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插入/缺失(I/D)多态性和血管紧张素原(AGT)M235T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CHD)的关系。方法应用多聚酶链反应结合限制性内切酶法(PCR—RFLP)对110例冠心病患者、62例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以及18名门诊常规体检无冠心病史者基因多态性进行分析。结果①CHD组ACE基因DD基因型及D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分别为43.6%、60.5%比26.3%、4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HD组AGT基因TT基因型及T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66.4%、78.6%比42.5%、6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尸〈0.05)。②男性CHD组ACE基因DD基因型和D等位基因频率以及AGT基因TT基因型和T等位基因频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O.05)。女性CHD组ACE基因DD基因型和D等位基因频率以及AGT基因‘rr基因型和T等位基因频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联合分析ACEDD型及AGTTr型罹患冠心病的相对风险,其比数~L(OR)为4.904,高于单基因ACEDD型(2.175)及AGTTT型(2.669)。结论ACE基因I/D多态性及AGT基因M235T多态性与CHD有显著相关性,同时具有ACEDD型及AGT TT型发生冠心病的相对风险显著高于单基因ACEDD型及单基因AGT‘丌型。性别也可作为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原(AGT)基因M235T及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IR)基因A1166/C多态性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应用多聚酶链反应结合限制性内切酶法(PCR-RFLP)对100名经冠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CHD)的患者和52名冠造结果正常及18名门诊常规体检且无冠心病史者基因多态性进行分析.结果冠心病(CHD)组TT基因型和T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0.67、0.79和0.44、0.63,P<0.05),而C等位基因频率在两组中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0.075和0.064,P>0.05).结论AGT基因变异与CHD发病具有相关性.提示T等位基因可能是CHD的危险因素,而AT1R基因A1166/C多态性与冠心病则无关联.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血管紧张素原(AGT)基因是否参与中国人高血压(HTN)、冠心病(CHD)及2型糖尿病(T2DM)发病。方法 358例呈HTN、CHD及T2DM不同组合存在的中国人。检测AGT基因外显子2Thr174Met(T174M)及Met235Thr(M235T)两个变异、用单变异及多变异统计方法分析其疾病相关情况。结果 AGT基因与中国人HTN相关主要表现在T174M变异上。在HTN单一疾病组、HTN合并CHD及/或T2DM组、HTN总组以及HTN年龄亚组均见基因型频率分布与对照组间有显著差异(P=0.024~0.049),HTN者174T纯合子频率(P=0.019~0.030)及174T等位基因频率增高(P=0.045~0.052)。逐步回归分析表明AGT-T174M是HTN的独立相关因素。T174M与M235T间存在明显连锁不平衡,AGT基因与CHD及T2DM无相关。结论 AGT基因是参与中国人HTN的遗传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4.
血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活性检测对肺部疾病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丛树玲 《山东医药》2000,40(17):30-30
我们对肺结节病、肺结核、肺炎、肺癌、呼吸衰竭等患者的血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SACE)活性进行测定 ,旨在评价其变化对肺部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本文对照组 75例 ,男 48例、女 2 7例 ,年龄 2 0~ 57岁、平均 47.6岁 ,均为查体后的健康献血员。肺结节病组 67例 ,男 2 5例、女 42例 ,年龄1 2~ 67岁、平均 48.5岁 ,均符合结节病诊断标准 [1]。肺结核病组 35例 ,男 2 1例、女 1 4例 ,年龄 2 5~ 63岁、平均 45.6岁 ,均为痰菌阳性者。肺炎组 42例 ,男1 8例、女 2 4例 ,年龄 38~ 82岁、平均 58.4岁 ,根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原(AGT)对动脉粥样硬化(AS)的作用机制。方法构建AS小鼠模型,RT-PCR检测AS小鼠斑块组织和正常小鼠主动脉血管组织中AGT的表达水平。以人巨噬细胞RAW264.7和人主动脉平滑肌细胞(HA-VSMC)为研究对象,转染siRNA AGT、siRNA control,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检测转染后的AGT水平。MTT检测细胞转染后细胞的增殖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转染后的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印迹检测转染后细胞中Caspase-3、Bcl-2、Bax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AS小鼠斑块组织中AGT的表达水平高于正常小鼠主动脉组织(P<0.01)。siRNA AGT可以有效抑制巨噬细胞RAW264.7和人主动脉平滑肌细胞HA-VSMC中AGT的转录表达。转染siRNA AGT后的巨噬细胞RAW264.7存活率与siRNA control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转染siRNA AGT后的主动脉平滑肌细胞HA-VSMC存活率与siRNA control组差异显著(P<0.01),抑制AGT的表达可以抑制巨噬细胞和平滑肌细胞的增殖。转染siRNA AGT后的巨噬细胞RAW264.7凋亡率显著高于siRNA control组(P<0.01);转染siRNA AGT后的主动脉平滑肌细胞HA-VSMC凋亡率显著高于siRNA control组(P<0.01)。转染siRNA AGT后的巨噬细胞RAW264.7和主动脉平滑肌细胞HA-VSMC中Caspase-3、Bax蛋白表达量显著高于siRNA control组,Bcl-2蛋白表达量显著低于siRNA control组(均P<0.01)。结论AGT在鼠AS斑块组织中过表达,抑制AGT可以抑制AS相关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作用机制与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Bcl-2、Bax有关。  相似文献   

6.
冠心病患者血清尿酸和胆红素水平的变化   总被引:36,自引:0,他引:36  
本文分析了 72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诊断的冠心病及非冠心病患者的血清尿酸和胆红素水平 ,旨在探讨其在冠心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资料和方法   1.研究对象 :2 0 0 1年 8月~ 2 0 0 2年 6月因疑诊冠心病而入我院行冠状动脉造影者 ,经排除痛风、心力衰竭、肝胆疾病及肾功能障碍者 ,共有 72例入选。其中经造影确诊为冠心病者 4 0例 ,男 2 6例 ,女 14例 ,平均年龄 (5 4 6± 9 1)岁 ;非冠心病者 32例 ,男2 1例 ,女 11例 ,平均年龄 (5 2 4± 10 6 )岁。经统计检验 ,二组患者性别组成及年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2 .研究方法 :采用…  相似文献   

7.
冠心病患者血清胆红素及尿酸水平的变化   总被引:5,自引:5,他引:5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及正常对照组血清胆红素及尿酸水平的变化。方法: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40例冠心病组和38例正常对照组的血尿酸(UA),总胆红素(T-BTL)直接胆红素(D-BIL)含量并进行分析。结果: 冠心病患者血尿酸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但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则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均<0.01);而两组直接胆红素水平无明显差异。结论:血清胆红素、尿酸水平对冠心病的诊断有一定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血管紧张素原(ACT)基因M235T分子变异和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基因I/D多态性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一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冠心病(CHD)组151例和正常对照组127例AGT基因多态性,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CHD组151例和正常对照组127例ACE基因I/D多态性.结果 CHD组AGT-TT基因型频率为76.26%,显著高于对照组44.10%(P<0.01).ACE-DD基因型频率为35.10%,显著高于对照组14.96%(P<0.01).结论 在中国苗族人群中,AGT基因TT基因型和AGE基因DD基因型是CHD发病既相互独立又具有协同作用的危险因子.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我国河南汉族人群血管紧张素原基因核心启动子区域G-6A多态性与冠心病(CHD)的关系.方法 选择504例确诊CHD的患者和512例无心脏病史的健康体检者,运用多聚酶链反应一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PCR-RFLP)进行G-6A多态性检测.结果 CHD组A/A基因型频率是64.9%,高于对照组的54.9%(X<'2>=10.565,P<0.05);CHD组A等位基因频率是81.4%,高于对照组的73.3%(X<'2>=19.071,P<0.05).结论 血管紧张素原基因G-6A多态性中A/A纯合子与CHD的发生之间存在相关性,其中A等位基因可能是CHD发病的遗传危险因子.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慢性肾衰竭大鼠血清及尿液血管紧张素原(AGT)与肾功能指标及肾脏病理损伤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5/6肾切除法建立慢性肾衰竭的大鼠模型,测定慢性肾衰进展过程中不同阶段的血清肌酐、尿素氮、尿液肌酐、尿蛋白定量情况,并计算肌酐清除率,对肾脏行病理观察并利用肾小球硬化指数(GSI)、肾小管间质损伤指数(TIS)两项指标评价损伤程度,同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方法测定血清、尿液的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和AGT水平,分析AGT与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血AGT与各项指标均无显著相关性。尿AGT与Ccr呈显著负相关(r=-0.667,P0.01),与尿AngⅡ呈显著正相关(r=0.497,P0.01),与GSI呈正相关(r=0.545,P0.05),与其他指标无显著相关性。结论尿AGT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肾功能的情况,并可作为评价肾小球硬化程度的一项无创性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原(angiotensinogen,AGT)基因启动子区域的-217G/A和-152G/A多态与上海地区汉族男性早发性冠心病(CAD)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多重SNaPshot反应,在100例男性早发性CAD患者和100名健康男性对照者中,对AGT基因启动子区域的-217G/A和-152G/A多态进行基因分型。结果:-217G/A多态AA、AG和GG基因型在CAD组中的分布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39),CAD组的A等位基因频率较对照组亦显著增加(P=0.012),A等位基因携带者早发性CAD的发病危险是非携带者的1.913倍(95%CI1.151~3.182)。-152G/A多态的基因型分布在2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54),其A、G等位基因频率2组相比有差异(P=0.044)。在多支病变组中,-217G/A多态的基因型分布及其等位基因频率2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分别为P=0.010和P=0.005),且A等位基因携带者发生多支病变的危险是非携带者的2.307倍(95%CI1.274~4.179)。结论:在上海地区的汉族男性人群中,AGT基因-217G/A和-152G/A多态可能是其早发性CAD的遗传性危险因素,且-217G/A多态可能还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变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活性变化在冠心病(CHD)及克山病(KSD)诊断和病情判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住院冠心病患者34例,克山病病区的克山病患者39例,健康人32例作为对照。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ACE活性。结果 冠心病及克山病患者ACE活性明显低(P<0.01)于健康人。冠心病患者的ACE活性急性心梗<心绞痛<陈旧性心梗,在克山病是慢型<潜在型。ACE活性降低可能与血管缺血缺氧有关。结论 ACE活性变化可作为冠心病及克山病诊断和病情判断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通过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分析 ,来探讨中国苗族人群血管紧张素原 (AGT)基因M2 35T分子变异与心肌梗死 (MI)的关系。一、资料与方法1 对象 :(1 )健康对照组 :共 1 1 6例 ,男 67例 ,女 49例 ,平均年龄 (56 6± 1 0 4)岁 ,且家族史中无MI或脑梗死史。(2 )心肌梗死 (MI)组 :共 41例 ,男 2 7例 ,女 1 4例 ,平均年龄(59 6± 1 0 4)岁。MI的诊断标准依据 1 979年WHO颁布的MI诊断标准 ,并有心肌酶谱和心电图的典型改变 ,其中 1 3例做ECT心肌灌注显像 ,结果示心肌前壁及下壁心肌…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在中国南方汉人群中 ,血管紧张素原基因 (angiotensinogen ,AGT)启动子区域 2 17位和 2 0位上的二种单核苷酸多态与高血压病 (EH)并发冠心病的关系。方法 运用多重SNaPshot反应 ,对 2 0 5例EH并发冠心病患者、185例EH患者和 185名健康对照者进行G 2 17A和A 2 0C多态基因分型。结果 G 2 17A多态的基因型分布在EH并发冠心病组 (AA =8、AG =71、GG =12 6 )和对照组 (AA =8、AG =37、GG =14 0 )之间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0 5 ) ;A、G等位基因频率与对照组相比亦有显著性差异 (A 2 1 2 2 %、G 78 78%比A 14 32 %、G 85 6 8% ,P =0 0 12 ) ;A 2 0C多态的基因型分布 (CC、AC、AA)及C、A等位基因频率在二组间的差异无显著性 (分别为CC =5、AC =4 9、AA =15 1比CC =2、AC =6 1、AA =12 2 ,P =0 0 97;C 14 39%、A 85 6 1%比C 17 5 7%、A 82 4 3% ,P=0 2 2 6 )。在男性EH并发冠心病组中 ,G 2 17A和A 2 0C多态的基因型分布及其等位基因频率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 (G 2 17A :AA =7、AG =5 3、GG =86比AA =6、AG =2 8、GG =97,P =0 0 2 2 ;A 2 2 95 %、G 77 0 5 %比A 15 2 7%、G 84 73% ,P =0 0 2 2。A 2 0C :CC =3、CA =2 7、AA =116比CC =2、CA =4 3、AA =86 ,P =0 0 2 3;C 11 30 %  相似文献   

15.
目的:在中国南方汉族人群中,检测血管紧张素原基因(AGT)5'端核心启动子内AGCE1区域的单 核苷酸多态(SNPs),并探讨其与冠心病发病的关系。方法:应用PCR直接测序技术检测AGCE1区域的序列,并 结合多重SNaPshot反应在145例血压正常的冠心病患者和185例健康对照者中对所检测的SNPs进行基因分 型。结果:在AGT基因AGCE1区域-20和-6位上发现2个SNPs,且A 20C和G 6A多态呈连锁不平衡。A 20C多态的基因型分布在冠心病组(CC=4,AC=29,AA=112)和对照组(2,61,122)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C等位基因频率在两组间虽有差异(12.76%/17.57%),但未达到统计学意义(P>0.05)。G 6A多态 的基因型分布和等位基因频率在冠心病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单倍型分析表明,各组单倍型的 频率分布在两组间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结论:AGT基因的A 20C多态可能与血压正常人群的冠心病发病相 关。  相似文献   

16.
采用RNA狭缝杂交及放射免疫技术,检测链脲佐菌素糖尿病肾病大鼠肾组织血管紧张素原基因及转化生长因子β1基因信使核糖核酸(mRNA)表达水平和血管紧张素Ⅱ含量。结果示糖尿病肾病大鼠肾组织ATⅡ含量、血管紧张素原mRNA表达及转化生长因子β1mRNA表达水平均高于同龄正常对照鼠,提示肾组织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及转化生长因子β1活性升高可能参与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7.
冠心病与吸烟及血清胆红素浓度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 ,血清总胆红素浓度与冠心病发病的危险性呈显著负相关 ,认为低血清胆红素水平可能是冠心病的新的危险因子〔1 ,2〕,而吸烟对降低血清总胆红素浓度并参与致冠心病机制〔3〕。为探讨吸烟对血清胆红素浓度的影响及其与冠心病发病的关系 ,我们对诊断明确的冠心病与非冠心病患者的吸烟史、血清胆红素水平进行对比分析。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资料选自我院 1999~ 2 0 0 1年接受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病人 ,排除肝胆系统疾病者 ,共 15 2例。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 (CHD组 )、非冠心病对照组。冠心病组 78例 ,男 6 1例 …  相似文献   

18.
检测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在AFP阴性肝癌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近期研究显示,多种恶性肿瘤患者血清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活性降低。本研究旨在探讨肝癌患者血清ACE活性变化对AFP阴性肝癌(HCC)患者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观察对象为经组织学(肝穿刺)或影象学确诊的38例HCC患者、21例慢性肝炎患者12例肝硬化患者及20例正常健康对照者。血清AFP和ACE活性均按试剂盒说明书进行。结果与其他良性肝病相比,HCC患者血清ACE活性(19.51±4.46)显著低于慢性肝炎(38.35±6.34,p<0.01)及肝硬化患者(47.77±10.59,P<0.01),也低于正常人(30.00±2.92,P<0.05)。23例AFP阳性(≥200μg/L)HCC患者中,其ACE活性为(19.15±4.26),与15例AFP阴性患者的ACE活性(20.06±4.85)无差异(P>0.05)。结论 检测血清ACE活性有助于肝癌,尤其是合并肝硬化或AFP阴性的患者的诊断,联合检测ACE和AFP有助于提高肝癌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9.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三个关键基因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基因插入/缺失多态性、血管紧张素原基因M235T多态性及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基因A1166/C多态性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应用多聚酶链反应-限制片长多态性方法对110例冠心病患者和80例健康人分别进行单基因和基因连锁分析。结果①冠心病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基因DD基因型(43.6%)及D等位基因频率(60.5%)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分别为26.3%和44.4%,P<0.05);血管紧张素原基因TT基因型(66.4%)及T等位基因频率(78.6%)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分别为42.5%和60.6%,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冠心病组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基因的AA、AC基因型频率和A、C等位基因频率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②联合分析三个基因多态性罹患冠心病的相对风险,其OR为3.395,高于单基因血管紧张素转化酶DD型(OR为2.175)及血管紧张素原TT型(OR为2.669),低于血管紧张素转化酶DD型 血管紧张素原TT型(OR为6.098)。结论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基因插入/缺失多态性及血管紧张素原基因M235T多态性与冠心病有关,而血管紧张素Ⅱ 1型受体基因A1166/C多态性可能与冠心病无关联。同时具有血管紧张素转化酶DD型及血管紧张素原TT型者发生冠心病的相对风险显著增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中国南方部分汉族人群的老年冠心病患者中,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中的关键成分即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及血管紧张素原(AGT)双基因多态性与慢性心力衰竭(心衰)发病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及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技术,对396例老年冠心病患者的ACE基因插入/缺失(I/D)及AGT基因M235T多态性进行检测.将其中196例合并慢性心衰患者作为病例组,其余200例心功能正常者作为对照组.结果:①病例组DD基因型频率及D等位基因频率均高于对照组;②病例组TT基因型频率及T等位基因频率均高于对照组;③联合分析ACE与AGT基因多态性显示,两组中同时具有DD型ACE基因及TT型AGT基因的频率分别为28.6%及15.0%,前者明显高于后者.结论:DD型ACE基因及TT型AGT基因可能是中国南方部分汉族老年冠心病慢性心衰患者发病的遗传危险因素,ACE和AGT基因在慢性心衰的发生中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