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弥漫性轴索损伤(DAI)是闭合性脑外伤中最严重的一种原发性脑损伤,其病情重,死亡率和致残率极高.我院1995~2003年收治典型DAI29例,就其早期CT征象和病理基础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临床及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临床表现、特殊CT表现及病理机制。方法分析58例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临床及CT图像资料。结果脑弥漫性轴索损伤临床表现:①头部受加速性或减速性旋转性损伤;②伤后即刻昏迷;③生命体征紊乱;④四肢肌张力改变;⑤无明确的神经定位体征。CT诊断标准:①大脑皮髓质交界处和(或)大脑中轴区多个直径<2cm的出血灶;②弥漫性脑肿胀;③脑室、脑池普遍受压变小/消失;④中线无移位或轻度移位(<5mm);⑤合并其他颅脑损伤。结论临床表现结合CT表现可明确诊断脑弥漫性轴索损伤;外伤导致原发性下丘脑和脑干血管运动中枢受损所致的弥漫性脑肿胀属于弥漫性轴索损伤的特殊类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MRI对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搜集经临床证实的41例DAI患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4例DAI早期MRI表现为弥漫性脑肿胀,脑室及脑沟、裂、池受压变小或闭塞;脑实质出血33例,呈斑点状,直径小于2.0cm;蛛网膜下腔及脑室出血17例;硬膜下血肿13例;硬膜外血肿7例;颅骨骨折8例。结论:MRI对DAI具有较高诊断价值,可弥补CT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4.
脑弥漫性轴索损伤MRI诊断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AI)的MRI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对20例临床表现符合DAI的病例MRI表现特点进行分析。结果:MRI表现为中线未见移位,多数病灶较小且为非出血性,脑干和胼胝体损伤灶多见于重度头部损伤病人,本病常伴有其他类型脑部损伤。结论:MRI是DAI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结合临床,能对DAI作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AI)的常规序列MRI表现,探讨常规序列MRI对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0例DAI患者的临床及MRI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0例患者中26例(86.7%)患者MRI表现异常,其中弥漫性脑肿胀18例、脑实质出血或水肿12例、蛛网膜下腔及脑室出血10例、硬膜下血肿5例、硬膜外血肿3例。4例MRI检查未见异常。结论常规序列MRI对DAI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CT和MR对颅脑损伤的诊断价值和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36例颅脑损伤CT、MRI表现。结果 头皮损伤220例、颅骨损伤157例、脑损伤236例,可单独或合并损伤。结论 MRI对非出血灶或小出血灶较CT敏感,对白质挫裂伤较CT敏感,对颅后窝病灶的显示更清楚,因此,MRI可作为颅脑CT的重要补充,目前MRI主要受检查时间较长的限制。随着诊断设备的进步,快速成像的MRI仍是颅脑损伤最重要的检查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7.
CT、MR对脑弥漫轴索损伤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CT、MR对脑弥漫轴索损伤(DAI)的诊断价值及与临床、预后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确诊的DAI25例,均做了CT、MR检查。结果25例中CT共发现65个病灶,MR共发现263个病灶,二者差异有显著性(P<0.01),MR对脑内非出血性病灶及脑干、胼胝体病灶的敏感性优于CT(P<0.05)。损伤部位与患者临床预后、GCS评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CT、MR为DAI的临床诊断、预后判断提供了可靠的影像学依据,MR对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诊断价值明显优于CT。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颅脑损伤首次CT检查阴性的原因,提高对颅脑损伤的再认识。方法:回顾68例颅脑损伤的临床资料。结果:全部病例首次CT检查阴性,复查CT或M R I发现颅内病变,包括D IA、脑挫裂伤、外伤性脑梗死、迟发性颅内病变(颅内血肿、硬膜下积液)。结论:根据病情变化及时复查CT或M R I,对发现病变、指导治疗极具意义。  相似文献   

9.
王东明 《临床医学》1998,18(10):12-14
近年来,随着影像学诊断技术的进步和病理学研究的深入,严重闭合性颅脑损伤中的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AI),愈来愈受到重视。现根据本院临床诊断的77例,对有关问题进行分析讨论。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77例,占同期严重闭合性颅脑损伤的12.3%。其中男性56例,女性21例,年龄从10个月~71岁,平均年龄31岁。交通事故伤49例,坠落伤17例,其它伤11例。 1.2 临床表现 伤后持续昏迷69例,有中间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海绵窦肿瘤的CT和MRI特征.[方法]回顾分析89例经病理证实的海绵窦肿瘤的CT和MRI资料,包括垂体瘤25例、鼻咽鼻窦肿瘤29例、鞍旁脑膜瘤14例、鞍旁胆脂瘤3例、三叉神经鞘瘤6例、海绵窦转移瘤4例、鞍区脊索瘤5例、鞍旁软骨肉瘤2例和鞍旁骨软骨瘤1例.[结果]双侧海绵窦受累26例,单侧受累63例.肿瘤表现为病变侧海绵窦扩大和外缘膨隆(89例)、海绵窦CT密度异常并不同程度强化(62例)、海绵窦MR信号异常并不同程度强化(68例)、颈内动脉受累(76例)和颅底骨质破坏(47例).[结论]海绵窦肿瘤主要表现为海绵窦形态、密度或信号异常、颈内动脉及邻近结构受侵.  相似文献   

11.
出血性脑梗死(HT)多见于溶栓后或栓塞患者,表现为在梗死灶的基础上合并高密度出血灶。HT是影响溶栓疗效和安全性的主要并发症,尤其是严重的出血性脑梗死,可以导致病情恶化和死亡。自CT、MRI应用以来,HT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回顾总结20例HT患者影像学特征及其临床价值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在CT阴性的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al injury,DAI)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34例CT为阴性而临床可疑为DAI的患者在外伤后3 d内常规在3.0T磁共振行SWI和常规序列T1WI、T2WI、液体衰减翻转恢复序列(FLAIR)扫描,比较它们对DAI的检出率和检出病灶数目,评价SWI在诊断中的作用。结果:SWI可清楚显示27例DAI的颅内异常小出血灶,检出率达79.41%,常规T1WI、T2WI、FLAIR序列对DAI检出率分别为20.5%、26.47%和41.17%;SWI、T1WI、T2WI、FLAIR各序列检出微小出血量分别为261、39、61、89,SWI与T1WI、T2WI和FLAIR的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SWI对DAI出血性病灶的检出具有极高的敏感性,能够检出更多、更小病灶,且病灶显示更加清晰,在临床上可疑为DAI的患者应尽早行SWI序列扫描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利用DTI探讨急性酒精中毒对大鼠脑干弥漫性轴索损伤(DAI)的影响。材料与方法 85只雄性大鼠,分对照组(N组),急性酒精中毒组(A组),DAI组(T组)和急性酒精中毒合并DAI组(AT组)。对照组和各实验组动物(模型制作成功后1 h、3 h、6 h、12 h、24 h)进行MRI检查,并取脑干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急性酒精中毒合并DAI组脑干ADC值于伤后1 h开始降低,6 h达最低点,此后ADC值逐渐升高,24 h达到最高;FA值1 h即降低,随时间逐渐降低,24 h达到最低值。急性酒精中毒合并DAI组伤后各时间点FA值低于单纯DAI组,伤后3 h、6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2 h内ADC值低于单纯DAI组,24 h后高于DAI组。结论急性酒精中毒可以加重DAI后脑水肿及轴索损伤,DTI能更敏感地检测到常规MRI不能发现的急性酒精中毒合并DAI后脑干部位脑水肿及轴索损伤情况。  相似文献   

14.
脑弥漫性轴索损伤 (DAI)即脑白质剪切伤 ,其临床病情重 ,死亡率高 ,诊断困难。现就我们诊断为DAI的 36例CT表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36例 ,男 2 7例 ,女 9例 ,年龄 1 1~ 69岁。致伤原因 :交通事故 30例 ,高处坠落 6例。受伤时头部因加速 (或减速 )运动致伤 ,伤后原发性昏迷持续时间较长 ,且无明确的神经定位体征。36例中 32例行保守治疗 ,4例由于脑肿胀严重、颅骨凹陷骨折行手术治疗。院内死亡 1 5例 ,植物状态 5例 ,其余不同程度伤残。本组 36例均见双侧脑实质内不规则的境界不清的低密度区。脑实质斑点状多发、小灶性出血 …  相似文献   

15.
16.
回顾性分析了34例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病例的CT征象和临床特点,使用西门子SomatomARC机,伤后24小时内扫描。结果CT典型的征象:脑白质内单发或多发小出血灶蛛网膜下腔出血和脑室内出血,急性弥漫性脑肿胀。我们认为CT可为本病的临床诊断提供了可靠的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弥漫性轴索损伤是外伤性脑损伤的严重形式之一,是造成患者死亡和致残的一个主要原因,由于轴索损伤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故影像学诊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随着磁共振(MRI)硬件设备及软件技术的不断发展,MRI对弥漫性轴索损伤的诊断水平也在逐步提高,本文就MRI的各种序列对弥漫性轴索损伤的应用价值及前景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诊断与治疗5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弥漫性轴索损伤 (diffuse axonal injury,DAI)发病率高 ,预后恶劣 ,诊断与治疗方法不一 ,值得总结与探讨。兹将我院1995 - 0 9~ 2 0 0 1- 0 9共收治诊断为 DAI患者 5 0例 ,现就 DAI诊治情况作初步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 35例 ,女 15例 ,好发年龄于 18~ 40岁。车祸 35例 ,海上作业坠落伤 15例。入院时全部为昏迷状态 ,GCS在 3~ 12分。CT的表现 :脑肿胀 ,脑室和脑池受压变小。脑白质与脑灰质交界处散在 ,不对称高密度小出血点和蛛网膜下腔出血或硬膜下薄层血肿。MRI的表现 T2 加权可脑白质、脑灰质交界处和胼胝体散在 ,分…  相似文献   

19.
脑弥漫性轴索损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建设、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近年我国颅脑外伤呈明显上升趋势。虽然近20年来对颅脑损伤研究有了很大进展,诊断技术及治疗措施也在不断完善,但重型颅脑损伤的病死率仍未见明显下降。因此阐明重型颅脑损伤,特别是常见的弥漫性轴索损伤主要死亡原因及病理改变,将有助于提高颅脑损伤的诊治水平。闭合性颅脑损伤常被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两种,近十年来,又有将其分为局灶性和弥漫性脑损伤[1,2](diffuseandfo-cafbraininjuries,DBIandFBI),并被愈来愈多的临床和病理学者所接受。前者包括脑挫裂伤、颅内血肿及由于脑疲或颅压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对脑血吸虫性肉芽肿的CT和MRI表现进行分析,探讨脑血吸虫性肉芽肿的CT和MRI特征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及临床证实的脑血吸虫性肉芽肿17例。采用EXEL 1900 Super CT机及XGY0.3T开放式永磁型MRI仪,分别进行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幕上大脑15例,幕下小脑2例。CT平扫病变呈等或稍高密度,MR平扫T1WI大多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但低于脑脊液信号,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呈稍高信号。CT和MRI增强表现为:脑皮质或皮层下区多发或单发大小不等强化结节,呈簇状聚集成团。【结论】脑血吸虫性肉芽肿的CT和MRI表现具有特征性;是临床诊断脑血吸虫性肉芽肿的最有价值的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