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淋巴瘤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 ( PBSCT) ,是一种特殊的治疗技术 ,它具有造血功能免疫功能恢复快 ,并发症少等特点。近年来采用 PBSCT方法重建造血免疫功能已显示出在治疗恶性淋巴瘤方面的应用前景 ,而护理质量的优劣是直接影响 PBSCT成败的重要因素。 1995— 1999年我科对16例恶性淋巴瘤患者行 PBSCT治疗 ,由于我们采取系统完善的护理措施 ,使患者顺利渡过危险期 ,效果显著。现将治疗、护理过程介绍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16例患者中 ,男 6例 ,女 11例 ,年龄最小16岁 ,最大 4 8岁 ,中位年龄 3 2岁。何杰金病 9例 ,非何杰金…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peripheral blood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PBSCT)治疗恶性血液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04年7月~2010年10月恶性血液病103例,其中80例行异基因PBSCT治疗,23例行自体PBSCT治疗.异基因PBSCT采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colony-stimulating factor,G-CSF)、自体PBSCT采用化疗联合G-CSF动员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白血病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瘤的治疗先预处理,并预防异基因PBSCT移植物抗宿主病(graft versus host disease,GVHD)的发生.结果 本组均成功植入并快速重建造血,中性粒细胞恢复至≥0.5×109/L、血小板恢复至≥20×109/L的中位天数分别为19 d和21 d.随访至今,死亡21例,病死率为20.4%.发生出血性膀胱炎4例,巨细胞病毒性肺炎1例.结论 PBSCT能很快重建造血,移植相关病发生较少,病死率较低,安全可行,是治疗恶性血液病有效的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3.
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出血性膀胱炎的防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PBSCT)中出血性膀胱炎(HC)的发病机制及防治方法。方法19例PBSCT患者进行水化、利尿、碱化、应用美司钠及抗病毒治疗,对HC的危险因素和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19例PBSCT患者中,1例出现HC。结论HC的发生除与环磷酰胺、马利兰、全身照射的损害有关外,还与移植物抗宿主病及病毒感染有关。在常规水化、碱化、利尿基础上加用美司钠和抗病毒治疗,可降低HC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肺部感染营养不良的危险因素。方法现结合我院至2011年以来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相关资料,对该病营养不良的危险因素和发生率进行分析,为临床治疗和预防工作提供更加可靠的信息。结果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肺部感染营养不良比例为55.80%。结论动脉氧分压、厌食以及FEV,/FVC是导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肺部感染营养不良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营养不良和进行性体重减轻是癌症患者的一个常见并发症。50%以上的各类癌症患者在治疗前伴有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尤其是晚期癌症病人因厌食、肿瘤的消耗及放、化疗产生多种不良反应而加重营养不良,最终可形成“癌性恶液质”。表现为厌食、进行性体重下降、贫血、低蛋白血症等。营养不良是影响患者治疗和导致死亡率增高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胃癌患者术前营养不良高危因素,探讨其对术后近期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2月至2021年12月该院收治的胃癌患者734例,采用全球(营养)领导人倡议营养不良标准评估患者术前营养状态,分析术前营养不良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判断其对临床结局的影响。结果 734例胃癌患者中术前出现营养不良者占35.1%。年龄、幽门梗阻、肿瘤大小、新辅助化疗是术前营养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非营养不良患者比较,术前营养不良患者术后并发症更高,术后住院时间更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癌患者术前营养不良发生率高且对术后康复造成不良影响,临床医生需评估患者营养状态并对营养不良患者加强营养支持治疗。  相似文献   

7.
营养不良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主要并发症之一,是影响疾病预后的重要因素。对COPD的营养支持治疗已逐渐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本文对我院2006年以来住院治疗的COPD合并营养不良患者应用丙氨酰-谷氨酰胺治疗的效果进行了观察,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估成人恶性血液病患者的营养状况,并分析营养不良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我院接受化疗或/和分子靶向治疗的成人恶性血液病患者98例,分别在治疗前后应用患者主观整体营养评估量表(PG-SGA)进行营养不良分级,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研究发现,在治疗之前,有65.6%的患者中度营养不良,有11.4%的患者严重营养不良。治疗后,52.9%的患者中度营养不良,而33.8%的患者严重营养不良。大多数患者的营养状况恶化。年龄≥65岁、药物相关胃肠道反应、感染性发热、原发病未缓解是恶性血液病患者中重度营养不良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本恶性血液病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高,应注意减少药物副反应及感染并发症,并为他们提供适当的营养教育和营养支持。  相似文献   

9.
目前,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PBSCT)用于白血病、实体瘤等治疗的效果显著.外周血造血干细胞(PBSC)大剂量单采与非程控的-80℃冰冻保存作为简洁的造血干细胞采集与保存方法[1],推进了PBSCT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杨明  马彦玲 《中国当代医药》2014,(18):151-152,168
目的:探讨约3岁儿童营养不良的相关影响因素及干预措施。方法2011年3月~2014年4月从本市的幼儿园中随机选择10所进行研究,对所有幼儿园约3岁的儿童进行调查研究。结果一共有2993名儿童入选,判定为营养不良的儿童一共有237名,占入选总人数的7.9%。经单因素分析,男童、贫血、私立幼儿园儿童的营养不良比例较大,年龄越大,营养不良比例越小,患有龋齿的儿童营养不良比例较小。经多因素分析,私立幼儿园为儿童营养不良危险因素,保护因素有年龄大、女童、牙齿数。结论本市低龄儿童和私立幼儿园儿童的营养不良比例较大,给予针对性的干预,可以有效控制<3岁儿童营养不良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外敷治疗外阴营养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疏肝理气、活血通络法,中药内服与外敷配合可见光照射结合治疗外阴营养不良300例。结果经过治疗后,300例患者中,痊愈89例,显效146例,好转60例,总有效率为98%。结论中药内服外敷配合可见光照射治疗外阴营养不良疗效较好,尤其是对增生型外阴营养不良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2.
腹泻是由多病原因素引起的疾病,是造成小儿营养不良,生长发育障碍及死亡的重要原因。既往多用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一,争议较大。本文用新药思密达治疗腹泻病124例,治愈率达95.5%。具有疗效高,效果好的优点,表明思密达为治疗小儿腹泻病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3.
结核病与营养不良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光萍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11):1752-1752
细胞免疫是宿主抵御结核病的关键,营养不良对细胞免疫功能有很大影响,同时是结核病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在营养不良的个体.原发性和潜伏性感染进展为活动性结核的可能性增加。在潜伏性感染人群中,营养不良是结核病发病的重要决定因素.下面简要谈谈结核病发病与营养不良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HLA半相合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peripheral blood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PBSCT)治疗急性白血病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4例急性白血病行HLA半相合PBSCT,其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2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2例,移植时均处于完全缓解状态。HLA配型1、2个位点不合各1例,3个位点不合2例。预处理方案由全身照射或白消安、阿糖胞苷、环磷酰胺、甲基洛莫司汀组成。移植物抗宿主病(graft versus hostdisease,GVHD)的预防采用环胞素、甲氨蝶呤、麦考酚吗乙酯、抗胸腺细胞球蛋白四联方案。结果:4例均获得造血功能重建。2例出现Ⅰ度急性GVHD,2例出现Ⅱ度急性GVHD。1例并发巨细胞病毒间质性肺炎,2例并发真菌肺炎。至今3例无病存活29、15和2个月,1例死亡。结论:HLA半相合PBSCT疗效较好、安全可行,为无HLA完全相合供者的白血病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手段,但要特别注意移植后病毒和真菌感染的防治。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慢性肾病患者营养不良的风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5月-2020年6月期间某院收治的106例慢性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主观综合性营养评估方法(SGA)对患者的营养状况进行评估,将患者分为营养不良组和营养良好组,比较两组患者相关营养学指标,利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筛选出慢性肾病患者营养不良的风险因素,并分析相应治疗措施。结果:106例慢性肾病患者中,营养良好患者75例(70.75%),营养不良患者31例(29.25%);两组患者Hb、Alb、PA、BUN、Cr指标均存在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年龄、hs-CRP、合并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健康宣教均与营养不良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hs-CRP≥3mg/L、合并糖尿病是慢性肾病患者营养不良的独立风险因素(P<0.05)。结论:年龄≥60岁、hs-CRP≥3mg/L、合并糖尿病是慢性肾病患者营养不良的风险因素,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降低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营养状况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生率高达23%-76%,平均58%。如何早期诊断和治疗营养不良是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远期预后的重要方面。通过对83例血液透析患者的营养状况调查,及早发现营养不良,及时治疗,从而降低病死率。现将本调查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PBSCT)中出血性膀胱炎(HC)的防治、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50例以BUCY方案为主进行预处理的PBSCT患者。进行水化、利尿、碱化、应用美司那及抗病毒药物治疗,对HC的有效防治方法进行分析。结果:50例PBSCT患者中,8例出现HC。结论:HC的发生除与马利兰、环磷酰胺、全身照射的损害有关外,还以移植物抗宿主病、病毒感染有关。在采取充分的预防措施及护理,可降低HC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肠外营养(PN)对外周血干细胞移植(PBSCT)患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6例PBSCT患进行肠外营养支持。检例其肝功能、血脂和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观察患的营养状况以及造血重建时间。结果 肠外营养支持对患的肝功能和血脂变化无明显影内,血清白蛋白维持在治疗前水平,体重较PN支持前增加,CD3、NK细胞增加,造血重建时间10—14天。结论 肠外营养能有效提高或维持患的营养状况,加快造血和免疫功能重建,纠正免疫紊乱。  相似文献   

19.
手术是喉癌的主要治疗手段。有相当多的肿瘤患者初诊时存在不同程度的消瘦、贫血、低蛋白血症及营养不良,而手术治疗更使其营养不良加剧,营养不良严重影响了患者抗癌治疗效果和机体对手术的耐受性。临床路径(以下简称路径)是一种制订好的计划,其功能是用图表的形式为患者提供有效的照顾,使诊疗、护理有序,减少漏项,缩短住院日,提高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前,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PBSCT)用于白血病、实体瘤等治疗的效果显著。外周血造血干细胞(PBSC)大剂量单采与非程控的-80℃冰冻保存作为简洁的造血干细胞采集与保存方法犤1犦,推进了PBSCT技术的发展。老年患者移植后造血功能恢复等方面存在特殊性。现将笔者对1例老年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进行自体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APBSCT)治疗体会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男,67岁。因NHL入院。体检心、肺等正常,皮肤粘膜未见出血点,口唇无发绀,B超示:腹膜后肿大淋巴结及阑尾周围包块。根据淋巴结活检病理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