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综合概括了过去十几年所作的氚照射生物效应系统研究的实验结果。方法该研究着重于低剂量氚照射地健康造成可能影响的实验研究,研究了氚在妊娠和浦乳动物体内的分布、代谢和剂量估算;遗传学效应(初奶卵母细胞存活率、业原细胞存活率、卵母细胞或精母细胞的显性致死突变、精原细胞显性骨骼突变。通过C-分带Giemsa染色,分析了精细胞细胞中期-1的染色体畸形);致效应(生长发育、神经行为、脑细胞学和脑神经递质),同时  相似文献   

2.
3.
氚辐照生物效应研究中的内剂量估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在氚辐照生物效应研究中对内照射剂量给出比较准确的估算,本文根据小鼠单次和持续给予氚水的代谢实验,讨论了不同给予方式下的内剂量估算,给出了小鼠不同组织或器管的估算结果。单次给予氚水1Bq/g体重时65天内的总剂量,脂肪约8×10-8Gy,其它组织约20×10-8Gy。持续给予氚水1Bq/1时的剂量率,脂肪约为0.16×10-10Gy/d,其它组织平均约0.32×10-10Gy/d,全身约0.28×10-10Gy/d。  相似文献   

4.
5.
笔者从辐射防护的角度概述了核聚变燃料氚低剂量照射下的相对生物效能 (RBE)的研究。选择指数递减剂量率和恒定剂量率2种氚照射方式,观察研究以下生物学指标:卵母细胞和精母细胞的显性致死突变率,显性骨骼突变率,初级卵母细胞和精原细胞的存活率,以及外周血淋巴细胞和胎肝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细胞率。计算2种氚照射方式下的RBE值,并分析RBE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在累积剂量为0.2、0.3、0.4、0.5、0.6 Gy/10 d的条件下,指数递减剂量率和恒定剂量率2种氚照射方式下的RBE值为2.9~4.2。为了辐射防护的目的,建议将低传能线密度(LET)辐射对生物群的RBE值设定为3.0~3.5。如果估计暴露于氚β粒子或其他低LET辐射或接近导出考虑参考水平下,则可能需要采用较高的RBE值进行评估,以更为准确地估计辐射的危险度。  相似文献   

6.
氚生物效应研究近期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氚水对早期发育阶段的斑马鱼造成的辐射剂量,并与其造成的生物效应相结合,初步观察剂量-效应关系。 方法 模拟真实实验条件,建立物理模型,计算斑马鱼受精后24 h(24 hpf )胚胎和 96 hpf 幼鱼在 3.7×103、3.7×104、 3.7×105 Bq/ml 3种不同浓度氚水中的吸收剂量率。观察经3种不同浓度氚水染毒后24 hpf 胚胎和 96 hpf 幼鱼的翻转频率和心率,并与对照组(E3溶液)进行比较。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照组与处理组之间的比较采用 LSD-t 检验。 结果 随着斑马鱼发育时间的延长,其吸收剂量有所提高。24 hpf 斑马鱼胚胎在3种不同浓度的氚水中对应的吸收剂量率分别为2.15×10、2.21×102、2.55×103 μGy/h;96 hpf 斑马鱼幼鱼对应的吸收剂量率分别为 2.95×10、3.03×102、 3.47×103 μGy/h。24 hpf 斑马鱼胚胎翻转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3.7×103 Bq/ml 氚水处理组的翻转频率明显减少(t=3.94,P<0.001)。96 hpf 斑马鱼幼鱼心率随着不同氚水浓度的变化明显,与对照组比较,3.7×103 Bq/ml 氚水处理组心率明显下降(t=2.86,P=0.01),而 3.7×105 Bq/mL 氚水处理组心率上升(t=−12.12,P<0.001)。 结论 随着吸收剂量率的变化,24 hpf 斑马鱼胚胎翻转频率和 96 hpf斑马鱼幼鱼心率均出现显著改变 。  相似文献   

8.
对两组妊娠11天的大鼠分别注入氚水(HTO)和以187CsY射线连续照射, 以仔鼠出生后18天时大脑皮质锥体细胞数的变化为生物终点, 观察两种辐射的剂量效应曲线, 并将两者比较, 求出氚的RBE值。结果表明,在两种射线照射下,仔鼠大脑锥体细胞数皆随剂量增加而减少(P<0.01).仔鼠受β和137Csγ射线照射,吸收剂量范围分别为0.012~1.32Gy,大脑锥体细胞缺失率Y与计量D均可拟合成对数直线回归方程,Yβ=27.1+8.3LgD和Yp=18.5+13.9LgD.氚吸收剂量为1.7~0.17Gy时RBE值为3.4~8.5.  相似文献   

9.
氚相对生物效应的实验研究及遗传危害的估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研究采用指数下降剂量和相对恒定剂量照射小鼠,以显性致死突变、显性骨胳突变、精母细胞染色体畸变率,初级卵母细胞和精原细胞存活率,外周血淋巴细胞和骨髓有核细胞微核细胞率为生物终点,并60Coy射线作为参考辐射,研究了氚的相对生物效应(RBE)值.结果表明:在剂量率为0.02~0.06Gy/d,连续照射10天的情况下,观察到氚的平均RBE值约为3.6~2.7之间,以外周血琳巴细胞微核细胞率为终点对RBE值最高,而初级卵母细胞存活率为终点时,RBE值最低,如果考虑到氚的遗传危害,如以显性骨胳突变为终点,则RBE值约大于3.  相似文献   

10.
辐射诱导的旁效应现象近年来已经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它对于目前低剂量辐射效应的研究将产生重大影响。在其研究过程中,由于电离粒子在能量、径迹上的随机分布,用常规照射的方法无法提供旁效应的直接证据以及准确的单一粒子与生物体的作用结果。微束的发展,特别是单粒子微束通过将精确数量的粒子准确地射入细胞或细胞特定位置,为辐射诱导的旁效应的研究提供了直接有用的手段。为此,论述了辐射诱导的旁效应现象以及微束在其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氚标记化合物被广泛应用于医学领域,特别是氚标记的生物大分子可用于分析生物体内与细胞内各类分子的代谢过程。笔者介绍了氚标记化合物的合成方法,概述了氚标记的生物大分子在放射生物学基础研究与医学应用中的成果及研究进展,重点阐述了氚标记的胸腺嘧啶核苷在测定DNA合成效率中的原理与应用。氚标记化合物对于研究细胞内DNA、RNA、蛋白质等分子的分布、代谢过程具有简便、迅速、直观、准确的优点,进一步研发基于氚标记化合物的分析方法对于深入认识分子生物学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重离子辐射生物效应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离子以其特有的生物物理特性近年来引起肿瘤放疗领域的普遍关注。哺乳动物细胞体外辐射生物效应研究为重离子肿瘤放疗最优化提供了科学依据。这方面研究主要包括克隆细胞存活、细胞染色体畸变和细胞DNA损伤等。  相似文献   

13.
低剂量辐射对机体免疫效应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20世纪40年代以来,核反应堆研制成功后,核能的应用一方面对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对辐射防护和放射生物学研究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战争中核武器的使用,以及核能领域的发展和核技术在经济领域及医学领域的广泛应用,不可避免地造成了人员的辐射损伤,其中许多情况下为低剂量辐射(low dose radiation,LDR)问题,如长期在核动力船舶上工作的人员可遭受到低剂量的辐射。  相似文献   

14.
线粒体是机体的重要能量加工厂,线粒体DNA是惟一的核外遗传物质,因此,线粒体在维持生物个体正常生理功能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研究表明,线粒体DNA突变和缺失在许多疾病发生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概述了线粒体DNA在肿瘤、辐射生物效应及衰老等领域的研究现状,以期推进放射医学领域中线粒体DNA的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15.
线粒体是机体的重要能量加工厂,线粒体DNA是惟一的核外遗传物质,因此,线粒体在维持生物个体正常生理功能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研究表明,线粒体DNA突变和缺失在许多疾病发生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概述了线粒体DNA在肿瘤、辐射生物效应及衰老等领域的研究现状,以期推进放射医学领域中线粒体DNA的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16.
为测定生物与高频辐射(RFR)相互作用的分子和细胞水平总机制,已作了很多努力。该机制将提供机体 水平的研究导向,后者是作出有关RFR暴露的卫生和安全规定的基础。随着空军和其他军种引进许多新设备,此项需要已变得特别紧迫。这些设备中有超宽频带和大功率的微波系统。它们可能有极快增长倍数和高峰功率或持续时间非常短暂的电场。以上参数可以改  相似文献   

17.
18.
19.
外泌体是一种在细胞内形成并主动释放到胞外的囊泡体,内含有大量蛋白质、脂质和非编码RNA等生物活性分子,可参与细胞间的通讯来调节多种重要的生理病理过程。研究发现辐射诱导的外泌体能够辅助肿瘤与微环境的相互交流。笔者在该文中集中讨论了辐射诱导的外泌体在肿瘤放疗过程中的生物学效应,重点关注其在肿瘤血管新生中的作用,并就这些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高能重离子的生物学效应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研究高能重离子对高等植物种子的影响,用核径迹探测器与药用植物干种子复合制成生物叠的方法,在卫星搭载实验中,初步探查了空间环境对莨菪和藿香的生物学效应,发现单纯失重因素对当年栽培的植株无显著影响,但被高能重离子击中的种子经3个月储存后,其栽培的植株长势有明显增快,开花和结实时间也早于对照组,但染色体凶有损伤或变异。确认这种方法能较精细地鉴别空间环境中持续失重和高能重离子击中两个因素的生物学效应,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