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时震 《肝博士》2010,(2):49-49
<正>重度脂肪肝需药物治疗脂肪肝是指脂肪在肝脏内的过度堆积。正常人肝脏的脂肪含量占肝脏重量的5%,其中60%为磷脂,其余为三酯酰甘油、脂肪酸、胆固醇和胆固醇脂,当脂肪含量超过肝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蔗糖酯脂质体对家兔腹腔巨噬细胞内胆固醇及膜磷脂含量变化的影响,及其所导致的巨噬细胞迁移性能的变化。方法在家兔腹腔巨噬细胞与Ox-LDL共同孵育前后两种情况下,加入蔗糖酯-卵磷脂及卵磷脂脂质体进行干预,然后观测细胞内胆固醇、细胞膜磷脂及细胞迁移性能的变化。结果家兔腹腔巨噬细胞与Ox-LDL共同孵育24h后,其细胞内胆固醇含量及膜磷脂含量都明显增加,细胞的迁移性能则受到损伤。加入六种脂质体后,各组细胞的细胞内胆固醇含量无明显降低,但细胞的膜磷脂均有所降低,细胞的迁移性能严重受损;在加入Ox-LDL的同时加入脂质体,各组细胞的细胞内胆固醇含量均无明显增加,但经两种卵磷脂脂质体作用过的细胞的膜磷脂含量高于经四种蔗糖酯-卵磷脂脂质体作用过的细胞,同时细胞仍保持较好的迁移性能。结论蔗糖酯及卵磷脂脂质体可使泡沫化的巨噬细胞的迁移性能遭受进一步的损伤;但能阻碍巨噬细胞摄取Ox-LDL,并使细胞保持一定的迁移性能。  相似文献   

3.
肺表面活性物质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杰 《中国医刊》2002,37(2):14-15
肺表面活性物质 (pulmonarysurfactant,PS)是由肺Ⅱ型细胞合成并分泌的一种复合磷脂 ,其主要生理功能是降低肺泡表面张力 ,防止肺泡萎陷 ,保证肺泡内气体交换的正常进行。近年来研究发现 ,PS异常与某些肺部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用外源性PS制剂替代治疗在某些肺部疾病中已取得肯定的疗效。1 PS的成分PS是一种复合磷脂 ,含 85 %~ 90 %磷脂 ,5 %中性脂肪 ,8%~ 10 %蛋白质。磷脂中 ,卵磷脂占总磷脂的 80 % ,饱和卵磷脂 ,即二棕榈酰卵磷脂 (DPPC) ,占卵磷脂的 5 0 %。其余 2 0 %的磷脂由磷脂酰乙醇胺…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蔗糖酯与磷脂组成的脂质体对巨噬细胞膜磷脂含量变化的影响。方法:按不同比例将乙酸异丁酸蔗糖酯与卵磷脂、鞘磷脂和胆固醇混合,溶于乙醚中,然后注入pH7.2的PBS缓冲液中,制成卵磷脂脂质体及蔗糖酯-卵磷脂脂质体。用肝素沉淀法分离血浆中的LDL,再用铜诱导法进行氧化修饰。将分离纯化的家兔腹腔巨噬细胞与Ox-LDL共同孵育24h后,加入六种脂质体,继续孵育12~24h;此外,在Ox-LDL与巨噬细胞孵育的同时加入脂质体,共同培养24~36h,结束实验,用钼蓝比色法检测细胞膜磷脂。结果:刚纯化的家兔腹腔巨噬细胞的膜磷脂含量平均为(0.429±0.084)mg/百万个细胞,经与Ox-LDL共同孵育24h后,其细胞膜磷脂含量增加到(0.717±0.045)mg/百万个细胞(studentt=10.9119,P<0.01)。在巨噬细胞从Ox-LDL中充分摄取了胆固醇后,加入六种脂质体作用12、24h后,各组细胞的膜磷脂均低于荷脂细胞(或泡沫细胞)的膜磷脂含量(F值分别为2.9252、7.1916,P<0.05),而与刚纯化的巨噬细胞膜磷脂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0.3444、0.2000,P>0.05);巨噬细胞与各种脂质体及Ox-LDL共同孵育24~36h后,经两种卵磷脂脂质体作用过的细胞的膜磷脂含量高于经四种蔗糖酯-卵磷脂脂质体作用过的细胞,其中含鞘磷脂的磷脂脂质体(EPC-I)作用过的细胞,膜磷脂含量虽高于四种蔗糖酯脂质体作用过的细胞,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含鞘磷脂的磷脂脂质体(EPC-II)作用过的细胞,膜磷脂含量不仅明显高于四种蔗糖酯脂质体作用过的细胞(P<0.05),而且明显高于荷脂的或泡沫化的巨噬细胞(t值分别为3.7629、3.2399,P<0.01)。结论:巨噬细胞从Ox-LDL中摄取胆固醇的同时,Ox-LDL中的氧化磷脂可能通过弥散作用,使细胞膜的磷脂含量增高;加入脂质体后,可能因细胞膜与脂质体之间出现了氧化磷脂的浓度梯度,促使氧化磷脂向脂质体弥散,从而使细胞膜磷脂的含量降低。在脂质体与巨噬细胞及Ox-LDL共存的情况下,膜材与细胞膜组分相近的卵磷脂脂质体,可能通过融合或/和吞噬等方式使细胞的膜磷脂含量增加;蔗糖酯脂质体可能由于结构差异而不能与细胞膜之间进行类似的磷脂转移。  相似文献   

5.
肝脏是脂类代谢的中心,肝细胞通过其细胞膜的毛细胆管面,每天分泌约1g胆固醇和4g卵磷脂(磷脂酰胆碱phos-phatidyl-choline,PC)进人胆汁.胆汁中的卵磷脂有助于胆固醇的溶解,防止疏水的胆固醇分子在胆道内形成胆固醇性结石.胆盐是一种天然的离子型去垢剂,卵磷脂可灭活其去垢活性,防止对肝脏和胆道上皮细胞的损伤[1].  相似文献   

6.
脂肪性肝病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脂肪肝是一种病变主体在肝小叶,以肝细胞弥漫性脂肪变性为主的临床病理综合征。正常人的肝脏中,脂质含量占肝湿重的2%~4%,其中磷脂占50%以上,甘油三酯(TG)占20%,游离脂肪酸(FFA)占20%,胆固醇约占7%,其余为胆固醇酯。当肝细胞内脂质蓄积超过肝湿重的5%,或组织学上每单位面积有1  相似文献   

7.
猪、羊、鸡、兔肝脏中磷脂及脂肪酸组分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不同动物肝脏组织磷脂和脂肪酸的组成以充分有效地开发利用动物来源的磷脂和脂肪酸资源。[方法] 采用有机溶剂萃取、高效薄板层析和高压气相色谱技术对4种动物肝脏磷脂及脂肪酸组成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4种动物肝脏均含有丰富的卵磷脂、脑磷脂及各种营养必需脂肪酸。尤其是兔肝中营养必需脂肪酸亚油酸和花生四烯酸分别占24.08%和2.34%,含量很高。[结论] 动物肝脏可作为商品磷脂及营养必需脂肪酸的重要来源,具有潜在的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8.
脂肪肝是指脂类在肝细胞内过多堆积。正常人肝的总脂量,占肝重量的5%,内含磷脂、甘油三酯、脂酸、胆固醇及胆固醇酯。如果总脂量超过肝重量的5%,即称为脂肪肝。通常将其严重程度分为三个级别。如果肝脏内的脂肪含量占到肝脏总重量的10%,就属于轻度脂肪肝;占到10%~25%,为中度脂肪肝;如果在25%~50%,那就属于重度脂肪肝了。  相似文献   

9.
<正> 生化性质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提纯的 HBsAg 含有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类。蛋白质含量占40~70%,碳水化合物占3.6~6.5%。主要的脂类成份为磷脂酰胆碱、神经髓鞘磷脂和胆固醇。旋光色散和园二色散法检查提纯的 HBsAg,其蛋白质70~80%为α链螺旋结构。HBsAg 的氨基酸组成,色氨酸的含量高,占13.9~25%。胆碱、亮氨酸以及其他能促  相似文献   

10.
钟竹意  章远 《开卷有益》2013,(11):62-63
在正常情况下,肝脏只含有少量脂肪,约占肝脏重量的4%~7%,其中一半为中性脂肪,其余为卵磷脂和少量的胆固醇。而脂肪肝患者的肝内脂肪的含量则超过肝脏重量(湿重)的10%。其中超过10%~25%为中度脂肪肝,超过25%~50%为重度脂肪肝。  相似文献   

11.
肝脏中合成的脂肪(小油滴状)就像是要被运走的货物,肝脏中的卵磷脂就是专门运输脂肪的“运输船”,肝脏中的卵磷脂与脂肪结合,就像把货物装到船上,形成了由卵磷脂(占15%)、脂肪(占50%~70%,)、蛋白质、胆固醇这四种物质构成的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从肝脏出来进入血液代谢。脂肪肝就是因为肝脏中卵磷脂过少,导致一些脂肪不能被卵磷脂以极低密度脂蛋白的形式运出肝性,没被运走的小油滴状的脂肪就穿过肝细胞膜,进入到肝细胞内。(见示意图)  相似文献   

12.
脂肪肝     
脂肪肝是指肝脏中脂肪异常增加。正常肝脏的脂肪含量约占肝脏重量的3~5%。肝脏的脂肪主要由不饱和的脂肪酸组成,这与脂肪组织不同。当肝脏内脂肪的含量超过肝重量(湿重)的10%,或在组织学上超过50%的肝实质脂肪化时,人们便称之谓脂肪肝。严重者脂肪含量可高达40~50%。脂肪肝时主要为脂肪酸和三酸甘油酯(即中性脂肪)量增加,胆固醇、胆固醇酯及磷脂等增加较少。脂肪肝为可逆性,在合理治疗后可恢复正常,故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脂肪肝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苏志达  李瑜 《医学综述》2000,6(5):213-214
<正>1 脂肪肝的概念 正常人每100g肝湿重含4~5g脂类,其中磷脂占50%以上,甘油三酯(TG)占20%,游离脂肪酸(FFA)占20%,胆固醇约7%,余为胆固醇酯等。显微镜下正常肝组织仅少数贮脂细胞(Ito细胞)有脂滴。当肝细胞内脂质蓄积超过肝湿重的5%,或组织学上每单位面积见1/3以上肝细胞脂变时,称为脂肪肝。除以TG增加为主外,其他脂类成分、糖含量、羟脯氨酸、肝脏蛋白质及水分也相应改变。50%的肝重增加可能来自肝脏蛋白质,脂类改变因病因而异,在酒精性可见游离胆固醇、胆固醇酯及磷脂与胆固醇比例下降。由于脂代谢酶的遗传性缺陷而导致脂酸、胆固醇或脂复合物在肝脏等处沉积的脂沉积症,不属于脂肪肝的范畴。  相似文献   

14.
卵磷脂降血脂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卵磷脂对大鼠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动物实验,以酶联试剂(盒)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甘油三脂(TG)、胆固醇(T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含量;结果:实验组大鼠血清中甘油三脂、胆固醇含量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比值(LDL-C/HDL-C)均明显降低;结论:卵磷脂对动物具有明显的降血脂作用.  相似文献   

15.
陆伦根  宗蕾 《肝博士》2007,(6):20-21
一、什么是脂肪肝正常肝脏中的脂肪由以下几种成分组成:50%磷脂、20%甘油三酯、20%游离脂肪酸、7%胆固醇和3%胆固醇酯。肝脏中所含的这些成分,如果比例正常,肝脏就能正常的行使功能,就是一个健康的肝脏;如果比例不正常,就有可能是肝脂肪代谢已发生障碍的表现。健康的肝脏中脂肪含量很少,以身体正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诱导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ow 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 LDLR)降解物(inducible degrader of the LDLR, IDOL)在胆囊胆固醇结石患者肝脏中的表达水平, 探讨其与胆囊胆固醇结石间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2015年6月至12月收治的腹部手术患者35例, 其中胆囊胆固醇结石患者(cholesterol gallstone patients, GS)21例, 非胆囊胆固醇结石患者(gallstone-free patients, GSF)14例。采用实时定量PCR分别测定血清三酰甘油和总胆固醇水平, 胆汁中胆固醇、胆汁酸和磷脂含量及胆固醇饱和指数(cholesterol saturation index, CSI)。采用半定量免疫组化分析检测肝脏IDOL及其他胆固醇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mRNA和蛋白质水平; 最后对GS组肝脏基因表达的mRNA和蛋白质水平与胆汁生化指标相关性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血清三酰甘油和总胆固醇水平及胆汁中胆汁酸和磷脂含量相比,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GS组胆汁胆固醇浓度和CSI明显高于GSF组(P均<0.01)。GS组肝脏IDOL mRNA和蛋白质水平低于GSF组(P<0.05)。GS组肝脏LDLR表达水平高于GSF组(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 GS肝脏IDOL蛋白质水平与胆汁胆固醇摩尔百分比及CSI呈明显负相关(P均<0.01)。结论  肝脏IDOL基因表达水平下降与胆囊胆固醇结石的形成相关。  相似文献   

17.
肝是脂类代谢的重要器官,它对脂肪的摄取、脂肪酸的氧化代谢,胆固醇的生成,磷脂及脂蛋白的合成以及脂蛋白的分泌等均起着中枢作用.甘油三醋在外周脂肪组织和肝脏之间不断循环保持平衡,任何轻微的改变都可使此平衡失衡,导致脂肪肝.1.脂肪肝的概念正常人每100克肝湿重含2~4克脂类,其中磷脂占50%以上,甘油三酯(TG)占20%,游离脂肪酸占20%,固醇约占7%,余为胆固醇醋等.显微镜下正常肝组织仅有少数咛脂,肝细胞内有脂滴(TG),当肝细胞内脂质蓄积超过肝湿重5%,或组织学上每单位面积见1/3以上肝细胞脂变时,称为脂肪肝.脂肪肝主要是由TG在肝细胞蓄积过多所致,除以TG增加为主外,其它脂类成分,糖元含量,羟脯氨酸,肝脏的蛋白质及水分也相应改变,脂类改变因病因而异[2].  相似文献   

18.
目的:检测苯扎贝特干预后小鼠血脂浓度,以及血清、肝脏及粪便中3H-胆固醇占经腹腔注射3H-胆固醇总量的百分比,探讨苯扎贝特对小鼠体内胆固醇逆转运的影响。方法35只 C57BL/6小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给予普通饲料、不同剂量的苯扎贝特(0.1%、0.25%、0.5%、0.75%)添加普通饲料喂养4周后,腹腔注射经 ac-LDL 及3H-胆固醇处理过的小鼠巨噬细胞悬液(0.5 mL/鼠,细胞数达5.0×106),单独笼养24h 后取血,酶法测定血脂;测定血清、肝脏和粪便中的3H-胆固醇含量(占注射总量的百分比)。结果不同剂量苯扎贝特(0.1%、0.25%、0.5%、0.75%)干预小鼠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升高并呈剂量相关性趋势。0.75%苯扎贝特组 HDL-C 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增高,增幅为30.3%;血清甘油三酯(TG)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降幅为40.3%。苯扎贝特干预各组(0.1%、0.25%、0.5%、0.75%)小鼠血清、肝脏、粪便3H 的总含量显著增多,苯扎贝特干预组(0.1%、0.25%、0.5%、0.75%)小鼠粪便3H-胆固醇含量较对照组增幅分别为+1.11,+1.40,+1.60,+1.70倍。结论苯扎贝特剂量依赖性增加 HDL-C 和降低 TG,能加速胆固醇由粪便清除,促进体内胆固醇逆转运,利于动脉粥样硬化的防治。  相似文献   

19.
兰建华 《当代医学》2016,(30):25-26
目的:探讨血生化检验的过程中血清胆固醇异常的原因。方法选取进行血生化检验检查的3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患者中血清胆固醇异常发生状况,总计血清胆固醇异常的发生原因。结果380例患者中胆固醇异常患者82例,占21.6%。其中胆固醇偏高患者73例,占89.0%;胆固醇偏低患者9例,占11.0%。胆固醇偏高患者发生率与胆固醇偏低患者发生率相比明显较高(P<0.05)。73例胆固醇偏高患者中原发性患者10例,占13.7%;继发性患者共63例,占86.3%。胆固醇偏高患者中原发性患者发生率与继发性患者发生率相比明显较低(P<0.05)。9例胆固醇偏低患者中原发性患者3例,占33.3%;继发性患者6例,占66.7%。胆固醇偏低患者中原发性患者发生率与继发性患者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血生化检验血清胆固醇异常患者中血清胆固醇水平偏高患者发生率明显较高,且肝脏病变、肾功能病变、糖尿病、用药不当等相关继发性因素是导致胆固醇异常的主要因素,临床需针对相关继发性因素进行针对性预防处理,减少胆固醇异常发生状况。  相似文献   

20.
双波长薄层扫描法测定卵磷脂中磷脂酰胆碱的含量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比较大豆、葵花和胡麻卵磷脂中磷脂酰胆碱的含量。方法:应用双波长薄层扫描法测定3种卵磷脂中磷脂酰胆碱的含量,以氯仿-甲醇-水(65:25:4,V:V:V)为展开系统,测定波长λs=235nm,参比波长λR=260nm.反射法双波长锯齿形扫描磷脂酰胆碱峰面积,外标两点法计算含量。结果:大豆、葵花和胡麻卵磷脂中磷脂酰胆碱的含量分别为64.6%、54.3%和62.4%。胡麻卵磷脂中磷脂酰胆碱的含量与大豆卵磷脂相似.略高于葵花卵磷脂。平均回收率为99.6%,RSD=3.12%。结论:用双波长薄层扫描法测定卵磷脂中磷脂酰胆碱的含量,方法经济实用,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