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子宫颈癌血清与组织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uPAR)与患者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ABC法)检测50例子宫颈癌组织与正常子宫组织 uPAR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68例子宫颈癌组织及血清uPAR水平。结果 50例子宫颈癌组织中33例uPAR表达,阳性表达率66 %,正常组织无表达。子宫颈癌组织uPAR[(70.92±28.55)ng/100 mg蛋白]、血清uPAR[(2.38±0.29)ng/ml]高于癌旁组织[(11.01±5.40)ng/100 mg蛋白]、对照组[(0.50±0.16)ng/ml](均P<0.001); 组织uPAR水平与患者临床分级、淋巴结转移及分化程度相关,而与肿瘤浸润、癌栓形成无关。术前子宫颈癌患者血清uPAR水平与临床分级、淋巴结转移、癌栓、浸润深度有关(P<0.05~P<0.01);与分化程度无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提示,影响术前血清uPAR的因素是临床分期、盆腔淋巴结转移、肌层侵犯深度(均P=0.001)。与术前比较,术后子宫颈癌患者血清uPAR水平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血清与组织uPAR含量呈正相关(r=0.801,P<0.001)。结论 uPAR在子宫颈癌组织及血清中高表达,血清uPAR与患者临床分级、盆腔淋巴结转移及肿瘤浸润有关,可作为子宫颈癌诊断、病情检测及预后评判的一项标志物。 相似文献
2.
子宫颈癌患者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和抑制物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纤溶酶原激活物和抑制物在子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及侵袭转移过程中的规律及对临床的指导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42例子宫颈癌患者和10例良性子宫肿瘤患者的血浆和组织中uPA和PAI-1含量,按良恶性、手术前后、临床分期和组织类型等分别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子宫颈癌患者血浆中uPA和PAI-1含量随临床分期的升高逐渐增加。宫颈癌患者血浆uPA和PAI-1含量术后显著降低。淋巴结转移组血浆uPA含量高于无转移组。癌组织中的uPA和PAI-1含量高于癌周组织。正常宫颈、宫颈上皮内瘤变、宫颈鳞癌组织uPA含量呈上升趋势。腺癌的组织uPA含量高于鳞状细胞癌组,PAI-1含量无差异。结论:检测宫颈癌患者uPA和PAI-1含量可能对其侵犯范围、盆腔淋巴结转移情况、预后等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研究纤溶酶原激活物和抑制物在子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及侵袭转移过程中的规律及对临床的指导意义。方法 :采用ELISA法检测 4 2例子宫颈癌患者和 10例良性子宫肿瘤患者的血浆和组织中uPA和PAI 1含量 ,按良恶性、手术前后、临床分期和组织类型等分别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子宫颈癌患者血浆中uPA和PAI 1含量随临床分期的升高逐渐增加。宫颈癌患者血浆uPA和PAI 1含量术后显著降低。淋巴结转移组血浆uPA含量高于无转移组。癌组织中的uPA和PAI 1含量高于癌周组织。正常宫颈、宫颈上皮内瘤变、宫颈鳞癌组织uPA含量呈上升趋势。腺癌的组织uPA含量高于鳞状细胞癌组 ,PAI 1含量无差异。结论 :检测宫颈癌患者uPA和PAI 1含量可能对其侵犯范围、盆腔淋巴结转移情况、预后等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肺癌患者常合并有纤溶系统及其抑制系统的相应变化。本文检测了 31例患者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t-PA)及其抑制物 (PAI)。旨在了解其变化规律及临床意义。1 材料与方法31例肺癌患者 ,除 5例外 ,其余均经纤支镜活检或术后病理证实。男 2 8例 ,女 3例 ,年龄 38~ 75岁。无血液系统疾患。另设正常对照组 30例 ,男女各 15例。t-PA、PAI的检测 :皆按福建太阳生物技术公司提供药盒的说明书步骤进行 ,采用发色底物法。检测数据进行t检验和方差分析处理。2 结果正常对照组t -PA :0 74± 0 2 0Iu/ml。而肺癌患者t-PA :0… 相似文献
6.
癌症患者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及其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癌症患者血浆中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及其受体(u-PAR)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85例癌症患者血浆中u-PA和u-PAP水平,并与正常人进行比较。结果:肝癌、肺癌、大肠癌、胰腺癌和胃癌患者的血浆u-PA和u-PAR水平均同步升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胃癌和肺癌患者u-PA和u-PAR水平在术后出现明显回落(P<0.05或P<0.01),复发时又升高;胰腺癌有转移者明显高于无转移者(P<0.05);鼻咽癌仅有u-PAR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癌症患者血浆u-PA和u-PAR水平显著异常,可作为评估浸润转移和复发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7.
8.
乳腺癌中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的过度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了166 例乳腺癌和36 例乳腺良性组织中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rokinase 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uPA)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乳腺癌中uPA 的表达程度以及阳性率显著高于乳腺良性组织。在166 例乳腺癌中,uPA高表达者90 例(54.2 %) ,低表达者76 例(45 .8% )。uPA 高表达者的淋巴结转移率明显高于低表达者。uPA 表达也与肿瘤大小及TNM 分期密切相关,原发肿瘤越大,TNM 分期越晚,其表达越强。因此,uPA 与乳腺癌的侵袭、转移是密切相关的,也可能是1 个影响乳腺癌预后的重要生物学指标,临床上对uPA 高表达者,术后应给予合理的辅助治疗,以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纤溶酶原激活物 (uPA)和抑制物 (PAI 1)在甲状腺癌组织中的不同表达 ,总结其在甲状腺癌的发生、发展及侵袭转移过程中的规律和对临床的指导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 (ELISA)法检测 4 2例甲状腺癌和 30例良性甲状腺肿瘤组织及正常甲状腺组织中uPA和PAI 1含量 ,从良恶性、临床分期、病理类型等不同方面分别进行对照分析 ,比较其有无差异。结果 :甲状腺瘤组织的uPA含量高于正常甲状腺组织 (P <0 0 5 ) ,PAI 1含量和正常甲状腺组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甲状腺癌组织中uPA和PAI 1含量明显高于良性甲状腺肿瘤和癌旁组织 (P <0 0 1) ,且和临床分期呈正相关 (r分别为 0 72 3和 0 795 ,P <0 0 5 )。周围淋巴结转移组的uPA和PAI 1含量明显高于无转移组 (P <0 0 5 )。未分化癌的uPA和PAI 1含量高于乳头状癌和滤泡状癌 (P <0 0 5 ) ,乳头状癌和滤泡状癌uPA值和PAI 1含量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髓样癌的uPA值和PAI 1的含量最低。结论 :检测组织中uPA和PAI 1含量可能对甲状腺癌的侵犯范围、淋巴结转移情况及预后估计等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与肿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uPAR)是缺乏跨膜及胞浆部分的单链膜糖蛋白受体,通过糖基磷脂酰肌醇(GPI)锚定于细胞表面,在人体内广泛分布。uPAR的空间结构由三个单独折叠的结构域组成,从蛋白N端开始命名为结构域1、2和3。研究表明uPAR不仅在正常的生理状态下发挥重要作用,而且它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也扮演重要角色。uPAR在肿瘤中所起的作用包括调节细胞表面蛋白裂解活性、参与信号传导、调节细胞粘附与迁移等。本文就近年来有关uPAR与肿瘤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子宫颈癌患者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uPAR)在血浆中的含量,初步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检测94例子宫颈癌患者及30名健康妇女(对照组)血浆中可溶性uPAR(suPAR)的水平。结果30名健康妇女血浆suPAR水平为(0.5023±0.1724)ng/ml,94例子宫颈癌患者血浆suPAR水平为(1.0433±0.2736)ng/ml,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理类型、病理分级、生长类型和肿瘤局部大小与血浆suPAR水平变化无显著相关(P〉0.05),临床分期、淋巴结是否转移和侵犯肌层深度与血浆suPAR水平变化相关(P〈0.05)。结论血浆中suPAR水平可能是反映体内整个尿激酶型纤溶酶原(uPA)激活系统活性的指标,它的升高可能与子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血浆suPAR可作为子宫颈癌患者疗效判断、临床分期、疾病进展及预后预测的一个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2.
肝癌患者血浆、组织中凝血及纤溶因子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背景与目的:研究表明凝血及纤溶因子改变与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研究检测组织因子(tissuefactor,TF)、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rokinase-typeplasminogenactivator,uPA)及其受体(urokinase-typeplasminogenactivatorreceptor,uPAR)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carcinoma,HCC)组织中及血浆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肝细胞癌患者50例及对照组30例非癌患者的血浆TF、uPA和uPAR水平;50例肝癌中随机选取27例取其肝癌组织、癌旁组织,以27例非癌患者肝组织为对照,利用RT-PCR法分别检测TF、uPA、uPARmRNA的阳性率及相对表达强度,并结合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肝细胞癌患者血浆TF、uPA及uPAR水平均较对照组升高[(409.4±13.0)pg/mlvs.(318.8±69.1)pg/ml,(1.63±0.52)ng/mlvs.(1.20±0.40)ng/ml,(1.36±1.00)ng/mlvs.(0.68±0.28)ng/ml],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肝细胞癌患者血浆TF水平在低分化组、肿瘤较大组及合并肝硬化组均显著升高(P<0.05),血浆uPA水平只在合并肝硬化组升高(P<0.05)。肝细胞癌患者血浆TF、uPA和uPAR水平在有淋巴结转移、肝外脏器转移及门脉癌栓组较无转移及无癌栓组升高(P<0.05)。TF、uPA、uPARmRNA在肝细胞癌组织中阳性率及相对表达强度分别为62.96%(17/27)、70.37%(19/27)、77.78%(21/27)及0.57±0.27、0.96±0.46、0.78±0.32,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及非癌患者肝组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TF、uPA、uPARmRNA在有肝内转移及门脉癌栓组的阳性率及相对表达强度均高于无肝内转移及门脉癌栓组(P<0.05)。经Pearson检验,肝细胞癌患者TF、uPA和uPARmRNA表达呈正相关(TF/uPA:r=0.37,P<0.01,TF/uPAR:r=0.53,P<0.01,uPA/uPAR:r=0.36,P<0.01)。经Cox多因素分析三者均为独立预后因素[TF(χ2=6.05,P=0.014),uPA(χ2=4.29,P=0.038),uPAR(χ2=4.40,P=0.036)]。结论:TF、uPA及uPAR可能在肝细胞癌的侵袭转移过程中起协同作用;三者可能与肝癌患者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和骨桥蛋白(OPN)在子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子宫颈癌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4例子宫颈癌组织中MMP-3和OPN的表达,并对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进行分析,以15例正常子宫颈组织为对照.结果 MMP-3和OPN在子宫颈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0.37%、66.7%,高于正常子宫颈组织的20%、0;子宫颈间质浸润深度>1/2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间质浸润深度≤1/2者(P<0.05);子宫颈癌有淋巴结转移者MMP-3和OPN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无转移者(P<0.05),其表达与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相关.MMP-3与OPN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401,P<0.05).结论 MMP-3和OPN与子宫颈癌的浸润转移有关.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xpressions of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3 (MMP-3) and osteopontin (OPN) in cervical carcinoma and their relationship with invasion and metastasis. Methods The expression of MMP-3 and OPN were detected in 54 cases of cervical cancer tissues by immunohistochemical SP method. Compared with 15 cases of normal cervical tissues, the relationship was analyzed between both protein expressions and clinical pathology. Results The expression positive rates of MMP-3 and OPN in cervical cancer tissues (70.37 % and 66.7 %, respectively)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normal cervical tissues (20 % and 0, respectively),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with infiltration depth >1/2 and lymph node metastasis than those with depth≤1/2 and without metastasis , respectively(P <0.05). The expressions of MMP-3 and OPN were related with depth of cervical infiltration and lymph node metastasis of cervical cancer.Expressions between MMP-3 and OPN were significantly positively correlation(r =0.401, P<0.05). Conclusion The expressions of MMP-3 and OPN are correlated with invasion and metastasis of cervical carcinoma.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可溶性尿激酶受体(suPAR)、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人乳头瘤病毒(HPV) 16、HPV18联合检测在子宫颈癌患者病情监测及预后评估中的意义.方法 选择206例子宫颈癌患者及60名健康对照者血液和子宫颈分泌物标本,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浆suPAR及SCC-Ag水平,用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子宫颈分泌物HPV16、HPV18的表达,并分析三者的相关性.结果 子宫颈浸润癌患者血浆suPAR、SCC-Ag水平均比健康对照组升高[(1.072 5±0.305 2)ng/ml比(0.501 7 ±0.179 3)ng/ml、(0.980 6±0.162 7)μg/ml比(0.261 4±0.006 3)μ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子宫颈浸润癌患者及原位癌患者分泌物HPV16、HPV18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3.89%(90/167)和46.15%(18/39),比健康对照组(6.67%,4/60)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颈浸润癌患者血浆suPAR水平与SCC-Ag水平呈正相关(r=0.564,P<0.05),子宫颈浸润癌患者子宫颈分泌物HPV16、HPV18表达阳性组和阴性组的血浆suPAR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子宫颈浸润癌患者血浆suPAR水平与SCC-Ag水平存在正相关关系,尚不能认为子宫颈浸润癌患者血浆suPAR水平与感染HPV16、HPV18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IL)-10、IL-18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及宫颈癌患者血清及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108例(68例CIN、40例宫颈癌)患者的血液及临床组织标本,其中浸润性宫颈鳞状细胞癌(SCC) 40例,CIN Ⅰ期25例,CINⅡ~Ⅲ期43例,同时收集正常女性宫颈组织20例.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中IL-10和IL-18的表达,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宫颈组织中IL-10和IL-18的表达,第2代杂交捕获检测宫颈涂片中人乳头瘤病毒(HPV) DNA的表达情况,分析IL-10和IL-18表达与临床预后及HPV的关系.结果 IL-10和IL-18在正常对照组血清中的表达分别为(212.75±62.09)、(187.84 ±81.03) pg/ml,IL-10在CIN Ⅰ期、CINⅡ~Ⅲ期、SCC患者血清中的表达为(324.71 ±75.87)、(397.43±68.56)、(482.77±104.05) pg/ml;IL-18在CIN Ⅰ期、CINⅡ~Ⅲ期、SCC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分别为(305.53±64.08)、(392.74±87.38)、(499.86±92.04) 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7.657,P=0.001;F =13.309,P=0.003).IL-10在正常对照组、CIN Ⅰ期、CINⅡ~Ⅲ期、SCC患者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99 ±0.01、3.24 ±0.68、7.32 ±0.99、13.24±1.03;IL-18在正常对照组、CIN Ⅰ期、CINⅡ~Ⅲ期、SCC患者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98±0.01、2.02±0.84、7.01±1.59、14.38±2.1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21.694,P=0.000;F=19.912,P=0.001).IL-10、IL-18的表达与HPV的感染呈正相关(r=0.696,P=0.001;r=0.852,P=0.001).高表达IL-10的患者其中位生存时间为9.74个月,较低表达者(24.47个月)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1.363,P=0.001);高表达IL-18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12.32个月,较低表达者(22.88个月)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7.457,P=0.006).结论 IL-10和IL-18在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血清、组织中呈高表达,可作为早期预测宫颈病变的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16.
乳腺癌组织中uPA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乳腺癌组织中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rokinas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uPA)的表达与肿瘤浸润转移的关系,揭示乳腺癌的浸润转移机制.方法:应用S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02例乳腺癌组织和30例乳腺非癌组织中uPA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在102例乳腺癌组织中,uPA的阳性表达率为70.6%(72/102),与良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6.073 5,P=0.005;乳腺癌组织中uPA的阳性表达与腋窝淋巴结转移和临床TNM分期有关;uPA的阳性表达与年龄、肿瘤大小、病理分级无关.结论:乳腺癌uPA的阳性表达与肿瘤的浸润转移密切相关,uPA通过对基底膜和细胞外基质的降解,而促使癌细胞的浸润和转移.因此,检测uPA有助于判断乳腺癌的生物学行为,并提示可能是评估乳腺癌预后的一项有价值的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乳腺癌组织中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rokinas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uPA)的表达与肿瘤浸润转移的关系,揭示乳腺癌的浸润转移机制。方法:应用S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02例乳腺癌组织和30例乳腺非癌组织中uPA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在102例乳腺癌组织中,uPA的阳性表达率为70.6%(72/102),与良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073 5,P=0.005;乳腺癌组织中uPA的阳性表达与腋窝淋巴结转移和临床TNM分期有关;uPA的阳性表达与年龄、肿瘤大小、病理分级无关。结论:乳腺癌uPA的阳性表达与肿瘤的浸润转移密切相关,uPA通过对基底膜和细胞外基质的降解,而促使癌细胞的浸润和转移。因此,检测uPA有助于判断乳腺癌的生物学行为,并提示可能是评估乳腺癌预后的一项有价值的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顺铂同期放化疗与奈达铂同期放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180例中晚期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奈达铂同期放化疗组(奈达铂组90例)和顺铂同期放化疗组(顺铂组90例),观察并比较2组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奈达铂组近期有效率、1年无复发生存率、1年无转移生存率、2年无复发生存率、2年无转移生存率分别为98.85%、89.66、86.21%、85.06%和80.46%,顺铂组近期有效率、1年无复发生存率、1年无转移生存率、2年无复发生存率、2年无转移生存率分别分别为97.60%(χ2=3.07,P〉0.05)、81.93%(χ2=3.07,P〉0.05)、83.13%(χ2=0.31,P〉0.05)、78.31%(χ2=1.30,P〉0.05)和80.72%(χ2=0.00,P〉0.05),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顺铂组恶心呕吐总发生率及Ⅲ-Ⅳ级发生率分别为52.27%、12.50%,明显高于奈达铂组的27.27%、6.82%(χ2=12.18,P=0.01),而贫血、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腹泻等不良反应两组间无明显差异。结论奈达铂同期放化疗疗效与顺铂同期放化疗相同,不良反应可以耐受。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p16、脆性组氨酸三联体基因(FHIT)在子宫颈癌和子宫颈癌前病变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18例不同病变的子宫颈组织中p16、FHIT的表达,并结合临床病理特点进行分析。结果118例患者中子宫颈炎15例、子宫颈上皮内瘤样变(GIN)38例、子宫颈癌65例。在子宫颈炎、CINI级、CINⅡ级、CINⅢ级、子宫颈癌中,p16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33.3%(4/12)、70.0%(7/10)、87.5%(14/16)、92.3%(60/65);FHIT阳性表达率分别是73.3%(11/15)、75.5%(9/12)、60.0%(6/16)、37.5%(6/16)、30.8%(20/65)。p16和FHIT蛋白在CIN、子宫颈癌中的表达与子宫颈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16与FHrr蛋白表达间存在正相关(X^2=33.33,P〈0.001)。结论p16、FHIT联合检测可作为早期诊断子宫颈癌前病变及子宫颈癌的标志物,并可作为临床评价肿瘤生物学行为及判断预后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