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了解本地区肺结核病人对常用抗结核药物的敏感情况.方法 利用高低俩个药物浓度分别检测172株结核分枝杆菌对异烟肼(INH)、链霉素(SM)、乙胺丁醇(EMB)、利福平(RFP)的耐药性.结果 172株结核分枝杆菌全敏感81株占47.1%,耐药91株占52.9%.结论 单一耐药高于同时耐两种药,同时耐两种药高于耐三种药,低浓度耐药高于高浓度耐药.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结核分枝杆菌的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921例肺结核患者进行结核分枝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单耐药的耐药率由高到低依次是链霉素(18.3%)、异烟肼(14.6%)、利福平(13.1%)、乙胺丁醇(5.3%),耐多药的耐药率为3.3%。19~39岁年龄段无论是单耐药率还是耐多药率都较高,而<18岁年龄段的耐药率最低。结论:结核分枝杆菌的耐药形势比较严峻。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临床分离结核分枝杆菌的耐药性特点,了解十堰地区近年来耐药结核分枝杆菌的流行情况。方法:收集2003年9月~2006年5月十堰市疾病控制中心门诊痰菌阳性标本,获取培养阳性标本84份,采用绝对浓度间接法试验对全部培养阳性标本进行4种抗结核药物(RFP、INH、SM、EMB)的耐药性测定。结果:总耐药率60.7%(51株),耐多药率为40.5%(34株)。耐药顺序为RFP〉INH〉SM〉EMB。结论:本地结核菌耐药率远远高于全国平均耐药率(46%),因此应加强抗结核药物的耐药性监测,根据药敏结果选择有效化疗方案,彻底治疗结核病人。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性的传统检测和基因检测技术进行比较,为临床药敏试验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我市结核病防治研究所临床送检及分离的结核菌株30例,用绝对浓度法检测其耐药性。单链探针反向杂交技术(LiPA)检测其中9例单耐利福平的菌株。结果:绝对浓度法和LiPA技术检测结果吻合度为77.8%,LiPA检测技术所需时间为24~48h,绝对浓度法检测所需时间为4周。结论:LiPA技术检测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性与传统检测方法相比较,在时间上具有较大优势,但该技术仅用于耐药基因已经明确的耐药菌株的检测,在临床上可与常规的药敏试验相结合,提高耐药菌株检测的可信度。  相似文献   

5.
在应用抗结核药物治疗结核病时,最为临床医师所关注的是细菌产生的耐药性.因为结核分枝杆菌对治疗药物不可避免的产生耐药性,而影响肺结核病的治疗效果.以致成难治型肺结核.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临床分离结核分枝杆菌的耐药性特点,了解十堰地区近年来耐药结核分枝杆菌的流行情况。方法:收集2003年9月~2006年5月十堰市疾病控制中心门诊痰菌阳性标本,获取培养阳性标本84份,采用绝对浓度间接法试验对全部培养阳性标本进行4种抗结核药物(RFP、INH、SM、EMB)的耐药性测定。结果:总耐药率60.7%(51株),耐多药率为40.5%(34株)。耐药顺序为RFP>INH>SM>EMB。结论:本地结核菌耐药率远远高于全国平均耐药率(46%),因此应加强抗结核药物的耐药性监测,根据药敏结果选择有效化疗方案,彻底治疗结核病人。  相似文献   

7.
目的以比例法为检测标准,了解应用噬菌体生物扩增技术(PhaB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利福平耐药性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涂片阳性和涂阴培阳病人标本,利用PhaB法对结核分枝杆菌利福平的耐药性进行直接和培养后检测。结果156例标本中,112例抗酸染色(+)以上,44例(+)以下及涂阴培阳。PhaB法对(+)以上和(+)以下及涂阴培阳的痰标本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的敏感性、特异性、符合率分别为82.61%、96.63%、93.75%和80.00%、100.00%、95.46%。结论噬菌体生物扩增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对利福平的耐药性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与比例法符合率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微阵列芯片法与BACTEC MGIT 960液体药敏(简称MGIT960药敏)、罗氏比例法药敏(简称罗氏比例法)在结核分枝杆菌(MTB)对异烟肼(INH)、利福平(RFP)药敏试验检测方面的差异,用于指导临床用药。方法 选择医院临床科室2016年3月—2017年11月期间确诊及疑似结核病的住院和门诊患者标本,同时采用微阵列芯片法、MGIT960药敏和罗氏比例法对其进行结核分枝杆菌检测,选择3种方法检测均为阳性的446例患者标本进行异烟肼和利福平药敏检测,比较三者检测结果的差异性。结果 分别以MGIT960药敏结果和罗氏比例法为参照,微阵列芯片法检测MTB对异烟肼耐药性的灵敏度分别为84.8%和83.5%、特异度分别为99.7%和98.5%、Kappa值分别0.885和0.855,对利福平耐药性的灵敏度分别为96.2%和93.7%、特异度分别为93.8%和93.5%、Kappa值分别为0.817和0.796,表明微阵列芯片法和另外两种方法对异烟肼和利福平耐药性的检测具有极好的一致性;此外,MGIT960药敏和罗氏比例法药敏不一致的MTB样本采用微阵列芯片法检测,结果显示,MGIT960药敏和罗氏比例法分别与微阵列芯片法比较,利福平的耐药性符合率分别为77.8%和88.9%,异烟肼的耐药性符合率分别为100.0%和75.0%,表明两种表型药敏不一致的MTB样本可能存在异质性耐药。结论 微阵列芯片法与MGIT960药敏和罗氏比例法药敏比较,对异烟肼和利福平耐药性检测具有极好的一致性,具有快速、精准、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对于表型药敏不一致的临床样本采用微阵列芯片法检测,可对其进行验证并为临床上异质性耐药的治疗提供更好的实验室依据。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回顾性分析结核分枝杆菌耐药状况。方法:分析分离培养出并使用噻吩-2羧基肼(TCH)和对硝基苯甲酸(PNB)进行分型确认的127株结核分枝杆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包括异烟肼(H)、利福平(R)、链霉素(S)、乙胺丁醇(E)、吡嗪酰胺(Z)、力克肺疾(D)、氧氟沙星(O)、丙硫乙烟胺(TH)、卷曲霉素(C)、对氨基水杨酸钠(P)、丁胺卡那(AK)。11种药物采用绝对浓度法进行药物敏感性检测。结果:127株结核分枝杆菌中,R耐药率最高,高浓度药物耐药达74%、C耐药率最低,高浓度药物耐药率为3.9%;HR联合耐药率为67.7%,HRS联合耐药率为52%,CThZ联合耐药率为9.4%,同时对7种药物耐药的耐药率为39.4%,同时对11种药物的耐药率为11%。结论: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情况已很严重,需要更严格的执行结核病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利用尿素酶试验的方法对结核分枝杆菌的耐药性进行检测。方法:采用液体结核分枝杆菌的培养基加尿素和酚红指示剂,高压消毒灭菌,将分离纯培养的结核分枝杆菌接种其中,再加入不同浓度的抗结核分枝杆菌的药物培养,分别设阳性和阴性对照。待阴、阳性对照结果完全清晰时,终止培养,观测结果。结果:结核分枝杆菌、在500cfu/mL以上时,结果在3d-7d内显现;在500条以内时,其结果在培养7d-10d内显现;阳性菌株中,通过加温处死,其尿素酶试验均为阴性;与传统的绝对浓度法比较,差异无显著性(Х^2=2.25,P〉0.10)。结论:尿素酶试验方法快速、简便,将对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性检测提供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监测结核分枝杆菌的耐药情况,评价江门市结核病控制工作成效。方法:对2000年至2004年我市结核病人痰培养阳性菌株进行初始耐药性监测。结果:初治1075例痰培养阳性结核分枝杆菌,有150例耐药,初始耐药率为13.95%,耐1药和2药率分别占耐药总数的44.7%和36.0%,耐3药4药率共占耐药总数的19.3%,2004年比2000年初始耐药率下降幅度54.7%。结论:连续观察5a江门市结核分枝杆菌初始耐药率呈逐年下降趋势,提示耐药结核病的流行状况已有好转,结核病控制工作取得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BACTEC MGIT960检测8种抗结核药物耐药性的效果。方法用MGIT960对结核杆分枝杆菌临床分离菌株进行抗结核药物异烟肼、利福平、链霉素、乙胺丁醇、卷曲霉素、卡那霉素、氧氟沙星和乙硫异烟胺的药敏检测,并将结果与L-J比例法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用MGIT960法与L-J比例法对118株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进行异烟肼、利福平、链霉素、乙胺丁醇、卷曲霉素、卡那霉素、氧氟沙星、乙硫异烟胺的耐药性检测,两种方法的符合率分别为97.5%(115/118)、92.4%(109/118)、96.6%(114/118)、84.7%(100/118)、94.9%(112/118)、94.1%(111/118)、97.5%(115/118)、85.6%(101/118)。MGIT960完成一线/二线药物药敏试验的时间平均为8.9和8.3天,L-J法则分别为26.7天和26.1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MGIT960所得的药敏结果与传统比例法有较高的一致性,但检测时间较短,有利于耐药结核病人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肺结核患者结核分枝杆菌起始耐药情况,制定科学的防治对策。方法采用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结核分枝杆菌耐药监测方案进行结核分枝杆菌耐药监测。使用绝对浓度法对山东省胸科医院住院的1184例培阳肺结核患者的耐药性进行测定。结果 1184例培阳肺结核患者中,全敏感834例(70.44%),耐药350例(29.56%)。其中起始耐药157例(44.86%),复治耐药193例(55.14%)。在起始耐药病例中,单耐药结核病(MonoDR-TB)53例(33.8%),其中耐链霉素的病例最多(38例,24.2%);多耐药结核病(PDR-TB)72例(45.9%);耐多药结核病(MDR-TB)20例(12.7%);广泛耐药结核病(XDR-TB)12例(7.6%);无全耐药结核病(TDR-TB)患者。结论山东省胸科医院住院肺结核患者结核分枝杆菌起始耐药现状十分严重。实现抗结核防治方案的统一管理、全程督导化疗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5.

Background

Incidence of drug resistance and pattern of susceptibility to antitubercular drugs in pulmonary tuberculosis amongst soldiers and their families was studied for four years at a military hospital in northwest India.

Methods

Identification and susceptibility tests were carried out as per procedures laid out in laboratory manual of Tuberculosis Research Centre (TRC), Chennai.

Results

Of the 172 strains of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MTB) isolated from sputum samples, 150 (87.21%) were sensitive and 22 (12.79%) showed resistance to one or more antitubercular drugs. Acquired drug resistance was observed in 7 (31.82%) and primary drug resistance in 15 (68.18%) cases. Among 22 drug resistant cases, who were on short course chemotherapy (SCC), resistance to single drug was observed in 12 (54.54%), two drugs in 7 (31.82%) and to three or more drugs in 3 (13.64%) isolates. Fourteen (18.14%) strains were resistant to Streptomycin, 8 (4.65%) to Rifampicin, 11 (6.40%) to Isoniazid, 1 (0.58%) to Pyrazinamide and 2 (1.16%) to Ethambutol. Multidrug resistance was observed in 5 (2.91%) cases, of which resistance to Isoniazid and Rifampicin was present in 2 (1.16%) and their combination with other drugs in other 3 (1.74%) isolates.

Conclusions

Drug susceptibility pattern to antitubercular drugs is discussed and compared with studies from other centres.Key Words: Drug resistance, Antitubercular drugs,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相似文献   

16.
结核分枝杆菌基因分型及其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四川地区结核患者结核分枝杆菌基因分型及其与耐药性关系。方法采用PCR和琼脂糖凝胶电泳技术,对124株结核分枝杆菌的6个可变重复位点进行检测,并应用Gel-Proanalyzer3.0软件和BioNumerics(Version3.0)软件对检测结果进行基因型分析,同时分析其基因型与耐药之间的关系。结果124株结核分枝杆菌共分为37个不同的VNTR类型,成簇基因型占74.19%(92/124),单一基因型占25.81%(32/124)。耐药菌株在成簇类型和单一类型的分布上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四川地区结核患者的结核分枝杆菌具有明显的基因多态性,成簇类型是主要流行菌株,应加强流行结核菌株的监控。  相似文献   

17.
巴豆油抗多重耐药结核分枝杆菌作用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观察巴豆油体外对耐药结核杆菌的生长抑制作用。方法:在用分离培养的耐利福平(RFP)、雷米封(INH)二重耐药菌株,分别接种于含有不同浓度巴豆油以及含INH、RFP的豆漫液结核分枝杆菌对照培养基,观察各组结核分枝杆菌的生长情况。结果:在含INH、RFP的对照组培养基上,菌落生长正常,高浓度巴豆油组(1:10~1:160)对结核菌生长有抑制作用,到培养终止期(第40d)仍无细菌生长。将低浓度巴豆油组(1:1280)缓慢生长的菌落反复接种到1:80~1:1280的巴豆油培养基,接种5代后未发现耐巴豆油菌株。结论:1:160以上浓度的巴豆油培养基有体外抗耐药结核菌的作用,并且没有诱导耐药菌株的产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间接比例法检测结核杆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的影响因素。方法:通过对我室2009、2010年两次参加国家结核病参比室组织的结核杆菌药物敏感试验室间质评的结果进行比较与分析,找出影响实验成败的关键因素包括含药培养基配制的质量控制、实验过程的规范化、环境温度的实时监测、结果观察及判断等等,为以后的实验提供技术支持。结果:2010年与国家结核病参比室的药敏结果符合率比2009年有较大的提高。结论:培养基的质量、培养的温度和操作人员的技术娴熟程度均会影响药敏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