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股骨远端C3型骨折手术中微创固定系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09 -01 ~2011 -01收治的股骨远端C3型骨折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采用LISS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股骨踝支持骨板治疗,就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为(1.4±0.1)h,对照组为(2.1±0.5)h,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为(115±25)mL,对照组为(255 +45) m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患者行平均14个月的随访,骨折均愈合,无感染情况发生,观察组愈合时间为( 85±5)d,对照组为(95±9)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chatzker - Lambert评分观察组优23例,良6例,差1例,优良率为96.7%.对照组优16良,良9良,差5例,优良率为8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股骨远端C3型骨折采用微创固定系统进行治疗,微创、操作简便、术中出血量少,膝关节功能在术后可较好恢复,明显改善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
章维新  孔杨 《西南军医》2017,(5):416-418
目的 探讨LISS钢板对股骨远端C型骨折的手术技巧.方法 采用LISS钢板微创切开复位固定股骨远端C型骨折24例,对复位固定技术、术后处理、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术后所有患者随访12~18个月,24例全部愈合,按照Merchan评分标准:优3例,良15例,可4例,差2例,优良率75%.结论 运用手术技巧使骨折端达到解剖复位,坚强固定是膝关节在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的重要基础,也是提高手术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张元智 《人民军医》1999,42(12):709-711
股骨远端骨折较常见,治疗比较困难,因为髁部骨折多为粉碎型,加上该处骨皮质较薄,髓腔宽大,以松质骨为主,软组织附着少,所以,内固定比较困难,且常易失败。近年来,国内外均加强了对此类骨折的内固定治疗研究,并取得了一些进展。我们对此进行综述的目的是,为同行进行相关研究和开展临床工作提供参考。1 钢板系列1.1 髁钉板 1974年,Schatzker采用AO95°髁部加压钢板治疗股骨髁部骨折,优良率达75%。1975年,Boronni等采用Judet's钉治疗股骨远端骨折,该钢板的下部有3个螺孔,在3个不同平面上各有预先测定好方向的孔,所以能牢固地固定钢板。缺点…  相似文献   

4.
微创固定系统治疗股骨远端骨折53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微创固定系统(less invasive stabilization system,LISS)在股骨远端骨折手术中的技术要点. 方法2003年7月-2007年2月,采用LISS治疗53例股骨远端骨折.骨折按AO分型:33A1型2例,33A2型11例,33A3型10例,33C1型3例,33C2型15例,33C3型12例.手术方法:对股骨髁间的关节内骨折切开复位,而股骨干骺端骨折则闭合复位,再通过小切口插入LISS钢板,骨折复位满意、钢板位置适宜后,瞄准臂引导下分别在远、近骨折段钻入4~6枚锁定螺钉. 结果 51例患者随访平均25.9个月,术后平均14.2周X线片示骨痂明显形成.无内固定松动、断裂及深部感染.患膝平均活动度为伸直1°、屈曲115°.美同特种外科医院(HSS)膝关节评分平均为87.6分,优33例,良17例,中1例. 结论股骨远端骨折LISS微创手术应注意:用较长的LISS钢板;钢板应与股骨外髁贴附好;经近端小切口触摸确认钢板近段在股骨外侧中央;钻入股骨干螺钉前应摄X线片检查;骨质疏松、粉碎骨折患者应结合双皮质锁定螺钉固定.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内固定股治疗骨远端骨折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股骨远端骨折47例,根据AO/ASIF分型:A型10例,B型12例,C型25例,分别采用股骨髁支持钢板、L-梯形钢板、逆行带锁髓内钉、拉力螺钉进行固定,术后经15~96个月随访。结果5例骨不愈合、3例出现伤口及骨折部位化脓性感染、3例出现钢板断裂,根据Kolmenrt股骨远端功能评定标准:优22例,良17例,一般4例,差4例,优良率82.9%。结论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股骨远端骨折能最大限度获得骨折复位和关节早期功能锻炼,是治疗股骨远端骨折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微创内固定支架经皮微创内固定治疗C型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2018年3月厦门大学附属成功医院收治C型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97例,男性62例,女性35例;年龄60~78岁,平均67.4岁。按固定方式不同分为外固定支架组(48例)和微创组(49例),外固定支架组行外固定支架固定治疗,微创组行微创内固定支架经皮微创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效果、影像学指标、骨折端骨痂生长愈合情况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6个月,微创组优良率(93.88%)高于外固定支架组(79.17%)(P<0.05),桡骨高度(12.42±4.60)mm高于外固定支架组(8.53±5.59)mm,尺偏角(22.50±5.96)°、掌倾角(11.06±5.82)°大于外固定支架组尺偏角(18.93±5.20)°、掌倾角(8.45±4.78)°(P<0.05);微创组术后1、2个月骨折端骨痂生长愈合情况Lane-Sandhu X线片评分分别为(1.67±0.29)分、(3.78±0.66)分,优于外固定支架组(1.15±0.37)分、(2.82±0.54)分(P<0.05);微创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12%)低于外固定支架组(20.83%)(P<0.05)。结论微创内固定支架经皮微创内固定治疗C型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手术效果好,有利于骨折端骨痂生长愈合,术后并发症较少,临床治疗可参考。  相似文献   

7.
 股骨远端髁上及髁间骨折多见于两类人群:一类是年轻人,多为高能量损伤,常伴发关节内损伤,以及多段骨折或远端股骨干骨折;另一类为老年人,84%的股骨骨折发生在65岁以上的女性,多发生低能量损伤。股骨远端髁上及髁间骨折的治疗历来较为困难,目前治疗方法有动力髁、解剖钢板、髁钢板、髓内针、外固定架等,每种方法均有明确的手术适应证,同时也存在明显的不足及术中、术后并发症。因此针对特定患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尤为重要。微创内固定系统(less invasive stabilization system,LISS)是基于微创外科的原则,吸取交锁髓内钉技术与生物学接骨技术优点而发展起来的新型内固定系统,笔者于2006-01至2010-01应用LISS接骨板治疗股骨远端髁上及髁间骨折21例,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8.
赵琳  ;黄昌林 《人民军医》2009,(5):322-323
股骨远端骨折因多呈粉碎性并合并关节内骨折,对外科植人物要求较高,不但治疗棘手,且预后难以预料,甚至导致手术失败。以往有很多不同的固定方法应用于临床,但由于患者因素、骨折类型及评估方法的不同,造成各方法之间的直接比较非常困难。本文综述了评估目前股骨远端骨折各种不同治疗方法的相关文献,以期对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微创内固定系统治疗老年股骨髁上骨折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后微创内固定系统(Less Invasive Stabilization System,LISS)治疗老年股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4年1月-2014年10月秦皇岛市第一医院收治的37例老年股骨髁上骨折患者在闭合复位后行LISS治疗,术后予以预防感染、营养支持、早期康复等全身综合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37例患者术后随访12~18个月,切口均一期愈合;根据最后1次随访结果进行HSS评分,其中优14例,良20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达91.9%。结论闭合复位后采用LISS治疗老年股骨髁上骨折,手术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微创内固定系统(less invasive stabilization system,LISS)钢板治疗股骨远端骨折术后膝关节功能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2017年2月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骨科治疗的66例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致伤原因、骨折分型、手术时机、手术时间、内科合并疾病、是否合并骨质疏松、复位质量、术中是否植骨、是否行石膏制动、是否行CPM功能锻炼等。其中男性44例,女性22例;年龄23~64岁,平均35.86岁;道路交通伤40例,高处坠落伤14例,摔伤7例,其他伤5例。依据膝关节HSS评分将患者分为优良组和非优良组,采用单因素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股骨远端骨折LISS术后膝关节功能的影响因素。结果术后平均随访(12.26±7.14)个月;截止末次随访,62例患者骨折愈合,平均愈合时间(3.8±0.7)个月;术后膝关节功能优32例,良17例,可12例,差5例,优良率为74.24%。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P=0.018)、骨折AO分型(P=0.000)、手术时机(P=0.000)、复位质量(P=0.000)、是否行CPM功能锻炼(P=0.011)为术后膝关节功能的影响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3.443,95%CI:1.736~37.546,P=0.027)、骨折AO分型(OR=20.665,95%CI:3.884~57.365,P=0.009)、手术时机(OR=9.882,95%CI:1.557~30.754,P=0.043)、复位质量(OR=15.667,95%CI:3.206~49.758,P=0.015)、CPM功能锻炼(OR=10.646,95%CI:1.652~34.376,P=0.036)为术后膝关节功能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LISS治疗股骨远端骨折术后膝关节功能影响因素较多,包括年龄、骨折AO分型、手术时机、复位质量、CPM功能锻炼等。  相似文献   

11.
动力髁螺钉治疗股骨髁间骨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为临床提供一种治疗股骨髁间骨折的方法。方法 选择交通事故所致股骨髁间骨折患者 14例 ,以动力髁螺钉 (DynamicCondylarScrew ,DCS)固定。结果 经随访 6~ 12月 ,优良率为 85 .71%。结论 动力髁螺钉适合于股骨髁间骨折的固定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乳腺纤维腺瘤Mammotome微创切除术的临床应用,并展望其前景。材料和方法:217例328个经术后病理证实为乳腺纤维腺瘤的病灶,在超声引导下进行了微创切除。结果:全部病灶在超声实时监控下进行微创切除,术后超声提示无病灶残留,无一例严重并发症,没有肿瘤残留或复发迹象。结论:超声引导微创手术适用于所有乳腺纤维腺瘤,是乳腺纤维腺瘤患者外科开放式手术理想的替代方法。  相似文献   

13.
【摘要】 目的 对比分析交锁髓内钉 (IIN) 内固定与经皮微创接骨板内固定 (MIPPO) 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 2018 年 12 月至 2020 年 12 月济源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 58 例胫骨远端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根据不同治疗方式将其分为 IIN 组 (28 例) 和 MIPPO 组 (30 例), IIN 组患者采用 IIN 内固定治疗,MIPPO 组患者采用 MIPPO 治疗, 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情况、骨折愈合情况、膝关节功能、踝关节功能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IIN 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与 MIPPO 组均无明显差异 ( t =0.268、1.161、0.309, P= 0.790、0.251、0.759); 术后 3 个月, IIN 组患者膝关节功能及踝关节功能评分与MIPPO 组均无明显差异 (t = 0.406、0.586, P= 0.687、0.561); IIN 组患者术后 1 年感染、延迟愈合发生情况与MIPPO组均无明显差异 ( χ2 = 0.301、0.003, P = 0.583、0.960), 而畸形愈合与关节疼痛发生例数均明显多于MIPPO 组 (χ2 = 4.469、4.870, P= 0.034、0.027)。 结论 IIN 内固定与 MIPPO 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均无明显差异, 且均能够有效促进膝关节功能及踝关节功能恢复, 但 MIPPO 术后骨折畸形愈合和关节疼痛发生率均明显低于 IIN 内固定, 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估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8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68例老年股骨远端骨折患者采用解剖型钢板(对照组)和锁定钢板(试验组)内固定治疗,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锁定钢板组平均手术时间为(147±16)min,解剖型钢板组为(152±21)min,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锁定钢板组术中出血量为(340±14)ml,骨骼平均愈合时间为(118±24)d,解剖型钢板组术中出血量为(460±16)ml,骨骼平均愈合时间为(143±18)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锁定钢板组为5.8%,解剖型钢板组为2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膝关节恢复功能比较,锁定钢板组优良率为85.3%,解剖型钢板组为50.0%,锁定钢板组功能恢复情况明显优于解剖型钢板组(P<0.05)。结论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股骨远端骨折操作简单,对骨折血供破坏小,能取得较好的固定效果,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患者可进行早期锻炼,术后并发症少,具有良好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5.
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股骨远端骨折3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喜海  陈歌  张忠杰 《西南军医》2009,11(5):823-824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临床收治的32例老年股骨远端骨折患者采用锁定钢板治疗,术后进行6到24个月治疗效果随访。结果所有患者均达到复位要求,术后无复位丢失及内固定松动断裂,平均6到8个月骨折愈合。膝关节功能评分优23例,良5例,一般4例,优良率达88.9%。结论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股骨远端粉碎骨折操作简单,固定牢靠,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是治疗股骨远端粉碎骨折一种满意方法。  相似文献   

16.
MSCT多模式重组在胫骨平台骨折术前检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MSCT多模式重组技术在膝关节损伤所致的胫骨骨折术前检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40例胫骨平台骨折,采用16层螺旋CT进行容积扫描,并应用高级工作站进行VR、MIP及MPR等重组技术进行观察。结果:40例胫骨平台骨折的病例中,胫骨平台粉碎并塌陷骨折37例;另有3例X线检查无阳性发现,MSCT确诊为胫骨髁间脊隐匿性骨折,其中伴有髌韧带断裂和内侧副韧带部分断裂各1例。结论:MSCT多模式成像可清晰显示骨折的部位,骨折线的走行方向、骨质碎裂程度和移位的距离以及关节面塌陷情况等。其中3D成像显示骨折区表面状态较好,多平面成像(MPR)可明确显示骨折处的内部细节,容积成像(VR)和最大密度投影(MIP)可以显示骨折部位的立体透明外观和大韧带损伤的情况。在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治疗前作为制订手术治疗方案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92例下颌骨骨折住院病例作C-反应蛋白监测,旨在早期发现骨折术后感染。方法入院时和住院期间每日检查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术前C-反应蛋白均值28.5 mg/L,术后所有病例均有C-反应蛋白水平增高,术后第2天达到最高值(均值73.2 mg/L),创伤后骨折手术时间显著影响术后C-反应蛋白水平,内固定方法中微型接骨板对C-反应蛋白水平影响最小。结论由于血清CRP的灵敏度高,在下颌骨骨折患者术后合并感染时,有助于临床早期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8.
螺旋CT三维重建在胫骨平台骨折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在胫骨平台骨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用GE HiSpeed CT/i扫描机对50例胫骨平台骨折病人进行螺旋扫描,并进行表面遮盖显示法(SSD)三维重建.结果:50例胫骨平台骨折经螺旋CT三维重建后均清晰显示.根据三维重建图像,将胫骨平台分为四个象限,准确评估胫骨平台劈裂方向和塌陷的程度.结论:通过不同的螺旋CT三维重建图像,有利于评估胫骨平台劈裂骨折的程度,特别是显示骨折塌陷的部位和程度.将胫骨平台分为四个象限,有助于骨科医生选择最佳手术入路、准确复位、内固定和植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