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儿童部分调节性内斜视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 探讨儿童部分调节性内斜视的手术时机、手术量及手术方式。方法 对38例部分调节性内斜视进行手术,手术量按裸眼和戴镜后斜视度平均值做斜视度的矫正。手术方式按远近斜视度来设计:辐辏过强型者行内直肌徙后术;基本型者行内外直肌手术;分开不足型者行外直肌缩短术。结果 38例中治愈34例占89.5%,4例良好占10.5%,21例术后获得立体视。结论 对于部分调节性内斜视由于存在调节与非调节因素,先从调节因素着手,戴全矫镜;与调节因素无关非调节因素存在的内斜,按戴镜以及裸眼平均斜视度设计手术量,以矫正眼位并尽可能恢复双眼视功能。  相似文献   

2.
部分调节性内斜视是屈光调节性内斜或非屈光性调节性内斜加上非调节性因素所致 ,故称为混合型内斜。在以往的手术治疗中主要以戴矫正眼镜后残留的斜视度设计手术量 ,其手术治愈率低。我科眼肌组 1992年至 1996年手术治疗 10 7例 ,以裸眼及戴矫正眼镜后其平均斜视度设计手术量 ,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本组 10 7例 ,男性 49例 ,女性 5 8例 ,年龄 3~ 13岁 ,平均7.8岁 ,患者均经眼肌门诊常规检查后 ,用 1%阿托品散瞳检影验光。经过戴矫正眼镜 6~ 12个月 ,同时进行综合弱视治疗 ,对剩余的内斜视度以裸眼及戴镜后其平均斜…  相似文献   

3.
儿童部分调节性内斜视治疗远期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儿童部分调节性内斜视治疗的远期疗效。方法对85例部分调节性内斜视儿童手术和配镜两种方法矫正治疗,进行眼位、屈光状态、视力和双眼视功能随访期间观察并比较分析。结果术后眼球正位79例(92.94%),5年后有72例(84.71%)维持正位;Ⅲ级双眼视功能提高(P<0.05)。结论戴眼镜矫正屈光不正及内斜视,手术矫正戴镜后的残余内斜,对恢复双眼视功能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4.
改良内斜视矫正术治疗部分调节性内斜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部分调节性内斜视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52例部分调节性内斜视以[(裸眼视近-裸眼视远)+(戴镜视近-戴镜视远)]×1/2之所得三棱镜度设计行内斜矫正术,术后平均观察2年。结果术后2年,斜视治愈率高达94.23%;术后矫正视力较术前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眼单视功能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以1/2×[(裸眼视近-裸眼视远)+(戴镜视近-戴镜视远)]的斜视角来设计手术,对矫正部分调节性内斜视效果较好,但要注意早诊断早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儿童部分调节性内斜视的手术时机,手术量。方法对35例部分词节性内斜视的患儿戴全矫眼镜半年以后,手术矫治与调节因素无关的非调节因素所致的内斜视。手术量按裸眼和戴镜后斜视度的平均值设计。结果35例中.眼位矫正满意32例占91.43%,良好3例占8.57%;功能治愈有立体视19例占54.29%。结论儿童部分调节性内斜视,其由解剖因素所致的斜视需手术矫正。当患儿戴全矫眼镜半年眼位仍不能恢复正位时,可尽早手术矫治其残存的内斜度,手术量按裸眼与戴镜平均斜视度设计,术后由于调节因素所致内斜仍需配镜矫正。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儿童部分调节性内斜视的手术时机与手术量。方法观察72例儿童部分调节性内斜视术前眼位、双眼三级视功能情况、手术量、术后眼位及双眼三级视功能情况。结果 72例中,61例术后正位(≤±8△),正位率84.72%,52例术后获得立体视,占72.2%。发病越早,术前病程越长,术后建立立体视的预后越差。结论当部分调节性内斜视患儿戴全矫镜半年眼位仍不能正位时,应尽早手术,手术量根据戴镜与裸眼视近的平均斜视度决定。  相似文献   

7.
儿童部分调节性内斜视的手术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儿童部分调节性内斜视手术量及方法。方法对儿童部分调节性内斜视109例分成两组:治疗组6l例,以平均斜视角或偏向于裸眼斜视角制定矫正斜视手术量;对照组48例,以戴镜后斜视角制定矫正斜视手术量。两组术前术后均作了同样的相关检查。结果治疗组矫正良好者55例(90.16%),部分矫正6例(9.84%)。对照组矫正良好者25例(52.08%),部分矫正者23例(47.92%)。结论儿童部分调节性内斜视的手术量宜按照平均斜视角或偏向于裸眼斜视角制定。  相似文献   

8.
儿童部分调节性内斜视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儿童部分调节性内斜视的手术时机。方法:对78例儿童部分调节性内斜视行矫正术,对比手术前后的立体视功能;分析各种因素对其建立立体视功能的影响。结果:78例中,55例术后获得立体视,功能治愈率为70.5%,早期手术组及具有融合功能组获得立体视显著高于较晚手术组及无融合功能组(P<0.01);发病越早,术后建立立体视的预后越差。结论:儿童部分调节性内斜视与调节因素有关,其由于解剖因素所引起的斜视需手术矫治。当患儿戴全矫镜半年后眼位仍不能正位时,应尽早手术矫正其残存的内斜视。应根据戴全矫眼镜后的眼位决定手术量。术后由于调节因素所致的内斜视仍需戴镜矫正。  相似文献   

9.
部分调节性内斜视手术治疗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部分调节性内斜视手术治疗分析山西省眼科医院申长礼,张素华,刘志平部分调节性内斜视即屈光性调节性内斜戴完全矫正的眼镜仍残留一部分内斜或非屈光调节性内斜注视远距离物体时即有内斜,故又称为混合型内斜。常见于11岁以下儿童。现将我院眼肌组近几年来30例部分调...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儿童部分调节性内斜视手术时机和疗效。方法 对117例部分调节性内斜视患者行双眼内直肌后徒联合非主导眼外直肌缩短手术。结果 术后治愈率为88%,建立双眼单视功能者占71.8%。结论 儿重部分调节性内斜视应尽早全部矫正屈光不正6个月以上方可进行手术,同时获得双眼单视功能的机会增多。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分析儿童部分调节性内斜视手术时机的选择和疗效观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儿童部分调节性内斜视手术患者52例为研究对象,依照手术时机不同分为A组10例、B组25例和C组17例,A组患者发病1a内手术治疗,B组患者发病1~3a手术治疗,C组患者发病3a以上手术治疗,分析手术治疗效果。结果:>6岁儿童术后获得立体感比例(83%)显著高于<3岁儿童(30%)(P<0.05);患者术后立体视觉与患者手术时机存在明显相关性, A组(80%)和B组患者有立体感比例(76%)显著高于C组(41%)(P<0.05);A组(90%)、B组治疗优良率(88%)显著高于C组(71%)(P<0.05)。结论:儿童部分调节性内斜视患者应待患儿6岁以后,尽早开展手术治疗,根据斜视度和裸眼视力情况决定手术量。  相似文献   

13.
漆雅  于刚  吴倩  曹文红  樊云葳  张诚玥  崔杰  蔺琪  胡曼 《眼科》2013,22(2):121-123
目的 探讨儿童部分调节性内斜视的术前治疗、手术时机与手术量以及调整缝线在治疗中的应用。设计 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 北京儿童医院眼科接受手术治疗的部分调节性内斜视患者30例。方法 对手术治疗的部分调节性内斜视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儿术前矫正屈光异常,观察斜视度稳定,并予适当弱视治疗,在双眼视力相当的情况下进行手术,按照裸眼和戴镜斜视度的平均值设计手术量。术中常规使用调整缝线技术,术后早期依据眼位情况决定是否需要调整。术后随访6~15个月。观察眼位及双眼视功能。主要指标 术后眼位、双眼视功能、眼位调整情况。结果 有3例患儿进行了眼位调整,均为过矫,避免了二次手术。末次随访时30例患者中26例(87%)眼位在正位~+8△之间,4例(13%)眼位+10△~+15△。术前能合作行双眼视功能检查者19例,有双眼视功能者2例(11%)。末次随访时能合作双眼视功能检查者21例,有双眼视功能者15例(71%)。结论  内斜视伴有调节因素时应及时全矫配镜,在残余斜视度稳定、双眼矫正视力基本相当后应尽早手术。手术设计根据戴镜与裸眼视近的平均斜视度,调整缝线有助于保证术后早期的眼位满意,降低了二次手术的风险。(眼科, 2013,22: 121-123)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 探讨儿童部分调节性内斜视术前戴镜时限对术后效果的影响。方法 对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60例部分调节性内斜视儿童,散瞳后进行验光全矫配镜。按术前戴镜时限分为A、B两组,A组为术前戴镜0.5 a且斜视度稳定的患儿30例;B组为术前戴镜1.0 a且斜视度稳定的患儿30例。每组患儿分别记录术前和术后0.5 a的视力、眼位、同视机及Titmus立体视检查结果并进行相关统计分析。结果 术后0.5 a随访时,戴镜正位54例,过矫1例,欠矫5例。术后0.5 a复查时,患儿术后双眼视功能较术前明显改善(P=0.000),其中,A组无同时视及拥有一级视功能、二级视功能、三级视功能者分别为10例、2例、4例、14例,拥有近立体视功能者14例;B组无同时视及拥有一级视功能、二级视功能、三级视功能者分别为5例、3例、4例、18例,拥有近立体视功能者18例。A、B两组术后最佳矫正视力、眼位的正位率、各级视功能保留率、拥有近立体视功能的比例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对于部分调节性内斜视的患儿术前戴镜0.5 a即可以行手术矫正眼位,以期尽早改善眼位及双眼视功能。若因各种主、客观因素限制不能在戴镜0.5 a时手术,则宜在戴镜 1.0 a 时手术可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鲁建安  杨薇  文丹 《国际眼科杂志》2013,13(10):2022-2024
目的:探讨部分调节性内斜手术时机及术后疗效。方法:观察65例部分调节性内斜患儿术前术后双眼三级视功能的变化以及不同手术年龄组视功能的恢复情况。检测术前术后视觉诱发电位(VEP)的变化。结果:部分调节性内斜患者术前术后三级视功能的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7.253,P=0.000);手术年龄对术后三级视功能的恢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6.739;P=0.034);术后P100波潜伏期较术前变短,振幅加大(P潜伏期=0.029;P波振幅=0.037)。结论:部分调节性内斜患者术后视功能得到明显改善。手术年龄越早,术后出现高级视功能的可能性越大。  相似文献   

17.
PURPOSE: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reducing the hyperopic correction on the state of binocular accommodative response in fully accommodative esotropia and to determine the "comfortable" amount of reduction in hyperopic correction. DESIGN: A cohort study. METHODS: Hyperopic corrections of children with a baseline refractive error of +1.50 to +5.0 diopters were gradually reduced in 0.50-diopter increments. Binocular accommodative ability was assessed by dynamic retinoscopy (monocular estimate method). Similar binocular accommodative responses were ascertained among patients with a baseline hyperopic correction of < or =3.0 of hyperopia and >3.0 of hyperopia, and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group 1 (13 patients) and group 2 (18 patients), accordingly. RESULTS: After a reduction of 2.0 diopters in group 1 and 1.0 diopter in group 2, there was a decrease in accommodative response initially in the nondominant eye, accompanied by the dominant eye with a further reduction of 0.50 diopter. To overcome the bilateral accommodative lag, a reinstatement of a 0.50-diopter stronger hyperopic correction was required. Patients in group 1 tolerated a mean undercorrection of 2.37 diopters, and 77% were weaned from their spectacles. All of the children in group 2 were dependent upon spectacles at the completion of the study period. The final spectacle worn was a median of -1.67 diopters less than their full cycloplegic refraction. CONCLUSIONS: A complete binocular accommodative ability seems to be a prerequisite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comfortable" hyperopic undercorrections. It does not seem to be a reasonable approach to consider further reductions in hyperopic correction in the presence of a bilateral decreased accommodative performance.  相似文献   

18.
麦光焕  顾欣祖 《眼科学报》1991,7(2):107-109
本文对我院3年2158例初诊斜视者中遇到的8例间歇性外斜视合并调节性内斜视进行分析讨论.归纳本型斜视病人的临床特征为:(1)发病年龄较早.(2)先发现内斜视.(3)患者常有中或高度远视(6/8).(4)AC/A 比率正常或偏低.(5)其斜视度变化大,外科30~15°(?)正位(?)内科15~30°.(6)内斜视可戴镜矫正.3例患者做了视觉电生理的眼球运动检查,但没获规律性的结果.最后讨论了本病的发病情况(0.4%,8/2158)和治疗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