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癫痫发作过程中细胞凋亡与一氧化氮合酶(NOS)、核因子-B(NF—B)的关系。方法采用戊四氮(PTZ)致痫大鼠模型,检测癫痫发作后神经细胞凋亡、NOS和NF—B的变化。结果细胞凋亡率在癫痫发作后6h开始升高,至24h达到高峰,48h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NOS在癫痫发作后1h、24h有2个分泌高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大鼠海马没有NF—B核转位细胞,而致痫后NF—B核转位细胞显著上调,24h达高峰(P〈0.01)。结论PTZ致痫大鼠模型中NOS早期可能参与癫痫发生,后期可能通过诱导NF—B产生而参与了神经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戊四氮点燃过程中海马神经元细胞活化和胶质细胞增生与慢性癫疒间发病机制的关系.方法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药物组(PTZ35 mg/kg,腹腔注射,每日1次),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核因子κB(NF-κB)、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水平.结果药物组大鼠注射戊四氮后在行为学未出现惊厥,脑电图未出现疒间性放电的点燃前潜伏期内,出现胶质细胞增生,以CA3区、门区明显,亦出现神经细胞活化,以齿状回、CA1区明显,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大鼠注射戊四氮后引起海马神经元活化、反应性胶质细胞增生,神经元可塑性是戊四氮点燃大鼠癫疒间形成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戊四氮点燃过程中海马神经元细胞活化和胶质细胞增生与慢性癫疒间发病机制的关系.方法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药物组(PTZ35 mg/kg,腹腔注射,每日1次),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核因子κB(NF-κB)、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水平.结果药物组大鼠注射戊四氮后在行为学未出现惊厥,脑电图未出现疒间性放电的点燃前潜伏期内,出现胶质细胞增生,以CA3区、门区明显,亦出现神经细胞活化,以齿状回、CA1区明显,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大鼠注射戊四氮后引起海马神经元活化、反应性胶质细胞增生,神经元可塑性是戊四氮点燃大鼠癫疒间形成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探讨戊四氮点燃过程中海马神经元细胞活化和胶质细胞增生与慢性癫疒间 发病机制的关系。方法 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药物组 (PTZ3 5mg kg ,腹腔注射 ,每日 1次 )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核因子κB(NF κB)、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水平。结果 药物组大鼠注射戊四氮后在行为学未出现惊厥 ,脑电图未出现疒间 性放电的点燃前潜伏期内 ,出现胶质细胞增生 ,以CA3区、门区明显 ,亦出现神经细胞活化 ,以齿状回、CA1区明显 ,与对照组比较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大鼠注射戊四氮后引起海马神经元活化、反应性胶质细胞增生 ,神经元可塑性是戊四氮点燃大鼠癫疒间形成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不同年龄大鼠癫间疒持续状态后外源性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海马齿状回颗粒细胞层神经发生的影响。方法建立14天大鼠和60天大鼠戊四氮(PTZ)诱导癫疒间持续状态模型,生理盐水(NS)注射作为对照,皮下注射bFGF进行干预,分4组:NS组、NS bFGF组、PTZ组、PTZ bFGF组。采用B rdu标记新生细胞,免疫组化方法检测造模后大鼠海马齿状回神经发生情况,造模后第7、14天2个时间点观察海马齿状回B rdu阳性细胞数。结果造模后第7天和14天,PTZ组中各日龄组大鼠海马齿状回B rdu阳性细胞数明显高于各自对应的NS组(P<0.01),NS bFGF组各日龄大鼠B rdu阳性细胞数亦高于NS组(P<0.05),PTZ bFGF组B rdu免疫阳性细胞数较PTZ组亦有升高(14天日龄组P<0.05,60天日龄组P<0.01)。60天大鼠较14天大鼠升高幅度更为明显(P<0.01)。结论bFGF可增加癫疒间持续状态大鼠海马齿状回颗粒细胞发生,对60日龄大鼠比14日龄幼鼠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和探讨NF-κB信号传导通路抑制剂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盐(PDTC)干预后戊四氮(PTZ)致痫大鼠海马Toll样受体4(TLR-4)表达和核转录因子κB(NF-κB转录)的变化,进一步研究TLR-4/NF-KB信号通路在癫痫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SD大鼠45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S组)、癫痫模型组(PTZ组)和PDTC干预组(PDTC组),每组15只.PTZ组和PDTC组采用腹腔注射戊四氮制作大鼠慢性点燃模型,PDTC组在注射PTZ前60 min行腹腔注射PDTC,NS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现察3组大鼠的行为学改变.28 d后断头迅速取脑,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海马组织CA1区NF-κB/p65表达的变化;同时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海马组织TLR-4和NF-κ B/p65蛋白的变化.结果 与PTZ组相比,PDTC组癫痫发作级别明显减低,发作潜伏期延长.PTZ组大鼠NF-κB/p65阳性细胞数、NF-κB/p65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NS组和PDTC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PTZ组大鼠NF-κB/p65阳性细胞数、NF-κB/p65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NS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PTZ组大鼠TLR-4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NS组和PDTC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PDTC组大鼠TLR-4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NS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NF-κB抑制剂PDTC对大鼠癫痫惊厥的干预作用可能与其抑制NF-κB/p65核转录,下调TLR-4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异丙酚对严重烫伤早期大鼠肝脏核因子(NF-κB)、白细胞分化抗原(CD14)表达及凋亡的影响.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异丙酚保护组,每组20只.采用大鼠30%体表面积(TBSA)Ⅲ度烫伤模型.分别于烫伤前(0 h)、烫伤后6、12、24 h分离大鼠肝脏,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肝脏NF-κB、CD14蛋白表达;末端脱氧核糖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肝细胞凋亡数.结果:NF-κB在烫伤后6h即达到高峰,12和24 h始终维持在较高水平,组内差异显著(P<0.05);CD14在烫伤后6h开始升高,12h达到高峰,24 h仍高于0h,组内差异显著(P<0.05);肝细胞凋亡数6h开始升高,24 h达到高峰,组内差异显著(P<0.05).烫伤0h,2组NF-κB、CD14蛋白表达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烫伤6、12和24 h,异丙酚保护组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0和6h肝细胞凋亡数,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异丙酚保护组12和24 h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异丙酚可以显著降低严重烫伤早期大鼠肝细胞NF-κB、CD14蛋白表达并降低肝细胞凋亡数,对严重烫伤早期肝细胞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中核因子-кB(NF-кB)表达水平与神经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制备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参考Longa的5分制法在大鼠麻醉清醒后进行评分,应用免疫组化、TUNEL法检测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NF-кB的表达及神经细胞凋亡。结果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缺血脑组织中NF-кB的表达明显增加(P〈0.01),于24 h达到高峰,且神经细胞凋亡数明显增加(P〈0.01)。结论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细胞NF-кB表达水平增加,并参与神经细胞凋亡机制。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核转录因子(NF-κB)p65在癫■大鼠海马结构中的激活及其意义,并观察钙调蛋白抑制剂W-7的干预作用?方法:健康SD大鼠58只,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戊四唑(PTZ)组和三个剂量的W-7组,通过行为学观察探讨W-7的抗癫■作用,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免疫印迹方法检测海马组织NF-κBp65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同对照组比较,3个剂量的W-7大鼠发作程度明显减轻,差异有显著性(P < 0.0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免疫印记实验显示,PTZ组NF-κBp65蛋白表达明显增强(P < 0.01),3个剂量的W-7组表达明显减弱,其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意义(P < 0.05,P < 0.01)?结论:PTZ导致癫■大鼠脑组织中NF-κBp65蛋白表达增高?W-7对PTZ诱导的癫■大鼠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是通过抑制NF-κBp65的蛋白表达实现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迷走神经刺激抗癫作用与脑内一氧化氮 ( NO)的关系。 方法 :大鼠用戊四氮 ( PTZ)腹腔注射致 ,行迷走神经刺激抗癫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大鼠脑皮质及海马一氧化氮合酶 ( NOS)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细胞的变化。 结果 :PTZ致后 ,大鼠皮层、海马 NOS阳性细胞数及阳性细胞光密度较对照组明显增加 ( P<0 .0 1) ;而行迷走神经刺激 ( VNS)抗癫组动物上述脑区 NOS阳性细胞及光密度明显减少 ( P<0 .0 1)。 结论 :VNS的抗癫作用与脑内 NO的减少相关 ,VNS可能通过抑制脑内谷氨酸的释放而发挥抗癫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红藻氨酸(KA)致痫大鼠海马神经细胞凋亡与野生型p53(wtp53)蛋白表达的关系。方法:采用KA诱导痛痫发作大鼠模型。以TUNEL方法标记DNA片段,原位检测凋亡细胞;免疫组化SP法检到wtp53蛋白。结果:注射KA72h后,癫痫发作大鼠海马CAl区凋亡神经细胞达高峰及wtp53蛋白表达在24h大量出现;wtp53蛋白表达与细胞凋亡呈正相关。结论:癫痫神经细胞凋亡与wtp53表达密切相关;痫性发作使wtp53表达上调,从而诱导神经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戊四氮(PTZ)点燃大鼠海马结构白细胞介素-6 (IL-6) 表达的特征及托吡酯(TPM)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将30只成年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 Ⅰ组大鼠灌胃生理盐水1 h后,腹腔注射10 g/L PTZ生理盐水溶液(35 mg/kg);Ⅱ组大鼠按40 mg/kg灌胃10 g/L TPM生理盐水溶液1 h后,腹腔注射PTZ(剂量同Ⅰ组);Ⅲ组大鼠按10 ml/kg和3.5 ml/kg分别胃灌注和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各组每d给药1次.当Ⅰ组大鼠疒间性发作行为达到点燃标准时,观察各组大鼠的行为,记录脑电图(EEG),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海马结构IL-6的表达.结果:给药4周,Ⅰ组大鼠点燃成功,而Ⅱ组大鼠最高发作级别较I组低,对照组大鼠行为正常.Ⅰ、Ⅱ组大鼠海马结构IL-6表达较Ⅲ组增加(P<0.05),且Ⅰ组的表达高于Ⅱ组(P<0.05).结论:癫疒间大鼠免疫系统处于活化状态;TPM能降低PTZ点燃大鼠海马结构IL-6的表达而对癫疒间具有一定的免疫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和探讨灵芝孢子粉对戊四氮(PTZ)致痫大鼠脑核转录因子-κB(NF-κB)免疫反应性的影响并进行行为学观测。方法用亚惊厥剂量的PTZ复制大鼠慢性癫痫模型,用药组以灵芝孢子粉灌胃,记录癫痫发作的潜伏期及持续时间,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脑NF-κB/P65的蛋白表达。结果大鼠海马和皮质区每高倍视野(×400)下NF-κB/65蛋白表达模型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在造模第17、21、25天时用药组较模型组癫痫发作的潜伏期有所延长(P<0.05或P<0.01),海马和皮质区NF-κB/P65蛋白表达用药组低于模型组(P<0.01或P<0.05)。结论NF-κB可能参与了PTZ致痫的发生发展过程,灵芝孢子粉能明显抑制NF-κB蛋白表达,抑制免疫炎症反应,降低神经系统兴奋性,对神经细胞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托吡酯(TPM)对戊四氮(PTZ)所致慢性癫痫大鼠癫痫发作及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以为其作为神经细胞保护剂使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建立癫痫大鼠模型(模型组)和建立癫痫大鼠模型后以TPM进行干预(TPM预防组),并以腹腔注射生理盐水作为对照组,分别进行动物行为学观察及检测各组神经细胞凋亡和caspase-3阳性神经细胞.结果 TPM预防组痫性发作级别较模型组显著降低,惊厥潜伏期较模型组明显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分别P<0.01和<0.05),惊厥持续时间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神经细胞凋亡数、caspase-3阳性神经细胞数较TPM预防组、对照组显著增加,TPM预防组神经细胞凋亡数、caspase-3阳性神经细胞数较对照组显著增加,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TPM对PTZ所致慢性癫痫大鼠模型有预防作用;TPM能有效控制PTZ所致慢性癫痫大鼠脑组织海马区神经细胞凋亡,其可能机制是降低caspase-3的表达,从而发挥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全脑缺血再灌注后大鼠脑神经细胞中NF-κB的表达及其作用.方法 28只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对照组)以及复苏后3、6、12、24h组.采用窒息合并0.5mmol/L冰氯化钾停跳液致大鼠心跳骤停-心肺复苏模型,停跳5min后开始心肺复苏,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复苏后各时间段神经细胞中NF-κB的表达情况.结果复苏后6、12h海马区NF-κB表达明显增加,至24h已达11.2%,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海马区周围的胶质细胞也有NF-κB表达.结论 NF-κB在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细胞中的表达增加,可能具有保护和损伤双重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全脑缺血再灌注后大鼠脑神经细胞中NF-κB的表达及其作用.方法 28只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对照组)以及复苏后3、6、12、24h组.采用窒息合并0.5mmol/L冰氯化钾停跳液致大鼠心跳骤停-心肺复苏模型,停跳5min后开始心肺复苏,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复苏后各时间段神经细胞中NF-κB的表达情况.结果复苏后6、12h海马区NF-κB表达明显增加,至24h已达11.2%,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海马区周围的胶质细胞也有NF-κB表达.结论 NF-κB在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细胞中的表达增加,可能具有保护和损伤双重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迷走神经刺激抗癫作用与脑内一氧化氮(NO)的关系。  方法:大鼠用戊四氮(PTZ)腹腔注射致,行迷走神经刺激抗癫,应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大鼠脑皮质及海马一氧化氮合酶(NOS)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细胞的变化。 结果:PTZ致后,大鼠皮层、海马NOS阳性细胞数及阳性细胞光密度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lt;0.01);而行迷走神经刺激(VNS)抗癫组动物上述脑区NOS阳性细胞及光密度明显减少(P&lt;0.01)。  结论:VNS的抗癫作用与脑内NO的减少相关,VNS可能通过抑制脑内谷氨酸的释放而发挥抗癫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戊四氮(PTZ)点燃后发育期癫(疒间)大鼠海马神经元海马突触素(P38)和突触后致密物质(PSD95)及电镜超微结构的变化.方法 21日龄SD大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NS)和实验组(PTZ),用戊四氮建立点燃模型,免疫组化检测大鼠P38及 PSD95阳性细胞的数量及分布,电镜观察海马CA3区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 PTZ组大鼠海马区P38及PSD95免疫反应产物表达量较NS组明显减少(P<0.05);电镜下NS组海马CA3区神经元形态及突触结构未见明显异常,PTZ组大鼠神经元细胞及突触结构均有改变.结论 戊四氮点燃所致癫(疒间)对发育期大鼠海马神经元的突触结构有明显损害.  相似文献   

20.
核因子-κB在脓毒症大鼠肾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目的研究脓毒症时核因子-κB(NF-κB)在肾细胞凋亡信号转导中的作用,探讨脓毒症时肾功能降低的机制。方法将30只大鼠随机分为5组,其中6只作为对照组,另外24只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CLP)复制脓毒症模型,以术后2 h、3 h、4 h、5 h时限分为4组作为实验组。各组均测定肾脏组织NF-κB蛋白及肾细胞凋亡的情况,同时测定肾功能的变化。结果CLP术后肾组织NF-κB蛋白表达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 h组NF-κB的含量达高峰,3 h组相对较弱。CLP术后肾细胞凋亡数目与肾组织NF-κB蛋白表达相反。CLP术后血清尿素氮及肌酐增加,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CLP所致的脓毒症过程中,NF-κB蛋白表达升高,其活性增强可抑制肾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