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肾移植术后颈内静脉留置导管细菌定植情况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肾移植术后颈内静脉留置导管细菌定植情况及耐药性的特点,为预防肾移植术后导管相关感染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对住院的49例肾移植受者在术后第2天、第4天进行导管腔内血培养和拔除导管时导管尖端培养,对分离菌株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共收集细菌培养标本113份,其中,术后第2天标本42份,术后第4天标本48份,导管尖端标本23份,培养阳性率分别为2.4%(1/42)、29.2%(14/48)和65.2%(15/23)。术后第4天培养阳性率较术后第2天明显上升。培养获得的菌株以葡萄球菌为主。结论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导管内细菌定植几率增加。临床上需严格无菌操作技术,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应用抗生素封管,减少导管相关感染。  相似文献   

2.
中心静脉导管细菌定植和相关菌血症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研究中心静脉导管(CVC)细菌定植和相关菌血症的发生情况和细菌谱及其临床危险因素。方法:对96例CVC留置病人的临床资料、血培养和导管培养的细菌学结果、导管细菌定植和相关菌血症的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发生CVC细菌定植57例(59.4%),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5例;表皮葡萄球菌8例;溶血葡萄球菌10例;肠球菌2例;念珠菌9例;铜绿假单胞菌5例;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各3例;多种细菌混合感染7例;其他细菌5例。革兰阳性球菌中甲氧西林耐药葡萄球菌(MRS)21例(21/25,84%),革兰阴性杆菌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10例(10/16,63.6%),念珠菌中耐氟康唑6例。CVC相关菌血症23例(23.9%)。经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CVC停留时间(OR=3.92)、置管位置(OR=1.24)和经CVC肠道外营养(OR=3.62)、病人年龄(OR=1.02)等因素的OR值大于1。结论:CVC细菌定植和相关菌血症发生率甚高.细菌为常见定植菌,耐药现象严重。CVC导管滞留时间、插管部位、经CVC肠道外营养、病人年龄是CVC细菌定植和相关菌血症的临床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中心静脉导管尖端细菌定植的危险因素.方法 抽取一段时间内某院住院并接受中心静脉置管的患者240例,以导管尖端细菌培养阳性者作为病例组,阴性者作为对照组.对可能影响细菌定植的因素作单因素分析与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 排除可疑污染的阳性病例5例,30例导管尖端有细菌定植,单因素分析共筛选出插入导管型号、拔管前是否有发热、拔管时穿刺点皮肤、导管使用过程中抗生素的使用情况、从导管有无输血、从肝素帽推药次数6方面因素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有细菌定植为应变量,其他因素为自变量赋值后进行非条件多因素分析,最终显示导管型号、抗生素的使用2方面因素是导管尖端细菌定植的危险因素.结论 选择合适的导管,做好穿刺点护理,严格控制置管天数,合理使用抗生素,有效预防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静脉留置导管穿刺局部不同消毒方法的效果比较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目的比较静脉留置导管穿刺局部皮肤护理的不同方法,并探讨其感染的预防措施.方法2002年5月至2004年12月接受静脉留置导管穿刺的46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分别用2%碘酊(75%乙醇脱碘)、2%碘伏和安尔碘消毒穿刺后的局部皮肤;各组中再随机分为两亚组,一组采用透明敷料、另一组采用棉质敷料,比较两亚组细菌菌落数.结果安尔碘消毒后皮肤的细菌菌落数少于2%碘伏及2%碘酊,三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使用透明敷料后的细菌菌落数少于使用棉质敷料,两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安尔碘消毒效果优于2%碘伏及2%碘酊,棉质敷料较透明敷料易增加感染机会.  相似文献   

5.
ICU患者经不同途径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发生感染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分析ICU患者经不同途径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发生的感染,筛选出一种安全可靠的中心静脉留置途径.方法 回顾性分析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ICU病区2005-12~2008-12 期间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的ICU患者 984例,其中经股静脉放置172 例次,经颈静脉放置430例次,经锁骨下静脉放置382例次.观察导管感染情况,比较不同途径留置的中心静脉导管发生感染的差异.结果经股静脉途径留置的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率为 13.1%,经锁骨下静脉途径感染率为 3.2%,经颈静脉途径感染率为 6.4%,三种途径导管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三种途径导管3 d内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种途径导管7、14 d感染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且随时间延长而增加;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致病菌以革兰阳性菌为主,真菌少见.结论 ①ICU患者中心静脉留置导管的感染率与留置途径及时间有一定相关性,经锁骨下静脉留置导管发生感染率最低;随置管时间延长,感染率增加;②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致病菌以革兰阳性菌为主,革兰阴性菌和真菌少见.  相似文献   

6.
人工肝股静脉留置导管病原菌定植结果分析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人工肝支持系统(ALSS)股静脉留置导管相关感染病原菌分布、相关因素,为研究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对227例次行ALSS股静脉双腔导管置管的患者进行前瞻性观察,取导管尖端和外周血进行细菌学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置管227例次,总留置导管日2580d,共培养出25珠病原菌,其中G+球菌76%,G-杆菌20%,真菌4%,屎肠球菌是重要致病菌.结论 严格手卫生、最大无菌屏障、缩短置管时间、加强带管期间每日监测和健康宣教能有效减少ALSS股静脉导管相关感染的发生,终末期肝病患者使用万古霉素治疗应加强监测和护理.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新生儿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细菌定植与导管相关感染的发生情况、细菌谱及临床危险因素。方法对2008年12月-2011年12月在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PICC置管的394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患儿的临床特点、导管相关性血行感染(CRBSI)的病原菌构成,探讨CRBSI的危险因素。结果研究对象中发生导管细菌定植41例(10.4%),发生CRBSI为32例(8.1%),每1000个导管日并发CRBSI为2.79(32/11470)。发生CRBSI的危险因素为胎龄、出生体质量、置管时间、多种侵入性操作、抗菌药物使用及每日肝素帽推药次数(P0.05)。PICC导管细菌定植者发生CRBSI感染率高,真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革兰氏阴性杆菌是CRBSI的主要致病菌。结论胎龄越小,出生体质量越轻,PICC留置时间越长,发生导管细菌定植机会越大,并发CRBSI感染几率越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两种开口方式的中心静脉导管导管内血栓发生率。方法将90例乳腺恶性肿瘤患者根据置人中心静脉导管开口方式分为末端开口组(n=55)和侧开口组(n=35),两组均定期进行导管维护,收集每周导管维护时发生导管内血栓的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末端开口组血栓发生率为89.1%,侧开口组血栓发生率为14.3%,两种开口方式导管内血栓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9.870,P〈0.01)。结论末端开口中心静脉导管导管内血栓的发生率较高,侧面开口的三向瓣膜PICC导管内血栓发生率最低。  相似文献   

9.
巧用中心静脉留置导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勇 《护士进修杂志》2003,18(10):919-919
我科于2002年应用中心静脉留置导管置入心包腔引流心包积液,置入胸腔引流气液胸,取得良好效果。由于该法操作简单,损伤小,现介绍如下。1 穿刺方法1.1 心包穿刺:(1)术前B超定位,了解积液量确定,进针  相似文献   

10.
股静脉留置导管的护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同凤 《现代护理》2003,9(11):862-862
股静脉留置导管是急诊血液透析时快速建立血管通路的一种有效方法。它不但能充分保证病人得到及时的抢救治疗,又能减少反复动静脉穿刺造成的血管破坏,减少了病人的痛苦和护士的工作量。我院7年来采用上述方法建立血管通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股静脉留置导管是急诊血液透析时快速建立血管通路的一种有效方法.它不但能充分保证病人得到及时的抢救治疗,又能减少反复动静脉穿刺造成的血管破坏,减少了病人的痛苦和护士的工作量.我院7年来采用上述方法建立血管通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新生儿应用在不同部位进行穿刺的留置效果。方法:将300名新生儿随机分为A、B、C三组,分别选择腋静脉(A组102例)、头皮静脉(B组98例)和四肢静脉(C组100例)行静脉留置针穿刺,比较三组留置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三组比较,A组留置时间最长(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最低(P<0.05)。结论:选择腋静脉行留置针穿刺具有留置时间长、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患儿痛苦小等优点,可作为新生儿静脉留置针输液时首选穿刺部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浅静脉留置针不同置入手法,探讨更合适的浅静脉留置针置入手法,以提高穿刺成功率.[方法]将180例行浅静脉留置针病人随机分成A组、B组和C组,A组采用一次性置入再退出针芯法,B组采用边置外套管边退针芯法,C组采用分段置入法.观察3组病人浅静脉留置针留置情况.[结果]A组浅静脉留置针置入成功率为75.0%,B组为83.3%,C组为96.7%.[结果]浅静脉留置针分段置入法优于另外两种置入手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干预对胸腔内留置中心静脉导管(CVC)引流积液术后安全性的影响。方法将2010年7月~2012年1月行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引流的66例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作为观察组,在引流管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护理风险干预;回顾2009年1月~2010年6月仅给予常规护理的52例CVC置管引流的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引流管扭曲或折叠、堵塞、滑脱及穿刺部位继发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发生管道扭曲或折叠、堵塞及滑脱发生率分别为7.58%、4.55%和3.03%;对照组分别为21.15%、17.31%和15.3%,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穿刺部位感染的发生率为4.55%,也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38%。结论实施护理风险干预措施,可减少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引流结核性胸腔积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引流管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中心静脉留置管道感染是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面临的重要课题.比较分析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经不同途径留置中心静脉管道而发生感染的差异.方法:西京医院心血管外科重症监护病区2002-12/2004-11收治体外循环术后患者2218例,共行经皮穿刺留置中心静脉管道治疗2 743例次,其中经股静脉放置573例次,经颈静脉放置1 997例次,经锁骨下静脉放置136例次,经外周静脉放置37例次.对出现明确的或可疑的感染患者,留取外周血和中心静脉导管标本进行培养,比较不同途径留置的中心静脉管道的感染情况.结果:共观察留置导管2 743例次,无漏检现象.①经股静脉途径留置的中心静脉管道感染率为12.6%,经锁骨下静脉途径的感染率为8.1%,经颈静脉途径的感染率为4.1%,经外周静脉途径留置的感染率为2.7%.不同留置途径的中心静脉管道感染率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②中心静脉留置管道感染的致病菌以革兰氏阳性菌为主.结论:体外循环术后中心静脉留置管道的感染率与留置途径有一定相关性,中心静脉留置管道感染的致病菌以革兰氏阳性菌为主.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防逆流留置针与普通留置针在临床应用中发生的堵管率。方法:选择使用留置针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60例及对照组60例,试验组使用防逆流留置针,对照组使用普通留置针,观察2种留置针在置管7d内发生导管堵塞的情况。结果:防逆流留置针在置管7d内出现堵管为15.0%,普通留置针出现堵管为61.7%。结论:防逆流留置针可减少留置针在置管时间内发生导管堵塞,从而使留置时间得到保证。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不同途径置入PICC的临床应用情况.方法 选取2010年1-6月200例行 PICC穿刺的患者,其中A组95例为贵要静脉穿刺,B组54例经颈外静脉穿刺,C组51例为B超引导下赛丁格穿刺.比较3组的临床使用情况.结果 3组患者的PICC留置均达到了临床预期的目的.3组输液滴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C组显著快于A组.3组穿刺点渗血情况比较B组显著优于另两组.C组的留置舒适度显著优于另两组.3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 无论采用何种方式或何种部位行PICC穿刺置管,均为患者的治疗提供了一个输液途径,根据患者情况选择适当的方法,可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分隔膜接头与机械阀接头对外周静脉留置导管留置时间的影响,为科学选择输液工具提供依据。[方法]将神经内科住院的病人20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采取安全型留置针联合分隔膜密闭式输液接头连接;对照组采取安全型留置针联合机械阀接头连接,两组病人均进行常规静脉留置针护理。比较两组病人静脉炎的发生率、导管的留置时间。[结果]观察组静脉炎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导管留置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安全型静脉留置针与分隔膜接头联合应用能有效降低静脉炎发生率,延长导管有效留置期内的留置时间,对病人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浅表静脉输液术是临床上常用的护理技术。在某些情况下,如周围循环衰竭、重度昏迷、烧伤、心力衰竭、输液部位创伤、大手术麻醉期间、静脉异常、肥胖病人及输用对浅表静脉壁有刺激性药物时,静脉输液往往不能顺利进行。遇有上述情况时,我科对部分抢救中的危重病例,采取股静脉穿刺留置导管输液法,获得较好效果。一、适应症:需要长期静脉内滴液而浅表静脉输液困难者。二、用品:消毒手套、无菌洞巾、针尖斜面已磨短的18号硬膜外麻醉穿刺针(见图1)、塑料导管  相似文献   

20.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由先进的生物材料制成。近年来,在我国逐渐应用于临床,已成为临床治疗,急救用药及供给营养的重要途径。其特点是操作简单,套管柔软,套管在静脉内留置时间长而不易穿破血管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