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2.
3.
一、冠心病病窦陈×,男,61岁。1986年12月入院。患冠心病心绞痛十余年,近年来胸闷心悸头昏明显,曾多方服用中西药物,疗效不显。刻诊:胸憋闷不舒,心累,肢冷,喜叹息,面色黯黑,舌淡苔白,脉沉迟结代。查:心界扩大,心率40~50次/分,早搏4~8次/分。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缓,交界性逸搏。诊为冠心病,病态 相似文献
4.
桂枝汤出自医圣张仲景之《伤寒论》 ,原为“太阳中风表虚证”而设 ,临床化裁运用治疗杂病 ,取其调和作用 ,验案多例 ,疗效颇佳 ,现举例报道如下。1 自汗患者 ,男 ,39岁 ,教师 ,1997年 3月 18日诊。汗出二载 ,春季加重 ,易感冒 ,每月 1~ 2次 ,服西药罔效 ,其间曾服中药玉屏风散、补中益气汤以及大剂补气温阳之药 ,效亦不佳 ,汗出时好时坏 ,此次感冒两周 ,经治 ,身痛、鼻塞诸证愈 ,唯汗出不止 ,畏风 ,察舌苔淡白 ,脉缓。观其体质尚可 ,脏无他病 ,此当属营卫不和 ,处桂枝汤原方以调和营卫。方药桂枝 9g,白芍 9g ,生姜 9g ,大枣 12枚 ,炙甘… 相似文献
5.
6.
7.
8.
9.
10.
阴火学说为金代著名医学家李东垣所创,是东垣整个学术思想的主要组成部分,南京市名中医鲍正飞主任研究东垣学说经年,尤善治疗内伤脾胃所致之阴火证。兹整理其验案三则,以餉读者。1长期低热案催××,女,43岁。工人。时值长夏,整日在外劳作归家后,从冰箱里取出冰块化成水喝下,尔后又喝热开水,约2小时后即发高热(T40℃),经用 相似文献
11.
一、慢性结肠炎崔×,男,33岁,已婚,干部。1982年11月16日入院。主诉,泄泻频作(10~20次/日),泻下粘液,脓血便,伴里急后重,腹痛月余。患者一月前,出差外地,饮食不洁,归途腹痛腹泻,自服土霉索不效,回单位后泄泻无度,夹粘液、脓血,腹痛,里急后 相似文献
12.
桃核承气汤系《伤寒论》方,由桃仁、大黄、桂枝、芒硝、甘草五味药组成,具有活血化瘀,通下瘀热之功效;仲景用于治疗“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其人如狂……,少腹急结者”。笔者在临床中辨证运用于杂症,收到显著的效果,兹举数例介绍如下。一、农药中毒后遗症高某,女,19岁,农民,1981年10月16日诊。患者于一个月前,因家务纠纷,发生口角,盛怒之下口服杀虫眯约50毫升,随即被送医院抢救,经洗 相似文献
13.
介绍唐彦教授在临床上活用升降散治疗儿科疾病的案例,临床疗效可,体现升降散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以供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4.
龙胆泻肝汤出自《兰室秘藏》,有泻肝胆实火,清下焦湿热之功效。是方临床运用甚广,笔者常随证加减治疗多种疾病,效果较好,兹举一二例如次。一、化脓性中耳炎王××,男,25岁。1986年6月2日初诊。右耳疼痛伴流脓半月余。初起伴有发热恶寒,头痛鼻塞,经西药治疗(肌注青霉素)后发热恶寒等症消失。现仍感右耳疼痛,耳内流脓,伴口苦咽干,胸胁不适,小便黄赤。检查:右外耳道有较多脓性分泌物,拭除后见外耳道充血,耳膜充血肿胀,紧张部有小穿孔,并可见脓液搏动。听力减 相似文献
15.
《四川中医》84年3期载杨绍鑫同志的“菊蒲饮治疗疔疮”一文,笔者试用于临床不同部位和原因的炎症,均获满意疗效,介绍三例如下。一、虫叮何××,男,38岁。1985年6月10日诊。是日上午务农时,右胸部被一虫叮咬,即感瘙痒灼痛,下午加重而求治。症见病灶部焮红灼热,六脉浮数,头痛口干,全身不适。当即给予抗菌,止痛、消炎的西药。翌日晨起,病势益重,卧床不起。右胸高肿,口渴气粗,恶寒发热,头痛身痛,颜面潮红,无汗,舌红苔白厚腻,六脉洪数。遂改用菊蒲饮以消炎镇痛,清热解毒。处方:菊花叶500克、鲜蒲公英60克,共捣绒挤汁,冲入白酒热服,药渣敷于患部。少倾,大汗淋漓,痛势顿减。第二日肿消痛止,再剂而愈。 相似文献
16.
(一)哮喘王某,男,54岁。1980年10月5日就诊。患者10年来咳嗽、气喘,反复发作,服氨茶硷可暂时缓解。10天前由于受凉引起上述症状加剧,经中西药物治疗无效。症见咳嗽痰鸣,声高气涌,不能平卧,咀唇轻度紫甜,舌质淡红、苔白,脉浮滑。治宜降逆平喘,缓解支气管痉挛。拟芍药甘草汤加味:白芍60克甘草10克沉香 相似文献
17.
18.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