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腹膜前间隙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沟斜疝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成人腹股沟斜疝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对照组给予疝环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治疗,比较观察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情况,包括术后切口疼痛程度、手术耗时、术后行走恢复用时及术后留院观察时长,术后并发症及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切口疼痛程度、手术耗时、术后行走恢复用时及术后留院观察时长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膜前间隙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沟斜疝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患者术后伤口疼痛程度低,并发症少,复发率低,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腹股沟斜疝修补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腹股沟斜疝患者,随机选取114例行传统疝修补术作为对照组,114例行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作为观察组,共228例。观察2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下地时间、住院天数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在术中出血量比较上;在手术平均时间、术后下地平均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比较;在术后腰部不适、阴囊水肿、尿潴留、切口处水肿以及切口疼痛并发症发病率;观察组都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斜疝,具有创伤小、操作简便、效果好、并发症少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3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谢亮海 《医学临床研究》2005,22(9):1318-1319
【目的】比较评价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与传统腹股沟疝修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从1998年4月至2005年3月本院收治的传统腹股沟疝修补术106例,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3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者手术时间、恢复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无张力疝修补手术组(治疗组)平均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饮食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66.54±17.21)min(、8.36±4.43)h(、6.58±1.92)h(、7.45±2.25)d。明显优于传统手术组(对照组)(P<0.01);术后应用镇痛药情况及伤口牵扯感、低热、尿潴留、阴囊水肿等并发症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随访:治疗组无复发病例,对照组7例复发。【结论】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创伤小,修补符合腹股沟管解剖生理,术后患者疼痛轻,恢复快,并发症少,复发率低,是治疗腹股沟疝最佳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4.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4):581-582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斜疝的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9年5月就诊于我院的成人腹股沟斜疝患者8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观察组行腹腔镜下疝修补术,对照组行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应激指标、治疗安全性。结果两组术中失血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操作时间长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和术后疼痛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人腹股沟斜疝患者行腹腔镜下疝修补术治疗能减轻应激反应,缩短术后疼痛时间和住院时间,康复更快。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在腹股沟复发性斜疝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于2009年10月至2011年10月采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复发性斜疝患者32例(研究组),并与采用传统疝修补术治疗的患者32例(对照组)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早期疼痛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术后住院时间及手术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2、12.02,P均<0.05)。研究组患者术后早期发生明显疼痛3例,占9.38%,对照组患者术后早期发生明显疼痛10例,占31.25%,研究组的术后早期明显疼痛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73,P<0.05)。研究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25%)明显低于对照组(2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27,P<0.05);另外,研究组的术后复发率(0.00%)明显低于对照组(12.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27,P<0.05)。结论疝环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治疗复发性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疝修补术,避免了传统术式破坏腹股沟区的正常解剖结构的缺点,且无张力,更加符合现代疝修补理念,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复发率低、恢复快等优点,是治疗腹股沟复发性斜疝的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6.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5):731-733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斜疝的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9年5月就诊于我院的成人腹股沟斜疝患者8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观察组行腹腔镜下疝修补术,对照组行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应激指标、治疗安全性。结果两组术中失血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操作时间长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和术后疼痛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人腹股沟斜疝患者行腹腔镜下疝修补术治疗能减轻应激反应,缩短术后疼痛时间和住院时间,康复更快。  相似文献   

7.
熊勤涛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1,10(16):1254-1255,1257
目的比较传统疝修补术与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在腹股沟疝治疗中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6年2月至2010年12月期间住院的120例腹股沟疝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采用传统修补术,治疗组80例:使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对比分析两组手术时间、下床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和复发等情况。结果治疗组在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和复发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手术时间上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具有住院时间短、创伤小、痛苦小、术后恢复快、伤口无感染、成功率较高、复发率低等优点,符合腹股沟解剖和生理结构,为目前腹股沟疝手术治疗的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8.
以我院2011年3月-2012年3月收治的64例老年腹股沟斜疝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配的原则将所有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2例,对照组在治疗方法上主要采用传统的疝修补术进行治疗,试验组则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手术治疗效果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经临床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的手术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经临床研究结果表明,无张力疝修补术对治疗老年腹股沟斜疝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和普及。  相似文献   

9.
张惠清 《临床医学》2013,(11):69-70
目的 比较无张力疝修补术与传统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优越性.方法 将凤城医院2009年6月至2012年3月143例需手术治疗的腹股沟疝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81例和对照组62例.观察组患者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疝修补术.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疼痛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复发率等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阴囊积液1例,术后排尿困难4例,无复发病例;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阴囊积液3例,术后排尿困难13例,复发3例.术后随访6~18个月,两组均未出现其他并发症.结论 腹股沟疝患者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术后疼痛轻、恢复快、并发症少、复发率低等优越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成人腹腔镜疝修补术和无张力式疝修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10月至2012年11月许昌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行疝修补术患者60例,采用腹腔镜疝修补术的30例患者为观察组,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的30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复发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有1例患者发生并发症,对照组4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成人腹股沟疝,腹腔镜疝修补术较无张力疝修补术有更好的临床疗效,具有创伤小、疼痛轻、康复快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李栋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15):3475-3476
选取我院2011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40例腹股沟复发疝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疝修补术,试验组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观察两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恢复工作时间和患者满意度,同时对患者做为期2年的随访,综合比较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的平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恢复工作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2年复发率也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张力疝修补术是用于治疗腹股沟复发疝的首选治疗手段,值得在临床工作当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李伟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11):2555-2556
选取2012年2月~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腹股沟斜疝患者100例,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斜疝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可作为腹股沟疝的首选治疗方式。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经腹膜前疝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8月~2020年8月收治的86例腹股沟疝患者临床资料,将行传统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的42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将行经腹膜前疝无张力修补术治疗的44例患者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疼痛程度、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首次下床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 h、24 h观察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较对照组低,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腹膜前疝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可减轻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减少并发症发生,缩短康复时间。  相似文献   

14.
探讨腹腔镜疝修补术与无张力疝修补术的疗效。选取收治的110例腹股沟疝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腹腔镜疝修补术治疗,对照组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疼痛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及临床疗效。治疗组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但治疗组的手术时间和手术费用都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三项手术指标对比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疝修补术能够明显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腹腔镜经腹腔腹膜前疝修补术与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在老年腹股沟疝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9月至2019年9月南京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收治的老年腹股沟疝患者106例。根据手术类型分为观察组56例与对照组50例,观察组患者行腹腔镜经腹腔腹膜前疝修补术治疗,对照组行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首次下床时间、住院时间、疼痛持续时间、术后并发症及复发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对照组术中出血量高于观察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首次下床时间、住院时间、疼痛持续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少,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随访3个月,两组复发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腹腔镜经腹腔腹膜前疝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创伤小、术后恢复较快、并发症较少。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01年6月~2002年6月无张力疝修补术和传统疝修补术各40例,其中单侧腹股沟斜疝32例,腹股沟直疝5例,双侧腹股沟斜疝3例,共有嵌顿疝6例,针对术后患者不适及并发症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术后患者烦躁,无张力组较传统组发生率低(P<0.05),差异有显著性;腰部不适、切口牵拉痛,无张力组较传统组发生率低( P<0.01),差异非常显著;切口处肿胀、阴囊水肿、及肺部感染,两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随访2~12月,传统组有1例复发,占3%,无张力组无复发.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具有术后患者恢复快,痛苦少,并发症少,复发率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Millikan无张力疝修补术用于腹股沟疝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腹股沟疝患者4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每组23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给予无张力疝修补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60.1±15.7min,住院时间5.4±1.4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为101.4±17.1ml,明显少于对照组出血量;观察组患者术后1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35%,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3.48%(P<0.05);观察组术后未见病情复发,对照组术后病情复发2例,观察组手术治疗并发症及复发控制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Millikan无张力疝修补术手术简单、创伤小、易恢复,病情复发、并发症产生率低,值得在腹股沟疝手术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王辉 《中国疗养医学》2014,(11):1014-1015
目的探讨无张力疝修补术手术治疗股疝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来收治的90例股疝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为45例,两组患者分别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与传统疝修补术治疗,对两组患者术后首次下床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及平均住院时间进行比较;观察患者住院期间疼痛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首次下床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参考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参考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大于参考组(P〈0.05);观察组疼痛等级明显优于参考组(P〈0.05)。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手术治疗股疝临床效果显著,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患者疼痛轻,康复较快。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3种不同的疝修补术在腹股沟斜疝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别采用传统的疝修补术、无张力疝修补术、腹腔镜疝修补术3种方法治疗成人腹股沟疝,并比较3组的临床指标。结果腹腔镜疝修补术组耗时最长达(62.5±14.8)min,其住院费用达(7944.±8656.7)元,均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但腹腔镜组术后切口感染率为0%,切口血肿/阴囊血肿发生率仅为6.3%,较其他两组显著降低(P<0.05)。无张力疝修补术及腹腔镜疝修补术组术后无1例复发。无张力疝修补术及腹腔镜疝修补术组患者WBC,FH,C-RP,α1-AT均显著高于手术前。结论 3种术式中腹腔镜疝修补术具有微创、并发症少等优点,无张力疝修补术具有较高的性价比,两种术式均未增加伤口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腹股沟斜疝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分别行传统疝修补术和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观察并比较两组术后相关指标、术后近期并发症、术后切口疼痛及远期疗效。结果:两组术后平均下床活动时间、肠蠕动恢复时间、术后腹胀、阴囊肿胀、切口疼痛、术后恢复日常生活时间、复发率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平均住院时间、术后尿潴留发生率、住院费用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痛苦小,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复发率低,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