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抗结核药物肝损伤中患者治疗中的临床干预.方法:以我院住院的抗结核药物所致肝功能异常患者为例,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肝损害患者的临床干预措施以及干预的效果.结果: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期间共有95例肝损伤患者,其中有45为轻度肝功能异常,50例患者重度的肝功能异常,轻度肝功能异常患者予以密切观察病情并变化,并继续原方案抗结核治疗,重度功能异常患者予以保肝、解毒治疗后有50例患者均好转,3例患者死亡.结论:在对结核病患者进行抗结核治疗时,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症状及肝功能指标变化,根据监测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患者发生严重的肝损害. 相似文献
2.
王翠肖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4):214-215
目的分析抗结核药物肝损伤患者治疗中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55例接受抗结核药物治疗后肝损伤的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予以必要护理措施。结果 55例肝损害患者经对症治疗和有效护理后,肝功能明显改善,经更改抗结核治疗方案后,抗结核顺利完成。其中1例患者自愿放弃治疗,抗结核方案未完成。结论在抗结核药物肝损伤中患者治疗中采取必要护理措施,可改善患者肝功能,促使患者顺利完成抗结核治疗。 相似文献
3.
4.
5.
目的探讨抗结核药物致肝损伤的治疗及护理方法。方法 2009年至2013年期间,本院诊治的40例初治肺结核患者,经过抗结核治疗后出现肝功能损伤,针对性给予相应的治疗和护理措施,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0例患者中,经过保肝对症治疗和有效护理后,36例肝功有所改善,待肝功恢复正常或基本恢复正常后,更改抗结核治疗方案,完成抗结核治疗,另外2例放弃治疗,2例由于过敏反应和严重肝损伤,而未能完成抗结核治疗。结论针对高危人群,密切观察强化期抗结核治疗患者的肝功损伤情况,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究结核病患者运用抗结核药物所致药物性肝损伤的诱发因素及其临床特点.方法 144例接受抗结核治疗患者,其中72例发生药物性肝损伤为损伤组,72例未药物性肝损伤为通常组.分析两组初治结核病、复治结核病、耐多药结核病发生情况,比较两组肝损伤指标.结果 损伤组初治结核病患者12例,复制结核病患者42例,耐多药结核病患者... 相似文献
7.
结核病的化学疗法是控制结核病的首选且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但抗结核药物存在着较多的毒副作用,其中最主要的是肝毒性(antituberculosis drug-induced hepatotoxicity,ATDH),是导致化疗中断的主要原因之一。笔者通过对临床遇到的1例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伤进行分析,以了解抗结核药物ATDH的发病机制,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降低肝损伤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硫普罗宁在抗结核药物肝损伤中的保护作用。方法 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期间,本院诊治的64例抗结核药物肝损伤患者,根据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护肝药物)和观察组(硫普罗宁),每组各32例,对两组治疗后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白蛋白(ALB)等肝功能指标,以及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后TBIL、ALT、ALB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期间,两组都没有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硫普罗宁治疗抗结核药物肝损伤的疗效显著,明显改善患者肝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酒精对成人肺结核抗结核药物肝损伤的影响。方法对本科成年肺结核患者使用抗结核药物期间发生肝损伤的69例患者,按化疗期间是否饮酒分两组,A组为有饮酒者共20例,B组为无饮酒者共49例。观察饮酒者肝损伤出现时间和戒酒后肝功恢复时间,与未饮酒者进行比较。结果饮酒患者肝功损害出现时间早,且戒酒后18例肝功能恢复快。结论成年抗结核治疗肝损伤与患者饮酒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抗结核药物致重度肝损伤的治疗和预防。方法分析2012年12月~2013年12月住院的40例重度抗结核药物引起的重度肝损伤的临床资料。结果 40例抗结核药物引起的重度肝损伤俱在2个月内肝功能恢复正常。结论抗结核药物引起的重度肝损伤尽管危害性大,只要熟悉掌握抗结核药物的副反应制定合理治疗方案,及时并定期复查肝功能,重度肝损伤是可以治疗和预防的。 相似文献
11.
瞿向前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0,3(17):40-40
目的观察保肝药物对抗结核药物肝损伤的预防作用。方法 38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90例和对照组192例,治疗组给予保肝药物加抗结核药物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抗结核药物治疗。观察2组肝功能损伤情况。结果治疗组肝功能损伤发生率为8.4%,对照组为9.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无高危因素的肺结核患者不主张常规加用保肝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抗结核药物诱导肝损伤的影响因素. 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和查阅病历的方法,调查516例初治结核病患者,内容包括人口学特征、个人疾病史、结核病治疗期间合并使用其他药物史、健康相关行为等,按照相关标准将在6个月观察期内发生肝损伤者定义为"病例组",未发生肝损伤者定义为"对照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这些因素对抗结核药物诱导肝损伤的影响. 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与抗结核药物诱导肝损伤显著关联的因素是女性(OR=0.616;95%CI=0.398~0.954)、食鱼生行为(OR=2.072;95%CI=1.273~3.373)、肺外结核(OR:6.122;95%CI=1.684~22.262)、乙肝表面抗原阳性(OR=4.202;95%CI=2.349~7.517)和低蛋白血症(OR=2.012;95%CI=1.146~3.532). 结论:抗结核药物诱导肝损伤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江志华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22,15(1):65-67
目的 比较益肝灵软胶囊与葡醛内酯片防治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6月1日-2020年2月1日广州市花都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收治的肺结核患者180例,以数字单双号形式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90例.2组均予以常规抗结核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研究组患者联合益肝灵软胶囊治疗,对照组患者联合葡醛内酯... 相似文献
15.
《中国医药指南》2019,(13)
目的药物治疗抗结核药物诱导肝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在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实施治疗的120例抗结核药物诱导肝损伤患者,依照患者临床治疗方法将其分成两组,每组6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肝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门冬氨酸鸟氨酸联合促肝细胞生长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和对照组患者相比,明显偏高,差异对比显著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肝功能情况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肝功能改善效果和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优势,差异对比显著P<0.05;两组患者的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在抗结核药物诱导肝损伤后,对于患者的治疗可以采用门冬氨酸鸟氨酸联合促肝细胞生长素治疗方案,不但有助于显著提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同时也有助于改善患者肝功能,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17.
《中南药学》2015,(9):1003-1006
目的探讨初治肺结核(PPTB)患者出现抗结核药所致肝损伤的临床特点及防治对策。方法回顾性选取2013年12月至2014年11月在长沙市中心医院进行治疗的2140例PPTB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抗结核药所致肝损伤的临床特点,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入组本研究的2140例PPTB患者中,发生抗结核药所致肝损伤者为182例(8.50%),抗结核药所致肝损伤患者中有44.50%无临床症状,86.26%患者抗结核药所致肝损伤发生在服抗结核药2个月内,其中89.01%需更改化疗方案完成疗程。性别与发生抗结核药所致肝损伤无明显相关性(P>0.05),高龄、乙/丙型肝炎病毒感染、非酒精性脂肪肝、低蛋白血症、长期饮酒、化疗方案中含吡嗪酰胺及合用其他增加肝毒性药物是发生抗结核药所致肝损伤的高危因素(P<0.05)。结论针对抗结核药所致肝损伤发生特点,临床医师应密切监测高危人群肝功能关键指标,并根据患者特点采取合理、有效的个体化治疗,避免抗结核药所致肝损伤发生。 相似文献
18.
19.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15,(1):77-84
目的介绍抗结核药物的最新研究进展,对一线抗结核药物、二线抗结核药物和新型抗结核药物进行总结。方法参考近年来国内外文献48篇对抗结核药物进行了综述。结果一线抗结核药物和二线抗结核药物在临床上广泛使用,但由于耐多药结核杆菌的出现,使其不能达到有效控制结核病的目的,新型抗结核药物在未来几年有可能弥补现有抗结核药物的不足而广泛应用于临床。结论现有的抗结核药物还不能满足患者的需要,仍需开发更为有效的新型抗结核药物。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