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通过体外细胞实验,观察骨形态发生蛋白-7(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7,BMP-7)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 ,TGFβ1)处理的人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HSC)增殖,活化及TGFβ信号转导的影响,探索BMP-7抗肝纤维化的机制.方法 以不同浓度(80、40、20 ng/ml)BMP-7及TGFβ1(5 ng/ml)处理人肝星状细胞LX-2,CCK8法检测LX-2增殖,免疫化学染色法观察α-平滑肌动蛋白(α-SMA)与Ⅰ型胶原的表达,RT-PCR检测TGFβⅠ、Ⅱ型受体mRNA,Smad3、Smad7 mRNA的表达.结果 经TGFβ1刺激后,LX-2增殖能力无明显改变.BMP-7(80、40、20 ng/ml)处理后,LX-2细胞增殖均被抑制,抑制率分别为28.9%、19.6%、10.5%(P<0.01).TGFβ1处理组与细胞对照组比较,LX-2表达α-SMA 和Ⅰ型胶原增加(P<0.01),加入BMP-7(20、40、80 ng/ml)处理48 h后可抑制细胞活化和胶原表达,抑制作用随处理浓度增强而增强(P<0.01, P<0.05).5 ng/ml TGFβ1处理48 h后,TβRⅠ、TβRⅡ、Smad3 mRNA表达增加(P<0.01),Smad7 mRNA表达减少(P<0.01).BMP-7可减少Smad3 mRNA表达(P<0.01),增加Smad7 mRNA表达(P<0.01, P<0.05),但对TβR mRNA的表达影响不显著(P>0.05).结论 BMP-7可抑制肝星状细胞的增殖和活化,减少Ⅰ型胶原的表达,其机制可能为抑制TGFβ/Smad通路中Smad3 mRNA表达,增加Smad7 mRNA表达,从而拮抗TGFβ1的促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胶原三股螺旋重复蛋白1(CTHRC1)甲状腺乳头状癌TPC-1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 成功筛选干扰甲状腺乳头状癌TPC-1细胞CTHRC1表达的siRNA,以脂质体转染法将siRNA转染甲状腺乳头状癌TPC-1细胞,采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转染后TCP-1细胞中CTHRC1mRNA和蛋白表达的变化。实验分组:将筛选的干扰序列转染TPC-1细胞作为干扰组(si-CTHRC1组),将随机阴性对照序列转染的TPC-1细胞作为阴性对照组(si-NC组),以不做任何处理TPC-1细胞为空白组(WT组)。采用CCK-8实验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AV/PI双染观察各组TCP-1细胞凋亡的变化;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 TPC-1 细胞中含剪切型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Caspase-3)蛋白、剪切型多聚 ADP 核糖聚合酶 1 (c-PARP1)蛋白表达水平以及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1/2(ERK1/2)表达水平。结果 将筛选出明显抑制 TPC-1 细胞CTHCR1表达的siRNA转染细胞后,TPC-1细胞中CTHRC1 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与WT组和si-NC组相比,si-CTHRC1组的细胞活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si-CTHRC1组的TPC-1细胞细胞凋亡率升高,Western blot实验发现:si-CTHRC1组的c-caspase-3、c-PARP1蛋白表达水平均升高(P<0.05);si-CTHRC1组ERK1/2蛋白的磷酸化水平增加。结论 干扰CTHRC1能够抑制TPC-1细胞的增殖并诱导凋亡,此过程可能通过激活ERK1/2信号通路介导。  相似文献   

3.
目的:体外比较不同浓度硫贲妥钠、咪唑安定对成年人ThO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采集20例健康志愿者外周静脉血,进行全血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培养.每一份血样均用于下列各组研究:①空白对照组(C组);②不同浓度硫贲妥钠组[4μg/ml(T1组)、20μg/ml(T2组)和40 μg/ml(T3组)];③不同浓度咪唑安定组[50 ng/ml(Ml组)、150 ng/ml(M2组)和500 ng/ml(M3组)].培养的全血和PBMCs均用相应浓度药物预先作用24 h,然后加入相应的刺激剂.刺激后检测胞内细胞因子(IFN-γ/IL-4 )和细胞膜表面趋化因子受体(CCR5 /CCR3 )含量评估ThO细胞的分化情况.结果:分别与C组和T1组相比较,T2、T3组的Th1细胞亚群比例均明显降低(P<0.05);与T1组相比较,T3组的Th2细胞亚群比例明显降低(P<0.05).咪唑安定各组Thl、Th2细胞亚群的比例无显著改变.结论:硫贲妥钠对Thl细胞分化有明显抑制作用,使ThO细胞向Th2方向分化:咪唑安定对ThO细胞分化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原苏木素B(PSB)对人结肠癌SW620、SW480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及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抗结肠癌细胞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实验1:将SW620、SW480细胞各分为7组,分别为对照组(不加药物经DMSO处理)和PSB-1~PSB-6组(分别给予6.25μg/ml、12.50μg/ml、25.00μg/ml、50.00μg/ml、100.00μg/ml和200.00μg/ml PSB),并分别处理24 h、48 h、72 h和96 h。实验2:将结肠癌SW620、SW480细胞各分为4组:对照组(不加药物经DMSO处理)、PSB-7~PSB-9组(分别给予17.5μg/ml、35.0μg/ml和70.0μg/ml PSB处理24 h);另外SW620细胞中又分为实验1组(25.0 ng/ml IGF-1处理24 h)、实验2组(25.0 ng/ml IGF-1+35.0μg/ml PSB处理24 h)、实验3组(1μmol/L AZD2858处理24 h)和实验4组(1μmol/L AZD2858+35.0μg/ml PSB处理24 h)。检测SW620、SW480细胞增...  相似文献   

5.
潘静  李招权  蒲晓允  邓均  黄辉 《重庆医学》2002,31(12):1182-1184
目的 了解巨噬细胞炎症蛋白 1α(macrophageinflammatoryprotein 1α ,MIP 1α)联合白细胞介素 8(interleukin 8IL 8)体外对小鼠CD34+ 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采用免疫磁珠吸附法分离小鼠CD34+ 细胞 ,将标本分为MIP 1α和IL 8各 1ng/ml组 ,10ng/ml组 ,5 0ng/ml组和空白组 ,建立液体培养体系及半固体培养体系 ,体系中分别加入相应浓度的MIP 1α和IL 8(空白组不加 ) ,培养一定时间后 ,观察各组的细胞生长情况 ,并作液体培养体系中细胞的周期分布检测。结果  1ng/ml浓度的MIP 1α与相同浓度的IL 8联合使用 ,对小鼠CD34+ 细胞的体外增殖没有明显的影响 ,与空白组比较P >0 .0 5 ;10ng/ml和 5 0ng/ml浓度下 ,两者联合使用 ,则能明显抑制小鼠CD34+ 细胞的体外增殖 ,与空白组比较P <0 .0 1。但这两个浓度组相互比较却无显著差异 ,P >0 .0 5。周期分析结果表明 ,10ng/ml组和 5 0ng/ml组的G0 /G1期细胞均明显多于空白组和 1ng/ml组 ,P <0 .0 1,10ng/ml组与 5 0ng/ml组、1ng/ml组与空白组之间无显著差异 ,P >0 .0 5。结论 较低浓度下的MIP 1α联合IL 8,在体外能明显抑制小鼠CD34+ 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雷帕霉素对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SDF-1α)诱导的内皮生长晕细胞(EOCs)增殖及黏附能力的影响。方法使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脐血单个核细胞,培养并扩增EOCs,然后用免疫组化法、荧光染色法鉴定其内皮细胞特性。分为空白对照组、10ng/ml SDF-1α处理组、10ng/ml SDF-1α及10ng/ml雷帕霉素共同干预组、10ng/ml雷帕霉素处理组,各处理组与EOCs作用24h,CCK8检测细胞增殖能力,并在倒置显微镜下检测细胞的黏附能力。结果采用贴壁法培养的EOCs具有多种内皮细胞特性。10ng/ml的SDF-1α能显著提高EOCs的增殖及黏附能力(P<0.05),而10 ng/ml的雷帕霉素能阻断SDF-1α对EOCs增殖、黏附能力的促进作用(P<0.05)。结论雷帕霉素可抑制SDF-1α诱导的EOCs增殖及黏附。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不同浓度的瘦素对人甲状腺乳头状癌K1细胞增殖.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 分别用0ng/ml(空白对照组).10ng/ml.50ng/ml.100ng/ml.125ng/ml,5组不同浓度的瘦素处理人甲状腺乳头状癌K1细胞,MTT实验检测不同浓度瘦素处理后细胞的增殖能力.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结果 MTT实验检测结果显示,瘦素对K1细胞的增殖没有影响(P>0.05);不同浓度的瘦素处理K1细胞后24h后划痕实验迁移率分别为:40.201%.47.383%.59.950%.68.732%.79.306%;48h后划痕实验迁移率分别为:49.398%.74.192%.86.733%.87.795%.90.005%。随瘦素浓度增加与处理时间延长,划痕内面面积缩小,迁移率增加(P<0.05)。Transwell实验结果显示,穿出聚碳酸酯膜的细胞数依次增多(P<0.05)。结论 随处理时间的延长和瘦素浓度的增加,人甲状腺乳头状癌K1细胞增殖能力不受影响,K1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均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小剂量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α(Macrophage inflammatory protein-α,MIP-1α)联合白细胞介素-8(Inter-Ieukin-8,IL-8)在大剂量化疗药物阿糖胞苷(Ara-C)存在的情况下,对正常造血干/祖细胞的体外保护作用。方法 取患者骨髓,离心分离单个核细胞,根据随机单位组方差分析设计(The random complete block design variance analysis),将每例标本分为空白组(不加MIP-1α和IL-8);10ng/ml联合组(加入10ng/ml的MIP-1α和IL-8);1ng/ml联合组(加入1ng/ml的MIP-1α和IL-8);单用MIP-1α组(加入20ng/ml的MIP-1α);单用IL-8组(加入20ng/ml的IL-8)。将所得细胞培养在含IL-3和GM-CSF的液体体系中,先后经MIP-1α和/或IL-8以及大剂量Ara-C处理(以上步骤简称为“Ⅰ期处理”)。之后作胎盼蓝拒染实验,流式细胞仪计数各组CD34^ 细胞,Ⅱ期液体培养,集落培养,以了解经Ⅰ期处理后不同组别中正常造血干/祖细胞的存活情况及增殖能力。部分标本在Ⅰ期处理时只经MIP-1α和/或IL-8处理,不经Ara-C处理,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所得细胞的周期分布。结果 10ng/ml浓度下MIP-1α与IL-8联合组中,无论是Ⅱ期液体培养细胞生长情况、集落生长情况,还是CD34^ 细胞计数,均高于其它组;而周期分析结果则表明,10ng/ml MIP-1α和IL-8联合组中的G0/G1期细胞低于处理前组而高于其它对照组。结论 10ng/ml浓度的MIP-1α与相同浓度的IL-8联合使用,能相互协同,将CD34^ 细胞抑制在G0/G1期,进而增强正常CD34^ 细胞抗Am-C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异戊烯焦磷酸(IPP)、热休克蛋白70(HSP70)和表位肽(EP6)对小鼠脾脏γδT细胞体外扩增的差异。方法 2011年1月—2015年5月于北京协和医院及北京世纪坛医院选取健康雄性SPF级C57 BL/6小鼠32只,分为16组,每组2只。提取并分离小鼠脾脏γδT细胞,分为对照组、IPP组、HSP70组和EP6组,每组再按浓度及干预方式(连续性刺激及单次刺激)的不同进行分组,IPP浓度分为1.25 ng/ml、2.5 ng/ml、5 ng/ml,HSP70浓度分为6.25μg/ml、12.5μg/ml、25μg/ml,EP6浓度分为0.05μg/μl、0.1μg/μl、0.2μg/μl,连续性刺激即每隔2~3日换液50%并补充所换液体中相应的抗原,单次刺激组即不需补充所换液体中的抗原,共培养10 d。检测对照组与不同浓度抗原、不同干预方式在培养的第0天(D0)、第3天(D3)、第7天(D7)和第10天(D10)的γδT细胞比例。结果不同浓度的抗原作用γδT细胞后第3天出现扩增峰值,达峰时抗原由小到大各浓度的增殖百分比分别为:IPP组(5.46%±0.01%、5.23%±0.01%、5.08%±0.08%),HSP70组(7.43%±0.11%、4.48%±0.07%、7.78%±0.07%),EP6组(3.80%±0.10%、6.22%±0.13%、8.42%±0.11%)。达峰时IPP组1.25 ng/ml的扩增效果较2.5ng/ml和5.0 ng/ml明显升高(5.46%±0.01%vs.5.23%±0.01%、5.08%±0.08%,P<0.05)。3组γδT细胞的扩增效果不随抗原浓度增加而升高,随堵养时间的延长而降低。浓度不变干预方式不同时,连续性刺激组和单次刺激组均在第3天出现扩增峰值,连续性刺激组第3天的增殖百分比分别为:IPP组6.38%±0.58%、HSP70组4.27%±0.26%、EP6组5.41%±0.11%;单次刺激组第3天的增殖百分比分别为:IPP组3.60%±0.27%、HSP70组4.54%±0.16%、EP6组3.20%±0.11%;达峰时IPP组和EP6组均出现连续性刺激组扩增百分比大于一次性单次刺激组(P<0.05)。结论小鼠模型中抗原体外扩增脾脏γδT细胞时,培养后第3天为扩增的达峰时间,且抗原连续性刺激扩增效果优于单次刺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仑伐替尼对甲状腺癌TPC-1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TPC-1细胞分为阴性对照组(不处理)与仑伐替尼组(20μmol/L仑伐替尼处理),采用克隆形成实验和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检测细胞克隆和凋亡情况;TPC-1细胞分为阴性对照组(不处理)与仑伐替尼组(40μmol/L仑伐替尼处理),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体外培养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HAMSCs)增殖的影响,以探索体外培养HAMSCs的最适条件。方法分离、培养HAMSCs,选取第3代细胞进行鉴定及检测。实验组将bFGF分为0.1、0.5、1、5、10、20、40、80ng/ml共8个浓度组;阴性对照组只加HAMSCs,不加bFGF;空白对照组只加培养基。各组孵育48h后加入Am-Blue试剂,继续孵育,待培养基由靛青蓝色开始变成粉红色时取出用酶标仪测量各组的吸光度(OD),重复3次实验。结果 0.5、1、5、10、20、40、80ng/ml浓度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0ng/ml组与0.5、1、5ng/ml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0ng/ml组与40、80ng/ml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7),表明bFGF促增殖作用最强的最小浓度为10ng/ml。结论 bFGF能够促进HAMSCs增殖,且促增殖作用最强的最小浓度为10ng/ml。  相似文献   

12.
摘要 目的:研究雷公藤甲素(triptolide,TP)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系增殖的影响及其与P53、P73基因表达和甲基化状态的关系。方法:用不同浓度(10、20、40ng/ml)TP处理MCF-7细胞,采用MTT法检测TP对MCF-7细胞增殖的作用;RT-PCR检测MCF-7细胞甲基转移酶1(DNMT1)、DNMT3a、DNMT3b mRNA的表达;甲基特异性PCR检测TP对MCF-7细胞P53/P73基因甲基化的影响; 蛋白质印迹分析检测MCF-7细胞中P53/P73蛋白的表达。结果:TP剂量依赖性地抑制MCF-7细胞的增殖(P<0.05, P<0.01),其半数抑制浓度(IC50)约为20ng/ml(P<0.01),高浓度(40ng/ml)时抑制率达(70.13.52)%。TP可明显抑制MCF-7细胞中DNMT1、DNMT3a、DNMT3b mRNA(P<0.05,P<0.01)的表达。TP处理MCF-7细胞后P53启动子区的甲基化降低,TP(20ng/ml)处理后P53 mRNA的表达升高,而在高浓度(40ng/ml) TP作用下表达明显上调(P<0.0501);TP处理MCF-7细胞后P73基因启动子区的甲基化则明显降低,并呈剂量依赖性,且TP(20ng10ng/ml)处理后P73 mRNA的表达亦明显增强(P<0.0105) ,并呈剂量依赖性。蛋白质印迹分析检测TP(20ng/ml)处理MCF-7细胞后,P53、P73蛋白的表达均增强。结论:TP可通过抑制甲基转移酶活性、抑制P53特别是P73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促进P53/P73的表达,从而抑制MCF-7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JAK2/STAT3信号传导通路在瘦素促进子宫内膜癌细胞(Ishikawa细胞)增殖中的作用.方法 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瘦素受体(OB-Rb)在Ishikawa细胞的表达.Ishikawa细胞分别用不同浓度的瘦素(0、10、50、100、150 ng/ml)作用不同的时间(6、12、24 h)后,MTT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情况;另应用不同浓度(0、25、50、100 μmol/L)JAK2激酶特异性抑制剂AG490阻断STAT3磷酸化后,采用MTT法检测瘦素对Ishikawa细胞增殖的影响;瘦素(100 ng/ml)作用Ishikawa细胞不同时间(0、20、40、60 min)后,采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细胞STAT3磷酸化水平.结果 免疫荧光染色证实Ishikawa细胞膜存在OB-Rb的表达;瘦素能明显促进Ishikawa细胞的增殖,在0 ~100 ng/ml范围内呈剂量依赖性,于150 ng/ml瘦素作用24 h时细胞增殖效应最大;AG490可明显抑制瘦素对Ishikawa细胞的促增殖作用,呈剂量依赖性;Ishikawa细胞经100 ng/ml瘦素处理后,随时间的延长,STAT3活化程度逐渐增高,至少可持续60 min.结论 瘦素可能通过激活JAK2/STAT3信号传导通路促进子宫内膜癌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14.
PDGF-BB和bFGF对牙周膜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PDGF-BB)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人牙周膜(PDL)细胞碱性磷酸酶(ALPase)活性的影响.方法 从第三代开始体外培养人PDL细胞,取4-8代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为纯细胞培养液,实验组细胞用0.1,1,10,100 ng/ml的PDGF-BB,1,10,50,100 ng/ml的bFGF,或二者联合,100 ng/mlPDGF-BB 50 ng/ml bFGF或0.1 ng/ml PDGF-BB 1 ng/ml bFGF进行干预.第3天后,人工裂解一半细胞,所有实验组与空白对照组分为细胞裂解液组与培养液组,用酶动力学方法检测ALPase活性(用吸光度值表示).用SPSS V13.0进行统计.结果 第3天PDGF-BB作用的细胞裂解液吸光度峰值位于0.1 ng/ml,细胞培养液吸光度峰值位于1 ng/ml.第3天bFGF作用的细胞裂解液吸光度峰值位于1 ng/ml,细胞培养液吸光度峰值位于10 ng/ml.100 ng/ml PDGF-BB 50 ng/mlbFGF或0.1 ng/ml PDGF-BB 1 ng/ml bFGF的吸光度值也比对照组显著增高,但是联合作用比单独作用意义不显著(P>0.05).结论 PDGF-BB和bFGF均可明显促进PDL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究微小RNA-30c-2(microRNA-30c-2,miR-30c-2)联合阿霉素对甲状腺乳头状癌TPC-1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TPC-1细胞,将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未做任何处理的细胞,即Control组)、过表达对照组(瞬时转染NC mimic质粒,即NC mimic组)、过表达组(瞬时转染miR-30c-2过表达质粒,即miR-30c-2组),采用qRT-PCR技术检测细胞中miR-30c-2的表达水平;将TPC-1细胞分为4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未做任何处理的细胞,Control组)、阿霉素处理组(使用阿霉素混合液培养TPC-1细胞24 h、48 h)、过表达组(瞬时转染miR-30c-2过表达质粒,即miR-30c-2 mimic组)、共处理组(阿霉素混合液与转染miR-30c-2过表达质粒共同培养TPC-1细胞24 h、48 h),CCK-8试验及细胞划痕实验分别检测4组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结果 经qRT-PCR检测,与NC mimic组相比,过表达组的miR-30c-2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01);CCK-8实验表明,阿霉素+m...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10 (IL-10)对皮肤角质形成细胞(Ha Ca T)增殖影响和对氯化钙(Ca Cl2)诱导的角质形成细胞分化标志物的表达影响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以不同浓度IL-10(0、3、10、30 ng/ml)处理Ha Ca T细胞不同时间(0、24、48、72 h),MTS分析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 IL-10(终浓度为10 ng/ml)预处理Ha Ca T 1 h,加入或不加Ca Cl2(终浓度为1.2 mmol/L)培养24、48、72 h,Western blot检测IL-10对Ha Ca T分化标志物表达影响;丝裂原蛋白激活激酶-胞外信号调节激酶(MAPKs-ERK1/2)特异性抑制剂PD98059及磷脂酰肌醇激酶-丝氨酸/苏氨酸激酶(PI3K-AKT)特异性抑制剂LY294002预处理Ha Ca T细胞,分别提取细胞总RNA和蛋白,荧光定量PCR(RTq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IL-10对Ha Ca T细胞分化标志物(Keratin1、Keratin5、Involucrin)表达影响。结果 MTS结果显示,在72 h内,IL-10...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体外培养的听觉感觉上皮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方法:取新生大鼠听觉上皮细胞进行体外培养,用BrdU和calretinin染色,以观察bFGF对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结果:①100?200 ng/ml bFGF组中的BrdU阳性着染的细胞分别占所观察细胞的36%和35%,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而1?10 ng/ml bFGF组中的有丝分裂活动很微弱,分别为3%和7%?②100?200 ng/ml bFGF二组中calretinin阳性着染的细胞数量分别占所观察的细胞总数的7%和7.6%,1?10 ng/ml bFGF组中,calretinin阳性着染的细胞数量分别为0.5%和1.6%?结论:耳蜗上皮细胞的增殖活动和向毛细胞方向的分化受生长因子的调控,bFGF有较强的促增殖和促早期分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抗原特异性T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对冠心病斑块稳定性的影响.方法 用MTS/PMS比色分析法测定20例急性心肌梗死(AMI)组、34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P)组、27例稳定性心绞痛(SAP)组和22例对照组的T细胞对5μg/ml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的增殖反应及其中IFN-γ浓度,并检测C反应蛋白对急性心肌梗死组和不稳定性心绞痛组的T细胞对oxLDL的增殖反应及其中IFN-γ浓度的影响.结果 AMI组和UAP组的T细胞对5μg/ml oxLDL的增殖反应均明显高于稳定性心绞痛组和对照组(P<0.05);AMI组和UAP组的T细胞对5μg/ml oxLDL增殖反应中的IFN-γ浓度明显高于SAP组和对照组(P<0.05);10μg/ml C反应蛋白可使ACS组的T细胞对5μg/ml oxLDL的增殖反应及其中IFN-γ浓度明显升高(P<0.001).结论 抗原特异性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尤其是以分泌IFN-γ为主的1型辅助性T细胞(Th1)介导的免疫反应,在导致斑块的不稳定中可能起着重要的作用;而C反应蛋白可能通过调节对特异性抗原oxLDL的细胞免疫发挥其促炎作用.  相似文献   

19.
白细胞介素10抑制枯否细胞诱导的肝星状细胞激活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Weng S  Leng X  Wei Y 《中华医学杂志》2002,82(2):104-107
目的 研究白细胞介素 10 (IL 10 )对与枯否氏细胞 (KC)共培养的肝星状细胞 (HSC)激活的影响 ,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肝脏离体胶原酶灌注消化 ,及密度梯度离心的方法来分离培养HSC和KC ;将原代培养 2d的HSC和KC分为HSC单独培养、KC单独培养和HSC与KC共培养 3大组 ,分别加 2ng/ml和 2 0ng/ml的IL 10处理。 2d后 ,分别采用3 H 胸腺嘧啶脱氧核苷 (3 H TdR)掺入法检测HSC的增殖 ,Western印染法检测HSC中α 平滑肌肌动蛋白 (α SMA)的表达和酶联免疫吸附分析 (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中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的含量。结果 IL 10对单独培养的HSC的增殖 (P >0 .0 5 )和α SMA表达 (P >0 .0 5 )无明显影响。共培养组HSC的增殖和α SMA表达分别增加了 2 .4倍和 6倍 ;2ng/ml和 2 0ng/ml的IL 10分别使共培养组HSC的增殖降低了 2 3%和 33% ,α SMA表达降低了 35 %和 4 9% ,均呈浓度依赖性 ,和HSC单独培养组相比 ,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或P <0 .0 0 1)。HSC单独培养组未检测出TNF α ;共培养组的TNF α量比KC单独培养组增加了 74 %(P <0 .0 1) ;2ng/ml和 2 0ng/ml的IL 10分别使共培养组的TNF α量降低了 2 7% (P <0 0 1)和 36 % (P<0 0 1) ,使KC单独培养组的TNF α量降低了 2 9% (P <0 0 5 )和 4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T细胞增殖反应与冠心病斑块稳定性的关系。方法 采用MTS/PMS比色分析法测定13例急性心肌梗死、22例不稳定性心绞痛、15例稳定性心绞痛和16例对照者的T细胞对植物血凝素(PHA)、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及低密度脂蛋白(LDL)的增殖反应。结果 急性心肌梗死组和不稳定性心绞痛组的T细胞对PHA的增殖反应高于稳定性心绞痛组和对照组(P<0.05),急性心肌梗死组和不稳定性心绞痛组的T细胞对5和1 μg/ml oxLDL的增殖反应高于稳定性心绞痛组和对照组(P<0.05),急性心肌梗死组和不稳定性心绞痛组的T细胞对3种浓度(10、5和1 μg/ml)oxLDL的增殖反应均高于对同浓度的LDL的增殖反应(P<0.05)。结论 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尤其是对特异性抗原oxLDL的免疫反应,在导致斑块的不稳定及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发生中可能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