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疑难病杂志》2018,(3)
目的观察布地奈德辅助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对T淋巴细胞亚群及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4月—2017年4月湖南省儿童医院呼吸免疫科诊治小儿支气管哮喘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抗哮喘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相关细胞因子(IL-1β、IL-12)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4%高于对照组的75.6%(χ~2=5.414,P=0.020);2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并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下降更为显著(t=24.930、40.131、44.086、21.018,P均=0.000);观察组患者的CD3~+、CD4~+、CD8~+、CD4~+/CD8~+水平较治疗前显著改善(t=5.303、7.365、7.454、5.615,P均=0.000),而对照组患者未发生明显变化(t=1.520、1.193、1.646、0.885,P=0.066、0.118、0.052、0.189);2组患者的IL-1β、IL-12、CRP、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并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下降更为显著(t=22.994、11.401、15.163、5.263,P均=0.000);2组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均未发生较为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布地奈德应用于小儿支气管哮喘治疗中能够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其免疫功能的恢复,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2.
3.
4.
目的探讨胸腺肽辅助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疗效及其对患儿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将我院小儿支气管哮喘患儿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胸腺肽辅助治疗,治疗后观察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有效率为86.96%,明显优于对照组(71.74%),观察组患儿的CD3、CD4、CD8、CD4/CD8值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腺肽辅助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能够明显改善患儿的生存质量,其临床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舒利迭(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对小儿支气管哮喘患者红细胞免疫、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将咸宁市中医院于2008年8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74例小儿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舒利迭治疗,然后将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2周的红细胞免疫、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免疫球蛋白水平进行检测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后1周及2周的红细胞免疫、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免疫球蛋白水平改善幅度均大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治疗后2周优于治疗后1周(均P<0.05)。结论舒利迭对小儿支气管哮喘患者红细胞免疫、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免疫球蛋白水平影响较为明显,对于改善患儿的整体免疫状态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维生素AD辅助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效果及对炎症因子、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7月—2019年6月在该院治疗的支气管哮喘患儿120例,将患儿分为维生素A组、维生素D组、维生素AD组和常规治疗组,每组30例,观察各组治疗疗效,检测治疗前后炎症因子和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结果 维生素A组、维生素D组和维生素AD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0.00%、93.33%和100.00%,高于常规治疗组的73.33%,但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维生素A组、维生素D组和维生素AD组治疗后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一秒用力通气量占预计值比例(FEV1%)、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比例(FVC%)和最大呼气峰流速占预计值比例(PEF%)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维生素A组、维生素D组和维生素AD组治疗后白细胞介素(IL)-8(IL-8)、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维生素A组、维生素D组和维生素AD组治疗后CD3+、CD4+... 相似文献
7.
8.
9.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E(IgE)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45例支气管哮喘患儿设为哮喘组,同期健康体检儿童35例设为对照组,检测哮喘组急性发作期、缓解期及对照组的T淋巴细胞亚群、总IgE含量.结果:哮喘组急性发作期CD3+ CD4+细胞含量及CD4+/CD8+比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总IgE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缓解期较急性发作期显著改善(P<0.01),但与对照组仍有显著差异(P<0.01);随访1年期间,哮喘发作次数得分平均(3.56±1.07)分,发作严重程度得分平均(5.19±2.47)分;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总IgE含量与哮喘发作次数呈正相关(r=0.562,P<0.01).结论:支气管哮喘患儿外周血中辅助性T淋巴细胞含量降低,总IgE含量升高,两者在哮喘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检测了 2 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 ,探讨其在哮喘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与哮喘病情、气道阻塞的关系。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对象及分组 :急性发作期组 ,为我院 1999年 1月~ 2 0 0 0年 1月呼吸科门诊或住院的哮喘患者 ,共2 0例 ,男性 8例 ,女性 12例 ,年龄 2 1~ 75岁 ,平均(40 .4± 11.8)岁 ,哮喘诊断参考 1997年 4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会制定的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稳定期组 ,指急性发作期组患者喘息缓解 ,体检双肺哮鸣音消失 2周后 ,共 2 0例 ,资料同急性发作期组。正常对照组 2 0例 ,选自我院健康体检者 ,男性 9…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 观察过敏性哮喘患儿T、B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 ,以探讨免疫致病机制。方法 以 43例急性发作过敏性哮喘患儿、2 0例缓解期过敏性哮喘患儿及 2 0例健康儿童为主要研究对象 ,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CD 4+、CD 4+/3 0 +、CD 8+,CD 8+/2 8+T淋巴细胞亚群和CD19+B淋巴细胞亚群。采用ELISA法测定其血清中白介素 (IL 4)与IgE浓度 ,同时行CD 4+/3 0 +与IL 4、IgE以及CD19与IgE相关性分析。结果 过敏性哮喘急性发作时 ,CD 8+/2 8+T淋巴细胞亚群为 ( 13 .7± 2 .8) % ,较哮喘缓解组的 ( 10 .6± 2 .8) %和正常组的 ( 11.9± 1.5 ) %显著上升 (P <0 .0 1) ;哮喘急性发作组CD 4+/3 0 +T淋巴细胞亚群与CD 19+B淋巴细胞亚群分别为 ( 2 .4± 0 .5 ) %和 ( 2 0 .6± 4.1) % ,缓解组分别为 ( 2 .0± 0 .3 ) %和 ( 17.8± 3 .3 ) % ,均较正常组的 ( 1.6± 0 .5 ) %和 ( 15 .8± 2 .9) %呈不同程度升高。CD 4+/3 0 +与IL 4、IgE以及CD 19与IgE均呈正相关 (P <0 .0 1)。结论 过敏性哮喘患儿T、B淋巴细胞功能状态出现紊乱 ,可能在过敏性哮喘致病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应用抗人T细胞单克隆抗体CD系列对支气管哮喘发作期、缓解期及脱敏治疗半年以上者共63例进行了检测及比较分析,发现支气管哮喘发作期外周血CO_3、CD_8细胞减少,CD_4/CD_3比值增高。在缓解期和脱敏治疗后CD_8、CD_4/CD_8比值均恢复,CD_3仍较正常减低。外源性嗜喘发作期T细胞亚群改变较内源性哮喘更明显,并且其血清总IgE与CD_8变化呈负相关,与CD_4/CD_8比值变化呈正相关。本文结果指示T细胞亚群的异常变化在支气管哮喘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小儿支气管哮喘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支气管哮喘是小儿时期的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变态反应性疾病,严重危害儿童的发育和健康。发病机理目前尚不完全清楚,为探讨T淋巴细胞亚群在发病机 相似文献
15.
支气管哮喘患者治疗前后3项免疫指标的变化——T淋巴细胞亚群、红细胞免疫功能、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支气管哮喘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红细胞免疫功能、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变化。方法 :测定22例急性发作期患者治疗前后3项免疫指标 ,并与25例正常人对照。结果 :支气管哮喘患者在急性发作期CD4及CD4/CD8、血清IgM水平明显增高 ,CD8、C3bRR则明显降低 ;在缓解期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 ,而ICR无明显变化。结论 :支气管哮喘存在T淋巴细胞、红细胞免疫功能障碍及血清免疫球蛋白IgM水平增高 ,可能在哮喘的发病机制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6.
作者对32例支气管哮喘患者给予吸人二丙酸倍氯米松(BDP)1年的治疗,观察对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现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本组32例哮喘患者均符合全国哮喘会议制订的诊断标准。男21例,女11例,年龄17-45岁,平均(32.2±5.6)岁,病程3个月~26年,平均(62±20)年。完成6个月吸人BDP治疗的28例,男20例,女8例;完成12个月吸人BDP治疗的25例,男19例,女6例,对照组20例,均为查体健康人员,男10例,女10例,年龄21~50岁,平均(36.5±6.8)岁。1.…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与研究维生素D、T淋巴细胞亚群与小儿腹泻相关性,以期探寻一种更加合理、有效的方法降低小儿腹泻发生。方法:随机选取70例小儿腹泻者作为研究组,另外再随机抽取健康体检者70例进行对比研究,作为对照组;同时对两组研究对象维生素D、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水平及其相关性和治疗效果等内容进行观察和数据的记录、整理、统计分析。结果:研究组维生素D水平低于对照组且两组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也存在差异,P〈0.05;并且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维生素D、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是腹泻的危险因素,P〈0.05;维生素D水平与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呈正相关性,P〈0.05;同时腹泻患儿治疗措施总有效达95.60%,对其随访半年后,结果显示腹泻再发2例、复发率仅4.4%。结论:维生素D、T淋巴细胞亚群与小儿腹泻具有相关性,而加强维生素D水平的监测、及时、适量补充、纠正维生素D的缺乏或不足为小儿腹泻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了新思路、开辟了新途径,值得临床进一步加以研究与推广。 相似文献
18.
陈秀英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1996,18(1):8-10
对30例过敏性哮喘发作,34例慢支急性发作期及23例肺心病急性期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与免疫球蛋白变化进行观察,并与30例健康才人作比较。结果显示:哮喘、慢支、肺心病患者外周血CD3^+、CD4^+、CD8T细胞均极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P〈0.01);CD4^4/CD8^+比值哮喘组极高于对照组(P〈0.01),肺心病级极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慢支级瑟对照组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足三里穴位注射黄芪液对慢性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及免疫球蛋白的影响。方法:于穴位注射前、注射4周末、注射8周末对上述各免疫指标进行检测,并与健康组比较;注射前、后行PANSS量表评定及行相关因素分析。结果:SP组CD3^+、CD4^+、CD8^+及CD4^+/CD8^+比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0.01)。注射前后自身比较差异显著(P〈0.05~0.01)。组间比较发现Ⅰ型组和氯氮平组的CD8^+、氯丙嗪组CD4^+/CD8^+比值上升明显(P均〈0.05)。IgA注射前低于对照组;注射前后差异显著(P〈0.05)。IgG、IgM注射前高于对照组,注射后未见改善。注射前后精神症状无改善。结论: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对了解SP免疫状态有价值;足三里注射黄苠液对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免疫低下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病毒性心肌炎患儿不同阶段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状况,为估计病情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病毒性心肌炎患儿(n=20)和健康查体儿(n=13)采用改良碱性磷酸酶—抗碱性磷酸酶(APAAP)法对照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 ,CD4^ ,CD8^ ,CD4^ /CD8^ )含量。结果病毒性心肌炎患儿急性期CD4^ ,CD8^ 细胞百分率及CD4^ /CD8^ 比值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意义(P<0.05);恢复期CD4^ ,CD8^ ,CD4^ /CD8^ 比值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明显性(P>0.05)。结论病毒性心肌炎急性期T淋巴细胞亚群表达太比例失调,细胞免疫功能紊乱。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