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摘 要〕 目的:对不同入路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方法:选取新郑市公立人民医院 2017 年 1 月 至 2019 年 12 月收治的 82 例行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治疗的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手术入路不同分成对照组和
观察组两组,各 41 例。对照组选择左侧后入路,观察组选择右侧前入路,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操作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等指标结果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但两组患者的胃管拔除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手术治疗后的复发率、死
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右侧前入路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在临床治疗中的效果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2.
〔摘 要〕 目的:探究腹腔镜尾侧入路与腹腔镜中间入路法治疗右半结肠癌的疗效及对胃肠功能恢复和并发症情
况的影响。 方法:回顾性分析新郑华信民生医院 2018 年 9 月至 2021 年 9 月收治的 122 例行腹腔镜手术的右半结肠
癌患者临床资料,其中 69 例经腹腔镜尾侧入路法治疗为尾侧组,53 例经腹腔镜中间入路法治疗为中间组。记录两组
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术后恢复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 12 周肿瘤标志物〔胸苷激酶 1
(TK1)、糖类抗原 199(CA199)〕差异。 结果:两组患者中转开腹、淋巴结清扫数量、术后引流时间、术后住院
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尾侧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肠系
膜上静脉损伤率及术后排气时间、术后恢复流质饮食时间均低于中间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 12 周,
两组患者血清 TK1、CA199 水平均低于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但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 结论:两种手术方式效果及安全性相近,但腹腔镜尾侧入路法在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促
进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方面效果优于腹腔镜中间入路法。 相似文献
3.
〔摘 要〕 目的:探究腹腔镜辅助结肠癌根治术治疗结肠癌患者的手术安全性。方法:选取石门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
务中心 2018 年 3 月至 2020 年 4 月期间行手术治疗的 78 例结肠癌患者,随机抽签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39 例。观察组
选用腹腔镜辅助结肠癌根治术治疗,对照组选用开腹结肠癌根治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肛门恢复排气时长、手术
之后可进食流质饮食时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中失血总量、手术时长、下床走动时长、住院时长、对手术治疗效果总
体满意占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肛门恢复排气时长、手术之后可进食流质饮食时长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
义(P < 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 2.56 %,低于对照组的 15.38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
察组患者的术中失血总量、手术时长、下床走动时长、住院时长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
组患者的对手术满意为 36 例(92.31 %),优于对照组的 29 例(74.36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为结肠癌患者采取腹腔镜辅助结肠癌根治术治疗表现出良好手术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摘 要〕 目的:比较头侧入路法与中间入路法在腹腔镜下左半结肠癌根治性切除术中的安全性、可行性及临床价值。方法:选取 2017 年 1 月至 2020 年 11 月在珠海市人民医院进行腹腔镜下左半结肠癌根治术的 70 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头侧入路组 37 例,中间入路组 33 例。两组均进行腹腔镜左半结肠癌根治性手术,头侧入路组经左半结肠的头侧开始进行手术,中间入路组由位于左半结肠肠系膜下血管开始进行手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监测术前及术后相关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头侧入路组患者的出血量少于中间入路组,肠道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短于中间入路组,淋巴结清扫数目多于中间入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头侧入路组患者术后第 5 天白细胞、C 反应蛋白水平均明显低于中间入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头侧入路组术中、术后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 8.1 %,明显低于中间入路组的 21.2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相比腹腔镜左半结肠癌采用中间入路法,头侧入路法能提高淋巴结检出率,缩短术后恢复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及降低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摘 要〕 目的:探讨腹腔镜根治术、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结肠癌效果。方法:选取阳江市人民医院 2017 年 1 月至 2019 年
12 月期间收治的 98 例结肠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49 例。对照组行传统开腹手术,观察组行
腹腔镜下根治性手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转移率以及 3 年内生存率。结果:观察组患
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的
并发症发生率为 6.12 %,低于对照组的 16.33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的复发率、转移率、3 年内
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腹腔性根治术治疗结肠癌患者,相比较开腹术式,能改善术后各项
临床指标,对患者创伤小,是一项安全治疗手术术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与开腹结肠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方法:选取结肠癌患者5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9例,对照组行开腹结肠癌根治术,观察组行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经随访,两组患者2年生存率无显著差异。结论: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具有与开腹结肠癌根治术相当的治疗效果,然而腹腔镜手术给患者造成的创伤小,便于患者术后快速康复,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比较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与开腹手术治疗结肠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结肠癌患者106例为研究对象,依照手术方式随机分为:实验组(53例)、对照组(53例)。实验组治疗方法为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对照组治疗方法为开腹手术。分析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5年内生存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治疗结肠癌的临床效果与开腹手术差异不明显,但腹腔镜根治术术中创伤小,术后并发症风险低,更适用于结肠癌患者的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8.
朱晓东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14,(24):80-80
目的:分析前列腺根治术治疗前列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前列腺癌患者根据入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治疗以经耻骨后入路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LRP),观察组治疗以经腹腔入路LRP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成功率100%,未发生中转开放手术、无直肠损伤等并发症。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住院时间、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引流管、导尿去除时间对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腹腔入路LRP及经耻骨后LRP可有效治疗前列腺癌,具有良好的控瘤效果及尿控效果,医师需掌握熟练操作技术,选择有效术式。 相似文献
9.
〔摘 要〕 目的:比较尾侧联合中间入路与单独中间入路用于腹腔镜下右半结肠切除术治疗右半结肠癌合并不全性
肠梗阻的效果。方法:选取洛阳市中心医院 2018 年 1 月至 2020 年 6 月 82 例确诊为右半结肠癌合并不全性肠梗阻患者,
根据抽签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 41 例。对照组给予中间入路腹腔镜下右半结肠切除术,观察组给予尾侧联合
中间入路腹腔镜下右半结肠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疗效,手术指标,术后恢复指标及术后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手
术情况和并发症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时间及术后止痛药物使用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
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尾侧联合中间入路腹腔镜下右半结肠切除术治疗右半结肠癌合并不全性肠梗
阻患者,可有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促进肠道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0.
董龙增 《中华养生保健(上半月)》2021,(16):30-32
目的 探讨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用于结肠癌治疗的效果及可行性.方法 回顾选择2019年5月~2020年9月在邹城市中医院确诊的结肠癌患者共5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即常规组(传统开放结肠癌根治术进行治疗)和研究组(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每组27例.比较两组患者在术中指标、术后指标以及术后并发症间的差异.结... 相似文献
11.
刘涛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20,(19):173-175
〔摘 要〕 目的:观察术前应用可溶性膳食纤维(SDF)在行结肠癌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 2018 年 1 月至 2019 年 8 月广饶县人民医院收治的 72 例行结肠癌根治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以 1:1 比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 = 36)和对照组(n = 36),对照组采用术前 1 ~ 10 d 进行常规饮食,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辅以 SDF,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 结果: 术前 3 d,两组患者炎症反应指标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白细胞介素(IL)–8、IL–1β 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 10 d,观察组患者 TNF–α、IL–8、IL–1β 较对照组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1);术前3 d,两组患者 CD3+、CD4+ 及 CD4+/CD8+ 比值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 10 d,观察组 CD3+、CD4+ 及 CD4+/CD8+ 比值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1);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针对行结直肠癌根治术的患者,术前应用 SDF 能有效减少炎症因子的释放、改善抗肿瘤免疫应答,同时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摘 要〕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胃癌根治术清除淋巴结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 2016 年 12 月至 2022 年 6 月济源市人民医院收治的 80 例胃癌患者,根据不同手术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 40 例。给予观察组患者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给予对照组患者行传统开腹胃癌根治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淋巴结清除情况、并发症发生率、满意度等情况。 结果:观察组患者切口长度、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清除淋巴结 286 枚,每例患者平均清除数目为 11 ~ 22 枚,平均清除(19.0 ± 2.7)枚。对照组患者清除淋巴结 298 枚,每例患者平均清除数目为 13 ~ 24 枚,平均清除(19.8 ± 2.2)枚,两组患者淋巴结清除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在患者临床特征相似前提下,腹腔镜胃癌根除术与传统开腹胃癌根治术淋巴结清除效果无较大差异,但腹腔镜手术术中出血量少于开腹手术,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开腹手术,患者整体满意度高,故基于治疗综合层面分析,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3.
〔摘 要〕 目的:探讨腹腔镜左结直肠癌根治术经自然腔道取标本对患者肛门功能、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
2019 年 1 月至 2021 年 4 月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收治的左结直肠癌患者 60 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
组和观察组,各 30 例。两组患者均接受腹腔镜左结直肠癌根治术,对照组经腹壁辅助切口取标本,观察组经自然腔
道取标本。完成手术后对比组间手术指标、生活质量、并发症、术后肛门功能。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
首次排气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术中淋巴结清扫数
目、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前两组患者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认知功能
等生活质量量表(QOL–C30)各项分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 6 个月观察组 QOL–C30 量表各项分值
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术后 1 个月,肛门功能 Kirwan 分级显示,两组患者各级别占比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在开展腹
腔镜左结直肠癌根治术过程中经自然腔道取标本,对左结直肠癌患者肛门功能无明显影响,并且能缩短左结直肠癌患
者术后恢复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摘 要〕 目的:分析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并发症。 方法:回顾性选取 2018 年 8 月至 2020 年 8 月在解放军联勤保
障部队第 922 医院行腹腔镜结直肠根治术的患者 103 例,分析其临床资料,对其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进行统计。
结果:103 例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患者中,并发症的发生率为 21.36 %,其中以吻合口瘘发生率最高,占 4.85 %;
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术前有合并症、体质量指数(BMI)≥ 25 kg·m-2、肿瘤直径> 5 cm、肿瘤位置
在腹膜折返下、术者行此手术< 40 例是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 结论:腹腔镜结直肠癌术后并发症与多种因素
有关,尤其是性别、术前合并症、BMI、肿瘤大小和位置、术者的手术经验等,要做好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需根据患者
的情况制定手术方案,不断提高术者操作技巧,提高应对意外的能力,从而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摘 要〕 目的:研究结直肠癌临床治疗上运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 2018 年 1 月至 2020 年
12 月在遂溪县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 50 例结直肠癌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25 例。对照组予以
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比较两种手术方案对患者相关指标、临床疗效和预后等因素
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
者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进食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
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 C 反应蛋白水平高于治疗前,白细胞
介素 –6 和肿瘤坏死因子水平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各项炎症因子水平均优于
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采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结直肠癌的临床优势显著,可优化手
术指标,缩短术后康复时间,同时也有利于减轻炎症因子水平,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6.
邹先雄刘典勋丁明陈敦涵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30):3346-3348
目的探讨腹腔镜根治术治疗结肠癌患者的预后。方法将80例结肠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7例与观察组43例。对照组行开放式手术治疗,观察组行腹腔镜根治术治疗。比较2组手术情况,手术前后白细胞(WBC)、血清前白蛋白(PA)、白蛋白(ALB)及总蛋白(TP)变化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生活质量及生存情况。结果 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术后WBC、PA、ALB及TP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2组3年生存率及转移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根据SF-36量表评分,观察组术后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与开放式手术相比,腹腔镜根治术下结肠癌患者预后改善更佳,预后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左半结肠恶性肿瘤的手术方式及外科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一2011年6月间28例左半结肠癌致肠梗阻的外科治疗资料。结果:行I期手术19例,行Ⅱ期手术7例,永久性结肠造口术2例;腺癌22例,黏液癌2例,未分化癌4例;术后并发切口感染2例,吻合El瘘1例,死亡1例,其余治愈,治愈率为96.9%。结论: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完善围手术期处理,Ⅰ期手术切除是完全可行的,是一种经济安全有效的方法;但在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分期手术也是一种较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18.
〔摘 要〕 目的:评价与分析全髋人工关节置换术(THA)患者采用前方入路(DAA)与后方入路(PA)术式的临床疗效。 方法:收集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 2018 年 6 月至 2019 年 6 月诊断为股骨缺血性疾病、髋关节发育不良及髋部骨性关节炎的
患者共 60 例,随机分配 30 例患者为 DAA 组。另外的 30 例患者为 PA 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
流量、髋关节功能评分量表(HHS)、西安大略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及术后满意度。 结果:对 60 例
患者进行随访,随访时间平均为 6 个月。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与 PA 组比较,DAA 组术中出血量、
术后引流量少,术后 6 个月 HHS 评分、WOMAC 评分更有优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THA 患者
采用 DAA 术式的早期疗效令人较为满意,而且具有髋部组织损伤少、出血量少、恢复时间短、回归日常活动时间提前等优
势,患者术后满意度较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实验将针对结肠癌病人在腹腔镜手术治疗中采用不同手术室护理配合方案,总结护理效果.方法 实验选取2019年5月~2020年8月在本院进行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的88例病人进行调研,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均分得44例.两组分别采用不同护理模式,对比组:采用传统常规手术护理模式.研究组:采用手术室护理配合方案.总结护理效果.结... 相似文献
20.
〔摘 要〕 目的:分析单侧多方向弯曲入路行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在老年人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OVCF)
治疗中的应用优势,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福州市第一医院 2020 年 11 月至 2021 年 11 月期间收治的 68 例
OVCF 患者,根据手术入路方式分为直行组与弯曲组,各 34 例。直行组患者以单侧直行入路实施 PVP,弯曲组患者
以单侧多方向弯曲入路实施 PVP。观察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以侧位 X 射线片检测术前、术后
3 d、6 个月伤椎上、下终板垂线的夹角、椎体高度压缩率、疼痛程度、腰椎功能。结果:弯曲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长于
直行组,透视次数、骨水泥量、术中出血量多于直行组,住院时间短于直行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术后 3 d、6 个月两组患者椎体高度压缩率、伤椎 Cobb 角均较术前减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
6 个月弯曲组患者与术后 3 d 椎体高度压缩率、伤椎 Cobb 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直行组患者术后
6 个月椎体高度压缩率、伤椎 Cobb 角大于术后 3 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 3 d 两组患者椎体高度压
缩率、伤椎 Cobb 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 6 个月弯曲组患者椎体高度压缩率、伤椎 Cobb 角小
于直行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 3 d、6 个月两组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ODI)均低于术前,且术后 6 个月 VAS 评分、ODI 均低于术后 3 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术后 3 d、6 个月弯曲组患者 VAS 评分、ODI 均低于直行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
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单侧多方向弯曲入路和直接入路实施 PVP 均能有效缓解疼痛
和改善腰椎功能,是安全可靠的治疗方式;而单侧多方向弯曲入路能弥补直接入路不足,使注入骨水泥弥散均匀,能
预防椎体高度、伤椎 Cobb 角丢失,在缓解疼痛和改善腰椎功能方面更具优势,能缩短恢复进程,但会增加手术难度。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