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张冰 《中国民康医学》2022,(14):134-136
目的:比较血液透析(HD)和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治疗高龄终末期肾病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该院收治的120例高龄终末期肾病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HD治疗,观察组采用CVVH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水平、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和营养指标[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Scr、BUN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IL-6、TNF-α、hs-CR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TP、Alb、Hb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VVH治疗高龄终末期肾病患者的效果优于HD,可降低Scr、BUN、IL-6、TNF-α和hs-CRP水平,提高其TP、Alb、Hb水平。  相似文献   

2.
邵碾红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7):1281-1282
目的观察氟伐他汀联合缬沙坦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CRF)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90例CRF MHD患者,依据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接受缬沙坦治疗,观察组接受氟伐他汀联合缬沙坦治疗。统计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及肾功能指标[血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IL-6、TNF-α、hs-CRP、BUN、SCr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IL-6、TNF-α、hs-CRP、BUN、SC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CRF MHD患者采用氟伐他汀联合缬沙坦治疗可有效抑制炎症反应,改善残余肾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HP)联合血液透析(HD)对慢性肾衰竭患者肾功能、血清炎症因子及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骨形态形成蛋白-7(BMP-7)水平的影响.方法:将86例慢性肾衰竭患者根据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3例.观察组采用HP联合HD治疗,对照组采用HD治疗,连续治疗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肾功能、血清炎性指标以及CTGF、BMP-7水平变化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尿素氮(BUN)、血肌酐(Scr)、24 h尿蛋白定量、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ɑ)及CTGF水平明显降低(P<0.05),而BMP-7含量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BUN、Scr、24 h尿蛋白定量、IL-6、hs-CRP、TNF-ɑ及CTGF水平降低(P<0.05),BMP-7含量增加(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39).结论:HP联合HD治疗可以改善慢性肾衰竭患者肾功能、调节机体炎性因子水平,不良反应较少,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将48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血液透析组和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组,每组各24例;另选择24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透析前、透析治疗12周后,各组研究对象的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清蛋白水平。结果:透析前,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组和血液透析组患者的血清IL-6、TNF-α、hs-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清蛋白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12周后,血液透析组患者的血清TNF-α水平较治疗前有显著上升(P<0.05);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组患者的血清IL-6、TNF-α、hs-CRP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结论: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可降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炎症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高通量血液透析与低通量血液透析对重症肾衰竭患者肾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第九七一医院收治的重症肾衰竭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透析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低通量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2组患者均治疗3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采用全自动生物化学分析仪检测血肌酐(Scr)、内生肌酐(Ccr)、尿素氮(BUN)及总蛋白(TP)、白蛋白(ALB)、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采用化学免疫法检测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记录2组患者治疗前后24 h尿量,计算治疗前后残肾功能(RRF)。记录并比较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和1 a生存率。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的Scr、Ccr、BUN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患者的Scr、BUN水平下降,Ccr水平升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Scr、BUN水平低...  相似文献   

6.
探讨血液透析联合杏丁注射液治疗慢性肾衰竭(CRF)的效果及对胃肠激素的影响。将150例CRF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血液透析,观察组采用血液透析联合杏丁注射液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结束后,观察组肾功能指标(24h尿蛋白、BUN、Scr、CCr)、炎性指标(TNF-α、IL-6、IL-8)、胃肠激素(GAS、Leptin、SS)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且在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血液透析联合杏丁注射液治疗CRF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肾功能。  相似文献   

7.
李静 《黑龙江医学》2021,45(11):1138-1139
目的:探讨高通量血液透析对重症肾衰竭患者炎症指标及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7月—2019年12月期间河南省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80例重症肾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炎症指标[白细胞介素-6(IL-6)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营养状态[血浆白蛋白(ALB)与血浆总蛋白(TP)]变化.结果: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TNF-α、IL-6、hs-CR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TNF-α、IL-6、hs-CRP水平比对照组患者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593、3.707、12.306,P均=0.000);两组患者ALB、TP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ALB、TP水平比对照组患者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672、4.149,P均=0.000).结论: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重症肾衰竭患者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减轻炎症反应,改善其营养状态,进而促使患者获益.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体内的炎性反应与营养水平。方法:收集2011年3月-2012年6月在本院血液透析中心的6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组,30例健康成人为正常对照组,比较两组的炎性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Hb、ALB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血清hs-CRP、IL-6、TNF-α及MQSGA评分明显升高,Hb、ALB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体内存在明显的炎症反应与营养障碍。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百令胶囊联合腹膜透析治疗慢性肾衰竭(CRF)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CRF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腹膜透析治疗,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研究组加用百令胶囊联合治疗,12周为1个疗程,两组均持续治疗1个疗程。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残余尿量、尿素清除指数(KT/V)]、肾功能指标[尿素氮(BUN)、血肌酐(Scr)、24h尿蛋白定量(NDBDL)]及血清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IL-6)]水平。结果治疗12周后,研究组残余尿量无显著变化(P>0.05),对照组残余尿量较治疗前显著下降,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患者KT/V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上升,且研究组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两组患者BUN、Scr、NDBDL、TNF-α、Hs-CRP、IL-6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研究组NDBDL、TNF-α、Hs-CRP、IL-6水平明显小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之间BUN、Scr比较无显著差异(P均>0.05)。结论百令胶囊辅助腹膜透析治疗CRF效果良好,值得推介。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的改善作用,并探讨了其相关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本院2009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对照组和辛伐他汀干预组,每组50例,另取该院体检中心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正常对照。hs-CRP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IL-6和TNF-α表达水平的检测使用ELISA法。结果常规透析对照组和辛伐他汀干预组Hs-CRP、IL-6、TNF-α、TC、LDL-C、HDL-C、BUN和Scr的表达水平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但均与健康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研究后常规透析对照组Hs-CRP、IL-6、TNF-α、TC、LDL-C、HDL-C、BUN和Scr的表达水平与研究前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辛伐他汀干预组Hs-CRP、IL-6、TNF-α、TC、LDL-C水平治疗6个月后则较研究前显著减低(P<0.05),HDL-C表达水平又较研究前显著升高(P<0.05)。研究后辛伐他汀干预组BUN和Scr表达水平与研究前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常规透析对照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32.0%显著高于辛伐他汀干预组的18.0%(P<0.05)。结论辛伐他汀能显著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微炎症状态,降低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值得临床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HD)联合血液灌流(HP)对尿毒症患者体内毒素清除率及颈动脉内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尿毒症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20)和研究组(n=20),2组均进行常规HD治疗,研究组同时联合HP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检测并比较治疗前后2组毒素含量及清除率、血清炎性因子水平;采用超声诊断仪检测治疗前后2组劲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变化。结果:治疗后2组Scr、BUN及研究组PTH、β2-MG含量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且研究组PTH、β2-MG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TH、β2-MG清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2组血清MDA、hsCRP、IL-6、TNF-α含量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研究组血清hs-CRP、IL-6、TNF-α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对照组IMT及斑块面积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大(P<0.05),研究组IMT及斑块面积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后研究组斑块面积明显小于对照组(P<0.01)。结论:HD联合HP可明显提高尿毒症患者中大分子毒素清除率,减轻患者机体炎性反应,同时可有效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高通量血液透析法在清除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β2微球蛋白以及炎症反应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在我院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96例,应用随机抽样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肾功能、炎症反应相关指标以及β2-MG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BUN、Scr、hs-CRP、IL-6、TNF-α、β2-MG水平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BUN、Scr、β2-MG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hs-CRP、IL-6、TNF-α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高通量血液透析疗法可以有效改善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患者的肾功能水平、降低炎症反应水平以及β2-MG水平,具有较高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受体拮抗剂联合甲泼尼龙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效果及对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12月我院收治的慢性肾小球肾炎82例,按照简单随机化法分为两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AngⅡ受体拮抗剂(厄贝沙坦)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甲泼尼龙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对比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CRP)及白细胞介素-6(IL-6)]、肾功能指标[血尿素(BUN)、肾小球滤过率(GFR)及血肌酐(Scr)]、血清诱导蛋白8样分子2(TIPE2)的mRNA、β2-微球蛋白(β2-MG)表达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12%,较对照组的73.17%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TNF-α、IL-6、hs-CRP、BUN、Scr水平较对照组低,GFR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TIPE2的mRNA表达、β2-MG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ngⅡ受体拮抗剂联合甲泼尼龙应用于慢性肾小...  相似文献   

14.
陈奕蒙 《当代医学》2021,27(29):52-55
目的 探讨左卡尼汀联合高通量血液透析对改善尿毒症患者贫血及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120例尿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的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透析和左卡尼汀治疗,观察组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析和左卡尼汀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常规[(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血细胞比积(Hct)]、生化指标[(血清肌酐(Cr)、尿素氮(BUN)、白蛋白(ALB)、β2微球蛋白(β2-MG)]、微炎症指标[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两组RBC、Hb、Hct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Cr、BUN、β2-MG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ALB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hs-CRP、IL-6、TNF-α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67%,低于对照组的1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尿毒症患者采用左卡尼汀联合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可有效改善贫血及微炎症状态,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帕立骨化醇联合血液透析滤过治疗糖尿病肾病慢性肾衰竭的疗效及其对骨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在本院确诊的90例糖尿病肾病慢性肾衰竭患者,采用简单随机分组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血液透析滤过治疗,观察组帕立骨化醇联合血液透析滤过治疗,均持续治疗8周。分别于治疗前后,测定患者血肌酐(SCr)、尿酸(UA)、尿氮素(BUN)、血磷、血钙、I型原胶原N端前肽(PINP)和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水平,并记录两组患者恶心呕吐、食欲降低、静脉炎和胃肠道反应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的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77.78%有效率(χ2=4.406,P=0.036)。治疗后,观察组UA、SCr、BUN、血磷、PINP和iPTH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而血钙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出现恶心呕吐、食欲降低、静脉炎和胃肠道反应等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帕立骨化醇联合血液透析滤过治疗糖尿病肾病慢性肾衰竭可以明显提高临床疗效,降低肾功能指标,改善患者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在慢性肾衰竭合并贫血患者治疗过程中应用血液透析以及血液透析滤过,探析对患者贫血的影响.方法 利用自愿参与原则自该院2015年8月—2016年8月期间所收治的慢性肾衰竭合并贫血患者中方便选取56例参与该次探究,给予所有患者促红细胞生成素、叶酸以及铁剂治疗.根据透析方式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患者例数均为28例.在参照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应用血液透析,在研究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应用血液透析滤过,对比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Hb(血红蛋白)、HCT(红细胞压积)、Sf(血清铁蛋白)、hs-CRP(超敏C反应蛋白改善程度).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前的Hb(62.3±4.0)g/L、HCT(21.3±4.5)%、Sf(68.3±6.2)μg/L、hs-CRP(10.5±3.6)mg/L对比参照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12周后的Hb(100.3±6.3)g/L、HCT(32.5±2.5)%、Sf(134.2±14.5)μg/L、hs-CRP(8.1±3.1)mg/L显著性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给予慢性肾衰竭合并贫血患者相同贫血药物治疗后再给予患者血液透析滤过可以显著提升临床疗效,且临床疗效明显优于血液透析.  相似文献   

17.
单剑萍  季刚 《疑难病杂志》2012,11(7):514-516
目的探讨静脉注射左卡尼汀(L-CN)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微炎性反应状态相关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透析龄大于6个月的MHD患者7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36例,治疗组于每次透析结束时静脉注射左卡尼汀1g,对照组静脉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治疗3个月,分别检测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3个月时MHD患者的血生化指标、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IL)-6、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变化。结果治疗1个月后治疗组hs-CRP、IL-6、IL-8、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均<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hs-CRP、IL-6、IL-8、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进一步下降(P均<0.01),对照组仍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左卡尼汀可以降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hs-CRP、IL-6、IL-8、TNF-α水平,改善微炎性反应状态。  相似文献   

18.
马宝 《当代医学》2021,27(9):171-173
目的研究肾康注射液辅助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CRF)的效果及对肾功能、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100例CRF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辅治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对症治疗,辅治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肾康注射液辅助治疗,两组均治疗4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观察患者肾功能指标[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及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变化。结果辅治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0%(P<0.05);治疗前,两组Scr、BUN、IL-6、CRP、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Scr、BUN、IL-6、CRP、TNF-α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后辅治组Scr、BUN、IL-6、CRP、TNF-α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肾康注射液辅助治疗CRF效果良好,可有效改善患者肾功能,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血液透析联合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重型肝炎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82例重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血液透析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血清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及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8(IL-8)、IL-10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和内毒素水平,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7%(38/4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3%(28/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血清TBIL、ALT、AST水平和IL-8、TNF-α、内毒素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IL-10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透析联合血浆置换治疗重型肝炎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改善肝功能指标和炎性因子水平,其效果优于单纯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赖丽萍 《吉林医学》2023,(2):396-398
目的:探讨持续性血液透析(HD)在老年慢性肾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赣州市大余县人民医院7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老年慢性肾衰竭患者,以随机数表法为分组依据,将患者归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n=35)患者行常规HD治疗,观察组(n=35)患者行持续性HD治疗,比较两组不同透析时间的相关生化指标[血清肌酐(Cr)、尿素氮(BUN)、血红蛋白含量(HGB)、血清总蛋白(TP)]、血清炎性指标[白细胞介素-8(IL-8)、C-反应蛋白(CRP)]以及机体营养状况。结果:观察组透析后血清Cr、BUN水平低于对照组,HGB与TP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透析后,观察组患者的机体营养状况差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透析后2项血清炎性指标(IL-8与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性HD能够有效改善老年慢性肾衰竭患者的肾功能,减轻机体炎性反应,但容易导致营养不良,对此需要警惕,并注意加强患者的营养,以保障透析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