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细胞间粘附分子-1在血脑屏障上的表达和调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血脑屏障(BBB)主要由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MEC)相互紧密连接而成,可阻止物质进入中枢神经系统(CNS)。CNS要保持稳定独特的微环境有赖于BBB结构的完整。在多发性硬化(MS)等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由于BBB遭到破坏,血管周围细胞(星形细胞、巨噬细胞和小胶质细胞)及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MEC)释放多种炎性因子,脑和脊髓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上的粘附分子(AMs)的表达发生改变,从而影响BBB的通透性。其中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可与白细胞上的配体结合,使白细胞活化后进入CNS。本文就ICAM-1表达和调控与BBB相关的几个问题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王军  吕洁 《基础医学与临床》2008,28(12):1319-1320
在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及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xperimental allergic encephalomyelitis,EAE)中,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BBB)受到破坏,淋巴细胞介导BBB损害继而浸润中枢神经系统是MS发病特征之一,而炎症细胞黏附于内皮细胞是其由循环进入脑的第一步.研究表明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ICAM-1)在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MEC)的表达增加与淋巴细胞黏附和穿越BBB有关,ICAM-1的水平的升高被认为是反映BBB遭到破坏[1]和病情进一步恶化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3.
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又名CD54,是免疫球蛋白超家族的成员之一,是一种重要的细胞表面粘附因子。ICAM1在介导疟原虫感染红细胞(PRBC)和血管内皮细胞粘附中起到重要的作用。重症疟疾患者血管内皮细胞表面的ICAM1表达上调。PRBC在脑微血管中的扣押是脑疟的致病机制之一,ICAM1与PRBC表面的PfEMP1分子的相互作用是扣押的重要的分子基础。ICAM1与CD36在介导粘附时有协同作用。本文综述了近几年ICAM1介导粘附的机制及PRBC内皮细胞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
近十五年人们才发现炎症是哮喘发病的病理基础,它以白细胞浸润为主要特征,过程由白细胞与内皮细胞表面粘附分子介导,ICAM-1就是其中之一,我们在前期活体动物实验中证实了哮喘动物肺组织中内皮细胞一白细胞粘附现象显著,并且肺组织ICAM-1高表达,这有可能是发病过程中ICAM-1大量表达于内皮细胞表面,导致内皮细胞一白细胞粘附增加的结果。本实验采用肺组织机械分离法体外培养大鼠肺内皮细胞,将哮喘病理血清与内皮细胞共同孵育,用于细胞粘附的体外研究,借助间接免疫荧光标记技术及流式细胞分离法,我们首先研究了受哮喘病理血清刺激后肺微血管内皮细胞表面ICAM-1表达的情况,结果发现,血清孵育的内皮细胞ICAM-1表达比用DMEM培养基培养的内皮细胞表达量高;哮喘血清刺激4h后ICAM-1表达量达到峰值,长于4h则很快降低;正常血清或培养基处理的内皮细胞表达持续在一个低水平。  相似文献   

5.
血脑屏障(BBB)可以维持脑内稳态,防止循环分子和免疫细胞进入中枢神经系统。BBB由紧密连接(TJ)维系的特化脑内皮细胞组成,其完整性受大脑微脉管系统、紧密连接蛋白、大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MECs)、细胞转移途径以及酶机制等因素  相似文献   

6.
LPS和TNF—α诱导血管内皮细胞ICAM—1蛋白表达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和方法 采用细胞间免疫荧光染色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扫描技术,研究脂多糖(LPS)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表面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表达的诱导作用。结果 与内皮细胞表明ICAM-1的基础表达相比,LPS可诱导内皮细胞表面ICAM-1表达在第8-24h显著增加,但第36h有较明显的下降;TNF-α也可诱导内皮细胞表面ICAM-1表达在第8-24h显著增加,并在36h仍维持在较高水平。LPS和TNF-α与内皮细胞ICAM-1表达之间存在剂量反应关系。结论 LPS和TNF-α可诱导血管内皮细胞ICAM-1的表达,但内皮细胞在表达ICAM-1时对LPS的长期刺激可能产生耐受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旁路活化补体协同TNF -α对血管内皮细胞ICAM - 1表达及中性粒细胞 -内皮细胞(PMN -EC)粘附的影响。方法 :采用酵母多糖活化人血清 (ZAHS)单独、和TNF -α协同作用于体外培养的内皮细胞单层 ,用直接细胞计数和改良细胞ELISA方法检测中性粒细胞 -内皮细胞粘附率的变化和细胞间粘附分子 (ICAM -1)的表达。结果 :旁路活化补体单独作用于内皮细胞对PMN -EC粘附和ICAM - 1的表达仅有轻微影响 ;和 4 0 μg/L的TNF -α共同作用可以明显促进PMN -EC粘附率和ICAM - 1的表达。结论 :旁路活化补体对TNF -α诱导的PMN-EC粘附及ICAM - 1的表达具有促进作用 ,从而引起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8.
陈尧  李瑞祥  刘执玉 《解剖学报》2001,32(2):167-169,T015
目的:检测血管内皮的细胞间粘附分子(ICAM-)1和癌胚抗原(CEA)及血小板-内皮细胞粘附分子(CD31)的表达,以探讨癌细胞血管浸润转移机理。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结果:癌周直肠组织及淋巴结的血管内皮细胞,均有ICAM-1和CEA的表达。结论:提示在癌细胞沿血管转移过程中,ICAM-1和CEA是介导癌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稳定的粘附分子。尚不能确CD31在癌在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相互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9.
高血脂对血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5  
目的研究血清胆固醇 (cho)升高和氧化低密度脂蛋白 (OX -LDL)在血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 (VEC)损伤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高胆固醇血症家兔模型研究血清cho对红细胞变形性 ,白细胞自发活化率及粘附分子 (CD11b/CD18)表达的影响。采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HUVEC)研究OX -LDL对VEC粘附分子 (ICAM -1、VCAM -1)和MCP-1表达的影响。结果动物模型的结果指出随着血清cho升高 ,红细胞变形性降低 ,白细胞SAR和CD11b/CD18表达增加。由HUVEC获得如下结果 :(1)培养的HUVEC能少量表达ICAM -1和MCP -1及蛋白 ;(2)OX -LDL可显著增强ICAM -1、MCP -1及蛋白表达。对VCAM -1表达无影响 ;(3)OX -LDL有细胞毒性 ,引起VEC形态异常。结论血清cho升高引起红细胞变形性降低 ,白细胞SAR升高 ,活化的白细胞通过释放超氧阴离子自由基 (O·2-)和蛋白酶 ,损伤VEC ,从而破坏内皮的完整性。因此 ,血清cho升高是AS和心、脑血管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0.
血管瘤与血管内皮细胞活性因子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血管瘤与内皮素 1 (ET - 1 )、一氧化氮 (NO)和细胞间粘附分子 1 (ICAM - 1 )等血管内皮细胞活性因子的相互关系。方法 :选择 6 0例血管瘤患者 ,手术切除瘤体组织和周围少量正常组织 ,行HE染色 ,分为血管瘤增殖期和退化期两实验组。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检测血管瘤体和正常组织内ET - 1 ,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检测细胞间粘附分子 1 (ICAM - 1 ) ,采用Geriss法检测血浆NO水平。结果 :增殖期血管瘤较周围正常组织高水平表达ET - 1和ICAM - 1 ,低水平表达NO。退化期血管瘤瘤体ET - 1、ICAM - 1和NO水平同周围正常组织无明显改变。结论 :血管瘤的发生发展同血管内皮细胞活性因子密切相关 ,ET - 1、ICAM - 1和NO等血管活性因子的检测有助于血管瘤发病机制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肠癌淋巴管内皮细胞ICAM-1、CEA的表达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肠癌转移的主要途径是淋巴结转移。直接影响患者的预后。而淋巴系统转移首先是癌细胞沿着淋巴管转移 ,淋巴管转移涉及淋巴管内皮细胞与癌细胞的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的分子基础与细胞粘附分子有关。为此 ,本文运用石蜡切片免疫组化方法 ,研究 ICAM、CEA在淋巴管内皮细胞的表达 ,结果发现转移淋巴管内皮细胞表达 ICAM和 CEA,而正常淋巴管内皮细胞不表达 ICAM和 CEA,提示肠癌淋巴转移与淋巴管内皮细胞分泌 ICAM和 CEA有关  相似文献   

12.
肠癌淋巴管内皮细胞ICAM-1、CEA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肠癌转移的主要途径是淋巴结转移。直接影响患者的预后。而淋巴系统转移首先是癌细胞沿着淋巴管转移 ,淋巴管转移涉及淋巴管内皮细胞与癌细胞的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的分子基础与细胞粘附分子有关。为此 ,本文运用石蜡切片免疫组化方法 ,研究 ICAM、CEA在淋巴管内皮细胞的表达 ,结果发现转移淋巴管内皮细胞表达 ICAM和 CEA,而正常淋巴管内皮细胞不表达 ICAM和 CEA,提示肠癌淋巴转移与淋巴管内皮细胞分泌 ICAM和 CEA有关  相似文献   

13.
凝血酶对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凝血酶 (Thrombin ,TM )对脑微血管内皮的影响。方法 :将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进行培养 ,培养液中加入 10U的TM或10U的TM + 0 .4mU的组织蛋白酶G(CaspethsinG ,CATG ) ,相差显微镜动态观察内皮细胞形态的变化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 2 (MatrixMetalloproteinase 2 ,MMP 2 )表达的改变。 结果 :TM使内皮细胞发生收缩 ,细胞收缩程度具有时间依赖性 ,使内皮细胞MMP 2表达水平明显增加。TM +CATG加入培养液后 ,细胞形态、MMP 2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 (P >0 .0 5 )。结论 :TM通过激活蛋白酶激活受体 1(proteaseactivatedreceptor 1,PAR 1) ,使内皮细胞发生收缩 ,促进MMP 2表达 ,是TM增加血脑屏障 (BloodBrainBarrier,BBB)通透性的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热休克蛋白 6 0kD在动脉粥样硬化早期形成机制中的作用 ,本实验采用病原微生物同源性蛋白即结核杆菌纯化蛋白衍生物 (PPD ) ,观察其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EC )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 )粘附过程中的作用。利用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 ,测定人PBMC和EC的粘附率 ;采用McAbCD5 4和McAbIL 1β抑制试验 ,检测PPD对EC表达粘附分子的作用。结果显示 ,经PPD处理的EC对PBMC的粘附率增加 ,并有一定的时相关系 ,粘附分子ICAM 1在EC表面表达增加 ;McAbCD5 4可以降低PPD的EC和PBMC的粘附率 ,而McAbIL 1β对粘附率没有影响。PPD可以直接刺激EC表达粘附分子CD5 4,进一步参与介导白细胞与内皮细胞的粘附。  相似文献   

15.
炎症过程的一个重要特征是白细胞粘附并穿越微血管内皮细胞,向炎症部位募集.外渗的白细胞释放细胞毒性物质,如氧自由基、蛋白水解酶等,造成组织损伤.在炎症反应中,白细胞与内皮细胞的相互作用是一重要环节,它决定了白细胞经内皮迁移以及粘附分子参与白细胞粘附的整个过程.在炎症所致微循环损伤中,血小板内皮细胞粘附分子 - 1( PECAM- 1, CD31) 扮演了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16.
细胞间粘附分子-1(intercellularadhesionmolecule-1,ICAM-1)是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超家族成员之一,对白细胞牢固黏附和白细胞从血管中迁移到炎症组织部位起着关键作用.白细胞表面粘附分子与血管内皮细胞表面的粘附分子(如:ICAM-1)相互作用后可介导白细胞从血液循环中迁移到肺组织的炎症部位,这在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中起着重作用.本综述将简阐述ICAM-1及其表达调控在支气管哮喘中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7.
阿魏酸钠对TNF-α致内皮细胞NF-κB和ICAM-1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阿魏酸钠对TNF α致内皮细胞NF κB和ICAM 1表达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 :通过免疫组化技术观察阿魏酸钠对TNF α对培养内皮细胞 (ECV30 4)的NF κB和ICAM 1表达的影响。结果 :TNF α能使细胞核内NF κB及细胞表面ICAM 1表达明显增高 ,阿魏酸钠和TNF α共同作用后 ,可使内皮细胞核内NF κB及细胞表面ICAM 1表达显著降低。结论 :阿魏酸钠可显著减轻TNF α所致内皮细胞的损害 ,其机理可能与抑制内皮细胞NF κB活化 ,减少ICAM 1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抑制剂AG1478联合Endophilin-1基因过表达对血脑屏障(BBB)通透性的影响。方法建立了体外BBB模型,实验分为四组:对照组,AG1478组,endophilin-1基因过表达(p IRES2-endophilin-1)转染组;AG1478+p IRES2-endophilin-1转染组。采用跨内皮阻抗值测定和辣根过氧化物酶渗透试验评估血脑屏障通透性变化,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法检测脑微血管内皮细胞中紧密连接相关蛋白ZO-1和occludin的表达和分布变化。结果与单独应用AG1478或p IRES2-endophilin-1组相比,AG1478+p IRES2-endophilin-1转染组体外血脑屏障模型跨内皮电阻值显著降低,辣根过氧化物酶透过率显著增高(0.01),脑微血管内皮细胞中紧密连接相关蛋白ZO-1和occludin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0.05)。结论 EGFR抑制剂AG1478联合endophilin-1基因过表达增加BBB通透性可能与开放紧密连接相关。  相似文献   

19.
实 验与临床研究已经证实脑缺血后的病理过程中有明显的炎性反应 ,目前主要研究与炎性细胞浸润有关的粘附分子和脑血管内皮方面。1 内皮细胞产生的粘附蛋白分子目前报道较多的是内皮细胞与白细胞之间相互作用的粘附分子 ,因为白细胞与内皮细胞的粘附并跨内皮细胞造成浸润等过程需要粘附分子的介导。内皮细胞产生的粘附分子主要有E selectin(内皮选择素 ,主要存在于内皮细胞 )、P selectin(血小板选择素 ,主要存在于内皮细胞及活化血小板内 )、ICAM 1(细胞间粘附分子 1)、VCAM 1(血管内皮细胞粘附分子 1)、PE…  相似文献   

20.
血脑屏障(brain blood barrier,BBB)主要也括三层结构:脑血管内皮细胞、基底膜和星形胶质细胞的足突。有学者认为BBB包括两道屏障:一为毛细血管和毛细血管后做静脉腔面的内皮细胞,包括内皮之间的紧密连接,它们的作用是限制血浆成分不使其外流。一旦缺血,内皮屏障的完整性就受到破坏,白细胞黏附受体开始存内皮细胞上表达,微血管整合素表达发生异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