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研究87例乳腺癌病人P53蛋白表达和临床病理参数、预后及ER、PR的关系.结果提示,P53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核分裂、病理分化、复发转移及PCNA表达呈正相关;与生存期、ER及PR表达呈负相关(P<0.01);与年龄、肿瘤大小、组织学类型无关(P>0.05).P53阳性预后差,ER阳性预后比阴性好。  相似文献   

2.
运用免疫组化ABC技术对87例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的乳腺癌组织进行回顾性研究。nm23为单克隆抗体(NM301)、P53为单克隆抗体D0-7,平均随访期67.84月。观察乳腺癌中P53和nm23基因蛋白表达,探讨其与临床病理参数、预后及PCNA、ER、PR的关系以及它们在预后判断上的相互关系。结果:P53阳性36例(41.38%),其蛋白表达显示,与病理分级Ⅲ级、核分裂、淋巴结转移、生存期短、复发脏器转移、PCNA阳性表达、ER阴性表达等预后不良的临床病理参数呈正相关趋势(P<0.05);nm23阳性45例(51.72%)与上述预后不良参数呈负相关趋势(P<0.05);在阻抑淋巴结转移和生存期等方面,它的作用更为显著(P<0.001),同时,这两种蛋白表达之间可能存在着互相“拮抗”的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3.
应用S-P免疫组化法对130例乳腺肿瘤病变标本进行了C-erbB-2癌基因的研究,比较了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发现乳腺癌和乳腺良性病变C—erbB—2表达率42.2%(42/100例)和16.70%(5/30),良、恶性病变有显著性差异(P<0.05)。并与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关系密切(P<0.05),与ER、PR呈负相关(P<0.05)。提示,乳腺癌的C—erbB—2、ER、PR的检测对临床制定治疗方案和判断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雌孕激素受体(ER、PR)、原癌基因(C-erbB2)、抑癌基因(P^53)、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与蒙古族患者乳腺癌组织学分级、TNM分期、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及术后生存期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49例蒙古族患者乳腺癌组织中ER、PR、C-erbB2、P^53、PCNA的表达。结果:ER、PR阳性表达率随乳腺癌组织学分级升高而降低,随TNM分期升高而降低。C-erbB2、P^53、PCNA阳性表达率随着乳腺癌组织学分级的升高而升高,随着TNM分期升高而升高。C-erbB2、P^53、PCNASⅡ值在术后生存期〈5年组表达率高,而在术后生存期≥5年组表达率低,在术后生存期〈10年组表达率高,而在术后生存期≥10年组表达率低。C-erbB2、P^53、PCNA与淋巴结转移个数呈正相关,与ER、PR呈负相关。结论:ER、PR是用于判断预后、指导内分泌治疗的一项重要指标。C-erbB2、P^53、及PCNA可为判断预后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C—erbB-2、PCNA、ER、PR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分析乳腺癌组织中C—erbB-2、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及雌、孕激素受体(ER、PR)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269例乳腺癌组织中C—erbB-2、PCNA、ER、PR的表达情况。结果乳腺癌组织中C—erbB-2、PCNA、ER、PR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9.52%、78.81%、51.67%和59.48%。C—erbB-2表达与乳腺癌患者腋淋巴结转移及肿瘤的浸润性相关(P〈0.01);PCNA表达仅与腋淋巴结转移相关(P〈0.01),而与肿瘤的浸润性无关(P〉0.05);ER、PR表达呈正相关(r=0.522,P=0.000),C—erbB-2、PCNA表达呈正相关(r=0.182,P=0.003)。结论联合检测乳腺癌组织中C—erbB-2、PCNA、ER、PR的表达对于乳腺癌的治疗具有指导意义,也是判断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6.
P53和C—erbB—2过表达与乳腺癌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用癌基因和抑癌基因蛋白产物的过表达与乳腺癌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8例乳腺癌中抑癌基因(P53),原癌(C-erbB-2),增殖细胞抗原(PCNA)和雌激素受体(ER)表达水平。结果48例乳腺癌中P53,C-erbB-2,PCNA和ER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4%,43%,52%和41.6%,P53,C-erbB-2随机组分级增高呈递增 趋势,Ⅰ级Ⅱ、Ⅲ级间阳性率差异显著(P<0.05),伴有淋巴结转移组与无淋巴结转移组间也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P53,C-erbB-2过表达可以作为判断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GST-π,C—erbB2,p53,ER,PR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S—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332例乳腺癌组织GST,C—erbB2,p53,ER,PR的表达情况,并与年龄、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情况进行比较研究。结果 332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GST-π高表达率为32.83%,在≤45岁与〉45岁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5.41%,37.14%,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p53(-)与p53(+)患者中高表达率分别为27.14%,41.35%,两者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在C—erbB2,ER,PR,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对应的不同组别间GST-π表达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GST-π高表达可能与老年乳腺癌对化疗不敏感的特点有关,而与患者内分泌治疗敏感性关系不大。GST-π与p53可能存在协同表达的关系,p53调控GST-π表达可能是p53高表达患者对化疗不敏感的重要机制之一,而C—erbB2介导的乳腺癌化疗耐药与GST-π表达无关。GST-π表达情况与乳腺癌的预后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8.
C—rbB—2,PCNA和Ki67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研究乳腺癌中原癌蛋白C-erbB-2,细胞增殖标志物PCNA和Ki67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癌组织大小,淋巴结转移,年龄,雌,孕激素受体ER,PR表达)之间的关系。方法:免疫组化SP法,结果:54例乳腺癌中,C-erbB-2,PCNA和Ki67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1.9%,68.5%和48.1%,C-erbB-2,PCNA和Ki67表达之间显著正相关(P<0.01),C-erbB-2,及其和PCNA共同高表达与癌组织大,淋巴结转移+,ER-和PR-,PCNA高表达与癌组织大,ER-和PR-,Ki67及其和C-erbB-2共同高表达与癌组织大,淋巴结转移+和ER-这些不良预后因素分别显著相关(P<0.05或P<0.01),结论:C-erbB-2,PCNA和Ki67高表达是乳腺癌预后不良的指标,PCNA与Ki67是独立的乳腺癌细胞增殖的指标。  相似文献   

9.
①目的 探讨乳腺癌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癌基因C-erbB-2、P53、P21蛋白、增殖细胞核抗原ki-67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对预后的影响。②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进行ER、PR、C-erbB-2、P53、P21、Ki-67的检测,并观察其表达情况及相关关系。③结果 37例乳腺癌分别以组织学分级和术后生存期为分组标准进行结果分析。ER、PR表达率在组织学I级、Ⅱ级明显高于Ⅲ级(P<0.05),C-erbB-2表达率在I级明显低于Ⅱ级、Ⅲ级(P<0.05),P53、P21、Ki-67过度表达率随组织学分级的升高而升高;ER、PR表达率在术后生存期5年以上组高于5年以下组(P<0.05),C-erbB-2、Ki-67表达率及P53过度表达率在术后生存期5年以上组低于5年以下组(P<0.05),P21表达率在术后生存期5年以上组较5年以下组低,但差异无显性(P>0.05);ER、PR阳性患C-erbB-2、P53阳性表达明显低于ER、PR阴性患(P<0.05)。④结论 激素受体是指导内分泌治疗、判断预后的一项重要指标;C-erbB-2、P53、P21、Ki-67蛋白在判断预后及恶性程度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乳腺癌细胞中p53、C-erbB-2、p21^WAF1和CDK4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中p53、C—erbB-2、p21^WAF1和CDK4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20例乳腺癌组织石腊切片上p53、C—erbB-2、p21^WAF1和CDK4的表达。结果:p53、C-erbB-2、p21^WAF1和CDK4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3.3%、63.3%、58.3%、41.6%;阳性产物主要位于细胞核中,p53、C-erbB-2的表达与肿瘤组织分级(P〈0.05)、淋巴结转移(P〈0.01)显著相关,p21^WAF1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P〈0.01)显著相关,无淋巴结转移组明显高于有淋巴结转移组;与组织分级及PR、ER表达无显著相关。CDK4阳性表达与肿瘤组织分级(P〈0.05)、淋巴结转移(P〈0.01)显著相关.与PR、ER无相关。结论:p53、C—erbB-2、p21^WAF1和CDK4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可作为判断肿瘤浸润转移、指导治疗和估计预后的参考指标。特别是p53的表达水平及淋巴结转移可能是判断乳腺癌的术后生存的独立有效指标.而综合应用上述指标可能更有助于预后的判断。  相似文献   

11.
乳腺癌组织中VEGF、C-erbB-2、P53及Ki67的表达与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学强  任刚  胡洪林 《西部医学》2009,21(3):427-429
目的研究乳腺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C-erbB-2、P53和Ki67的表达及其与临床肿瘤大小、淋巴转移和ER、PR状态之间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EnVision二步法检测72例乳腺癌组织中VEGF、C—erbB-2、P53、Ki67和ER、PR的表达。结果VEGF、C—erbB-2、P53和Ki67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59.7%,61.1%,56.9%和69.4%。VEGF的表达在不同肿瘤大小、腋窝淋巴结有无转移、ER和PR的表达组别中有显著差异(P〈0.05);C—erbB-2的表达在腋窝淋巴结有无转移、ER和PR的表达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53的表达在肿瘤大小、腋窝淋巴结有无转移组中有明显差异(P〈0.05).;Ki67的表达与腋窝淋巴结转移有关。结论VEGF、C-erbB-2、P53和Ki67的联合检测对于判断乳腺癌预后与指导治疗具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细胞增殖抗原标记物(Ki67)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ER、PR、C—erbB2、P53、淋巴结转移及病理类型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18例乳腺癌组织中Ki67、VEGF及ER、PR、C-erbB2、P53的基因蛋白表达情况,并与淋巴结转移情况及病理类型一起进行等级相关分析。结果 Ki67在乳腺癌组织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增殖率最高可达91%,最低在3%左右。其在浸润性导管癌中的平均增殖率最高,在导管内癌及预后好的乳腺癌中平均增殖率较低,与浸润性导管癌比较差异有显著性。VEGF在各种类型乳腺癌组织中表达差异无显著性。VEGF在各种类型乳腺癌组织中表达差异无显著性。等级相关分析,Kit67与雌孕激素受体的表达呈负相关,与P53及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VEGF的表达与Kit67及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与ER、PR、C—erbB2、P53的表达均无相关性。结论 Ki67表达与乳腺癌的病理分型及预后相关,联合检测ER、PR、C—erbB2、P53、Ki67及VEGF有利于乳腺癌的分型及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C—erbB-2、PCNA、P53、Ki-67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60例乳腺癌患者C—erbB-2、PCNA、P53、Ki-67的表达,并结合临床病理因素进行分析。结果乳腺癌组织中C—erbB-2、PCNA、P53、Ki-67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0.0%、85.0%、53.3%、30.0%。C—erbB-2、P53、Ki-67阳性表达与组织学分级显著相关(P〈0.05),与年龄、肿瘤大小和淋巴结转移无显著相关(P〉0.05);PCNA阳性表达与肿瘤大小显著相关(P〈0.05),与年龄、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级无显著相关(P〉0.05)。结论C—erbB-2、P53和Ki-67是评价乳腺癌预后的较好指标,C—erbB-2、PCNA、P53和Ki-67联合检测有助于判断乳腺癌的病理临床特征。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分型、分级等临床病理特征和ER、PR与p16、CyclinD1、C-erbB2蛋白表达的关系。方法:进行免疫组化S-P染色法,检测58例术前均未做放、化疗的乳腺癌组织中p16、CyclinD1、C-erbB2蛋白的表达。结果:p16蛋白表达阳性率为67.24%(39/58),在乳腺癌Ⅱ级与Ⅲ级之间p16蛋白阳性率分别为76.7%(23/30)和33.33%(4/12),差异有显著性(P<0.05);原发癌伴淋巴结转移组p16的阳性表达率55.17%(16/29),低于不伴淋巴结转移组p16的阳性率79.32%(23/29),差异有显著性(P<0.05),p16表达与肿瘤大小、ER、PR无相关性。CyclinD1蛋白表达阳性为63.79%(37/58),乳腺癌Ⅱ、Ⅲ级之间CyclinD1蛋白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15);CyclinD1与病理分型、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PR未见相关,与ER正相关。C-erbB2蛋白表达阳性率37.92%(22/58),C-erbB2癌基因表达与腋淋巴结转移和乳腺癌组织分级相关(P<0.01),与ER、PR肿瘤大小、分型无相关。结论:①p16、CyclinD1、C—erbB2基因蛋白异常与乳腺癌发生有关;②p16、C—erbB2与淋巴结转移有关;③p16、CyclinD,、C-erbB2蛋白可作为判断乳腺癌预后的参数;④p16、cyclinD1、C-erbB2无相关,各自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5.
乳腺癌中雌、孕激素受体和p53表达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中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p53的表达与乳腺癌临床分期、腋淋巴结转移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挝氧化物酶链接法(SP法)检测96例乳腺癌组织和10例乳腺良性增生病变组织中ER、PR和p53的表达,并对不同临床分期和有无腋淋巴结转移乳腺癌组织中ER、PR和p53的阳性表达率进行比较。结果:乳腺癌组织中ER、PR和p53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0.4%、62.5%、59.4%,乳腺良性增生病变组织中ER、PR和p53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0.0%、80.0%、0,乳腺良性增生病变组织和乳腺癌组织中ER、PR阳性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p53的阳性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临床分期乳腺癌组织中ER和PR的阳性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临床分期的增加,p53的阳性表达率明显升高(P〈0.05);无腋淋巴结转移者ER和PR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有腋淋巴结转移者(P〈0.05),p53的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有转移者(P〈0.05)。结论:联合检测乳腺癌组织ER、PR和p53的表达对于判断乳腺癌预后和指导治疗具有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乳腺癌中凋亡相关基因Bcl-2、P53的表达及其合与影响预后的因素(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PCNA、ER和PR)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4例乳腺癌标本,结果:Bcl-2和P53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3.0%和40.75,Bcl-2高表达与肿瘤体积小,肿瘤增殖活性低,ER、PR阳性显相关;P53高表达与肿瘤增殖活性高,ER、PR阴性显性相关(P<0.05或P<0.01)。Bcl-2与P53表达之间呈显负相关(P<0.01)。Bcl-2^ /P53^-较Bcl-2^-/P53^+肿瘤体积小,肿瘤增殖活性低,ER、PR阳性率高(P<0.05或P<0.01)。Bcl-2^ /P53^+较Bcl-2^-/P53^+肿瘤体积小,PR阳性率高(P<0.05)。结论:Bcl-2高表达、P53低表达与乳腺癌好的预后因素相关,预后以Bcl-2^ /P53^-为最佳,Bcl-2^-/P53^+最差,Bcl-2^ /P53^+似较Bcl-2^-/P53^-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C.erbB-2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链霉菌亲生物素蛋白过氧化酶法(S-P法),对65例胃癌标本中ER、PR和C-erbB-2进行免疫组化染色。结界:ER、PR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2.3%和49.2%。其阳性率与癌细胞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和淋巴结伴有癌转移呈正相关(P<0.05)。C-erbB-2阳性表达率为23.0%,其阳性率与癌细胞分化程度呈负相关(P<0.05),与癌浸润深度和淋巴结伴有爆转移呈正相关(P<0.05)。结论:ER、PR和C-erbB-2阳性表达的胃癌患者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中P16蛋白的表达及其与细胞增殖的关系。方法采用SABC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53例乳腺癌标本中P16蛋白及PCNA的表达。结果53例乳腺癌组织中P16蛋白及PCNA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4.7%和71.7%,其表达均与患者的年龄、肿瘤大小、绝经状况、ER和PR的表达无关(P〉0.05),而与乳腺癌的组织学分级、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及5年生存率密切相关(P〈0.05)。P16与PCNA两者的表达亦具有相关性。结论P16和PCNA的表达与乳腺癌的浸润、转移密切相关,可作为乳腺癌的生物学标记。P16可作为临床上判定乳腺癌预后的一个新指标。  相似文献   

19.
①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7(MMP-7)与乳腺癌临床病理观测指标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②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过氧化物酶标记链霉卵白素法(SP法),对40例乳腺癌患者的组织标本进行检测,观察MMP-7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MMP-7与乳癌患者的年龄、肿瘤大小、组织学类型、淋巴结转移及与肿瘤ER、PR、PCNA、p53、C—erbB-2表达的关系。③结果MMP-7在乳腺癌中的表达部位是在癌细胞胞浆中,呈颗粒状分布,在瘤周间质的部分纤维细胞中也有表达。MMP-7在肿瘤直径≤2cm和〉2cm乳腺癌组织、在有无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组织、在PCNA阳性和阴性乳腺癌组织、在p53阳性和阴性的乳腺癌组织及在C—erbB-2阳性和阴性乳腺癌组织的阳性表达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相反,MMP-7在不同年龄组、组织学类型及ER、PR分组间的表达无显著差异(P〉0.05)。④结论MMP-7在淋巴结转移及PCNA、p53、C—erbB-2阳性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其对照组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表明MMP-7的高表达与乳腺癌的演进和迁移有关,可作为判断临床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0.
bcl—2通过抑制细胞凋亡过程,从而导致肿瘤发生。为了检测bcl—2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情况及与临床病理的关系,应用枸椽酸—ABC——微波免疫组化技术.对87例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乳腺癌组织进行bcl—2癌基因蛋白表达的测定。结果显示:bcl—2蛋白在乳腺癌原发灶中的阳性表达率63.22%,其表达与ER、PR状况关系密切(均P<0.001);随着肿瘤病理学级别的升高,bcl—2蛋白表达率下降。bcl—2蛋白表达在区域淋巴结无转移组比淋巴结有转移组高(P<0.001),bcl—2阳性表达率在术后生存期≥5年组比<5年组高,且较少发生原位复发及脏器转移,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01)。提示;bcl—2蛋白参与乳腺癌的发生,并与好的预后因素相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