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8(IL-18)在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中的作用。方法从68例HBV感染者(无症状携带者15例,慢性肝炎患者35例,重型肝炎患者18例)和24例健康体检者血液中分离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及血清,应用RT-PCR及ELISA分别对IL-18基因的转录和血清中IL-18的含量进行检测。结果不同临床类型HBV感染者之间IL-18基因转录水平的差异均有非常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重型肝炎组IL-18基因转录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无症状携带者组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慢性肝炎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病情加重,IL-18水平上升。肝组织炎症活动度不同的慢性肝炎患者之间IL-18基因转录及其血清中的含量表达水平的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肝组织炎症程度越重,IL-18含量越高。结论IL-18可能参与了宿主对HBV的免疫应答,与肝脏炎症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12(IL-12)亚基p40(IL-12B)3'非翻译区+1188(A/C)位点的基因多态性与慢性乙型肝炎的相关性以及对HBV DNA水平的影响.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和DNA测序的方法检测157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慢性乙肝组)和122名健康对照(对照组)IL-12B 3'非翻译区+1188(A/C)位点的基因型,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测定慢性乙肝患者的血浆HBV DNA水平.结果 慢性乙肝组IL-12B+1188(A/C)位点AA、AC、CC基因型分布频率分别为34.4%、42.0%、23.6%,对照组三种基因型的分布频率分别为47.5%、39.3%、13.2%.慢性乙肝组与对照组间CC基因型和非CC基因型(AA+AC)之间频率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874,P=0.027;ORCC=1.797,95%CI 1.051~3.073).慢性乙肝组等位基因A、C分布频率分别为55.4%、44.6%,对照组分别为67.2%、32.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004,P=0.005;ORA=0.824,95%CI 0.722~0.941;ORC=1.360,95%CI 1.094~1.691);慢性乙肝患者中高水平≥5.0×102拷贝/ml(HBVDNA组)C等位基因分布频率明显高于低水平<5.0×102拷贝/ml(HBV DN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750,P=0.002).结论 IL-12B 3'非翻译区+1188(A/C)位点基因多态性与HBV感染相关,其中C等位基因可能是慢性乙肝的遗传易感基因,携带C等位基因的个体可能更有利于HBVDNA的复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白细胞介素-6(IL-6)基因启动子-174G/C、-572C/G及-597G/A的多态性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M)患者及非EM育龄女性(对照组)中的分布.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 ,选取98例EM患者,其中轻、中、重型(即Ⅱ、Ⅲ、Ⅳ期)分别为22、35、41例,以99名非EM育龄女性外周血白细胞为对照,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检测IL-6基因启动子-174、-572及-597的多态性,比较两组IL-6启动子基因型和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对两组间基因多态性存在明显差异的基因位点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IL-6基因启动子-174位点的GG、CG和CC基因型在EM组中分别为100%、0%、0%,在对照组中分别为98.99%、1.01%、0%,两组的分布频率差异无显著性;-572位点的CC、CG和GG基因型在EM组中分别为55.10%、42.86%、2.04%,在对照组中分别为70.71%、28.28%、1.01%,两组的基因分布频率差异有显著性;所有实验对象-597位点的基因型均为GG型,两组均无GA及AA基因型存在;-572位点的CC、CG和GG基因型在轻型EM组中分别为59.09%、40.90%、0%,在中型EM组中分别为54.29%、42.86%、2.85%,在重型EM组中分别为53.66%、43.90%、2.44%,轻、中、重组间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分布频率无明显差异.结论 IL-6基因启动子的-174位点变异率极低,-597位点末发现变异,以上两位点基因变异与EM的发病无明显相关性;而启动子-572位点的多态性分布与EM的发病具有一定程度的相关性,但与疾病的严重程度无关.  相似文献   

4.
安新焕  梁干雄  武会娟 《武警医学》2014,(11):1085-1088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 gene,IL-6)基因启动子区-634C/G多态性与中国广东地区汉族人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患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的关系。方法 在中国广东地区汉族人中,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对245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其中正常眼底即DR0组153例,非增殖期视网膜病变即DR1组51例,增殖期视网膜病变即DR2组41例,和101例健康对照者(NC组)的IL-6基因启动子区-634C/G多态性进行了检测,并比较分析各组间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以及相关临床资料。结果 (1)DR0、DR1、DR2三组间在年龄、性别、血压、体重指数、腰臀比、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A1c、血脂等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而病程在三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9.05,P〈0.05)。(2)基因型GG在NC、DR0、DR1、DR2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839,P=0.002),DR1、DR2组GG基因型明显高于DR0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15,P=0.022);等位基因G在NC、DR0、DR1、DR2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687,P=0.009),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IL-6基因启动子区-634G/G基因型、病程及空腹血糖是DR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 在中国广东地区汉族人中,IL-6基因启动子区-634 G/G基因型是DR的遗传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IL-6基因多态性与甘肃武威地区胃癌患者的易患相关性。方法对2006年10月—2008年12月来自武威地区142例胃癌进行研究,200例本地健康人作为对照,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检测胃癌标本及静脉血的IL-6-174位点基因多态性,分析其与胃癌发病风险的相关性。结果142例胃癌患者中发现IL-6-174位点G/G基因型的频率为73.9%,对照组为99%;G/C基因型频率为26.1%,对照组为1%(P<0.05)。两组中均未发现C/C基因型。结论IL-6-174位点G/C基因型与甘肃武威地区人群的胃癌发病风险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炎症反应在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发病机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一观点通过各种研究越来越得到认可。而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作为一种主要的抗炎症因子,不仅在许多疾病中发挥着抗炎功能,它还具有抗动脉硬化及稳定粥样斑块的作用,为今后冠心病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途径。我们将介绍IL-10的生物学作用.对AS的保护机制及其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白细胞介素13基因Arg 144Gln多态性与小儿哮喘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3基因Arg144Gln多态性与哮喘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78例小儿支气管哮喘患者为哮喘组,158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检测白介素13(IL-13)基因第4外显子Arg144Gln多态性(rs20541)。结果哮喘组IL-13基因第4外显子rs20541位点CC、CT和TT基因型频率分别为40%、42%和18%,而对照分别为46%,44%和1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T基因型在哮喘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L-13基因第4外显子Arg144Gln多态性和哮喘的发生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油酸加内毒素脂多糖(LPS)序贯性两次致伤大鼠肺组织促炎症细胞因子TNF-α、IL-1β、IL-6和抗炎细胞因子IL-4、IL-10、IL-13的mRNA表达时相性,探讨这些细胞因子在全身炎症反应失控和急性肺损伤中可能的作用.方法分别在油酸第1次致伤后1、4、12和24h实施小剂量LPS第2次致伤,采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两次序贯性致伤大鼠肺组织TNF-α、IL-1β、IL-6和IL-4、IL-10、IL-13的mRNA表达.结果 TNF-α和IL-1β的mRNA表达高峰在油酸第1次致伤后1h LPS第2次致伤组,而IL-6和IL-4、IL-10、IL-13的mRNA表达峰值则在油酸致伤后4h第2次致伤组;油酸-内毒素两次序贯性致伤后的促炎症细胞因子和抗炎细胞因子的mRNA表达与单油酸致伤比较均显著增强(P《0.05).结论在急性肺损伤中,TNF-α和IL-1β是早期表达的促炎细胞因子,而IL-6在炎症进一步发展中发挥作用;抗炎细胞因子IL-4、IL-10、IL-13高表达亦可能促进炎症的放大而不是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南通地区人群白细胞介素8(IL-8)基因启动子区(rs4073)、第1内含子区(rs2227306)位点寡核苷酸多态性(SNP)的分布特点,探讨上述位点各基因型及联合基因型与肝细胞癌(HCC)患病风险的关系,分析各基因型与不同暴露因素在HCC发生中的相互作用。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利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聚合酶链反应(RFLP-PCR)技术对454例肝癌患者及446名健康对照者IL-8基因-251位点和+781位点进行基因分型。结果①-251位点杂合突变基因型AT者罹患HCC 的风险增加(OR=1.99,95%CI:1.01~3.85),+781位点突变基因型CT、TT 者罹患HCC 的风险增加(CT基因型OR=1.78,95%CI:1.03~3.10;TT基因型OR=1.36,95%CI:1.01~2.62)。②携带-251、+781两位点AT-CT、TT-CT及AT-CC联合基因型的个体罹患HCC的风险增加(AT-CT联合基因型OR=2.10,95%CI:1.52~2.90;TT-CT 联合基因型 OR=3.33,95%CI:1.01~10.50;AT-CC 联合基因型 OR=3.67,95%CI:2.28~5.90)。③-251位点SNP与饮酒、HBV感染、肝癌家族史因素在HCC的发生中存在正交互作用,该位点SNP与年龄、性别、吸烟因素在HCC的发生中存在负交互作用;+781位点SNP与饮酒、肝癌家族史因素在HCC的发生中存在正交互作用,该位点SNP与年龄、性别、吸烟、HBV感染因素在HCC的发生中存在负交互作用。结论南通地区人群IL-8基因-251、+781位点寡核苷酸多态性与HCC患病风险存在关联,并与不同暴露因素在HCC发生中存在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interleukin-1 receptor antagonist,IL-1Ra)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患病率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关系.方法 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对220例冠心病患者及100例正常对照者IL-1Ra基因进行扩增;检测冠心病患者的高敏感性C反应蛋白、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和体重指数;所有冠心病患者随访12个月,了解患者在出院后1年内的心血管事件.结果 冠心病患者和正常人的IL-1Ra基因多态性分布的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出院后未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冠心病患者Ⅱ型基因型携带率高于其他基因型.结论 监测IL-1Ra基因多态性不能预测冠心病的发生;但其多态性中Ⅱ型基因对已患冠心病患者的预后有一定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建立一种新的单管巢式实时荧光PCR熔解曲线法用于快速灵敏地筛检临床乙型肝炎病毒(HBV)样本核心启动子区nt1758-1777片段缺失突变.方法 通过比对分析GenBank收录的HBV基因序列,设计通用巢式PCR引物,建立优化方法体系;对34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 CP区进行扩增,产物直接测序,并随机选择50例样本进行克隆测序,分析nt1758-1777缺失突变检出率.野生型和缺失型标准质粒来自于单克隆测序样本,并对两种标准质粒及克隆检测样本进行荧光定量PCR扩增,获得熔解曲线及熔解温度,得到熔解曲线的阳性标准.用新建立的方法对340份样本进行检测,并用焦磷酸测序加以验证.结果 直接测序法检出16例(4.7%)阳性样本.标准质粒及克隆检测样本中缺失序列比例≥15%的样品,其熔解温度(Tm)≥88.3℃,遂将≥88.3℃作为新方法的阳性标准.用新方法检出47例(13.8%)阳性样本,其中用焦磷酸测序验证缺失突变比例≥1.0%的样本38例,<1.0%的样本9例;15份阴性样本缺失突变比例均<1.0%.用焦磷酸测序验证缺失突变比例1.0%作为阳性阈值,新方法对nt1758-1777缺失检测的阳性符合率为80.9%,阴性符合率为100%,两种方法的一致性Kappa值为0.671.结论 与直接测序法相比,新方法可显著提高nt1758-1777缺失检出率,结合焦磷酸测序证实,可有效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和经济性.该方法对建立,BV其他缺失突变的检测方法也可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A20蛋白基因启动子区rs5029924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与创伤后脓毒症之间的关系. 方法 采用PCR-DNA测序法检测103例创伤脓毒症组(A组)、120例创伤非脓毒症组(B组)、135例健康对照组(对照组)个体基因组rs5029924位点的基因分布,分析不同基因型与脓毒症易感性的关系.体外以脂多糖(lipopolysac charides,LPS)刺激不同基因型健康者的外周血细胞,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测定A20 mRNA表达,流式细胞技术测定A20蛋白表达,ELISA技术分析TNF-α及IL-1β水平. 结果 对照组rs5029924的CC、CT、TT基因型频率为77.8%、20.0%和2.2%,而A组、B组分别为63.1%、34.0%、2.9%及83.3%、15.0%、1.7%.A组CC基因型频率显著低于B组及对照组(P<0.05),而B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TT基因型患脓毒症的危险性是CC基因型的2.397倍,T等位基因相对C等位基因也能显著增加脓毒症的发病风险(OR=2.056);LPS刺激后,CC基因型个体外周血白细胞A20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CT/TT,而TNF-α及IL-1β3水平则显著低于CT/TT个体. 结论 rs5029924位点多态性与脓毒症易感性相关,可能是由于突变型通过影响启动子活性而降低A20表达,导致炎症失控.  相似文献   

13.
In order to assess frequency and importance of the presence of alpha fetoprotein (AFP) and AlAChy as well as hepatitis B virus (HBV) infection antigens in the tissue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 and in the liver tissue outside a tumour, there have been performed retrospective light-microscopic and immunohistochem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liver tissue in 65 cases of HCC (39 autopsy and 26 biopsy cases). The finding of AlAChy in 100% of autopsy cases of HCC and 80.7% of biopsy cases of HCC compared with the presence of AFP in 33% of autopsy and 61.5% of biopsy cases point out that AlAChy is a more sensitive marker than AFP in diagnosing HCC. The presence of HBV infection antigens in 43.5% of autopsy cases and 23.5% of biopsy cases of HCC point to an important role of HBV infection in development of HCC in the studied population.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乙肝病毒(HBV)基因组核苷酸(nt)A1846T变异对病毒体外复制力及核心启动子(CP)转录活性的影响.方法 385例研究对象包括116例轻中度慢性乙肝(CHB-M)患者,123例重度慢性乙肝(CHB-S)患者和146例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患者.从患者血清中提取HBV DNA,PCR扩增HBV全长基因组,统计A1846T变异的发生率.挑选代表性A1846T变异株HBV全长序列克隆至pGEM-Teasy载体中,并通过定点突变获得野生型对照.BspQⅠ/ScaⅠ双酶切HBV基因组,转染HepG2细胞,检测病毒复制力和HBsAg表达水平;用PCR分别扩增含nt1846变异型和野生型的HBVCP区片段,构建pGL3-CP双荧光素酶真核报告表达载体,转染HepG2细胞,分析检测A1846T变异对荧光素酶表达的影响.结果 HBV A1846T变异发生率随疾病程度加重依次增高,CHB-M、CHB-S和ACLF患者的变异检出率分别为31.03%、42.27%和55.48%(P<0.01).A1846T变异株的复制力、分泌的HBsAg水平和核心启动子活性较野生株分别提高了320%、28%和85%,常见的CP区A1762T/G1764A双联变异株分别较野生株提高了67%、9%和72%,A1846T变异对提高病毒复制力的影响更强.结论 A1846T变异可显著增加HBV复制力,提高HBsAg表达水平,增强启动子活性,顺式激活下游基因转录表达,提示该变异可能与慢性乙肝重症化发生机制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武威市某镇乙型肝炎病毒(HBV)家庭内部感染者中隐匿性HBV感染(occult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 OBI)的流行现状及其分子进化特征。方法 以2009年武威市某镇体检发现的HBsAg阳性者为先证者,询问其家族史,签署知情同意书后,对此家庭内部人员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收集血样。采用ELISA检测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对所有血清样本用病毒DNA磁珠法试剂盒提取,而后巢式PCR扩增S区获得HBVDNA片段,测序后应用mega6.0进行进化树分析。结果 共收集血清学标本80份;HBsAg、抗-HBc、HBVDNA的阳性率分别为43.8%、78.8%、37.5%;OBI共有12例,感染率是26.7%(12/45)。结论 在HBV感染家庭中,家庭内部OBI阳性率明显高于一般人群,基因型主要是C型、D型,其中基因型D型居多。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DNA多聚酶(HBV DNA P)结构域蛋白RNase H对细胞凋亡易感基因(CAS)的转录激活作用。方法以HBV DNA P结构域蛋白RNase H的反式调节因子的基因表达谱芯片结果为基础,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确定CAS的启动子区域(CASp),扩增CASp并克隆至真核报告载体pCAT3-Basic中,构建pCAT3-CASp报告载体。分别以该质粒单独或与pcDNA3.1(-)-RH共转染肝癌细胞系HepG2细胞,ELISA法检测氯霉素乙酰转移酶(CAT)的表达活性,并以pCAT3-Basic空载体、pCAT3-TXNRD1p分别转染HepG2细胞作为阴性和阳性对照。结果pCAT3-CASp和pcDNA3.1(-)-RH瞬时共转染的HepG2细胞的CAT表达活性是pCAT3-CASp的1.5倍,是pCAT3-Basic空载体的2.7倍。结论本实验进一步验证了我室利用基因表达谱技术研究RNase H蛋白反式激活作用的结果。我室克隆的CAS启动子具有顺式激活下游基因的活性;HBV的RNase H蛋白具有对CAS的反式激活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庚型肝炎病毒 (HGV)感染对慢性乙型肝炎 (CHB)抗乙肝胎盘治疗的远期疗效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对比观察经肝穿活检确诊 (G2 ~G3)的 11例合并与 2 2例未合并HGV感染的CHB抗乙肝胎盘肽治疗 (4ml,1次 /d ,肌注 ,疗程 4月 )的远期疗效及预后。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肝脏损害等方面具有可比性 ,且血清HBsAg ,HBeAg ,HBV DNA均阳性 ,ALT异常。结果 两组患者无论治疗结束时 ,治疗后 6个月、1年、2年ALT复常率、HBeAg ,HBV DNA阴转率 ,还是治疗结束时、治疗后 6个月、1年血清HBV DNA含量变化均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2年后肝功能水平变化也无显著性差别 (P >0 .0 5 )。抗乙肝胎盘肽治疗的 2年持续应答率达 42 4%。结论 HGV感染并不影响CHB抗乙肝胎盘肽治疗的远期疗效 ,也不影响CHB的预后。HGV至多仅有微弱的肝脏致病性。抗乙肝胎盘肽是一种有效的抗乙肝病毒药物。  相似文献   

18.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全长序列分析及复制力评价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 分析乙型肝炎患者HBV全长基因组序列并对其复制力进行评价.方法 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提取HBV病毒DNA,PCR扩增HBV全长基因组,克隆到pGEM-Teasy载体中,每个样品挑选5~10个克隆测序,分析基因型以及全长基因组耐药相关的突变位点,并对个别位点进行定点突变.将克隆到pGEM-Teasy载体中的全长HBV基因组经BspQ Ⅰ/Sca Ⅰ双酶切后,转染入肝癌细胞系HepG2、Huh7.转染3d后榆测上清HmAg表达量及细胞内HBV复制中间体核心颗粒DNA载量,分析全长HBV基因组的复制力(1.0倍HBV复制模型).结果 从2份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成功获得5条HBV全长克隆,来自同一份血清的克隆核苷酸,其一致性为98%~100%,提示HBV存在准种特性.测序结果 表明5条HBV全长基因均为C型.通过定点突变又获得3个全长克隆.经序列分析发现,HBV反转录酶区存在A181V/S、L229M、V84M、M204I氨基酸位点的突变,前C/C区存在T1753C、A1762T、G1764A和G1896A核苷酸位点的突变.复制力分析提示上述位点突变后病毒复制力均有不同程度下降,L229M还可以进一步降低A181V突变株的复制力.结论 自行建立的无载体1.0倍HBV复制模型可在细胞内分泌抗原蛋白以及装配子代病毒,完成生活周期,这为下一步分析HBV的耐药表型打下了基础.此外,还可指导临床制定更加合理的抗病毒策略,筛选针对已出现或将来可能出现的耐药突变的新型抗病毒药物.  相似文献   

19.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egal Medicine - The etiology of sudden infant death syndrome (SIDS) remains an unsolved problem. The aim of this meta-analysis is to investigate the potential associ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