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消化道出血是尿毒症患者严重的并发症,可直接导致死亡,是内科危急重症之一。因此,积极探讨尿毒症合并消化道出血的血液透析治疗方式,对于改善尿毒症患者的预后有重要意义。现结合我院病例,就尿毒症合并消化道出血的无肝素透析治疗方法做一探讨。  相似文献   

2.
无肝素透析治疗尿毒症合并消化道大出血的临床体会天津解放军254医院血透室何兰珍本文分析我院自1991年5月以来,对12倒尿毒症合并消化道大出血病人行46次无肝素透析未发现1例出血危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组12倒尿毒症患者,在维持血液透析期间,肌酐、...  相似文献   

3.
有出血倾向患者的无肝素透析体会常规血液透析需采用抗凝剂防止体外循环凝血,对伴有出血倾向的急性肾功能衰竭(ARF)患者,透析后可能导致大出血且加重肾功能衰竭。我科近两年来对28例伴有出血倾向的ARF患者,在透析时不采用抗凝剂,使其中27例在少尿期得到安...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无肝素透析治疗高危出血患者的效果及护理要点。方法预冲、定时用生理盐水冲洗并敲打透析器,开大流量,保证操作顺利进行。结果除个例因特殊因素重新更换透析器重新透析外,大部分达到防止再度出血的效果。结论此操作行之有效,安全可靠,且效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尿毒症并上消化道出血无肝素透析滤过治疗的价值。方法 80例尿毒症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依据透析方法分为无肝素透析滤过治疗组(n=40)、局部枸橼酸抗凝透析组(n=40)两组,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凝血指标、血气分析、血生化指标、透析器与管路凝血发生情况。结果无肝素透析滤过组患者透析后较透析前的动脉端ACT、APTT延长幅度、胃液p H值升高幅度均高于局部枸橼酸抗凝透析组(P0.05),静脉端ACT、APTT延长幅度均显著低于局部枸橼酸抗凝透析组,透析后较透析前的HCO~(3-)升高幅度和SCr、BUN水平降低幅度显著低于局部枸橼酸抗凝透析组(P0.05),但两组患者透析前后的血p H值K~+、Ca~(2+)水平降低幅度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两组患者透析器与管路凝血发生率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尿毒症并上消化道出血无肝素透析滤过治疗的价值较局部枸橼酸抗凝透析高。  相似文献   

6.
在急、慢性肾功能衰竭(ARF、CRF)的患者,出血倾向是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如用常规肝素抗凝进行血液透析(HD)治疗,易引起或加重出血。1资料本文总结了对8例有出血倾向和活动性出血的HD患者进行的21例次吸附法无肝素HD,其中男5例,女3例,年龄23...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尿毒症患者合并鼻出血进行无肝素透析的治疗与护理效果。方法对11例尿毒症患者发生鼻出血后给予对症治疗和护理,并采用无肝素透析治疗。结果 11例鼻出血患者病情得到有效控制,无肝素血液透析36例次取得很好的治疗效果。结论尿毒症患者合并鼻出血采用无肝素透析,正确的护理操作、密切观察病情是保证并发症及时控制、患者预后良好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无肝素血液透析在肾炎合并高度出血危险透析患者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血液透析治疗;治疗组采取无肝素血液透析治疗,比较两组患者透析的例次及患者的预后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的体外循环凝血情况,比较患者治疗后的BUN、血钙、血钾、血浆PH及碳酸氢根离子。结果:对照组患者共透析182例次,治疗结束后57例(90.48%)存活,其中,47例(74.60%)患者肾功能恢复良好;观察组患者共透析190例次,治疗结束后61例(96.83%)患者存活,其中56例(88.89%)患者肾功能恢复良好,两组患者透析例次和存活患者例数无统计学差异(P>0.05),肾功能恢复的患者例数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凝血,对照组凝血发生率9.52%,观察组15.87%,二者之间不具备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生存的患者透析后的血生化检查和血气分析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患者透析治疗结果相当。结论:无肝素透析可降低肾炎合并高度出血危险透析患者出血的发生风险,改善预后,该治疗较为安全,适合在临床上应用。  相似文献   

9.
血液透析治疗需要建立体外循环,为防止体外循环透析管路及透析器发生凝血,要适量使用肝素抗凝。但对活动性出血患者,使用肝素无疑是危险的。本篇介绍了我科采用无肝素血液透析技术在9名尿毒症患者治疗过程中的经验。  相似文献   

10.
36例无肝素透析救治急慢性肾衰合并出血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常规血液透析要使患者全身肝素化以预防血液在透析器内发生凝血,但对伴有出血倾向或有活动性出血的患者,可引起进行性出血,因此不能使用肝素抗凝.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无肝素血液透析在肾炎合并高度出血危险透析患者中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6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常规组。常规组采用常规透析治疗模式,实验组采用无肝素血液透析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以及治疗安全性。结果:两组患者的各项血生化检验结果与血气分析结果均无明显差异,差异不显著,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体外循环凝血状况明显优于常规组患者,数据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肝素血液透析在肾炎合并高度出血危险透析患者中效果显著,能够更好的降低出血风险,同时改善预后状况,提高治疗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柳春艳  付佳  刘萍 《黑龙江医学》2002,26(6):436-436
出血是血透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透析中抗凝剂的应用加重了尿毒症患者各脏器出血的发生率 ,加之病人血管弹性差 ,血管通透性不良 ,高血压、贫血等因素 ,往往造成严重的出血 ,危及病人生命。对有高度出血危险的患者 ,如 :胃肠道出血、脑出血、出血性心包炎、凝血功能障碍、血小板减少症 ,及近期手术前后的患者 ,采用常规肝素或低分子肝素抗凝方法地行血透会加重出血倾向 ,后果严重 ,对这些患者可采用无肝素透析 ,此法安全 ,可靠。1 临床资料我院 1999- 10~ 2 0 0 1- 0 7对 15例合并有严重出血性疾病患者使用无肝素透析治疗。 15例中 ,男 …  相似文献   

13.
消化道出血为肝硬变最常见的合并症 ,而非消化道出血较少见 ,临床表现各异 ,现将我们遇到的 2例报道如下。1 病例介绍1.1 肝硬变并发尿道出血 :患者 ,男 ,6 0岁 ,肝硬变病史 4年 ,10天前因肝昏迷入院。入院体检 :计算力和定向力障碍 ,扑翼样震颤 (+) ,腹水征 (- ) ,肝未触及 ,脾肋下可及边缘。病程中出现排尿困难 ,顺利插入导尿管 ,导出肉眼血尿 ,无疼痛。尿常规示 :红细胞满视野 ,形态一致 ,中段尿培养 (- )。给予止血治疗 3天后血尿消失。但患者遇排尿困难用力加腹压时 ,又可出现肉眼血尿 ,可自愈。1.2 肝硬变合并脑出血 :患者 ,男 ,5 …  相似文献   

14.
慢性肾衰竭患者,血液透析通常使用适量的肝素抗凝,使患者全身肝素化,以防止体外循环凝血影响透析效果。对有活动性出血的尿毒症患者,全身肝素化,可以加重患者出血导致死亡[1]。对于有活动性出血或出血倾向的患者通常采用无肝素血液透析[2]。宁波市第二医院血液透析室对无肝素血液透析方法进行了改进,经过临床观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吸附法无肝素与普通肝素在常规血液透析抗凝中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方法 61例高危出血倾向的血液透析患者分别用吸附法无肝素和普通肝素抗凝进行自身前后对照,观察透析器和透析管道的凝血状态,凝血酶时间(TT)和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透析前后血肌酐(Scr)、尿素氮(BUN)。结果两组患者均能顺利完成4h的透析,透析器和透析管道凝血程度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T、APTT在吸附法无肝素组透析前和透析后没有变化,而普通肝素组透析后比透析前明显延长(P〈0.001)SUN、SCr两组透析后比透析前明显降低,而两组间的变化。结论吸附法无肝素透析在高危出血倾向患者中能安全,有效的进行。  相似文献   

16.
无体内肝素透析山东省千佛山医院邓志强对20例血透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应用血仿膜透析器和铜仿膜透析器,就用血仿膜透析器组不使用体内肝素,体外肝素同铜仿膜透析器组,血流量两组相同。结果:透析器复用次数、第四次透析尿素氮、肌酐清除率及四次复用后透析器血...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探索术前最佳状态的准备,充分透析改善氮质血症,预防术中和术后出血。方法采用无体内肝素化和透中不追加抗凝,只用淡肝素或浓肝素盐水冲洗循环预冲过的透析膜和管路后接病人透析,定时每透析15min或30min加生理盐水100ml冲洗管膜。结果淡肝素盐水冲洗管膜的抗凝效果次于浓肝素盐水循环管膜的效果,患者透析后无出血倾向,查ACT正常,透析效果满意。结论无肝素透析可作肾移植手术前的最佳透析准备,也是凝血时间延长及有出血倾向尿毒症患者的较好透析法。  相似文献   

19.
20.
血液透析患者由于因高血压,透析过程中抗凝剂的使用,血透患者血小板功能异常及多有血管脆性增加和通透性增高等因素,脑出血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人,成为血透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对于血液透析患者合并脑出血采用无肝素透析。我们应用无肝素血液透析成功救治1例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脑出血的患者,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