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术即在体外循环心脏搏动下完成心内直视手术技术,其优点是为避免心脏缺血停跳、心肌再灌注损伤,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病人术后早日康复。我院自2005—03~2008—12共施行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79例,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浅低温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的方法,评价浅低温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的疗效及其对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 总结 2001年7月至2005年11月间80例施行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病例,并行循环不阻断升主动脉;鼻咽温维持在(33±1)℃,阻断上、下腔静脉在心脏空跳条件下完成心内直视手术.结果 全组无围手术期死亡,心脏手术完毕可顺利停机,术后血流动力学平稳,多巴胺用量2~5 μg/kg·min,无严重心律失常,血尿发生率6.25%.无1例发生空气栓塞.结论 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中心内直视手术技术安全可行,是一种接近生理状态的心肌保护方法,可避免再灌注损伤,获得较理想的心肌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下心内直视手术的优缺点,为心内直视手术提供一种安全可靠的新方法。方法:80例心脏病患者,在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下行心内直视手术。其中风心病二尖瓣替换术1例;复杂先心病及二次心脏手术7例,余为常见先天性心脏病。结果:本组病例术中经过较顺利,未出现室颤及空气栓塞,个别病例出现短时间房颤或心电囹S-T段抬高。术后无神经系统并发症出现,于术后1~2周痊愈出院。结论:由于该方法不阻断升主动脉,保持冠状动脉持续血液供应,避免了心肌缺血和再灌注损伤的发生。做好预防气桂的措施后,该方法是安全可行的。但由于心胜跳动和心内回血较多,对于复杂的心内手术操作尚需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介绍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术。方法:自1993年7月~1999年6月,经正中或 前外胸切口,在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下行心内直视术143例,其中房间隔缺损67例,室间隔缺损35例,部 分性房室共同通道16例,法乐三联症13例,肺动脉瓣狭窄成形术7例,二尖瓣关闭不全成形3例,二尖瓣替换术 2例。结果:全组平均体外循环时间42.3min,平均腔静脉阻断时间为31.5min,术后恢复良好,无低心排、严重心 律失常、栓塞及脑部并发症,全部治愈。结论: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有更好的心肌保护作 用,可广泛用于包括左右心系统相通的许多心内手术及二尖瓣替换术等。此技术的主要环节是预防术中心室纤 颤和动脉气栓。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心脏空搏下心内直视手术的方法。方法:47例心脏病患者在不使用心脏停搏液于心脏跳动下手术。建立体外循环后,将上、下腔静脉回心血流引入氧合器,使心脏处于空搏状态,维持窦性心律,灌注流量为60~120 m l·kg- 1 ·m in- 1。平均鼻咽温度维持在34℃。结果:全组病例全部康复,未出现低心排、肾衰、心律失常及空气栓塞等并发症。结论:空搏下心内直视手术是一种可选择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6.
我院自1986年4月开始应用常温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房间隔缺损修补术8例.手术基本方法:建立体外循环后不阻断主动脉,术中鼻温维持在34℃~38℃,心脏不停跳下进行手术.本组始终维持窦性心律,腔静脉平均阻断时间为21分~2分,心内操作结束后不需进行心脏复苏,不需复温,停止体外循环,结束手术.均治愈出院.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浅低温体外循环下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的临床优缺点,总结在浅低温体外循环下不停跳心内直视术治疗房、室间隔缺损手术的经验。方法:在鼻咽温32±1℃下不阻断升主动脉,不灌停跳液,保持心脏跳动下完成畸形矫正。结果:所有病例均成功完成手术,无栓塞等并发症。结论:对房、室缺病人,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操作简便,手术时间短,心肌损伤轻,优于常规停跳心内直视手术。  相似文献   

8.
先天性心脏病心脏停跳和不停跳下心内直视手术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5,自引:5,他引:10  
目的 对比分析心脏停跳和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心内畸形的疗效。方法 5 5 8例患者分别采用心脏停跳手术 2 31例 ,不停跳手术 32 7例。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仍常规建立体外循环 ,置左心房引流管 ,降温至 (32± 1)℃并维持 ,仅阻断上下腔静脉 ,不阻断主动脉 ,维持灌注压在 8kPa左右 ,心脏跳动下进行畸形矫正 ,方法同停跳下手术。结果 不停跳组早期死亡 7例 (死亡率 2 .14 % ) ,停跳组早期死亡 5例 (死亡率 2 .17% ) ,其余均痊愈出院 ,随访 3~ 2 3月 ,恢复良好。结论 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 ,是一种有效的心肌保护方法 ,并可简化操作 ,缩短体外循环时间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右胸前外侧小切口心脏跳动下的心内直视矫治手术的应用价值。方法  1999年 11月~ 2 0 0 3年 1月采用右胸前外侧小切口路径 ,在心脏跳动下行 2 4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 ,部分型心内膜垫缺损矫正术 16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 14例 ,女 2 6例 ,年龄 3~ 4 0岁。结果 手术顺利 ,所有患者随访 2~ 2 0月 ,均健在 ,无术后并发症。房间隔缺损修补术患者体外循环 (32 5 0± 18 5 0 )min ,术后呼吸机辅助呼吸 (2 0 0± 1 2 0 )h ;对照组患者体外循环 (6 8 5 0±17 5 0 )min ,术后呼吸机辅助呼吸 (4 2 0± 1 10 )h。结论 右胸前外侧小切口心脏跳动下矫治先天性心脏缺损的心内直视手术是可行、有效、安全的技术  相似文献   

10.
体外循环(CPB)心脏跳动中进行心内直视手术,当前仍有争议.但随着不断探索研究,临床开展这一技术日渐增多,并取得较好效果.本院2000年11月至2001年7月共完成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术15例,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心绞痛型冠心病的。率震荡现象。方法将105例拟诊为心绞痛型冠心病的患者按照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和对照组,冠心病组53例,对照组52例。每例患者均做24h动态心电图检查,取得心率震荡(HRT)参数:震荡初始(TO)和震荡斜率(TS)。比较二组间TO、TS的原始数值、二组间TO、TS异常的阳性率以及按照HRT异常分级比较二组间各级构成。结果冠心病组的TO明显大于对照组、TS明显小于对照组,冠心病组的TO、TS异常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二组间的HRT异常分级各级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绞痛型冠心病患者的心率震荡现象明显减弱或消失。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告95例冠心病患者右心功能改变,并取正常人作对照。结果显示,右心室射血前间期指数、右心室射血间期指数及右心指数与正常组对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右心功能指数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本资料研究发现,随患病时间延长,右心功能异常愈明显,心肌硬化患者表现尤为显著。心率与正常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此外,本文就有关机制作了简要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选择肺炎合并心衰患儿15例,利用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描记心脏瓣口的16项血流参数及左室收缩功能。结果心衰组肺动脉峰值下降;左、右心室射血时间均缩短;二、三尖瓣E峰减速时间缩短;左室收缩功能下降。同时对其临床意义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道先天性心脏病心内直视术后并发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14例的治疗及随访结果,13例术毕置右心室外膜临时起搏导线,其中11例启用临时起搏治疗1.7~60天;10例同时使用异丙基肾上腺素。9例术后1.7~30天(11.2±9.3天)恢复窦性节律,随防中(4月~6年)无1例复发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5例未恢复窦性节律者中4例置埋藏式永久性起搏器,1例存活良好(2年);3例术后1年内死亡;另1例未置起搏器者3年后意外事故中死亡。术后暂时性及永久性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时心室率分别为68.4±17.7次/分及70.6±15.4次/分,QRS波宽为0.1±0.02秒及0.108±0.009秒,均无显著差异(P>0.05)。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时的心室率及QRS波宽度不能预示能否恢复窦性节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在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中巨大心脏病人二尖瓣置换术的远期疗效。方法 :对 131例巨大心脏患者在心脏跳动中施行二尖瓣置换术 ,早期死亡 5例。术后随访到 111例 ,失访 15例 ,随访率 88.1% ,随访时间 0 .5~ 9.0年。随访方法是对病人采用信访、电话随访和门诊复查相结合进行长期随访。结果 :远期死亡 9例 ,死亡原因为心衰 5例、心律失常 2例、瓣周漏 1例、原因不明 1例。 3、6、9年累积生存率为 92 .3%、84 .1%、79.5 %。随访结果与术前及术后早期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 ,左室收缩末直径、左室舒张末直径及心功能等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左房型及右室型远期疗效较好 ,全心型及左室型效果较差。结论 :在心脏跳动中行巨大心脏的二尖瓣置换手术切实可行 ,安全有效 ,心肌保护效果良好 ,远期效果满意。随访期间加强心功能支持和室性心律失常防治 ,有助于提高巨大心脏二尖瓣置换术的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16.
对30例风心病心衰及15例无心衰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了测定并与正常组对照,发现心衰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及纤维蛋白原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无心衰组则不增高。提示心衰时血浆大分子物质增加,红细胞变形能力下降,血液粘度增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第三代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培哚普利对慢性充血性心衰(以下简称慢性心衰)的心功能和运动耐量的作用。方法对25例慢性心衰患者进行培哚普利的治疗,并随访6个月观察其治疗前后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室壁运动指数(WMI);心排血量(CO);总运动时间(TT);运动负荷(METS)指标。结果所有上述指标均有显著性改变(P<0.001)。结论培哚普利对心衰具有改变其心功能及运动耐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中血液稀释的安全性。方法 对186例在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条件下行心内直视手术的患者进行术中血液稀释,并对血象、脑氧饱和度及外周血饱和度、动脉脉血氧饱和度变化、心肺脑功能的临床表现进行观察,结果转机中血红蛋白(Hb)和红细胞比积(Hct)分别降至65.5g/L和0.179,脑氧饱和度和外周血氧饱和度改变无意义(P〉0.05),动静脉血氧饱和度正常。术的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64例糖尿病患者右心功能进行检测,且排除胸肺疾病,同时取正常人作对照.结果显示:1.右心室射血前间期指数及右心指数等均显著高于正常(P<0.05),右心功能指数与正常人对比差异有高度显著性.糖尿病患病时间越长右心功能异常越明显.2.右心室射血间期指数及心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糖尿病对右心功能是有损害的.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告了瓣膜置换、法乐氏四联征根治术等较复杂心脏手术53例,无一例死亡,文中对手术时机选择、术中心肌保护和术后心功能支持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