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2 毫秒
1.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的优越性。方法:对50例(50只眼)老年性白内障行怕乳化吸出,通过3.2mm隧道切口植入硅胶折叠式人工晶体及44例3.2mm切口基础上扩大至6.0-6.5mm,植入后房型PMMA硬性人工晶体。结果:术后1周裸眼视力≥0.5者占78%。随访1-3个月视力≥0.8者占86%,与后房型硬性人工晶体植入比较术后1和1个月平均散光分别为(0.92±0.84)DT (  相似文献   

2.
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及囊袋内人工晶体植入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观察和评价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的临床效果、特点、并发病及防治措施,对41 眼白内障施行超声乳化吸出术及小切口(6mm)囊袋内人工晶体植入术,并以同期的白内障患者41眼行现代囊外摘除及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做对照。结果:术后6个月,视力≥1.0者占43.9%>0.8者占70.7≥0.5者占92.7%,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术后平均散光为1.04±0.81,1,低于对照组(P<0.01)。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并囊袋内人工晶体植入术的复明效果优于囊外摘除并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  相似文献   

3.
开襻式前房型人工晶体植入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观察开襻式前房型人工晶体一期或二期植入的手术效果,为不宜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者提供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方法:观察29只眼,其中外伤性白内障11只眼,老年性白内障10只眼,无晶体眼5只,外伤性晶体脱位1只眼,后房型人工晶体移位2只眼。一期植入16只眼,二期植入13只眼。术后随访1 ̄6个月。结果:23只眼矫正视力恢复到0.5 ̄1.0;6只眼〈0.5,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开襻式前房型人工晶  相似文献   

4.
对62例(62只眼)外伤性白内障施行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手术。随访3~38个月,术后矫正视力≥05者占516%,≥10者占209%。对外伤性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的时机、手术操作、术后并发症及前房型人工晶体的植入进行了探讨。认为正确选择手术时机,处理好术中并发症,选择合适的晶体,可以减轻术后并发症,使病人恢复更好视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后房型人工晶体(IOL)缝线固定术的疗效。方法:40例(41只眼)无后囊膜的无晶体眼,外伤性白内障或白内障囊外摘除后囊膜破损>5mm、晶体半脱位,施行后房型IOL缝线固定术。结果:本组41只眼手术均获成功,术后随访4~18月。裸眼视力≥0.4者35眼,占85.37%;≥0.1者6眼,占14.63%。术后36眼IOL居中,1眼轻度偏心,4眼轻度倾斜。结论:无后囊的后房型IOL缝线固定术,是一种安全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时亚新  武水斗 《中原医刊》1999,26(12):28-29
我们自1992年3月~1997年5月共施行白内障囊外摘出人工晶体植入术158例,术中失误及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处理总结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158例(168眼),男87例,女71例,年龄12~84岁。老年性白内障129例,外伤性白内障16例,并发症白内障8例,先天性白内障5例,均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术后每天在裂隙4-5显微镜下观察至出院,其中86例随访,1a~3a,15例随访5a。1.2 术后矫正视力:32眼视力≥1-0,占19-5%;101眼视力在0-9~0.5间,占60-12%;20…  相似文献   

7.
刘梅英 《中原医刊》2001,28(3):24-24
本文对24例24眼5~13岁儿童外伤性白内障于伤后不同时期行I期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材料和方法 本组病人24例24眼,男18例,女6例,年龄5~13岁,平均9岁。眼球穿通伤19例,巩膜穿通伤2例,钝挫伤2例,晶体异物1例。均为单眼,视力均在0.1以下。根据外伤与人工晶体植入手术间隔的时间将病人分为 3组:A组伤后 4~ 14天, 11例; B组半月~ 3月,7例;C组3月以上,6例。手术方式均为白内障吸出联合后方型人工晶体植入,晶体为国产(宇宙)PM-MA“C”袢后房型人工晶体,…  相似文献   

8.
对62例外伤性白内障施行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手术。随记3-38个月,术后矫正视力〉0.5才占51.6%,〉1.0者占20.9%,对外伤性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的时机,手术操作,术后并发症及前房型人工晶体的植入进行了探讨,认为正确选择手术时机,处理好术并发症,选择合适的晶体,可以减轻术后并发症,使病人恢复更好视力  相似文献   

9.
外伤性白内障28例行人工晶体植入术。空孔伤23例,其中空孔伤合并球内异物3眼;钝挫伤5眼。伤后至手术时间为3天 ̄2年。28眼均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出院时敌正视力≥0.8者16例(57.1%),随访时间4月 ̄14个月。随访时矫正视力≥0.5者13例(65.0%),对外伤性白内障的特点、手术时间和手术操作的关键作了讨论和分析。  相似文献   

10.
后房型人工晶体睫状沟缝线固定术(附38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莫梓坚 《广西医学》1995,17(4):267-269
本介绍了后房型人工晶体睫状沟固定的方法,作用此法作出38例(38眼)近期疗效0.5以上视力30眼占79%,无严重并发症,这种方法既适用于白内障囊外出时后囊膜破裂的患,也适用于外伤性晶状体脱位,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后半脱位或全脱位,白内障囊内出术后Ⅱ期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的患,开拓了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1.
对138例患者170眼施行白内障囊外摘除并植入人工晶体,其中老年性白内障132眼,并发性白内障25眼,外伤性白内障13眼,患者年龄8 ̄85岁,术后随访半月至19个月,视力≤0.4者18眼,占10.6%≥0.5者152眼,占89.4%。  相似文献   

12.
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是目前最安全、最有效的复明治疗手段。本文对1000眼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病人随访3个月至6年,年龄从2岁-89岁,单纯后房型植入960眼,缝线悬吊术40眼,联合玻璃体切割56眼,联合小梁切除术64眼,视力恢复≥0.3占906眼,低于0.3占94眼,脱残率90.6%,脱盲率97%,治疗效果好。本文对各类型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无晶体眼行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缝线值入术的效果。方法 对23例白内障摘出术中后囊膜破裂、晶状体玻璃体切除术后、眼外伤术后及白内障囊内摘出术后无晶状体眼,行前段玻璃体切割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缝线值入术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后随访4~24个月,平均13个月。结果 裸眼或矫正视力为0.12~0.8,其中〈0.3者8眼(34.8%),0.3~0.5者10眼(43.5%),〉0.5者5眼(21.7%)。结  相似文献   

14.
陶爱平  朱光  李新 《河北医学》2001,7(6):495-497
目的:观察儿童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的疗效。方法:对33例(41眼)3-13岁儿童先天性和外伤性白内障摘除,前房型和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结果:术后脱盲率87.80%,脱残率为58.54%,后囊混浊和葡萄膜炎是术后主要并发症,结论:儿童先天性和外伤性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是有效的方法,但应选择度数当的人工晶体,积极治疗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儿童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40例46只眼.术后视力明显提高,术后1月视力超过0.5者有30只眼(65.2的),术后3月36只眼(78.3%)。主要并发症是后囊膜混浊,术后3月出现5只眼(10.9%),术后6月出现14只眼(30.4%)。结果表明后囊膜混浊是影响视力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报道经巩膜缝线固定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后治疗无足够后囊支持的32只眼,其中1期植入20只眼,主要为计划的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樾入术中后囊破裂及外伤性白内障,2期植入12只眼,为无后囊膜支持的无晶体眼。结果术后视力≥0.5者87.5%接近有后囊膜支持的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结果(90.02%),并对手术的适应症,人工晶体的设计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王鹂 《吉林医学》2008,29(7):580-581
目的:探讨儿童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时机、屈光度选择及疗效。方法:总结76例(先天性25例,外伤性51例)儿童白内障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结果:术后矫正视力o.5以上者占72.1%,后囊混浊发生率高(93.6%)。结论:植入人工晶体最早年龄3岁为宜,影响儿童术后视力恢复的重要因素是弱视和后囊混浊。  相似文献   

18.
柯美魁  张红葵 《九江医学》1996,11(3):156-158
本文报告对53眼白内障用国产人工晶体后房型植入。术后平均随访14个月,矫正视力1.0-1.5者占39.6%,视力0.5-0.9者占45.3%,6眼视力为0.2-0.4,2眼0.1。主要并发症有反应虹膜炎、反囊膜混浊、人工晶体表面色素沉着、术中后囊膜破裂、瞳孔轻度上移、前房出血、暂时性高眼太。着重讨论了术后低视力、后囊混浊、前记离血、暂时性主眼压等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无晶体眼并后囊膜缺损的眼行前房型人工晶体植入和缝线固定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进行临床对比观察,了解临床效果及并发症。方法:随机对两组病人共16例进行手术。用美国Storz公司生产双侧“S”型弹性袢前房型人工晶体和KabiPharmacia“C”袢后房型人工晶体。结果:行前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组,术后视力10以上占375%(3/8),05以上占50.0%(4/8)。缝线固定术组无一例达10以上者,05以上占25.0%(2/8)。结论:新型前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显示有更多的优越性。从解剖学观点来说,各种缝线固定技术,很难将晶体袢通过缝线定位在睫状沟处,并对眼组织可能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白内障摘除空气填充前房人工晶体植入术临床应用的效果及其并发症。方法:除了截囊方法不同和不用粘弹物外,其余均按常规ECCE+IOL方法完成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结果:146例(152眼)病人在术后一周内视力恢复至≤0.1者3眼,占1.9%;0.2~0.5者82眼,占54%;0.6~0.8者4=57眼,占48%;0.9~1.0以上者10眼,占6%。一个月后查视力结果:≥0.5~0.9者104眼,占68%;≥1.0以上者24眼,占16%。常见的并发症是:角膜水肿和内皮混浊(71眼,占46%)、葡萄膜炎性反应(45眼,占29%)、前囊膜部分残留(6眼,占3.2%)、皮质残留(10眼,占6.5%)、后囊膜破裂引起玻璃体脱出导致瞳孔欠圆(7眼,占4.6%)。结论:用空气填充前房进行人工晶体植入术,是一种操作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