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分析围手术期干预对高危人群妇科盆腔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2月于该院进行妇科盆腔手术治疗的159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均为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高危人群,根据美国胸科医师学会(ACCP)推荐的术前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危险因素的评分标准,筛选出高危、极高危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未干预组)79例和观察组(围手术期干预组)80例,然后将两组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及治疗前后的血小板计数、凝血系统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术后2 d及7 d的血小板计数、凝血系统指标均显著好于对照组同时间的检测结果,均P<0.05,均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围手术期干预对高危人群妇科盆腔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作用明显,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血小板相关指标及凝血系统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讨论有关快速康复外科理念(FTS)对妇科围手术期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入住本院妇科确诊为妇科肿瘤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干预措施分为两组,每组40例,观察组采用FTS理念的护理干预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模式,观察两组在实施不同护理干预前后效果的差别,主要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准备工作、术后恢复时间长短、并发症的发生机率等方面的差别.结果:将FTS理念应用于手术前、术中、手术后与传统的围手术期护理相比较,对患者的整个手术过程效果的影响结果有明显差异[1].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措施比传统护理措施的效果显著.结论:探讨FTS护理理念在的妇科围手术期的应用,对于减轻患者疼痛、快速促进患者康复、术后并发症的减少等方面的实际作用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盆底功能障碍行阴式手术围术期应用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接受阴式手术治疗的盆底功能障碍疾病患者84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围术期实施常规妇科手术护理,观察组围术期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比2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和对围术期临床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围术期仅有2例出现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的10例(P<0.05);观察组手术操作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总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干预后心理状态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盆底功能障碍疾病患者在阴式手术治疗的围术期接受综合护理干预,不仅能够缩短治疗时间,减少不良反应,提高治疗效果,还可以帮助患者保持良好心态.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有效的个体化护理干预措施对提高乳腺癌患者的生存质量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10年12月至2013年4月乳腺癌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与对照组均行手术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实行围术期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采用护理干预措施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QO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有效可行的个性化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对围鼻内窥镜手术患者应用综合护理干预的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该院收治的鼻内窥镜手术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实行围术期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围术期实行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围术期护理后患者SAS评分、SD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鼻内窥镜手术患者围术期实行综合护理干预效果明显,能缩减患者住院时间,降低患者围术期SAS评分、SDS评分,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妇科盆腔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预防性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妇科盆腔手术192例患者,分为常规组和预防组各96例,比较围术期行常规护理和预防性护理的术后下肢DVT发生率.结果 预防组术后下肢DVT发生率(3.1%)显著低于常规组(1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强围术期预防性护理能够有效减少妇科盆腔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系统的围术期护理措施对异位妊娠手术患者的效果。方法将76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护理;干预组在基础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围术期干预措施。观察2组患者术前、术中、术后心理及生理反应。结果干预组患者术中身心均处于平稳状态并且安全度过围术期。对照组中6例术中出现头晕、呕吐,10例出现紧张、恐惧,8例出现忧郁、焦虑等。结论对异位妊娠手术患者给予系统的围术期干预措施,为手术顺利进行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对于有效防止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医疗护理质量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干预在盆腔手术围手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淅川县人民医院妇科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180例盆腔手术患者,采用随机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9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行整体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结果干预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1.25%(1/80),对照组为8.75%(7/8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37,P<0.05)。结论整体护理在妇科盆腔手术围手术期的应用可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妇科盆腔手术围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护理措施进行探讨。方法选取100例妇科盆腔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各有患者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8.0%,观察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2.0%,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更低,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妇科盆腔手术围术期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护理中采用综合护理,可取得较好的护理效果,使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有效降低。  相似文献   

10.
银萍  谢军燕  葛晓琳 《安徽医学》2015,36(8):1020-1022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在预防妇科盆腔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DVT)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取随机数字法将418例妇科盆腔手术患者分为观察组(210例)和对照组(208例),观察组采取整体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围手术期护理,比较两组DVT 发生率。结果 DVT 总发生率为5.02%,观察组 DVT 发生率为1.43%(3/210);对照组发生率为8.65%(18/208),观察组DVT 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整体化护理可降低妇科盆腔手术患者术后 DVT 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自我效能理论在妇科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2例围手术期妇科患者为对照组,将62例应用自我效能理论的围手术期妇科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按常规的围手术期宣教和护理,观察组以自我效能理论为依据,按提高自我效能的护理途径和方法对患者进行个体化围手术期宣教、术后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准备完成情况及术后遵医依从性。结果:两组患者术后遵医依从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术前准备完成情况,观察组百分比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按增强自我效能的护理途径和方法对妇科患者进行围手术期宣教、术后护理,能有效完成术前准备、提高术后遵医依从性。  相似文献   

12.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11):69-72
目的 探讨加速康复外科措施在行妇科腹腔镜微创手术的患者围手术期中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8年5~10月在本院妇科非恶性肿瘤疾病住院行妇科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的患者11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58例。观察组采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措施,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进行围手术期处理,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术后疼痛、术后恶心呕吐、术后肛门排气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以及手术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比较无明显差异;观察组术后疼痛、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及腹泻、腹胀并发症均少于对照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早于对照组,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科非恶性肿瘤患者行腹腔镜微创手术采用加速康复外科措施进行围手术期处理,有助于患者术后恢复,减轻患者术后疼痛,减少部分术后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同时安全、有效,值得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急性阑尾炎手围手术期的有效护理方法及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 2月期间本院在本院行手术治疗的46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3例.对照组行常规性阑尾炎围手术期护理干预,观察组行围术期综合化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35%)显著低于对照组(26.09%),组间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急性阑尾炎围手术期积极采取综合化护理措施,可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风险,有利于提升围术期护理质量,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肛肠手术患者在围手术期内接受临床护理路径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接受肛肠手术的患者74例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7例.对照组在围手术期实施常规肛肠手术护理;观察组在围手术期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对肛肠手术治疗期间的护理服务满意度、围手术期出现的并发症例数、术后住院总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对肛肠手术治疗期间的护理服务满意度为91.9%,对照组为73.0%,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围手术期仅出现1例并发症,少于对照组的6例,组间差异显著(P<0.05);术后住院总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肛肠手术患者在围手术期内接受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可以在围手术期内尽可能的减少并发症,从而缩短术后住院治疗时间,使患者的满意度水平提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研究对妇科盆腔手术之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预防性护理方法相关情况。方法将近期在本院接受妇科盆腔手术的患者共计118例作为研究资料,将全部患者随机分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有59例,对照组在围术期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预防性护理。结果比较两组术后DVT的发生率,观察组显著少于对照组,经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临床上接受妇科盆腔手术患者实施围术期有效的预防性护理,能大大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促进治疗效果的提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脑血管介入围手术期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96例脑血管介入治疗的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接受围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围术期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差异.结果 观察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5.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2%,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围手术期对脑血管介入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能有效保证手术效果,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减少术后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估实施个体化的护理干预措施对接受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心理状况及其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8月至2015年7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门诊诊断为子宫肌瘤,拟于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30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50例。干预组患者实施个体化的护理措施,对照组患者实施病房常规护理措施。观察并记录两组出入院时的心理状况SAS以及SDS评分和术后康复情况。结果干预组患者出院时SAS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术后的生理功能、社会功能、生理职能以及躯体疼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行腹腔镜妇科手术患者实施围术期个体化护理,有助于改善其负性心理状况,加速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为行腹腔镜手术的老年妇科病患者进行围术期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50例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老年妇科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患者。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为观察组患者施行围术期护理干预,记录两组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前后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等指标。结果:在进行手术治疗后,两组患者的HR、SBP、DBP等指标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的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为行腹腔镜手术的老年妇科病患者施行围术期护理干预的效果良好,可有效改善其心率、血压等指标,降低其发生术后并发症的几率。  相似文献   

19.
张静华 《中国民康医学》2013,(24):102-102,121
目的:探究心理护理对妇科门诊手术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拟行妇科门诊手术患者126例分为两组.常规对照组62例,进行常规术前处理.心理护理组64例,在常规术前处理的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护理,包括术前、术中及术后心理护理.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焦虑恐惧、生命体征及疼痛程度.结果:心理护理组术前焦虑及恐惧发生率明显小于常规对照组,术中收缩压和舒张压均低于常规对照组,围术期平均心率和呼吸次数也低于常规对照组,术后无痛率明显大于常规对照组;轻度和中度疼痛率小于常规对照组.结论:科学的心理护理可有效缓解妇科门诊手术患者焦虑、恐惧情绪,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术前音乐干预联合心理护理对妇科肿瘤患者围手术期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将82例患妇科肿瘤需行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同时给予术前音乐干预联合心理护理的综合性护理措施。结果观察组患者抑郁自评(SDS)得分、焦虑自评(SAS)得分出院时均显著降低(P<0.05),对照组患者的两项评分入院与出院时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音乐干预联合心理护理可有效缓解妇科肿瘤患者围手术期的抑郁和焦虑状况,提高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对患者顺利度过围手术期有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