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玻璃体积血是一种由多种眼底出血性疾病引起的临床常见病,其致盲率比较高,且一旦致盲将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给病人家庭及社会带来极大的负担,因而加强本病的防治具有比较大的社会意义。笔者近年来采用益气活血通脉法,用补阳还五汤为主治疗本病40例40只眼,疗效较好,并与用益脉康片治疗的34例34只眼作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四妙勇安汤合补阳还五汤对实验性家兔玻璃体积血玻璃体中IL-6的影响。方法:将32只家兔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四妙勇安汤合补阳还五汤组),每组8只。B、C、D 3组家兔抽取少量玻璃体组织(0.2mL)后,向玻璃体腔内注射自体血(1.2mL),造成玻璃体积血动物模型。用药5周后测定玻璃体液中IL-6的含量。结果:实验组IL-6含量显著降低,与模型组、对照组均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四妙勇安汤合补阳还五汤具有加速玻璃体积血吸收,并能通过抑制IL-6的生成防治PVR。  相似文献   

3.
补阳还五汤出自清代王清任《医林改错》,由黄芪、桃仁、红花、川芎、归尾、赤芍、地龙等7味中药组成,具有补气、活血、通络之功,主治半身不遂与痿证。此方可以说是王氏补气活血观点的代表方剂,对后世的影响极大。笔者将本方辨证用于临床骨伤科之头、胸、腹部及四肢骨折与软组织损伤,取得了一定效果,介绍如下。1 头部损伤头部损伤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其发病率仅次于四肢损伤,严重者多有后遗症,死亡率也较高。《医宗金鉴》云:“头为诸阳之首,位居至高,内涵脑髓,脑为元神之府,以统全体者也。”因此,头脑一旦受伤,势必引起脏腑功能失调,气机升降…  相似文献   

4.
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缺血性脑中风6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胡长友 《四川中医》2003,21(9):53-53
以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缺血性脑中风60例,总有效率达93.3%。  相似文献   

5.
补阳还五汤治疗中风病康复期38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加减在中风康复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中风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予西药肠溶阿司匹林、维脑路通、脑复康、维生素E等,并配合降压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中风后遗症,临床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6.
补阳还五汤源于清代王清任的《医林改错》,由黄芪、当归、川芎、地龙、赤芍、桃仁、红花组成。主要功能是补气、活血、通络,是治疗中风病的代表方剂。近代医家综于原方或随症加味广泛用于临床各科。笔者将近年来用此方加制马钱子等药,治疗中风后遗症131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邱波 《四川中医》2000,18(11):29-30
冠心病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还在逐渐增多,对人类健康构成巨大威胁。我院于1994年至1996年,以补阳还五汤对40例冠心病患者进行临床观察,获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 观察对象系我院住院及门诊患者,本组40例诊断及疗效观察评定均按1979年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座谈会修订标准。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龄最小者40岁,最大74岁,平均年龄57岁。病程最短者半年,最长19年,其中1~3年14例,4~6年18例,7~10年6例,10年以上者2例。并发高血压病8例,高血脂32例,糖…  相似文献   

8.
邵敏  刘文华 《中医药学刊》2006,24(3):522-522
冠心病在中医学中属于胸痹,心痛,惊悸、厥痛、真心痛等范畴,是由邪痹心胸,气运行不畅而致,胸闷心痛,甚则心痛彻背,伴心悸、气短、喘息不得卧为主症的心胸疼痛,是中医内科临床常见的一种疾病。笔者自1995年至今,运用中药补阳还五汤治疗,取得很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素问·痹论》指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也。”痹者,闭塞不通也,临床上根据风寒湿邪的偏胜不同而分为行痹、痛痹、着痹和热痹。10余年来,笔者应用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34例痹证,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 34例中,男15例,女19例;年龄最大者65岁,最小者18岁;病程最长20年,最短10天。西医疾病范围:肩周炎、增生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  相似文献   

10.
补阳还五汤治疗中风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风”之名始于《内经》,见于历代医家论说中。《金匮要略》以邪之深浅、病情之轻重分为中络、中经、中腑、中脏。元·王履将中风分为真中和类中两类。当今所说的中风乃为类中风,属中经、中腑、中脏之类。轻则眩晕,语言障碍,半身不遂;重则神志不清。在脏属心,在腑属脑,累及经络。病机无非虚、火、风、痰、气、血六端,或有兼夹之轻重,主次的不同,总有虚实夹杂的表现。或以肝风为主,则有肝阴不足之因;或以血瘀为主,则有气不行血之前兆;或以火旺为主,则有阴虚在先;或以痰阳为主,则有脾肺气虚为由。多以内邪为主,风、火、痰、瘀为标。从正气来…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治疗肢体缺血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补阳还五汤(桃仁、红花、黄芪、当归、赤芍、川芎、地龙)治疗肢体缺血性疾病110例。结果:治疗有效率为98.2%。结论:补阳还五汤治疗肢体缺血疾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增益补阳还五汤治疗中风恢复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以补阳还五汤组方为基础 ,自拟增益补阳还五汤 ,治疗中风恢复期的气虚血瘀证 ,取效满意 ,现介绍如下。药用 :黄芪 4 0g ,川芎 12 g ,当归 15g ,赤芍 10 g ,地龙 15 g ,红花、水蛭、路路通、桂枝各 10g ,山楂 30 g ,牛膝 10g。常规水煎服 ,每日 1剂 ,分 2~ 3次口服  相似文献   

13.
14.
加味补阳还五汤 ,药用 :黄芪 30g ,丹参、当归、赤芍、地龙、川芎各 15g ,红花 10 g ,三七 (单包冲服 ) 7 5g ,每日 1剂 ,每剂加水 2 5 0~ 30 0ml,煎煮 30min ,去渣取汁 10 0ml;饭后温服。本组 38例中 ,男 2 4例 ,女 14例 ;年龄 4 7~ 6 8岁 ;其中失语 17例 ,面瘫 2 1例 ,血压偏高 31例 ,诸症俱全 18例。治疗结果 ,临床治愈 16例 ,显效 16例 ,有效 6例。总有效率为10 0 %。讨 论 脑出血后遗症 ,属于中医学中风后遗症之范畴。其同为中风日久 ,气虚血满 ,脉络瘀阻而致。补阳还五汤为气虚血瘀证而设 ,方中以黄芪健脾益气 ,行血统…  相似文献   

15.
补阳还五汤治疗中风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泓  李先浩 《中成药》1997,19(1):42-43
补阳还五汤由黄芪(重用)、当归、地龙、川芎、桃仁、红花、赤书组成,功在补气活血、通经活络,为清代名医王任清所创,始载于《医林改错》,现将用其治疗中风的临床和实验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临床应用研究中风(脑卒中)分缺血性及出血性两类,用本方治疗效果较好。1.1缺血性中风中医辩证可分多型.但气虚血瘀或兼瘀血者为多,且有认为“气虚是致病的根源,血瘀是病邪的核心”,[1]故益气活血的补阳还五汤有较好疗效。司氏[2]等治1002例分五组,本方加减组总有效率96,4%,优于血管扩张药、单纯碳酸氢钠、静点脉通和对症治疗组。阮氏L…  相似文献   

16.
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脑血栓探微车宇光大连市第二人民医院(大连116011)补阳还五汤具有益气活血化瘀之功效,用于治疗因气虚血瘀所致的中风、偏瘫等症,即现代医学所谓之脑血栓形成。脑血栓的发病机理主要是血脂、血粘度增高引起血液流变学改变,而导致动脉粥样硬化...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补气活血、祛瘀通络类中药治疗老年前列腺增生的疗效。方法:采用加味补阳还五汤(黄芪、当归尾、川芎、赤芍、桃仁、红花、地龙、三七、牛膝、王不留行、鱼腥草)治疗本病78例,并设对照组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5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43%,两组间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补气活血、祛瘀通络的功效。  相似文献   

18.
补阳还五汤治疗脑出血3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补阳还五汤治疗脑出血30例泉州市中医院(362000)郑劲松笔者运用补阳还五汤治疗脑出血30例,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全部病例均符合1986年中华医学会第2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均经颅脑CT扫描证实。发病至就诊病程均在24...  相似文献   

19.
补阳还五汤治疗痹症57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20.
补阳还五汤治中风之运用法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补阳还五汤是清代名医王清任所创 ,始载于《医林改错》,由黄芪四两 (生 )、归尾二钱、赤芍一钱半、地龙一钱、川芎一钱、桃仁一钱、红花一钱组成 ,具补气活血、祛瘀通络之功 ,主治半身不遂属于正气亏虚而致血脉不利者。然而 ,后世医家有用之者 ,有非之者 ,遂使济世之方造成半信半疑之局面 ,实为可惜。余以为 ,王清任之补阳还五汤如用之恰当 ,确能起死回生 ,如用之不当反有贻误病情之弊 ,其关键在于化裁而非方之过也。王清任认为 ,人身有十分之气 ,若亏五成 ,则不能周流全身 ,或只行于左不行于右 ,或只行于上不行于下 ,于是半身不遂。王氏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