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5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清C肽与糖化血红蛋白(HbA1c)联合检测在糖尿病患者临床诊断中的意义与作用。方法选择2011-03~2012-12间于我院就诊的84例糖尿病患者,将其中56例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糖尿病组,28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糖尿病肾病组,另筛选同期我院体检中心健康成人体检人员3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各组HbA1c、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血清C肽等相关指标并做统计学分析。结果 (1)糖尿病组、糖尿病肾病组患者血清HbA1c、FBG、餐后2 h血糖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血清C肽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糖尿病组与糖尿病肾病组的FBG、餐后2 h血糖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肾病组HbA1c水平显著高于糖尿病组,血清C肽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3)HbA1c与FBG呈正相关(r=0.443,P〈0.05),与C肽呈负相关(r=-0.628,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HbA1c与血清C肽水平发生异常,其结果可以作为反映胰岛素分泌功能和疾病严重程度的指标,两者联合检验对糖尿病肾病辅助诊断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的变化情况及其与糖化血红蛋白、C肽的相关性。方法 将84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空腹血糖值(FBG)分为3组:A组轻度增高组(6.10 mmol/L≤FBG<8.0 mmol/L)、B组中度增高组(8.0 mmol/L≤FBG<12.0 mmol/L)、C组重度增高组(FBG≥12.0 mmol/L),测定3组2型糖尿病患者和36名健康对照组血清甲状腺激素(FT3、T3、FT4、T4、TSH)、C肽、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各分组中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特点,并分析其与HbA1c、C肽相关性。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游离甲状腺原氨酸和甲状腺原氨酸(FT3、T3)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F值分别为51.101、31.193,P<0.01),而其他甲状腺激素(FT4、T4、TSH)水平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2型糖尿病患者分组比较,C组FT3、T3水平较A组显著降低(P<0.01),其他甲状腺激素与另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T3与HbA1c呈负相关(r=-0.422,P<0.01),与C肽呈正相关(r=0.378,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随空腹血糖升高,血清FT3、T3水平呈下降趋势,测定甲状腺激素可反映患者糖代谢紊乱的程度。  相似文献   

3.
李殿霞 《继续医学教育》2021,35(10):137-140
目的 探讨血清C肽与糖化血红蛋白联合检验在糖尿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10月在医院就诊的糖尿病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25例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10%作为观察组一,另外25例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在10%以上为观察组二,另选取同期25例健康人员为对照组(n=25),对比三组患者血清C肽、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水平.结果 三组血清C肽水平相比,观察组一>对照组>观察组二(P<0.05),HbA1c、FPG、2 h-PG水平相比,观察组二>观察组一>对照组(P<0.05).观察组一与对照组组间相比,血清C肽与FPG、2 h-PG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765,0.834,P值分别为0.026、0.015.观察组一与观察组二相比,血清C肽与FPG、2 h-PG呈负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631,-0.602,P值分别为0.037,0.019.观察组一与对照组组间相比,血清C肽与HbA1c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为0.865(P=0.031).观察组一与观察组二组间相比,血清C肽与HbA1c呈负相关,相关系数r为-0.650(P=0.007).结论 血清C肽与糖化血红蛋白联合检验可提高糖尿病的诊断准确率,减少漏诊,明确糖尿病的严重程度,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清C肽、糖化血红蛋白在糖尿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在开封市中医院进行体检的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A组,选择同期收治的40例的1型糖尿病患者(B组)和40例2型糖尿病患者(C组),对比分析3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清C肽和空腹血糖(FBG)水平。结果 B组、C组HbA1c、FBG水平均高于A组,血清C肽水平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HbA1c、血清C肽水平较健康人群有明显差异,两种指标联合检测对糖尿病的诊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郭红  彭陵 《新疆医学》2014,(7):58-59
目的:探讨1型糖尿病(T1DM)与维生素25-羟维生素D3的相关性。方法:选择35例T1DM患者(T1DM组)和35例健康儿童(对照组),分别检测两组血清25羟维生素D3(vitD3)、糖化血红蛋白(HbA1c)、C肽、总胆固醇(TC)水平,并将T1DM组的C肽、HBA1c与25-羟维生素D3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T1DM组vitD3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T1DM组C肽与vitD3呈正相关(r=0.348,P<0.05),HbA1c与VD呈负相关(r=-0.145,P<0.05)。两组T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5-羟维生素D3与T1DM的发生密切相关,通过补充维生素D可能为预防T1DM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1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BMD)变化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收集我院就诊的1型糖尿病患者47例,对照组为40例非糖尿病健康人群。体格检查计算腰臀比(WHR)及体质指数(BMI),葡萄糖氧化酶法检测空腹血糖(FPG)及餐后2 h血糖(2 hPG)、高效液相法检测糖化血红蛋白(HbA1c)、放免法检测空腹C肽(FCP)及餐后2 hC肽(2 hCP)水平,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腰椎(L2-L4)及左股骨颈BMD。结果两组间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型糖尿病组BMI、WHR、FCP、2 hCP、腰椎及股骨颈BMD低于对照组,但FPG、2 hPG及HbA1c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病程、HbA1c与腰椎及股骨颈BMD呈负相关(P<0.05),FCP、2 hCP与腰椎及股骨颈BMD呈正相关(P<0.05)。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进入方程的为病程、HbA1c、FCP及2 hCP(P<0.05)。结论 1型糖尿病患者BMD低于健康人群,1型糖尿病患者的病程、HbA1c、FCP、2 hCP水平与BMD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7.
彭昱  唐灵 《中国全科医学》2013,16(6):612-614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清chemerin、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0年10月—2011年5月我院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合并DN分为单纯糖尿病组30例和DN组30例,另选取同时期体检健康者30例为对照组。检测3组血压、血清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尿素氮(BUN)、肌酐(Cr)、chemerin、CRP水平,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3组收缩压(SBP)、FPG、HbA1c、LDL-C、HDL-C、BUN、Cr、chemerin、CRP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单纯糖尿病组和DN组与对照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N组与单纯糖尿病组FPG、HbA1c、LDL-C、BUN、Cr、chemerin、CRP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简单直线相关分析显示,chemerin与FPG、HbA1c、LDL-C、BUN、Cr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513、0.294、0.151、0.523和0.652,P<0.05),与HDL-C呈负相关(r=-0.794,P<0.05);CRP与FPG、HbA1c、LDL-C、BUN、Cr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497、0.285、0.341、0.517和0.646,P<0.05),与HDL-C呈负相关(r=-0.687,P<0.05);chemerin与CRP呈正相关(r=0.712,P<0.05)。结论血清chemerin、CRP水平与FPG、HbA1c、血脂、肾功能等有关,chemerin和CRP可能通过调节脂肪细胞生成和代谢平衡、胰岛素抵抗及炎症、内皮细胞损伤等机制参与DN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人血清中肥胖抑制素(Obestatin)与Nesfatin-1水平在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MVC)中的表达情况及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2型糖尿病无并发症患者40例,2型糖尿病合并大血管病变患者40例,健康对照组40例。测量受试者的身高、体重、血压、计算BMI,病程、年龄、性别等基本数据。检测FPG、TG、TC、HbA1c等指标,并应用ELISA法检测血清Obestatin和Nesfatin-1的水平,并分析两指标与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患者临床资料相关性。结果:血清Obestatin与病程、BMI、FPG、HbA1c、TC、TG、LDL-C呈负相关,与Nesfatin-1呈正相关(P<0.05);血清Nesfatin-1与病程、BMI、FPG、HbA1c、TC、TG、LDL-C呈负相关,与Obestatin呈正相关(P<0.05)。结论:血清Obestatin和Nesfatin-1呈正相关,二者的降低可能与大血管病变的发生与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清生长激素释放肽(ghrelin)、抵抗素((resistin))与糖尿病肾病的关系。方法:用酶联免疫法测定,30例正常白蛋白尿组(NA组),30例微量白蛋白尿组(MA组),30例大量白蛋白尿组(CP组),30例健康对照者(NC组)的空腹血清ghrelin、resistin水平。结果:NA组血清ghrelin较对照组比较下降(P<0.05),2型糖尿病各组ghrelin水平随病情进展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 P<0.05))。2型糖尿病各组血清抵抗素较对照组比较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相关分析显示糖尿病患者血清Ghrelin水平与BMI、C-P、CRP负相关;与TC、BUN正相关,血清resistin水平与HbA1C、TG、LDLc、VLDLc、BUN、UAER呈正相关,与FINS、HDL、CRP负相关, Ghrelin与抵抗素之间无明显相关性。回归分析显示BMI是ghrelin的最重要变量,BUN、UAER是resistin的最重要变量。结论:ghrelin、抵抗素在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与餐后2h C肽的关系,了解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功能。方法用7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及罗氏COBAS e411电化学发光分析仪测定158位健康人及149位2型糖尿病患者的HbA1c与餐后2h C肽,通过统计分析得出结果。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的HbA1c与餐后2h C肽较对照组P〈0.01,试验组与正常对照组的HbA1c与餐后2h C肽的测定结果组内男和女P〉0.05。HbA1c与餐后2h C肽的相关系数r=0.714。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的HbA1c与餐后2h C肽较对照组均有明显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与正常对照组的HbA1c与餐后2h C肽的测定结果组内男和女差别无统计学意义,HbA1c与餐后2h C肽之间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1.
周京晶  高薇炜  张文华 《河北医学》2016,(12):2038-2040
目的::探讨甲功正常妊娠糖尿病患者甲状腺抗体与糖化血红蛋白的相关性。方法:收集8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和80名健康孕妇的临床资料。对所有受试对象的空腹血糖、C肽、糖化血红蛋白以及甲状腺抗体水平进行检测。结果:GDM患者空腹血糖及C肽水平高于健康孕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GDM患者HbA1c水平高于健康孕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GDM患者甲状腺抗体阳性率高于健康孕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HbA1c水平与TgAb、TRAb、TPOAb均呈正相关关系。结论:甲功正常妊娠糖尿病患者甲状腺抗体与糖化血红蛋白之间呈正相关关系,对临床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卢冰  方玲娜  钟绍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2,37(12):1479-1481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CA199水平变化与血糖控制水平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对120名健康体检正常者(对照组)血清与172例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组)血清的CA199、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进行检测,糖尿病组患者于正规治疗控制血糖后3个月复测各指标水平。结果:糖尿病组血清CA199、FPG、2hPG和HbA1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糖尿病组血清CA199水平与FPG、2hPG和HbA1c均呈正相关关系(r分别为0.444 3、0.493 9和0.515 0,P<0.01)。正规治疗控制血糖后3个月,糖尿病组血清CA199、FPG、2hPG和HbA1c水平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CA199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与患者HbA1c、FPG、2hPG水平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血清铁蛋白与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随机选择2022年3—10月在本院内分泌科确诊为2型糖尿病并接受治疗3个月以上的患者120例(T2DM组)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国内糖尿病的控制目标,把T2DM患者分为疗效良好组(HbA1c≤7.0%)和疗效较差组(HbA1c>7.0%)两组,每组各60例。同时选取同期在本院体检的正常健康人员60名作为正常对照组(NC组)。分别检测各组的体质指数(BMI)、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血清低密度脂蛋白(LDL-C)、甘油三脂(TG)、血清铁蛋白、空腹胰岛素、空腹C肽水平,并计算其胰岛素敏感性指数(HOMA-IR、HOMA-β)。对比各组之间空腹胰岛素、空腹C肽水平、胰岛素抵抗指数及血清铁蛋白水平,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铁蛋白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结果 三组BMI、血清铁蛋白、空腹胰岛素、HbA1c、TG、TC、HLD-C及HOMA-IR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铁蛋白水平与BMI、空腹胰岛素、HbA1c、TG、TC、HLD-C及HOMA-IR呈正相关(P<0.0...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老年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血清铁蛋白、同型半胱氨酸(Hcy)、维生素B_(12)(VitB_(12))的水平。方法选取2019年3—9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老年内分泌科收治的99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将51例单纯T2DM患者纳入DM组,将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的48例T2DM患者纳入DPN组。选取同时期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行体检的健康者45例,纳入NC组。比较3组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清铁蛋白、Hcy及VitB_(12)的水平。统计DM组和DPN组患者的糖尿病病程。分析血清铁蛋白、Hcy及VitB_(12)与其他指标的关系。结果 DM组和DPN组年龄、HbA1c、铁蛋白及Hcy水平均高于NC组,DM组和DPN组VitB_(12)水平低于N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DPN组HbA1c、铁蛋白及Hcy水平高于DM组,VitB_(12)水平低于D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铁蛋白与HbA1c、Hcy呈正相关(均P<0.05)。Hcy与年龄、HbA1c、铁蛋白呈正相关(均P<0.05),与VitB_(12)呈负相关(P<0.05)。VitB_(12)与年龄、HbA1c、Hcy呈负相关(均P<0.05)。铁蛋白、Hcy及VitB_(12)均与病程无关(均P>0.05)。结论老年T2DM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血清铁蛋白、Hcy呈现高水平状态,VitB_(12)呈低水平状态,且铁蛋白与Hcy呈正相关,Hcy与VitB_(12)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变化与胰岛素敏感性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附属海口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25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2型糖尿病组,另选250例同期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及糖代谢指标水平;并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血清IgA、IgM、全血Th17、Treg水平与胰岛素敏感性的相关性.结果 2型糖尿病组血清IgA、全血Th17、FPG、HbA1c及HOMA-IR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IgM、全血Treg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IgA与FPG、FINS、HbA1c、HOMA-IR呈正相关(r=0.350;0.319;0.347;0.339,P<0.05);血清IgM与FPG、FINS、HbA1c、HOMA-IR呈负相关(r=-0.275,-0.303,-0.317,-0.323,P<0.05);全血Th17与HbA1c、HOMA-IR呈正相关(r=0.430;0.442,P<0.05);全血Treg与HOMA-IR呈负相关(r=-0.041,P<0.05).结论 相对于健康人群,2型糖尿病患者体液免疫、细胞免疫相对失调,这与FPG、FINS、HbA1c水平升高及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检测体液免疫、细胞免疫指标水平有助于评估2型糖尿病患者免疫功能及胰岛素敏感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骨保护素及TGF-β1水平及与糖代谢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择糖尿病患者124例,分为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A组)51例,糖尿病非冠心病组(B组)73例.同时选择同期参与健康体检健康人群为对照组(C组)40例.分别检测各组OPG及TGF-β1、FPG、HbA1c、FINS及HOMA-IR.结果 B组OPG及TGF-β1均较C组均有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OPG及TGF-β1均较B均有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FPG、HbA1c、FINS及HOMA-IR较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HbA1c、HOMA-IR较B组有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FPG、FINS较C组有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PG与FPG、HbA1c、FINS及HOMA-IR呈正相关(P〈0.05),TGF-β1与HbA1c、HOMA-IR呈正相关(P〈0.05).结论 TGF-β1、OPG水平升高是导致2型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的重要因素,且与HbA1c、HOMA-IR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凝血酶原时间(P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试验对象分为3组:健康对照组;2型糖尿病无血管并发症组和有血管并发症组。用Sysmex CA 1500全自动凝血分析仪分别测定3组试验对象的PT、APTT;用Olympus AU 6400全自动生化仪测定其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有血管并发症者体内常有凝血功能障碍,其PT、APTT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且PT、APTT的缩短与HbA1c水平呈负相关。无血管病变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血管病变可能使患者PT、APTT缩短,且缩短水平与患者体内HbA1c呈负相关,监测2型糖尿病患者凝血功能有助于糖尿病患者并发微血管病变的早期诊断与监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对初诊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血清白介素-22(interleukin-22,IL-22)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5月~2019年5月荆州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住院收治的80例初诊T2DM患者(T2DM组)及同期健康体检者80例(对照组)。测定两组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糖化血红蛋白(glycated hemoglobin,HbA1c)、空腹C肽(fasting C-peptide,FCP)、空腹胰岛素(fasting insulin,FINS)及血清IL-22水平,同时计算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 islet beta cell function index,HOMA-β)、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 insulin resistance index,HOMA-IR)。T2DM组给予胰岛素泵强化降糖治疗14天,血糖达标后复测FBG、FCP及血清IL-22水平。结果 治疗前,T2DM组血清IL-22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胰岛素泵强化治疗14天后血清IL-22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上升(P<0.05),但仍低于对照组(P<0.05)。相关分析显示,血清IL-22水平与FBG、HbA1c呈负相关(P<0.05),与FCP、FINS呈正相关(P<0.05)。结论 初诊T2DM患者血清IL-22水平显著降低,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后可明显升高。血清IL-22水平可能对胰岛β细胞功能受损有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9.
《陕西医学杂志》2017,(8):1054-1055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总胆红素与糖化血红蛋白的关系。方法:收集50例健康体检者(NC组,对照组)及100例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且糖尿病患者按HbA1c高低分为低HbA1c组(L组,HbA1c≤7.5)和高HbA1c组(H组,HbA1c>7.5)。比较3组总胆红素水平,分析总胆红素与糖化血红蛋白的关系。以性别、年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甘油三脂、空腹血糖、HbA1c为自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比较各变量对总胆红素的影响程度。结果:H组的总胆红素水平明显低于L组及NC组(P<0.05),TBIL与Hb A1c、FPG呈负相关。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总胆红素浓度与FPG、HbA1c呈负相关。血清总胆红素浓度以后可能成为预测2型糖尿病患者病情进程及血糖控制水平的有价值临床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青少年1型糖尿病患者体内白细胞介素-8(IL-8)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的相关性以及其与代谢控制的相关性。方法按糖化血红蛋白A1c(HbA1c)水平将140例青少年1型糖尿病患者分为控制良好组(n=60)和控制不良组(n=80)。结果控制良好组患者的血清IL-8和全血HbA1c水平明显低于控制不良组,而IGF-1水平明显增高(均P<0.01)。1型糖尿病患者血清IL-8水平与HbA1c呈显著正相关,血清IGF-1水平与HbA1c呈显著负相关,1型糖尿病患者血清IL-8水平与IGF-1呈显著负相关(均P<0.05)。结论青少年1型糖尿病患者血清IL-8增高与IGF-1降低与血糖控制程度密切相关,监测两者的浓度有助于判定代谢控制水平,并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