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移植心冠状动脉增殖性心脏病的预防与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心脏移植患者冠状动脉增殖性病变的发病情况。方法 对 5例长期存活的心脏移植受者进行了观察。患者在心脏移植后使用祛脂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及硝酸酯类药 ,观察心电图ST T改变、临床症状 (如胸痛等 )、血压、血糖、血脂 ,并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  5例患者术后各发生急性排斥反应 1~ 3次 ,均出现心电图多个导联T波倒置及ST段轻度下移 ,1年后ST T改变恢复正常 ,1例患者血糖长期升高 ,1例血脂升高 ,2例出现血压升高 ,冠状动脉造影均未发现冠状动脉狭窄。结论 对长期存活的心脏移植患者应注意冠状动脉增殖性病变的预防与监测 ,定期行冠状动脉造影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病人 男,35岁。发作性心前区闷痛1年,加重2个月。激动、饱餐、快步走可诱发心绞痛,休息后缓解,无静息下心绞痛发作。在外院按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药物治疗,效果差。无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史,有10年吸烟史。查体无异常。心电图示窦性心律,T波V1~6、aVl倒置,ST段V5~6压低;运动心电图示下壁、侧壁阳性,运动中因心绞痛发作及缺血型ST-T改变而终止。心脏超声示正常。冠状动脉(冠脉)造影示前降支(LAD)中段有2处收缩期重度狭窄,舒张期完全恢复正常。静脉给硝酸甘油对其无影响。1999年1月在…  相似文献   

3.
冠心病非心脏手术146例随机分成改良极化液组及对症治疗组,观察HR、MAP、ST-T改变、心律失常率及红细胞SOD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应用改良极化液者麻醉、术中及术毕HR、MAP基本平稳、ST-T改变及心律失常率逐渐下降,SOD明显升高。而对症治疗组MAP、SOD值与麻醉前比较均有降低,ST-T改善不明显,HR、心律失常率明显升高。麻醉后各参数两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及非常显著差异(P<0.05~0.01),提示改良极化液能提高SOD的活性及具有稳定内环境、抗心律失常、改善心肌缺血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心脏直视术中被迫紧急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在临床上很少见。1985年3月~1997年7月我们在心肺转流术(CPB)下行心脏直视术4163例,其中7例在心脏手术中发生冠状动脉意外被迫行CABG,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7例,男6例,女1例。年龄8~64岁,平均40.7岁。术前全组均无心绞痛病史,心电图STT无改变,均未行心导管检查。按NYHA心功能分级,Ⅱ级3例、Ⅲ级4例。原发病:心脏联合瓣膜病4例,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法洛四联症(TOF)、主动脉瓣…  相似文献   

5.
活动平板心电图与冠脉造影对照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吕田  伊佳 《医师进修杂志》1999,22(10):12-14
目的:以冠状动脉造为对照,分析活动平板心电图计算机多变量自动分析结果。方法:T国40例,女6例,年龄35 ̄69岁,平均年龄(50.15±9.26)岁,胸痛待查患者。除外睡眠 心电图有明显ST段改变者,并在平板运动试验后1个月内行冠状动脉造影。ST段下移测量点J点皇80ms处,以电脑2自动测量为主。结果:非冠心病组23例,运动心电图阴性19例,阳性4例,其中2例X综合征,2例为假阳性。1 ̄2支病变组  相似文献   

6.
在动物实验的基础上,对8例Ⅰ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了改良的微囊化新生猪胰岛细胞移植治疗。8例患者中,3例移植于网膜囊,5例移植于三角肌,于移植前及移植后1、6、12个月观察空腹血糖(FBG)、糖基化血红蛋白A1c(HbA1c)、C-酞、CD4阳性细胞、CD8阳性细胞、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和胰岛素用量(INS)的变化。结果显示,移植前后T细胞亚群无明显变化,提示无排斥反应发生;结果还显示移植的猪胰岛数量决定了疗效:移植量少于10个猪胰的胰岛(约326180±12130个胰岛),移植后INS减量少于40%,C-酞升高不明显,移植量达到10个猪胰的胰岛,术后INS减量>75%,C-酞峰值是术前的2.56倍。提示此种方法移植的必需量为10个新生猪胰的胰岛。  相似文献   

7.
体外循环心脏手术相关因素致肌钙蛋白T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Zhang D  Jin S  Wei S  Wang X  Sun B 《中华外科杂志》2000,38(5):372-374
目的 观察体外循环心脏手术相关因素致心肌细胞的损害程度,通过心肌肌钙蛋白T变化找出其相对规律及数据,为临床提供心肌保护措施及理论根据。方法 随机选择37例心脏手术,其中心脏瓣膜替换术15例,先天性心脏病15例,冠状动脉搭桥7例,于手术前、停机时、术后5h、术后第1天、术后第2天抽 血检测肌钙蛋白T浓度的变化经统计学处理,q检验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1)主动脉阻断时间〉60min组术后5小时肌钙蛋白  相似文献   

8.
烧伤后血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变化及其与感染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者观察了20例烧伤患者(TBSA≥30%)血清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的变化,探讨了其与感染的关系。8例TBSA≥50%的患者,7例出现早期G-CSF升高;5例TBSA≥70%的患者,除1例有创面脓毒症而G-CSF无变化外,其余患者均在伤后第1天即升高;12例TBSA〈50%的患者,7例升高但为时较晚。对11例临床诊断为创面脓毒症患者的分析表明,G-CSF的改变与感染有关,创面脓毒症时9  相似文献   

9.
为治疗重度I型糖尿病(IDDM),行带血管胎儿胰腺及胸腺腹腔内联合移植30例,随-5年20例,显效14例,有效6例。空腹及餐后血糖水平较移植前明显下降(P<0.01),C肽水平上升(P<0.01)。无1例出现血糖复升,35%的受者仍有低血糖发生。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变化提示胎儿胰腺及胸腺联合移植对ID-DM患者免疫系统的调节具有远期效应,对减少排斥促进胰岛功能有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10.
心脏移植后的移植心冠状动脉血管病与急性排斥反应一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移植心冠状动脉血管病与急性排斥反应的早期诊断。方法 对1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施行同种原位心脏移植术。术后定期随访,观察项目有:临床表现,血液生化,标准十二导联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心内膜心肌活检,冠状动脉造影术。结果 术后5-6个月,患者出现乏力,活动后胸闷,心悸,发热等全身或心脏非特异性症状,并有持续存在的窦性心动过速,左心室射血分数(EF)降低,右心房内径增大,室间隔增厚,持续三尖瓣返流,外周血白细胞持续升高,增加免疫抑制剂用量后症状好转或消失,术后9个月,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典型的冠状动脉血管病改变,以左前降支及其中,远段分支血管弥漫性狭窄病变为甚,心内膜心肌活检显示典型的急性排斥反应改变(I-A型)。结论 心脏移植术后系列超声心动图和心电图检查可作为早期移植心冠状动脉血管病和急性排斥反应的无创性检测方法。心内膜心肌活检和冠状动脉造影为确诊手段。  相似文献   

11.
异丙酚对气管切开插管应激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研究异丙酚对喉部手术气管切开插管期应激反应有无抑制作用。方法:拟行喉部手术病人40例,随机分成两组:异丙酚组在切皮前静注异丙酚1.5-2mg/kg后用微泵持续给药6-8mg.kg^-1.h^-1至气管插管后5分钟对照组注入生理盐水,观察记录切皮前(T1),切管时(T2),插管时(T3)及插管后3(T4),5(T5),10分钟(T6)病人SBP,DBP,HR,SpO2及测定血浆去甲肾上腺素,肾  相似文献   

12.
三例心脏移植的远期心功能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探讨促进心脏移植患者长期存活的因素。方法2例采用原位心脏移植的标准术式,1例采用全心脏原位移植术。供心用冷St.Thomas停搏液,冷生理盐水保存;移植期经冠状静脉窦持续逆行灌注含钾温血。结果3例患者恢复满意,已分别存活5年、3年和1年余;随访心电图、心导管、超声心动图和心脏ECT等检查均证实心功能正常,射血分数分别为66.0%、65.6%和68.5%;第1例和第3例已从事体力劳动,第2例已恢复整日教学工作。结论正确的手术方法、优良的心肌保护、早期发现急性排斥反应和正确的处理等是提高移植后近、远期疗效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冠心病病人上腹部手术围手术期的心脏保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冠心病病人上腹部手术围手术期有关心脏保护的问题。方法86例拟行上腹部手术的冠心病病人应用高位胸段硬膜外交感神经阻滞(HTESB),术前1~4天行胸段(T3~5)硬膜外腔头侧置管3~5cm,每4小时硬膜外注射0.5%利多卡因5ml,维持到术后1~2周。结果用药后数分钟即可明显改善自觉症状,SBp、DBp下降1.33kPa左右,HR减慢5~10次/分,ECG显示缺血性改变的ST-T在数分钟后至数日内均有改善或转为正常。术前、术中无死亡病例,术后1例因冠心病发作猝死。结论HTESB能明显改善心肌缺血,稳定循环指标,对上腹手术合并冠心病的病人具有良好的心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心脏直视术围术期血浆内皮素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心脏直视术围术期内血浆内皮素(ET-1)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变化及相关性。方法 观察30例心脏直视术围术期内血浆ET-1和CGRP的动态变化。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其含量。结果 ET-1在术中较术前和术后明显升高,CGRP在要中较术前明显降低,术后第一天较术前明显增高,ET-1与CGRP在术中呈显著负相关,两者在术后低心排组明显增高。结论 心脏直视手术是降低血浆CGRP和增高ET-  相似文献   

15.
肾移植患者术后早期血浆内皮素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32例尸体肾移植患者术前及术后早期3个月的血浆内皮素-1(ET-1)浓度进行了动态观察,同时行前列腺素E-2(PGE-2)、血栓素B-2(TXB-2)与环孢素A(CsA)血浓度的测定及移植肾功能与血压的监测。ET-1、PGE-2及TXB-2均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CsA血浓度采用多克隆抗体偏振免疫荧光法(TDX)进行。结果显示:移植前患者的血浆ET-1平均浓度为10.27±0.57pg/ml,移植后3个月各阶段的ET-1值均显著降低,平均浓度为4.62±0.14pg/ml。与此同时,血浆Cr和BUN值以及收缩压、舒张压也呈现相似的变化,与移植前相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且血浆ET-1浓度的变化与移植肾功能及血压密切相关。血浆ET-1浓度可作为肾移植术后的一项监测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6.
肝脏移植急性排异与慢性排异的临床和病理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肝脏移植急性排异和慢性排异的临床表现及病理改变。方法观察和分析了我院2例肝移植患者术后出现急性和/或慢性排异时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病理所见。结果急性排异时.AST和ALT升高十分显著,而TBIL相对低,病理学有三个主要特征;而慢性排异时,TBIL。升高非常明显,AST和ALT相对低,病理学有两个主要特征。结论实验室检查和病理特征对于鉴别急、慢性排异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麻醉手术中QRS-ST-T波电交替14例报告朱云章*肖春辉*QRS-ST-T波电交替为一种少见的心律失常。本文报告麻醉手术中连续动态心电图观察100例中QRS-ST-T波电交替14例。临床资料本组14例中,男10例、女4例。平均年龄52±8.3(43...  相似文献   

18.
通过检测心脏体外循环手术前后病人血清中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T细胞亚群、自然杀伤细胞,观察分析心脏CPB手术病人细胞免疫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选择:24例风心病择期换瓣病人,术前,CPB10分钟、CPB2小时,术后和1天、3天、5天检测血清sIL-2R水平,T细胞亚群及NK细胞活性,术后第1天血清sIL-2R水平升高,CO4(辅助细胞)活性明显降低,CD4/CD8(辅助细胞/抑制细胞)比值下降,NK  相似文献   

19.
胆道围术期动态心电图临床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30例心肺功能正常的胆道择期手术患者,采用动态心电图24小时临床监测。结果麻醉后、术中操作时心率有不同程度的减慢,部分患者发生严重心律失常和ST-T改变,与术前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提示在胆囊手术操作中应严密观察血压、心率、心律和心电图的变化,积极做好胆道围手术期处理。  相似文献   

20.
心脏移植术后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心脏移植术后长期存活的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心脏移植术后长期存活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相关的临床因素进行评价,筛选出移植心冠状动脉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高脂血症、热缺血时间、巨细胞病毒(CMV)抗体阳性、移植后时间及慢性排斥反应是移植心冠状动脉病变的危险因素,而年龄、高血压和糖尿病与移植心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不明显;多元Losgitic回归分析,移植后时间和慢性排斥反应是移植心冠状动脉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1,P=0.003)。结论心脏移植术后冠状动脉病变的实质是慢性排斥反应;与供心的热缺血时间、高脂血症及巨细胞病毒感染等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