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减数下颌第一前磨牙正畸治疗前后下颌第三磨牙萌出状态的变化, 并分析影响其倾斜角度变化的因素。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 样本最终纳入正畸患者40例, 共含68颗下颌第三磨牙, 利用三维测量软件测量分析下颌第三磨牙位置及角度。配对t检验及秩和检验比较下颌第三磨牙的位置变化, 多元回归分析可能影响其近中倾斜角度变化的因素。结果正畸治疗后下颌第三磨牙近中移动(1.59±3.35) mm (P=0.012), 向近中倾斜10.24°±18.82°(P<0.001)。患者治疗前ANB角, 下颌平面角, 萌出高度(8Cp-X), 初始角度(∠78)以及下颌第二磨牙远中间隙的变化(ΔD7-Xi)对第三磨牙近中倾斜角度变化(Δ∠78)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F=2.153, P=0.071)。结论正畸减数下颌第一前磨牙后, 下颌第三磨牙有近中移动和近中倾斜角度加大的趋势, 临床医师在治疗设计时应综合考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单、双侧磨牙正锁成人患者颞下颌关节的形态和位置。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 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双侧磨牙正锁患者30例(双侧组)、单侧磨牙正锁患者30例(单侧组)作为实验组, 选择后牙咬合基本正常的成人6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拍摄锥形束CT, 导入医学三维影像软件测量并比较颞下颌关节形态和位置。结果比较单侧组的非锁侧颞下颌关节、双侧组和对照组的左侧颞下颌关节, 结果显示关节前间隙双侧组[中位数(四分位距)为2.36(1.39) mm]大于对照组[(1.84(0.69) mm](P=0.011), 髁突水平角双侧组(28.28°±10.01°)大于对照组(21.62°±8.39°)(P=0.006), 髁突长轴双侧组[中位数(四分位距)为(17.39±2.17) mm]短于对照组[(18.67±3.97) mm](P=0.035);比较单侧组的锁侧、双侧组和对照组的右侧颞下颌关节, 关节前间隙双侧组[中位数(四分位距)为2.10(1.13) mm]和单侧组[2.22(1.09) mm]大于对照组[1.68(0.69) mm](P=0.006), 髁突水平角双侧组(25.23°±11...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temporomandibular joint osteoarthrosis, TMJOA)不同分期喙突的形态特征, 为临床及解剖学提供理论数据。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21年2月就诊于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颞下颌关节科并诊断为TMJOA的290例患者, 其中男69例, 女221例, 年龄(35.1±13.7)岁(16~69岁), 单侧病变64例(64侧), 双侧病变226例(452侧);根据影像学检查结果, 按照TMJOA 的X线表现分期标准将患者的患侧关节分为Ⅰ期(227侧)、Ⅱ期(38侧)、Ⅲ期(164侧)、Ⅳ期(87侧)。筛选26例2020年10月至2021年6月就诊于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影像科, 无颞下颌关节紊乱病临床及影像学表现的普通患者作为对照组, 其中男8例, 女18例, 年龄(34.3±13.9)岁(17~60岁)。将各组".dicom"格式数据导入Simplant Pro 11.04软件中测量喙突的高度、前倾角、喙突顶点-下颌角点与髁突顶点-下颌角点距离的比值3个形态学参数。采用R 3.6.1分析TMJOA患侧与对照组的双侧、试...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并比较螺旋CT、锥形束CT在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成像中的应用,探讨锥形束CT与螺旋CT检测准确性的差异,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解放军总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就诊并诊断为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的患者52例,其中男性10例,女性42例,平均年龄38.6岁(21~70岁)。所有患者均经过螺旋CT和锥形束 CT检查,由2名口腔放射科医师及2名口腔颌面外科医师分别对每侧颞下颌关节的关节间隙、髁突的骨质病变进行测量评估。根据有无骨关节病将患者的104侧关节分为骨关节病侧(92侧)和正常侧(12侧),比较2组关节的间隙大小及病变检出率,采用 SPSS 20.0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螺旋 CT 组与锥形束CT 组在关节各间隙大小及关节位置测量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关节病侧的前间隙大小及髁突后位比例均大于正常侧,髁突在关节窝内相对位置指数小于正常侧,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髁突表面缺损破坏是最常见的类型,螺旋CT对髁突骨质病变[表面缺损破坏(85.6%,89/104)、磨平变短(82.7%,86/104)、髁突骨质硬化(...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骨性Ⅰ类与骨性Ⅱ类患者锥形束CT影像资料进行定点测量, 探讨两类患者之间下颌骨对称性的差异, 分析下颌骨对称性与ANB角的相关关系。方法本文为回顾性研究。纳入骨性Ⅰ类及骨性Ⅱ类患者各30例, 采用三维测量软件对初诊拍摄的锥形束CT资料进行下颌骨标志点的标定和线距的测量, 分析对比两组患者髁突、下颌升支、下颌角、下颌体部的相关指标。结果组内对比:骨性Ⅰ类组中双侧髁突最后点到矢状面的距离为[左侧:(52.76±2.47) mm, 右侧:(53.95±2.21) mm, P=0.004]、髁突最侧点到矢状面的距离为[左侧:(59.40±3.31) mm, 右侧:(60.79±3.37) mm, P=0.013]、乙状切迹点到矢状面的距离为[左侧:(47.88±2.18) mm, 右侧:(48.84±2.54) mm, P=0.012]、喙突点到矢状面的距离为[左侧:(46.59±2.49) mm, 右侧:(47.28±2.54) mm, P=0.043]和下颌升支长度[左侧:(57.00±4.50) mm, 右侧:(57.97±4.96) mm, P=0.020];骨性Ⅱ类组所有项...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磨牙症患者的颞下颌关节三维位置并分析变化特征。方法:对45例口腔门诊磨牙症患者的病例资料、其颞下颌关节锥形束CT图像中关节间隙及位置进行定量测量研究,并进行统计分析和评价。结果:获得了不同三维层面关节间隙及位置的测量值。矢状方向分析:90侧关节,30.5%处于后位,27.8%处于前位;冠状方向:双侧关节近中、冠中、远中间隙测量结果对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水平方向:左右侧髁突角度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磨牙症患者对TMJ结构位置产生影响,在矢状位方向存在髁突非中性移位。  相似文献   

7.
目的:运用锥形束CT(CBCT)探讨维吾尔族错(牙合)畸形成年患者髁突位置及颞下颌关节形态特征及其差异,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对64例维吾尔族安氏Ⅰ类和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成年患者的颞下颌关节CBCT图像进行分析测量,采用SPSS17.0软件包对颞下颌关节窝间隙、髁突相关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安氏Ⅰ类和安氏Ⅱ类1分类颞下颌关节形态之间的差异.结果:安氏Ⅰ类和安氏Ⅱ类1分类成年维吾尔族患者髁突在颞下颌关节窝内的位置无性别差异(P>0.05);安氏Ⅱ类1分类患者的颞下颌关节窝前间隙、上间隙及深度均大于安氏Ⅰ类患者,后间隙小于安氏Ⅰ类患者;髁突的内外径及前后径在不同矢状骨面型患者中存在显著差异.结论:维吾尔族安氏Ⅰ类患者的髁突位置及颞下颌关节形态与安氏Ⅱ类1分类患者存在差异,临床诊治过程中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下颌偏斜患者正颌手术前后第一至四颈椎位置是否发生改变。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选取22例下颌偏斜成人, 收集其治疗前(T0)、正颌手术后1周(T1)、术后6~12个月(T2)拍摄的锥形束CT, 测量第一至四颈椎三维位置。应用秩和检验分析下颌偏斜患者正颌手术前后颈椎位置是否有差异。结果第三颈椎双侧横突至眶耳平面距离之差T1[0.96(-1.25, 2.27) mm]T1[0.96(-1.25, 2.27) mm],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8...  相似文献   

9.
正颌外科手术改变了原有颌骨位置和咬合关系, 也影响颞下颌关节的原有结构和功能。随着正颌外科手术的广泛开展, 正颌术后对颞下颌关节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日益受到重视, 颞下颌关节在正颌外科治疗中的重要性也逐渐得到认识。正确理解和把握正颌外科手术与颞下颌关节的关系, 不仅有助于从理论上阐明正颌外科手术对髁突的影响和产生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原因, 而且对如何预防和治疗正颌外科患者的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有重要临床意义。本文基于正颌外科与颞下颌关节之间的相互关系, 阐释二者的相互影响与相关诊疗, 以期促进学科发展, 提高临床诊疗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青少年骨性Ⅱ类不同垂直骨面型舌形态、位置与下颌骨形态的相关关系。方法选取60例骨性Ⅱ类青少年为研究对象, 按下颌平面角分为高角17例、均角22例、低角21例3组。拍摄锥形束CT, 使用Invivo 5软件重建并测量舌及下颌骨指标, 利用单因素ANOVA方差分析比较3组间舌和下颌骨的特征, 并运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舌与下颌骨形态的相关关系。结果高角组舌高度, 舌体面积、总面积及代表舌位置的指标D2-D5距离大于低角组[(37.06±3.35) mm比(33.26±3.27) mm, (2002.63±300.84) mm2比(1739.88±248.38) mm2, (2599.39±355.73) mm2比(2273.65±208.23) mm2, (24.99±3.17) mm比(21.94±3.82) mm, (22.77±3.82) mm比(18.87±4.19) mm, (21.42±4.25)mm比(16.92±3.71) mm, (20.69±3.97) mm比(16.42±3.41) mm;P<0.05];下颌骨长度小于均角组和低角组[(63.24±...  相似文献   

11.
临床上以改善面部外观为诉求的患者日趋增加。面部软组织影响面部美学, 其三维形态成为临床医生和患者关注点之一。了解面部软组织的三维形态特征及生长发育过程中软组织变化趋势, 同时深入理解错畸形、医疗因素和增龄性变化对面部软组织的影响, 有助于预测面部软组织的治疗变化及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利用锥形束CT探究儿童下颌孔在下颌骨内的相对位置变化, 及其与平面的相对位置关系, 为儿童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IANB)提供指导。方法纳入2021年3月至2023年2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影像数据库中的202例7~10岁儿童锥形束CT数据, 患者按年龄分为7、8、9及10岁组, 其中7岁组男性20例, 女性22例;8岁组男性31例, 女性28例;9岁组男性30例, 女性26例;10岁组男性22例, 女性23例。以46例25~30岁成人作为对照组(男性24例, 女性22例)。测量所有患者下颌孔中心点至下颌支前缘距离(MF-A)、下颌孔中心点至下颌支后缘距离(MF-P)及下颌孔中心点至平面的最短距离(MF-OP), 测量下颌第一乳磨牙(或下颌第一前磨牙)、下颌第二乳磨牙(或下颌第二前磨牙)邻面接触点和下颌孔中心点连线与矢状面夹角(∠A)。比较左右两侧、不同性别以及不同年龄组中下颌孔的相关数据差异是否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202例7~10岁儿童下颌孔位置双侧对称, 不同性别间下颌骨生长发育状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F-A随年龄增长有增大趋势, 由7岁组的(15.83±...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利用特发性髁突吸收(ICR)患者的锥形束CT(CBCT)资料,探讨其颞下颌关节的变化。方法对39例ICR患者及28例正常人行颞下颌关节的CBCT扫描,测量颞下颌关节结构的各相关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ICR组与正常组间髁突内外径、前后径、水平角、关节结节斜度、关节上间隙等测量指标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表现为ICR组的髁突内外径、前后径、结节斜度、关节上间隙等减小,水平角则增大。结论 ICR的影像学主要表现是髁突的变小、前斜面的吸收、结节斜度的降低,同时髁突有往前内旋转和往上移动的趋势,这些指标可用来评估ICR的进展、疗效及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利用口腔颌面锥形束CT观察髁突囊样变的影像学表现,探讨囊样变的影像特点并加以分类。方法 收集颞下颌关节锥形束CT影像学表现有囊样变的194例患者,观察并记录囊样变的部位、大小、数量、边缘骨白线、周围骨小梁结构、髁突整体骨质情况。根据髁突整体骨质情况,将髁突囊样变分为Ⅰ型和Ⅱ型,比较其发生的部位、数量、边缘骨白线以及周围骨小梁结构情况。结果 194例患者的198侧关节发现囊样变表现,94例位于左侧关节,96例位于右侧关节,4例位于双侧关节。50.0%(99侧)的囊样变位于髁突前外侧皮质骨下方;囊样变直径最小1.2 mm,最大13.5 mm,平均(3.4±1.5)mm;75.3%(149侧)为单发囊样变;62.6%(124侧)存在完整的骨白线包绕;80.8%(160侧)周围骨小梁结构有骨质硬化。66.7%(132侧)囊样变髁突表现有晚期骨关节病征象,5.1%(10侧)囊样变髁突表现有早期骨关节病征象,28.3%(56侧)髁突除囊样变外无其他明显骨质改变。Ⅰ型和Ⅱ型髁突囊样变在发生部位、数量和周围骨小梁结构方面存在差异,Ⅰ型髁突囊样变较多发和骨质硬化,Ⅱ型髁突囊样变发生于髁突内部或髁突颈部较多。结论 Ⅰ型和Ⅱ型髁突囊样变在发生部位、数量和周围骨小梁结构存在不同,这可能与其病因及形成机制不同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颞下颌关节矢状位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外1/3层面图像与许勒位片关节间隙及髁突在关节窝中的位置,探讨许勒位片是否可以准确地反映颞下颌关节外1/3层面关节间隙及髁突在关节窝中的位置。方法对经严格筛选、符合试验设计的30名健康成人的60侧颞下颌关节同时进行CBCT和许勒位片检查,使用AutoCAD计算机软件,采用两种线距定量测量方法对60侧颞下颌关节矢状位CBCT外1/3层面图像和许勒位片影像进行关节间隙测量,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种测量方法均表明颞下颌关节许勒位片和矢状位CBCT关节外1/3层面图像左侧和右侧关节前、上、后间隙分别对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大于0.05);且许勒位片与CBCT关节外1/3层面图像loge(P/A)值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大于0.05)。结论许勒位片可以较准确地反映颞下颌关节外1/3层面关节间隙及髁突在关节窝中的位置。目前许勒位片检查仍可做为颞下颌关节间隙和髁突位置判断的一种有参考价值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6.
《口腔医学》2017,(10):894-897
目的通过锥形束CT探讨不同咬合支持患者的颞下颌关节髁突位置的差异。方法选择2013—2016年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就诊的84例成年患者,利用NNT软件行双侧颞下颌关节间隙和位置分析。不同咬合支持与髁突位置间的相关性采用卡方检验分析。结果患者关节前、后、上间隙大小分别为(2.23±0.79)mm、(1.98±1.18)mm、(3.53±0.99)mm。A类咬合支持22例,B类31例,C类31例。C类咬合支持的患者,其关节后间隙和上间隙明显减小,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髁突前位39侧,中位48侧,后位81侧。不同咬合支持的患者,其髁突的位置分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缺牙后,咬合支持的改变,可能导致髁突位置的改变。  相似文献   

17.
目的应用锥形束CT测量并分析安氏Ⅱ2错不同垂直骨面型上切牙区牙槽骨形态。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安氏Ⅱ2成年患者43例拍摄锥形束CT影像后, 以DICOM格式输入三维测量软件进行测量分析, 重建层厚为0.3 mm。根据下颌平面角FMA角分组:高角组FMA>32°(13例), 均角组22°0.05);②3组患者上颌中切牙根尖处腭侧牙槽骨面积分别为:高角组(54.04±20.39) mm2, 低角组(53.63±18....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锥形束CT比较高角成年女性不同矢状骨面型的上颌磨牙区牙槽骨复合体在三维方向上的差异, 探究不同矢状骨面型与上颌磨牙区牙槽骨复合体形态的相关性。方法本回顾性研究选取90例高角成年女性作为研究对象, 按ANB分为骨性Ⅰ类30例, 骨性Ⅱ类30例, 骨性Ⅲ类30例。拍摄锥形束CT并使用三维影像测量分析软件测量上颌磨牙区牙槽骨复合体的相关指标, 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三组间上颌磨牙区牙槽骨复合体的形态特点。结果骨性Ⅲ类高角患者的第一恒磨牙牙槽弓宽度[(60.24±4.86) mm]较骨性Ⅰ类[(62.63±2.45) mm]和Ⅱ类[(63.22±3.07) mm]更窄(P=0.005), 基骨弓宽度[(62.55±4.17) mm]分别小于骨性Ⅰ类[(64.97±3.89) mm]和Ⅱ类[(64.21±3.09) mm](P=0.042), 磨牙转矩(98.05°±5.82°)较骨性Ⅰ类[(94.80°±5.38°)]和Ⅱ类[(93.04°±5.45°)]更加颊倾(P=0.003), 且腭侧骨板(101.83°±5.31°)较骨性Ⅰ类[(104.78°±7.13°)]和...  相似文献   

19.
关节创伤约占颞下颌关节强直病因的85%以上, 髁突矢状骨折是最易导致关节强直的危险类型骨折。关节盘移位是关节强直形成的必要条件, 但不是唯一条件, 上下关节面重度损伤及彼此间紧密接触也是关节强直发生的重要条件。关节强直的发生及形成机制类似于肥大性骨不连, 强直骨球内透射带的持续存在主导了强直进程。Ⅰ型强直要求复位关节盘、Ⅱ型强直要求保留假关节, 是创伤性关节强直的治疗特点。目前关节强直术后的复发率依然没有得到有效控制, 儿童、双侧强直和喙突移植重建髁突患者的术后复发率较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利用锥形束CT比较不同颈椎骨龄(cervical vertebral maturation, CVM)分期个体腭中缝骨密度比率(midpalatal suture density ratio, MPSDr)的差异, 分析CVM与MPSDr的相关性, 以检验MPSDr与个体生长发育的相关性, 为临床中利用MPSDr评估患者腭中缝成熟度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研究228例不同CVM分期患者的锥形束CT资料, 男女比例1∶1, 年龄7~25岁。依据CVM分组, 每组选取38例受试者, 参照Grünheid的方法计算每位受试者的MPSDr。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和LSD法比较相同性别中各组MPSDr的差异, 同时运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同一组内不同性别的MPSDr有无差异。最后运用Spearman相关系数检验CVM与MPSDr间的相关性。结果女性CVM 1期至CVM 6期的MPSDr值分别为:0.35±0.08、0.41±0.08、0.46±0.08、0.53±0.07、0.63±0.08、0.76±0.10, 其中除CVM 1期与2期、2期与3期外, 其余各CVM组间的MPSDr均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