诊断:骶尾部包块性质待查.X光片提示:骶尾后下良性软组织占位(神经纤维瘤?畸胎瘤?).彩超检查:骶尾部皮下组织中见一大小约8.7 cm×7.1 cm×7.5 cm囊性包块,周界清晰,内透声差,深部可见纤细分隔,包块紧贴骶尾骨,与之关系密切(图1).CDFI见包块内部无血流信号,超声提示:骶尾部囊性占位(畸胎瘤?).讨论:患者出生后骶尾部见一包块,临床上以畸  相似文献   

6.
超声诊断骶尾部藏毛窦1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病例男,17岁。以"骶尾部骚痒3月"为主诉入院。患者近3月自觉骶尾部骚痒,无疼痛,偶有流血流脓,久坐后加重。病来无发热,无腹痛、腹胀,无恶心、呕吐,大小便正常。饮食、睡眠可,体质量无明显变化。体格检查:患者体毛较浓密,骶尾部中线距肛门7 cm处可触及一大小约2 cm×1 cm硬结,无波动感。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51岁。因无痛性包块3个月,于2006年9月19日入院。查体发现包块位于骶尾部皮下,约1.5cm×1.5cm大小,与皮肤有密切关系。临床诊断:骶尾部皮脂腺囊肿。在局部麻醉下行包块切除术,病理报告:骶尾部神经纤维瘤。再因骶尾部皮肤硬红伴痒痛、快速生长6个月,于2010年12月15日入院。查体(图1):骶尾部可触及一约6cm×5cm肿块,  相似文献   

8.
病例例1,女,2岁6个月。骶尾部肿物2月余,精神、食纳差,排大便困难,偶排尿差。查体:神志清楚,心肺正常,腹平软,未扪及肿块,骶尾部可见一约8cm×8cm大小的肿物,肿物表面皮肤无红热,质较硬,无明显压痛,边界欠清晰,活动度差,肛诊右后位可扪及一实性肿物,质硬、固定。实验室检查:AFP阳性。CT扫描:骶尾部巨大软组织肿块,大小约8cm×7cm×7cm,密度不均,CT值23.9~47.1Hu,未见明显囊性变及钙化灶,肿块向前后膨突,臀中部软组织明显膨隆,直肠被推挤向前方,骶尾骨未见明显骨质破坏(图1)。手术所见:瘤体约12cm×12cm×12cm,呈表皮样,包膜欠光整,瘤体…  相似文献   

9.
【病例】男,21岁。因骶尾部窦道形成并间歇性渗液6个月入院。患者半年前无意中发现骶尾部有一米粒大小结节,后结节自行破溃,有黄色液体渗出,经多次抗感染和换药治疗无效,来我院。门诊以"骶尾部慢性感染并窦道形成"收入院。查体:骶尾部距离肛门10 cm,臀裂正中间隔1 cm有2个针尖大小窦道口,表皮内陷,周围皮肤潮湿,无  相似文献   

10.
孕妇,23岁.孕1产0,孕28周,既往体健,无明确致畸物接触史及家族史.常规孕期所见检查:胎儿头位,双顶径7.1cm,股骨长5.1 cm,胎心搏动良好,脊柱连续完整,胸腹腔、四肢、羊水、胎盘、脐带均未见明显异常.骶尾部见一类圆形混合回声肿块,大小约9.9 cm×9.0 cm×7.6 cm,边界清,不规则,表面凹凸不平,内回声不均匀,见较多等回声实质区和散在不规则无回声区,后有增强效应;CDFI示肿块内部稀疏血流信号(图1).超声提示:①晚孕、单活胎、头位;②胎儿骶尾部混合性肿块,多考虑血管瘤、畸胎瘤.引产一男婴,尸检见胎儿骶尾部有一巨大灰红色肿块,质中,有完整包膜,表面不光滑,切开呈灰白实质状,间有较多暗红色液腔,无毛发、骨骼、钙化等组织;基底较宽,侵及肌层.病理诊断:未成熟型畸胎瘤.  相似文献   

11.
患者女,66岁.自幼骶尾部有一肿物,约3 cm×2 cm×2cm大小,逐年缓慢生长,未予治疗.1年前肿物开始迅速增大,最大时大小约35 cm×30cm×25 cm,入院4d前出现排尿、排便困难,于当地医院置尿管后来我院就诊.体检:骶尾部可见巨大肿物,大小约30cm×25 cm×20 cm,质地囊实相间,基底广,肿物无压痛,表面皮肤无红肿、破溃,皮温正常.  相似文献   

12.
资料患者男性,57岁。因骶尾部肿块50余年入院。曾在外院手术治疗,后又复发。体格检查:骶尾部见8 cm×6 cm×6 cm肿块,质软,位置固定,无压痛。盆腔MRI:直肠后旁沿直肠长轴上下分布的巨大囊性信号灶。超声检查:骶尾部见等回声区包块,边界清,包膜完整,内呈细小均匀点状等回声,从肛门旁向直肠深部延伸呈哑铃状,范围130 mm×64 mm×56 mm,超声诊断为骶尾部囊性肿块(皮样囊肿可能)。常规肝肾功能、血常规、凝血4项  相似文献   

13.
患者女,50岁,因自幼左臀部无痛性肿物,近1年右臀亦出现肿物,排尿排便困难半个月余入院.查体:双侧臀部皮下各见1肿物(图1),表面光滑,无红肿发热,质软,边界清,无压痛,其中左臀近骶尾部肿物约10 cm×10 cm,触压略有波动性.右臀部肿物约10 cm×20cm,临床拟诊为脊膜膨出.  相似文献   

14.
患者女,53岁.患者于2001年4月开始出现骶部疼痛,逐渐肿胀,病情进行性加重,2005年2月开始出现双下肢浮肿,小便困难,不能坐位及平卧.彩超:子宫膀胱受压移位,于子宫后方可见一巨大肿块,大小约13.8 cm×14.6 cm×18.1 cm,呈不均匀实质性低回声区,边缘清楚,形态尚规则,肿块内部可见不规则液性暗区及斑片状增强回声,后方声衰不明显(见图1).CDFI:肿块内部可见较丰富的短线及分支状血流信号,PW可录得动脉血流频谱,Vmax=86.8 cm/s.诊断:盆腔内实质性占位性病变,骶尾部脊索瘤?术后病理诊断:骶骨脊索瘤.  相似文献   

15.
1 病例报告 患者,男,65岁.因骶尾部酸胀感、隐痛半年于2000年9月25日入院.半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骶尾部酸痛,开始症状较轻,可以进行日常工作,以后疼痛逐渐加重,排便时有下坠感,大便干结,半年来未作任何治疗.起病以来,自觉消瘦,无低热、排血便,无腹痛、腹泻.  相似文献   

16.
患者女,49 岁.因骶尾部包块2 年,咳嗽1 个月,于2005 年6 月18 日入院.患者于2 年前无意间发现骶尾部一小包块,约一"花生米"大小,无触痛,质软.近来自觉肿物增大并伴咳嗽而来我院诊治.  相似文献   

17.
超声诊断骶尾部异位囊肿l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 ,30岁。自出生后骶尾部一包块 ,近来因包块疼痛来诊。检查见骶尾部一包块 ,大小约 10 cm×9cm ,质地中等 ,活动度差。诊断 :骶尾部包块性质待查。X光片提示 :骶尾后下良性软组织占位 (神经纤维瘤 ?畸胎瘤 ?)。彩超检查 :骶尾部皮下组织中见一大小约 8.7cm× 7.1cm× 7.5 cm囊性包块 ,周界清晰 ,内透声差 ,深部可见纤细分隔 ,包块紧贴骶尾骨 ,与之关系密切 (图 1)。 CDFI见包块内部无血流信号 ,超声提示 :骶尾部囊性占位 (畸胎瘤 ?)。术中所见 :骶尾部包块 ,约 10 cm,血供源于骶尾部 ,与脊髓不相通 ,包膜完整 ;剖开见为囊性 ,囊壁厚…  相似文献   

18.
患者女性,46岁。因发现多关节肿块2年余入院。患者15年前诊断为狼疮性肾炎;9年前出现尿毒症,并行血液透析6年;2年前先后出现骶尾部、右腕部肿块,分别行手术切除;现又出现双肩、右腋下、双腕、左第一掌指关节、右膝、骶尾部等多处关节肿块,伴疼痛。查体:患者一般情况可,双肩、右腋下、双腕、左第一掌指关节、右膝、骶尾部等处可见直径1.5~12cm的肿块,肿块大小不等。  相似文献   

19.
[病例] 男,22岁.因发现骶尾部肿块1个月入院.无药物过敏史.入院后查骶尾部可触及4 cm×3 cm 大小的囊性肿块,边界清楚,轻度压痛,未见其他异常.诊断为骶尾部囊肿,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囊肿切除术,术后切口留置橡皮片引流,外敷碘伏纱布,加压包扎伤口,并嘱平卧位,予抗感染治疗.术后1 d发现伤口周围皮肤红肿明显,局部有小水泡及少量渗出液,考虑伤口加压包扎后平卧时间较长,骶尾部受压致压疮,给予局部抬高,避免受压,并予丹参活血,地奥司明减轻组织水肿等治疗,伤口继续碘伏换药.术后第2天发现伤口周围皮肤肿胀加重,肤色深红,水泡破裂,渗出液增多,有压痛.仔细检查发现伤口周围皮肤红肿范围和外敷碘伏纱布大小相似,且伤口内引流皮片所遮盖皮肤完好,遂考虑碘伏过敏致局部皮肤剥脱性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20.
病例片:患者,女,45岁,反复腰骶部疼痛2年入院(住院号212294) CT所见(CT号28759):平扫见骶尾部9cm×10cm巨大软组织肿块,边界清楚,密度不均,平均CT值28HU,骶管扩大,骶尾骨骨质破坏;子宫及附件向右前推移。注射造影剂后增强扫描,肿瘤明显强化,平均CT值达67.7HU,肿块内可见强化不明显的低密度区。盆腔内未见肿大淋巴结和积液。 手术所见:骶_2以下骨质菲薄,成壳状,尤以骶_4以下尾部偏右最为明显,骶管内大量淡黄色肿瘤组织,并可见豆渣样暗褐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