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0 毫秒
1.
异穿心莲内酯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抗肿瘤活性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合成并表征了21个新的异穿心莲内酯衍生物,初步研究了部分异穿心莲内酯衍生物的抗肿瘤活性。方法:根据穿心莲内酯类似物具有的抗肿瘤活性以及穿心莲内酯的特征药效基团,对穿心莲内酯进行了新的药物设计和改造。通过使异穿心莲内酯与草酰氯或长链二元酸酰氯反应,接着与不同的醇类进行酯化反应或与不同胺类进行酰胺化反应方法,合成了21个新异穿心莲内酯二草酰酯类和酰胺类衍生物,所有新合成的化合物结构都通过了IR,1H NMR,MS光谱与元素分析鉴定;并用噻唑蓝法初步研究了部分化合物的抗肿瘤活性。结果:体外药理活性表明,有1个稳定的化合物和穿心莲内酯抗肿瘤活性相当。结论:该修饰方法达到了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合成穿心莲内酯衍生物,并进行抗炎免疫活性研究,比较不同结构穿心莲内酯衍生物的活性。方法以穿心莲内酯(A)为底物合成了14-去氧-11,12-二去氢穿心莲内酯(DDA)、14-去氧穿心莲内酯(DA)、异穿心莲内酯(IA)、穿心莲酸(AA)等穿心莲内酯衍生物。采用蛋清致大鼠足肿胀模型观察穿心莲内酯衍生物的抗炎活性,小鼠碳粒廓清实验观察其免疫活性。结果目标物结构经红外、质谱、核磁共振氢谱确证。穿心莲内酯衍生物A、DDA、DA、IA、AA均有较好的抗炎活性;A、DDA、DA、AA有显著的免疫抑制作用,而IA无免疫抑制作用。结论初步生物活性实验表明:穿心莲内酯类化合物的抗炎活性与双键的位置有关,具有环内双键的穿心莲内酯类化合物较具有环外双键的抗炎活性强,IA的四氢呋喃环可能增强抗炎作用;穿心莲内酯类化合物的免疫抑制作用与双键位置有一定关系,具有环外双键的较具有环内双键的免疫抑制作用强,IA无免疫抑制作用可能与其四氢呋喃环有关;A的五元内酯开环物AA的活性与母体相当,说明五元内酯环打开与否和抗炎免疫作用无关。 相似文献
3.
穿心莲Andrographis paniculata(Burm.f)Nees又名一见喜,苦草,四方草,印度草等,为爵床科穿心莲属植物。味苦,性寒,归心,肺,大肠,膀胱经。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之功效,是一种来源广、毒副作用少的常用中草药。穿心莲内酯是穿心莲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具有解热、抗炎、抗病毒、保肝利胆、降血压等作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小儿肺炎、上呼吸道感染及高血压等疾病。随着对穿心莲内酯药理作用研究的不断深入,其临床应用得到不断拓展,且在免疫调节、抗肿瘤等方面展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以穿心莲内酯为先导物,合成了一系列结构为12-N-取代-14-脱氧穿心莲内酯的衍生物。初步评价了这些衍生物的体外抗肿瘤活性,筛选出活性显著高于穿心莲内酯的化合物 4d 。对于高活性化合物 4d ,以人肝癌HepG2细胞为体外模型,小鼠H22和S180皮下移植性肿瘤为体内模型,进一步观察其药效,发现化合物 4d 在体外和体内均具有显著的抗肿瘤作用。通过Annexin V/PI双染分析检测出加药后HepG2细胞的凋亡率明显增加。深入的机制研究表明,化合物 4d 能够使HepG2 细胞中p53和Bax表达增加,同时使Bcl-2表达减少。化合物 4d 具有显著的体内外抗肿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激活p53依赖性凋亡诱导途径有关,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合成异穿心莲内酯糖苷及酯类衍生物。方法以DCC为缩合剂,DMAP为催化剂,异穿心莲内酯与芳香酸合成异穿心莲内酯衍生物;苄基保护的酚酸与异穿心莲内酯以DCC为缩合剂,DMAP为催化剂成酯,再经氢化合成异穿心莲内酯酚酸衍生物;异穿心莲内酯与溴代乙酰氧糖在碳酸银催化下经K-K反应后在碱性条件下脱去乙酰基形成糖苷。结果合成了4个异穿心莲内酯糖苷类衍生物及16个酯类衍生物。糖苷类衍生物与单酯类衍生物均与19-OH反应,双酯类衍生物与3-OH、19-OH成酯。所有化合物为粉末状固体。结论合成的化合物结构经1H-NMR和MS表征,其中17个为新化合物。 相似文献
6.
HPLC法测定穿心莲叶中穿心莲内酯和脱水穿心莲内酯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测定不同产地的穿心莲药材中穿心莲内酯和脱水穿心莲内酯的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Merck-Lichrospher RP-C18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60∶40);检测波长:226nm(用于检测穿心莲内酯),254nm(用于检测脱水穿心莲内酯);流速:0.8ml/min;柱温:35℃。结果:实验表明测定方法在4h内是稳定的,穿心莲内酯线性范围0.050~1.500μg,脱水穿心莲内酯线性范围0.048~1.440μg,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0.9%和98.2%,RSD分别为3.4%(n=6)和3.2%(n=6)。结论:用HPLC法测定穿心莲药材中穿心莲内酯和脱水穿心莲内酯的含量方法准确、灵敏、稳定,可作为控制穿心莲质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雷公藤内酯醇(TP)对皮肤鳞癌A431细胞株增殖与凋亡、环氧合酶-2(COX-2)和生存素(survivin)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TP抗皮肤肿瘤的作用机制.方法 以体外培养的人皮肤鳞癌A431细胞株为研究对象,MTT比色法测定不同浓度TP对A431细胞株增殖活性的影响,光镜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TP作用于A431细胞株后细胞周期的分布以及凋亡峰的出现.RT-PCR法检测TP对A431细胞株COX-2和survivin 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 随着TP剂量的增加及作用时间的延长,TP对A431细胞株增殖活性的抑制作用增强,TP能够诱导A431细胞株凋亡和改变细胞周期的分布,与对照组相比,G0/G1期细胞比例增多(P<0.05),S期细胞比例减少(P<0.05);另外,TP能抑制A431细胞COX-2和survivin mRNA的表达,不同浓度处理组两两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 TP通过诱导A431细胞凋亡、抑制A431细胞COX-2和survivin mRNA表达发挥抗皮肤肿瘤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清感穿心莲片中穿心莲内酯和脱水穿心莲内酯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资生堂CAPCELL PAK C18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甲醇∶水(52∶48);检测波长:254 nm;流速:1.0 ml/min;柱温:40℃。【结果】穿心莲内酯在0.2~3μg(r=0.9999)、脱水穿心莲内酯在0.2~3μg(r=0.9999)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穿心莲内酯和脱水穿心莲内酯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45%(RSD=0.19%,n=6),99.57%(RSD=0.19%,n=6)。【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该制剂中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9.
苯并咪唑—2—酰胺类衍生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设计合成了9个苯并咪唑-2-酰胺类衍生物,经初步放射性配体-受体结合试验,所有化合物对5-HT3受体都显示不同程度的亲和力 相似文献
10.
RP-HPLC法测定不同产地及采收期的穿心莲中穿心莲内酯、新穿心莲内酯的含量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穿心莲中穿心莲内酯、新穿心莲内酯的含量。色谱柱为 Merck Lichroma R P C18 柱,流动相为乙腈 水(35∶65) ,检测波长为225 nm ,流速为1 mlmin ,柱温40 ℃,穿心莲内酯和新穿心莲内酯的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2 .62 % 、98 .6 % , R S D 分别为0 .48 % 、0 .47 % ,上述两成分在广东阳春和安徽临泉所产的穿心莲中含量较高,最佳采收期为开花盛期。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基于前期发现的活性苗头化合物,设计合成不同长度烷基链取代的刺槐素烷基酰胺衍生物,并进行构效关系分析,以提高刺槐素的体内镇痛活性,发现新的天然来源药物活性先导物.方法 以芹菜素为起始原料,经3步反应合成刺槐素,再与溴代烷基酰胺缩合,得到7位取代的目标化合物刺槐素和化合物5a~5d;采用醋酸扭体法评价目标化合物的体内镇痛活性.结果与结论 新的烷基酰胺取代的刺槐素衍生物5b和5c,显示了强于临床常用药双氯芬酸的镇痛活性,可作为新的镇痛药物活性先导物. 相似文献
12.
目的:合成高稳定性的能提高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2)活性的阿朴吗啡衍生物。方法和结果:以左旋阿朴吗啡盐酸盐为原料,以酰氯为酰基化试剂合成阿朴吗啡酯类衍生物;以碘代烷为烷基化试剂合成阿朴吗啡醚类衍生物。产物结构经1H NMR、元素分析确证。对其中3个衍生物进行了促进FGF-2活性的试验。结论:此方法原料易得,反应条件温和,得到的产物有较明显的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13.
COX-2和iNOS在大肠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研究COX-2和iNOS在大肠腺癌中的表达和相互作用,其及它们与大肠腺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了76例手术切除的大肠腺癌标本和15例正常肠粘膜内COX-2和iNOS蛋白的表达.结果COX-2和iNOS在大肠腺癌中阳性率(76.3%、85.5%)显著高于正常大肠粘膜(13.3%、20%,P<0.005);不同组织类型大肠腺癌之间COX-2阳性积分有显著差异(P<0.005),乳头状腺癌、管状腺癌Ⅰ级和管状腺癌Ⅱ级显著高于管状腺癌Ⅲ级(P<0.005)和粘液腺癌(P<0.005);有淋巴结转移和无淋巴结转移者COX-2的表达无显著差异(P>0.05);不同组织类型大肠腺癌之间iNOS阳性积分无显著差异(P>0.05);有淋巴结转移组iNOS的表达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1);大肠腺癌组织中COX-2和NOS的表达无相关性(χ2=0.1535;P>0.05).结论COX-2和iNOS过度表达参与了大肠腺癌的发生展过程,并与其生物学行为有关;在大肠腺癌中COX-2和iNOS的表达无相关性,提示它们在大肠腺癌的发生发展中所起的作用不同,是两个相互独立的作用因子.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丹参注射液对小鼠Lewis肺癌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2,COX-2)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Lewis肺癌小鼠模型,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丹参注射液对Lewis肺癌组织COX-2表达的影响。结果丹参注射液组COX-2表达低于生理盐水组,高于环磷酰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丹参注射液能够抑制小鼠Lewis肺癌的生长,其机制与降低COX-2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5.
在中药穿心莲主要有效成分穿心莲内酯的12位引入N-酰基氨甲基,合成一系列衍生物,并研究其抗肿瘤活性。在甲醇钠作用下,穿心莲内酯(1)与硝基甲烷进行Michael加成反应,重排生成12-硝基甲基-14-去氧穿心莲内酯(2),再以锌粉盐酸还原硝基生成12-氨基甲基-14-去氧穿心莲内酯(3),最后以HOBt和EDC催化缩合羧酸反应生成一系列目标酰胺(4)以及与磺酰氯反应生成磺酰胺(5);制备的穿心莲内酯衍生物(4a~4n和5a~5c)的结构经质谱和磁共振谱分析证实。初步的抗肿瘤活性筛选显示制得的化合物抗肿瘤活性较弱;12位引入较长亲水基团可能会导致抗肿瘤活性降低。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戊地昔布对肿瘤的抑制作用及其与COX-2是否有关.方法 用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细胞化学检测细胞COX-2的表达.用MTT法测定药物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用ELISA测定PGE2(前列腺素E2)含量.结果 ①BGC-823、HGC-27和 SK-OV-3细胞均无COX-2表达, clone 26 COX-2表达阳性.②戊地昔布可明显抑制4种肿瘤细胞的生长,对BGC-823、HGC-27、 SK-OV-3和clone 26生长抑制的IC50分别为:110.7、99.2、113.3、117.6 μmol/L.③ 3种药物对BGC-823和clone 26细胞生长抑制程度由高到低的顺序,为戊地昔布、SC-560(选择性COX-1抑制剂)和吲哚美辛(非选择性COX-2抑制剂).④PGE2本身对BGC-823和clone 26细胞的生长没有影响,也不拮抗戊地昔布、SC-560和吲哚美辛对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⑤戊地昔布和吲哚美辛抑制细胞生长作用和抑制COX-2的作用不平行,在不影响细胞生长的浓度时就明显降低clone 26上清的PGE2含量.结论 戊地昔布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作用与COX-2无关. 相似文献
17.
①目的 探讨川芎嗪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COX-2表达的影响.②方法 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的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采用免疫印记、H-E染色和神经行为相结合的方法,观察缺血再灌注侧大脑皮质内COX-2的表达、脑组织的病理变化及神经功能的变化.③结果 与缺血再灌注组(I2h/R24h)比较,川芎嗪组的COX-2的表达量明显下降,脑组织的病理损伤和神经异常行为明显减轻.④结论 川芎嗪可抑制COX-2的表达,减轻缺血区脑组织的病理损伤及明显改善神经症状,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COX-2表达的临床病理学意义,及其与微血管密度(MVD)和微淋巴管密度(MLD)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PV-9000法检测80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COX-2的表达,同时标记CD34和D2-40,分别检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微血管和微淋巴管密度。结果 80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COX-2的阳性表达率为88.75%(71/80),COX-2的表达与患者性别、肿瘤位置、组织学类型无关(P>0.05),而与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及其临床病理分期密切相关(P<0.05);COX-2表达阳性者的MVD和MLD均明显高于COX-2表达阴性者(P<0.05)。结论 COX-2可能通过促进肿瘤的血管和淋巴管形成而参与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的浸润和转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