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探讨Survivin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涎腺腺样囊性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两者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检测38例涎腺腺样囊性癌中Survivin和VEGF的表达.结果 38例涎腺腺样囊性癌组织中Survivin和VEGF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1.1%和63.2%,Survivin表达与病理分型和临床分期有关(P<0.05),与发病部位、肿瘤大小及淋巴结转移无关;VEGF表达与病理分型、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发病部位、肿瘤大小无关;涎腺腺样囊性癌中Survivin 和VEGF表达存在相关关系(r=0.667,P<0.05).结论 Survivin、VEGF可能参与涎腺腺样囊性癌的发生、发展,Survivin 和VEGF表达可作为判断涎腺腺样囊性癌生物学行为的指标.  相似文献   

2.
郑传铭  葛明华  凌志强  谭卓  徐家杰  陈超 《浙江医学》2010,32(12):1763-1766
目的 探讨RUNX3基因的异常表达与人涎腺腺样囊性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以定量甲基化特异性PCR(qM-SP)法检测41例涎腺腺样囊性癌及其相应的正常涎腺组织中RUNX3基因的甲基化状态,并比较RUNX3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与腺样囊性癌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相关性.同时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其中19例腺样囊性癌及其匹配的正常涎腺组织中RUNX3蛋白的表达,以分析RUNX3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对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实时定量qMSP结果显示腺样囊性癌及其相应正常涎腺组织中其RUNX3基因甲基化阳性率分别为(48.81±5.81)%和(27.98±3.84)%,两者存在显著差异(P<0.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腺样囊性癌中RUNX3蛋白的表达量显著低于匹配的正常涎腺组织中的表达(P<0.001),提示RUNX3基因甲基化是引起RUNX3蛋白表达下调的原因之一,也与肿瘤的发生相关.结论 RUNX3基因启动子5'-CpG岛高甲基化在人涎腺腺样囊性癌中是一高频分子事件,与该基因的表达缺失显著相关,是RUNX3基因表达缺失的主要机制之一.RUNX3基因甲基化与腺样囊性癌的发生存在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_2 (MMP 2 )在涎腺腺样囊性癌中表达及对微血管密度的影响 ;探讨其与该肿瘤侵袭和转移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 P法观察涎腺腺样囊性癌及癌旁正常组织 (用石蜡包埋组织各 2 2例 )中的MMP 2、CD34表达 ,并在CD34阳性染色切片上检测间质微血管密度 (MVD)。结果 MMP 2在涎腺腺样囊性癌中高表达阳性率 (6 8 18% )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 (18 18% )。MMP 2高表达阳性组的MVD的平均值 (6 8 2 7±2 1 0 3)个明显高于MMP 2阴性表达组 (4 7 86± 14 0 8)个。涎腺腺样囊性癌中的MVD的平均值 (5 8 4 1± 2 0 5 2 )个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 (2 7 73± 8 4 6 )个。结论 MMP 2促进涎腺肿瘤间质微血管生成 ,促进肿瘤的侵袭和转移 ,有可能成为判定涎腺肿瘤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4.
CXCL12/CXCR4在涎腺腺样囊性癌及周围神经组织中的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趋化因子CXCL12及其受体CXCR4与涎腺腺样囊性癌嗜神经侵袭之间的关系.方法:涎腺腺样囊性癌病例标本41例,舌癌病例标本30例,腮腺多形性腺瘤病例标本20例,正常神经组织标本20例.所有标本均制成4 μm厚的切片.应用EnVision法检测CXCR4在腺样囊性癌肿瘤组织内的表达以及CXCL12在周围神经组织内的表达.结果:腺样囊性癌癌组织内CXCR4阳性表达率为63.41%,显著高于舌癌(36.67%)及多形性腺瘤(35%)(P<0.05);周围神经组织内CXCL12高表达(64.38%),在腺样囊性癌内的神经组织与舌癌内的神经组织及正常神经组织中CXCL12阳性率无显著差异.结论:趋化因子受体CXCR4在腺样囊性癌中高表达,趋化因子CXCL12在周围神经组织内高表达,提示CXCL12/CXCR4可能在腺样囊性癌嗜神经侵袭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涎腺腺样囊性癌(adenoid cystic carcinoma,SACC)中CA242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6例涎腺腺样囊性癌及10例正常涎腺组织中CA242的表达情况。结果:涎腺腺样囊性癌中CA242的阳性表达率为80.5%(29/36),显著高于其在正常涎腺组织中的表达(P〈0.05)。CA242在涎腺腺样囊性癌中的阳性表达率随SACC临床分期的增高而增加。结论:CA242在腺样囊性癌中的表达与其发生和发展关系密切,CA242的表达与涎腺腺样囊性癌的组织分级有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李萍  宋琦  谢文扬  雷劲 《陕西医学杂志》2003,32(11):995-998
目的 :研究微血管密度 ( MVD)、层粘连蛋白 ( LN)、层粘连蛋白受体 ( L N- R)在正常涎腺组织和涎腺腺样囊性癌中的表达水平以及和某些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 S- P法检测 1 0例正常涎腺组织、34例涎腺腺样囊性癌中 L N、LN- R、的表达 ,用 CD34染色显示血管内皮细胞 ,检测正常涎腺组织和腺样囊性癌的微血管密度。结果 :1L N、L N- R在正常涎腺组织中仅表达于导管上皮细胞 ,而在肌上皮细胞和腺泡上皮细胞上反应均呈阴性 ;2涎腺腺样囊性癌中 L N的表达程度与肿瘤的病理分型、淋巴结转移有关( P<0 .0 5 ) ,但与肿瘤的分期、肿瘤大小无关 ( P>0 .0 5 ) ;LN- R的表达程度与肿瘤的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 ( P>0 .0 5 ) ,但与病理分型、肿瘤大小无关 ( P>0 .0 5 ) ;3MVD和 L N- R的表达程度与腺样囊性癌的分期、病理分型 ( LN- R除外 )、淋巴结转移有关 ( P<0 .0 5 ) ,但与肿瘤的大小无关 ( P>0 .0 5 ) ;4L N、L N- R的表达与 MVD有关 ( P<0 .0 5 )。结论 :1 MVD和L N、LN- R的表达与肿瘤的发展、侵袭、转移有关 ;2 LN、LN- R可通过促进腺样囊性癌血管生成 ,影响腺样囊性癌的侵袭和转移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层粘连蛋白在涎腺腺样囊性癌中的表达特征及其与腺样囊性癌组织分化程度的关系。方法 用超敏S 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 2 1例涎腺腺样囊性癌层粘连蛋白的表达。结果 腺样囊性癌组织分型与层粘连蛋白的表达密切相关。结论 层粘连蛋白的表达可作为腺样囊性癌组织分化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WISP-1、Ki-67在腺样囊性癌中的表达及其生物学意义。方法收集19例涎腺腺样囊性癌病例,按有无神经侵犯分为神经侵犯组(9例)和无神经侵犯组(10例),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WISP-1、Ki-67在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WISP-1在神经侵犯组腺样囊性癌阳性表达率为100%(9/9),而在无神经侵犯组腺样囊性癌阳性表达率仅为40%(4/10)。结论WISP-1高表达可能与腺样囊性癌的发生、神经侵犯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检测溶酶体相关4次跨膜蛋白B(lysosome?associated protein transmembrane?4 beta,LAPTM4B)?35蛋白在正常涎腺及涎腺腺样囊性癌中的表达水平,探讨其与肿瘤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收集95例涎腺腺样囊性癌和20例正常涎腺组织,以及相关临床病理资料,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LAPTM4B?35在正常涎腺组织、涎腺腺样囊性癌的表达水平,卡方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LAPTM4B?35表达水平与涎腺腺样囊性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LAPTM4B?35蛋白在正常涎腺组织不同细胞中呈差异性表达:在腺泡细胞中表达为阴性,在导管和闰管细胞中表达很弱,在纹状管细胞中表达中等。在涎腺腺样囊性癌组织中,48.00%的高级别涎腺腺样囊性癌LAPTM4B?35表达增高,显著高于低级别涎腺腺样囊性癌。此外,LAPTM4B?35高表达与临床分期晚亦呈显著相关。结论:LAPTM4B?35蛋白在正常涎腺组织细胞中呈差异性表达,与涎腺腺样囊性癌的组织学分级和临床分期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检测CD133在人涎腺腺样囊性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探讨其表达水平与腺样囊性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收集人涎腺腺样囊性癌石蜡标本25例,人口腔鳞状细胞癌石蜡标本23例为阳性对照组,腮腺正常组织标本11例为阴性对照组,免疫组化方法检测3组样本中CD133的表达水平,结合临床数据分析CD133的表达与腺样囊性癌发病及生物学行为之间的关系。结果 CD133在人涎腺腺样囊性癌中的表达较正常腮腺组织明显增高,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没有表达,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D133的高表达可能与人涎腺腺样囊性癌的发生、发展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IBP对SACC细胞抗紫杉醇凋亡能力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ACC2转染IBP组和空白对照组各自根据不同紫杉醇浓度分成5组,紫杉醇作用72 h后,MTT法检测在紫杉醇作用下IBP对SACC细胞增殖的影响;通过微管蛋白Tubulin免疫荧光染色,观察紫杉醇作用前后ACC2细胞微管的变化及IBP与微管的关系。结果 IBP使ACC2细胞对紫杉醇产生一定程度的耐药,在5μg/ml的紫杉醇浓度下最为明显;紫杉醇开始作用后,ACC2-C1细胞的微管点状聚集成团,而ACC2-C1/IBP细胞的微管则出现明显的紊乱、断裂,IBP能促进微管的解聚;IBP所发的绿色荧光与微管的红色荧光糅合在一起呈黄色,IBP与微管存在一定程度的共定位。结论 IBP促进SACC细胞对紫杉醇耐药。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ING4(inhibitor of growth family4)蛋白对人胶质瘤U251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 用PEI转染ING4蛋白过表达(pEGFP-C2/ING4转染组)及阴性对照载体(pEGFP-C2转染组)至人胶质瘤U251细胞,G418筛选后建立ING4蛋白稳定表达细胞株;RT-PCR、免疫...  相似文献   

13.
侯秀秀  凌志强  葛明华 《浙江医学》2015,37(23):1899-1902
目的 观察外周髓鞘蛋白 22(PMP22)在涎腺腺样囊性癌(SACC)组织和细胞系中的表达,揭示 PMP22 与 SACC 高 转移性、神经侵犯性及预后之间的关系。 方法 收集 41 例 SACC 患者的标本,采用免疫组化 SP 法检测 PMP22 的表达。以 SACC 高 转移和非转移细胞系 SACC-LM 和 SACC-83 细胞为研究对象,利用 Western blot 检测 PMP22 的表达差异。 结果 癌旁正常组织 中 PMP22 表达明显高于 SACC 癌组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0);PMP22 在 T4 期 SACC 患者中表达阳性率明显低于 T1~3 期,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4);伴有神经侵犯的 SACC 患者中 PMP22 表达阳性率高于无神经侵犯者,具有统计学差异(P=0.038);3 种组织类型的 SACC 比较,PMP22 的表达阳性率也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7);复发组表达阳性率低于不复发组(P=0.003);不同年 龄、性别、肿瘤部位、淋巴结转移等的 SACC 患者之间 PMP22 表达阳性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632、0.790、0.458、0.692)。Western blot 显示,PMP22 在 SACC-LM 中表达高于 SACC-83(P=0.000)。 结论 PMP22 的表达与 SACC 的发生、发展及复发可能存在密 切联系,可以用于对患者预后的评估。  相似文献   

14.
目的检测涎腺腺样囊性癌、多形性腺瘤和正常涎腺组织中Id-1的表达,分析Id-1的表达与涎腺腺样囊性癌临床病理之间的关系。方法免疫组化Envison两步法检测54例涎腺腺样囊性癌、12例多形性腺瘤和10例正常涎腺组织Id-1表达。结果Id-1在涎腺腺样囊性癌、多形性腺瘤和正常涎腺组织阳性率分别为72.2%、33.3%、10.00%,涎腺腺样囊性癌与多形性腺瘤以及涎腺腺样囊性癌与正常涎腺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移组和无转移组阳性率分别为81.6%和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Ⅱ和Ⅲ-Ⅳ阳性率分别为46.2%和8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涎腺腺样囊性癌中Id-1过表达;Id-1与涎腺腺样囊性癌发生和转移有一定关系;Id-1可能作为有效靶点对涎腺腺样囊性癌的治疗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构建弓形虫棒状体蛋白7(ROP7)基因的真核重组表达载体,观察其对小鼠的免疫保护作用.方法 根据GenBank发表的弓形虫ROP7序列设计合成一对引物,通过PCR扩增ROP7基因,将其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EGFP-C1中构建重组质粒pEGFP-C1/ROP7(pROP7).用重组质粒转染HEK293T细胞并验证其在细胞内的表达.将36只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3组:磷酸缓冲盐溶液(PBS)对照组、pEGFP-C1对照组和pROP7实验组.然后用PBS、pEGFP-C1和pROP7分别免疫相应组别的小鼠.采用ELISA检测小鼠血清特异IgG水平,观察弓形虫感染小鼠后的存活时间并评价其免疫保护力.结果 PCR扩增出1 728 bp的目的基因片段,真核表达载体构建成功,且能在HEK293T细胞中表达.目的基因的相应蛋白可被羊抗弓形虫多克隆抗体识别.重组质粒免疫的小鼠产生了较高水平的血清抗体.虫体攻击试验中,pROP7实验组小鼠的生存时间较对照组小鼠延长(P< 0.05).结论 本研究构建的真核表达质粒在对抗弓形虫感染时具有一定的免疫保护作用,为弓形虫基因疫苗的研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感染对胃癌细胞株恶性转化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 方法 将胃癌AGS细胞分为细胞毒素相关基因A (CagA)质粒组(转染pCDNA3.1-CagA质粒)和阴性对照组(转染pCDNA3.1空白质粒)以及CagA质粒组(转染pCDNA3.1-CagA质粒和pEGFP-C1空白质粒)、CagA+程序化细胞死亡因子4(PDCD4)质粒组(转染pCDNA3.1-CagA质粒和pEGFP-C1-PDCD4质粒)和阴性对照组(转染pCDNA3.1空白质粒和pEGFP-C1空白质粒)。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进行PDCD4、Twist1、上皮细胞钙粘蛋白E (E-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 mRNA水平,采用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法测定各组细胞PDCD4、Twist1、E-cadherin、Vimentin蛋白水平,采用transwell小室测定细胞侵袭能力。 结果 CagA质粒组Twist1 mRNA、Vimentin mRNA表达量高于阴性对照组(P<0.05),PDCD4 mRNA、E-cadherin mRNA表达量低于阴性对照组(P<0.05);CagA+PDCD4质粒组Twist1 mRNA、Vimentin mRNA表达量低于CagA质粒组(P<0.05),PDCD4 mRNA、E-cadherin mRNA表达量高于CagA质粒组(P<0.05)。CagA质粒组Twist1蛋白、Vimentin蛋白表达量高于阴性对照组(P<0.05),PDCD4蛋白、E-cadherin蛋白表达量低于阴性对照组(P<0.05);CagA+PDCD4质粒组Twist1蛋白、Vimentin蛋白表达量低于CagA质粒组(P<0.05),PDCD4蛋白、E-cadherin蛋白表达量高于CagA质粒组(P<0.05)。CagA质粒组侵袭细胞数高于阴性对照组(P<0.05),CagA+PDCD4质粒组侵袭细胞数低于CagA质粒组(P<0.05)。 结论 幽门螺杆菌感染可增加胃癌细胞的侵袭能力,其机制可能为幽门螺杆菌独立因子CagA通过抑制PDCD4表达促进胃癌细胞的上皮-间质转化。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应用长链非编码RNA GAS5 (LncRNA GAS5)过表达质粒(pEGFP-C1-GAS5)转染SD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观察其对心肌成纤维细胞活化增殖的影响.方法 提取SD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1)刺激其增殖,分为pEGFP-C1-GAS5组、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应用LncRNA GAS5基因的过表达质粒 (pEGFP-C1-GAS5)通过脂质体瞬时转染细胞,48 h后收获细胞.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GAS5、Ⅰ型胶原前胶原(Col1A1)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mRNA表达,Western blot分析Col1A1和α-SMA蛋白表达变化,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力.结果 TGF-β1刺激心肌成纤维细胞后,qRT-PCR结果显示 LncRNA GAS5的表达量较正常组下降(P<0.05);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比较,转染了pEGFP-C1-GAS5的实验组,qRT-PCR结果显示实验组的GAS5表达均明显升高(P<0.05),同时α-SMA和Col1A1 mRNA表达显著降低(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转染pEGFP-C1-GAS5的实验组α-SMA和Col1A1蛋白表达量均明显降低(P<0.05);MTT法检测结果表明在实验组心肌成纤维细胞的增殖活力低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P<0.05).结论 过表达LncRNA GAS5可显著降低心肌成纤维细胞的增殖活力,提示GAS5有抑制心肌成纤维细胞的活化增殖的作用,为以后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涎腺腺样囊性癌的免疫组化表达特点,探讨CD117表达对腺样囊性癌预后的意义。方法采用组织芯片和免疫组化方法,观察41例涎腺腺样囊性癌、19例涎腺基底细胞腺瘤及31例涎腺多形性腺瘤平滑肌特异性肌动蛋白(SMA)、p63基因蛋白(p63)、S-100蛋白(S-100 Protein)、细胞角蛋白(CKpan)、上皮膜抗原(EMA)、Ki-67核抗原(Ki-67)及C-kit原癌基因(CD117)的表达,总结各抗体在涎腺腺样囊性癌、基底细胞腺瘤及多形性腺瘤中表达的强度和阳性分布模式,分析其诊断、鉴别诊断和预后意义。结果免疫组化标记SMA、p63、S-100蛋白、CKpan、EMA在涎腺腺样囊性癌、基底细胞腺瘤、多形性腺瘤中显示不同的分布特点。SMA、p63、S-100蛋白标记,腺样囊性癌肿瘤细胞巢周边及筛孔衬覆细胞呈阳性,腺管状结构外层细胞显示阳性;基底细胞腺瘤瘤细胞巢外围及腺管结构外层细胞呈阳性;多形性腺瘤阳性细胞弥漫分布或巣状分布。CKpan、EMA标记,腺样囊性癌肿瘤细胞胞质、胞膜强阳性;基底细胞腺瘤腺样结构内层细胞胞质阳性;多形性腺瘤上皮分化的肿瘤细胞标记阳性,肌上皮细胞分化的肿瘤细胞部分阳性。腺样囊性癌不同预后组Ki-67表达有差别,复发生存病例及死亡病例与无复发生存病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NK-q检验q值分别为7.472 9和5.218 6,P<0.01)。死亡病例CD117强阳性表达与无复发生存病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9 4)。Ki-67指数高、CD117表达强阳性者预后较差。结论 SMA、p63、S-100蛋白、CKpan、EMA的不同表达对涎腺腺样囊性癌、基底细胞腺瘤、多形性腺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参考价值,Ki-67、CD117的表达与涎腺腺样囊性癌的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19.
涎腺腺样囊性癌组织中P27及Ki-67蛋白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涎腺腺样囊性癌(SACC)组织中P27、Ki-67的表达及其与SACC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41例SACC、15例涎腺多形性腺瘤(PA)及12例正常涎腺组织(NSG)中P27、Ki-67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SACC组织中P27高表达率和标记指数(LI)均低于NSG和PA(P均<0.05),Ki-67阳性率和LI均高于PA和NSG(P均<0.05).有转移的SACC组织中P27 LI低于无转移组(P<0.05);实性型SACC组织中Ki-67阳性率及LI高于腺-管型(P<0.05).SACC组织中P27与Ki-67的表达呈负相关(rs=-0.384,P<0.05).结论:P27蛋白表达的下降可能加速了细胞周期,促进了细胞增殖,参与了SACC的发生发展过程.Ki-67可用于SACC与涎腺良性肿瘤的辅助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20.
目的:测定唾液腺腺样囊性癌(Salivary adenoid cystic carcinoma,SACC)组织中EGFR的表达,探讨其在SACC进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EGFR在30例正常唾液腺组织、49例SACC组织中的表达.结果:SACC与正常唾液腺组织比较,EGFR表达显著升高(P<0.05);在病理分型中,实体型EGFR的表达显著高于筛状型和管状型(P<0.05);有神经侵犯组EGFR的表达显著高于无神经侵犯组(P<0.05);有血行转移组EGFR的表达显著高于无血行转移组(P<0.05).结论: EGFR的高表达与SACC的恶性程度密切相关,临床上SACC的诊治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