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影响修炼的现代意识 三、常态智能意识.常态智能是指以人的一般的感觉器官建立起来的功能.这些感觉器官如眼、耳、鼻、舌等,它们所感受到的信息有两个特点,其一,它们基本是指向身心以外的.其二,它们形成的感觉是在分散的的基础上形成的整体的感觉.在接收信息时,是接收事物的不同方面的信息,如颜色、质地等,在大脑中综合形成一个事物的信息.在发放信息时,把事物的信息分析成若干局部信息并借助于不同的器官作用到目的物.常态意识活动虽然综合了事物各个方面的不同的信息,但并不是事物的全部信息.因为对一个事物表象的综合,可以因人的不同的经验、不同的文化知识、不同的观察方法、不同的观察思考的角度等等而出现不同的结论.也就是说,人在观察、认识事物时,事物有的信息被强化了,有的信息却被弱化,甚至漏掉了.  相似文献   

2.
认知一词源于英文cognition,是主体意识反映客体的活动和过程,是现代心理学研究经常使用的一个术语.形成认知的过程包括:经感觉器官接受信息.唤起想象感与新摄入的抽象概念相关联的所熟悉的事物.最后确定对信息的理解¨].传统的中医学的认知方式与现代科学的系统论的认知方式存在许多异同点,不在同一平台上,故比较如下:  相似文献   

3.
现代科学与中医学认知方式的异同辨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翠霞  黄芳 《中医药学刊》2005,23(1):113-114
认知一词源于英文cognition,是主体意识反映客体的活动和过程.是现代心理学研究经常使用的一个术语。形成认知的过程包括:经感觉器官接受信息。唤起想象感与新摄入的抽象概念相关联的所熟悉的事物。最后确定对信息的理解。传统的中医学的认知方式与现代科学的系统论的认知方式存在许多异同点,不在同一平台上,故比较如下:  相似文献   

4.
信息,一般被理解为客观存在,是一个事物对另一个事物的反映。基于"司外揣内""取类比象"的中医诊疗,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建立在对"象"信息的认识与分析上的,中医诊疗过程是医生运用望、闻、问、切四种诊断方法,获取患者所反映出来的各类症状信息,根据它们的内在联系,"立象表意",做出判断,并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确定适当的治疗方法和配伍用药的过程。因此,在现代科学的视角下,借鉴信息科学的理论以及智能信息处理技术,进一步探讨具有模糊性、复杂性的中医诊疗信息特点与内在规律,实现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的相互转化,可以为中医诊疗的智能决策研究等  相似文献   

5.
杨力 《科学养生》2015,(2):14-15
<正>眼是人体十分重要的感觉器官,用于接收外部的光刺激,并将光冲动传送到大脑中枢而引起视觉。人通过感觉器官从外界获得的信息中,90%是由眼睛完成的。眼睛的功能与脏腑经络的关系非常密切,它是人体精气神的综合反映。保护好自己的眼睛,日常膳食的调理非常重要。合理的营养可以增强眼睛的抗病能力,保持健康。那么,眼睛喜欢"吃"什么呢?补充锌、硒元素微量元素中有4种对眼睛的影响重大。一是锌,锌能增大视觉神经的敏感度,不足时,锥状细胞的视素质合成就会出现  相似文献   

6.
阴阳的消长与转化不是量变质变过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事物的质和属性质是使事物成为其自身并使之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世界上的事物所以千差万别,是因为它们具有不同的质。如事物的化学元素和组成结构等就是质。铁和铜化学元素不同故有不同的质,金刚石和石墨组成结构不同故有不同的质。所以质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  相似文献   

7.
体感诱发电位(Somatosensory Evoked Potential,简称SEP)是常见的感觉诱发电位之一,是当感觉器官、感觉神经或感觉传导途径上任何一点受刺激时,在中枢神经系统引导出的电位。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特异性躯体感觉传人通路、脑干网状结构及大脑皮层的机能状态。目前,SEP主要用脉冲电流诱发技术对刺激的性质、强度、持续时间、频率等参量加以控制,  相似文献   

8.
气功透视功能及其开发方法庞明一、透视法简述气功透视,是由气功师把意念放过去,和对方信息结合起来,放大信息量,再收回来,这是一放一收的过程。以往曾有人认为、透视属于接收信息,这不完全,不是被动地接收外界信息。从智能功的原理来看,实际上是以意识定向规范意...  相似文献   

9.
脑血栓形成是神经内科的常见病之一。由于脑血栓形成而造成脑组织缺血坏死,在临床上病人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障碍,如偏身感觉障碍、偏瘫、失语等,严重者可造成死  相似文献   

10.
正作为哺乳动物,心脏是从受精卵发育出来的第一个器官,伴随着生命从开始到结束的整个过程;同时,心脏是一个接收外界信息、并形成同步善恶(促进与伤害)判断、继而做出相应的意识调整的最重要器官。毋庸置疑,心,是引领人获得生命高度提升的器官。众人皆知,心脏的跳动,是生命的特征。却少有人了解"心"与身体其他因素背后的真正原因。其实,精神压  相似文献   

11.
一、勤摸、多看是中药直观鉴定的必由之路直观鉴定就是靠眼看、手摸、鼻闻、口尝等办法达到鉴别的目的;它是一门人体各感觉器官协调实践的综合技术。因此,反复实践在直观鉴定中显得突出重要。我在学习和从事直观鉴定过程中有深刻的体会。举个例子说,比如木香、白芷、当归等,它们  相似文献   

12.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任何客观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在医学研究中,常会碰到两种事物现象,彼此互有联系,如人们的身长和体重、年龄与血压等。因此,人们不免要问:两种事物现象的特征之间有没有关系?如果有的话,如何测定它们之间的关系密切程度?能否用一方程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等等。本讲介绍在两种事物现象呈  相似文献   

13.
人们一直在探寻经络的实质 ,并且提出种种假说〔1〕,结果莫衷一是。本文试图用神经的网络状纺织这个事实以及感觉和运动的概念来证实这个结论。一般说 ,人们把感觉和运动区分为躯体感觉、躯体运动、内脏感觉和内脏运动四类。躯体感觉是意识性的 ,如痛、温、触、压、本体等感觉。人们能精确的定位和判断其性质。躯体运动也叫随意运动 ,支配骨赂肌。内脏感觉 ,人们对其认识还不充分 ,它的感觉是模糊的 ,有时仅达到知觉水平 ,如内脏性痛 ,对各种刺激的敏感程度不同 ,往往是钝痛和不舒服 ,定位弥散 ,不能指出确切的部位。酸、麻、胀、困等感觉属…  相似文献   

14.
口味异常是指人们在进食时或平常口腔内有异味的感觉,如酸、甘、苦、辣、咸、淡、臭等,这些感觉虽然不同,便可探索病之症结所在,寻求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类比方法是指对于两类不同的事物,在比较的基础上,找到、抓住它们之间的相似之处,并以此为根据,将关于一类事物的知识,迁移、推广到另一类事物上的思维方法.《内经》在探索和论证人体生理病理规律、构建疾病诊疗体系时,大量采用了类比方法.类比方法在《内经》理论体系框架构建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亦有其局限之处.  相似文献   

16.
浅论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复兴和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理论体系的普遍特征出发,讨论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现状与发展等问题。认为研究同一事物可以得出不同形式的理论,它们只有适用范围大小的区别,没有对、错之分;理论体系的抽象性越强,其所涵盖的范围也越大。“阴阳五行”学说理论上适用于整个物质世界;引入医学范畴后,通过对生命体的抽象与综合,形成了超越具体结构的整体性认识。古代医疗实践在未与阴阳五行学说相结合之前,尚没有形成真正的中医理论体系;历代医家的经  相似文献   

17.
针灸中药合治精神分裂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凤岐 《新中医》1993,(7):28-29
精神分裂症的症候群是大脑功能紊乱的表现,它的特点是以思维混乱、感情障碍、行为离奇、感觉错误、记忆丧失、智能下降、意识不清,精力换散等为特征。属中医学癫狂的范  相似文献   

18.
一、黑箱概念与祖国医学特点任何事物之存在并非孤立,它与外界必有一定联系。在一定条件作用下(外因输入信息),促进事物本身发生变化时,该事物与外界的联系必然发生相应的改变(输出信息),这是唯物辩证法的认识论。为此,人们可通过这种外在联系的变更,来推测事物的内在变化,这是黑箱理论的基本概念。根据黑箱理论认识人体或事物的方法是综合分析的方法,它和微观的剖析绝然不同,(黑箱与开箱,整体与部分)。祖国医学正是以黑箱理论的宏观认识机体,根据“有诸内必形诸外”,在不破坏  相似文献   

19.
练天眼功,必须明确意识领域和无意识领域。什么是意识和无意识?《现代汉语词典》说:意识‘堤人的头脑对于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是感觉、思维等各种心理过程的总和,其中的思维是人类特有的反映现实的高级形式”。无意识“是指未加注意的,出于不知不觉的,如他说话时无意识地摆弄着手中的铅笔”。练功人对意识的理解与词典说的相同,但对无意识的理解有区别。练功人认为,意识和无意识是两个不同的领域,健康的成年人,在不人睡、不昏迷、头脑非常清醒的练功时候,思维活动停止,就是练功进入了无意识领域,在此之前是在意识领域练功。进…  相似文献   

20.
记忆是过去经历过的事在人脑中的反映。过去生活中感知过、思考过的事物,体验过的情感,或从事过的活动,都会在人头脑中留下不同程度的印象,并能在以后的生活实践中被回想起,或者它们重新出现时被再认出,这就是记忆。据有关资料介绍,人类具有惊人的记忆能力。人脑可储存10~(15)比特信息,脑的容量是目前世界上任何计算机所不能比拟的。人脑保持信息的时间也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