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上海的陆阿婆在电商平台购买了一双某品牌“老人鞋”,不久鞋子即出现开胶等问题,联系客服要求退货,工作人员搪塞几句之后便再无音信。赵女士在某超市为母亲买了两双“老人鞋”,售前承诺“一年内鞋底开胶免费换新”,但时隔半年,鞋底就开胶断裂,赵女士前去更换,售后人员却以“开胶太少”为由拒绝更换等。  相似文献   

2.
李定国  郑阳 《健康》2009,(3):58-59
国民党元老胡汉民,1879年12月9日生于广东番禺,1902年留学日本;1905年加入同盟会,投身于辛亥革命;1911年后成为孙中山的主要助手,曾先后在南京临时政府、中华革命党、广东护法军政府、广东非常大总统府中担任要职,曾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府秘书长和广东省  相似文献   

3.
吕斌 《健康》2010,(10):44-45
"啃老族",从最初颇受争议到如今似乎已经淡出了人们关注的视野。而近期,与"啃老族"相反的另一类被称为"啃嫩族"的人群引起了关注。对于"啃嫩族",目前定义尚不明确,可泛指那些能自食其力,或有稳定经济收入,却过分依赖儿女的父母族群。现象之一:未来公婆一见面就  相似文献   

4.
让老年人都有好胃口.保持旺盛的食欲。对加强老年人的营养、增强免疫与抗病能力、预防疾病、延缓衰老都有重要意义。对此,我们首先要弄清楚影响老人食欲的各种原因。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的进步,生活质量的提高,人类的预期寿命逐年增长,百岁老人不鲜见,目前我国百岁老人已达一万七千八百多人。而人们对于老年的概念,以60岁为限。其实,60岁尚属年轻的老年人,专家认为,60岁是一生中第二个春天的开始,可以活得更潇洒、更“多情”。“多情”的含意是什么呢?老年人想健康长寿就要谕悦:心情、增进友情、巩固爱情、注重世情。  相似文献   

6.
寒冷的冬天,对老年人是一个威胁。有些老年人常因冬季“低温症”而死亡(易被误认为是由心肺疾病引起)。调查表明。60岁以上的人,在气候恶劣的冬季,其死亡率增加60%。 医学上将老年人体温持续在35℃以下称为“低温症”。老年人容易罹患此病的原因是其机体老化.体内产热减少。对温度降低不敏感,对寒冷刺激反应迟钝,皮肤血管不能很好地收缩,丢失的热量也比较大。因而不能使体温维持在正常水平。  相似文献   

7.
于欣然 《长寿》2013,(1):61
被评为"健康老人"的曾焕英,不管是作为归侨的一员,或是作为历经风雨的世纪老人,他也只能算是温陵人家中普通的一员,但对于老人来说,健康是福。因此,我们走近了他。曾焕英老人是一位菲律宾归侨,在家乡的屋檐下,老人是如此的平凡,他的故事也许会让许多人觉得似曾相识。"新生的希望召唤我回来"曾焕英早年在泉州平民中学(即现在的泉州农  相似文献   

8.
<正>项大伯有一个幸福温暖的家庭,夫妻恩爱,儿女孝顺。没有退休前,项大伯是一家事业单位的领导,为人正直和蔼可亲,群众口碑良好。退休之后,项大伯回归家庭和社会,乐观积极地充实自己的晚年生活,角色适应非常快。可自从3年前,项大伯因脑血栓梗塞导致中风后,生活悄然发生了变化:行动不便、生活不能自理,上厕所或者洗澡都无法自己完成,因此,项大伯心里就涌起深深的自责、惭愧、苦恼和不安。他常常唉  相似文献   

9.
今日意大利,人们把那些六七十岁退休之后,自理生活和坚持部分工作的老人尊称为"新老人"。是继日本"新老人"之后,在发达国家出现的充满活力和朝气的退休老年人群体。意大利社会学家及有关机构对老年群体进行了多方面的调查研究,认为真正意义上的老年人应该年过76岁,而61~76岁年龄段的人不应算作老年人,而是"六七十岁  相似文献   

10.
《长寿》1998,(6)
周伯原先慷慨大方,虽然身为局长,每月收入却都上交“家政”,从不与妻子计较金钱。可退休不到几年,就像换了个人一样,经常因为钱与妻子吵架,尤其是近半年来,他干脆每月只交100元生活费,还经常找妻子算帐,看100元都吃完了没有。儿女们以为他是缺钱用,每人给他500元,他却照吵不误。因而妻子嫌他,儿女们怨他,并向我这个做心理医生的邻居诉起苦来。 听过周伯家的故事,使我联想起一种社会现象:对年幼孩子的自私行为或做的错事,人们往往会以“年龄小不懂事”为理由原谅他们,但对于老人的某些自私行为或过失,不少做晚辈的却常常不能予以谅解,甚至因此歧视、辱骂老人。其实,这样对待老年人是很不公平的。  相似文献   

11.
所谓“误吸”,就是胃内的反流物误进气管和肺,或在呕吐时,食物不慎误入呼吸道,造成呼吸异物而出现种种危害。为何老年人容易发生“误吸”呢?原因是老年人常有咽部肌肉松驰现象,胃与食道接触处(贲门)也松驰。因此,已经咽下的食物有时还会返回来,流进呼吸管道。长期卧床、昏迷、抽搐的老年人最  相似文献   

12.
站在20世纪的尽头,回首旧岁,本世纪著名的长寿艺术大师,当推中国画家、书法家刘海粟。  相似文献   

13.
张大妈近来常说自己记性变差,老没精神,总想睡觉。女儿也发现她做事迟缓,丢三落四,甚至影响了日常生活。害怕母亲患上“老年性痴呆症”,女儿赶紧把她送到医院检查。结果发现,张大妈患的居然是“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进行了相应药物治疗后,老人健忘症状逐渐好转。  相似文献   

14.
<正>数年前,邻居张叔退休时宣布:要做一名“新派老人”!当时我觉得很奇怪:什么样的老人才能算是“新派老人”呢?张叔笑而不语,悄悄地拉开了他退休生活的帷幕。“码字群主”。张叔在电脑上和手机上建了一个写作微信群,将全市和天南海北喜欢写作的老中青三个群体的人汇集到这个微信群中,他自领群主,每天领着大家共同探讨报刊写作和新媒体创作。大家在群中各抒己见,分享创作经验和写作技巧。张叔还经常在群中进行范文点评,让群友们“对症下药”。  相似文献   

15.
子又 《大众健康》2007,(7):75-75
岳母今年已是76岁的年纪了。尽管她所生活的旧小区大都是同年代退休的老工人,街坊邻里熟得很,每天一起聊天、散步、晒太阳什么的,生活并不孤单。但是也许是一年比一年老了的缘故,晚辈们发现老人的身体渐渐有些发福,腿脚也越发不如从前了。每每散步,走不了多远就得坐下来休息,而且一旦坐下就不愿意起来。[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人到老年,会产生一些特有的生理变化。 1.基础代谢会逐渐降低,需要的能量较中年时少。 2.身体内各器官和组织退行性变化:内脏器官的重量不断减轻;蛋白质合成减少;肌肉量逐渐减少;而脂肪组织和纤维化组织不断增加。  相似文献   

17.
严双红 《长寿》2006,(11):11-11
“贪玩”是孩子们的天性,但不是孩子们的“专利”。老人若能“贪玩”且“善玩”,对健康会非常有益,也是养生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张天戈 《大众医学》2009,(11):59-60
中国人进入老年阶段,会有些比较“奇怪”的现象,也就是老年人常有的“怪症”。我国著名老中医岳美中在世时曾总结了老年人的“八大怪”,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李昂 《大众健康》2006,(9):70-70
意大利“新老人”最明显的亮点是:基本上摈弃了老年人传统的无所事事、在家颐养天年的消极的生活方式,实际上与四五十岁的中年人相比也并无太大的区别。他们不满足于安度晚年,而是继续从事退休前的事业,有些则干脆尝试某项以前从未经历过的全新的事业。[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悟透一个“淡”字,对老人养生会大有好处。 淡泊名利 一个人如果追名逐利,心理就会不平衡,自寻烦恼。人老了,离退下来,应自觉退出名利场,安分守己,清闲自在。如果你脑子里还是念念不忘过去的权位,甚至对以前的待遇不满,就会产生伤感。我有一位战友,离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