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腹部手术后早期发生的炎性肠梗阻,在临床上比较常见,它既有麻痹性因素,亦有机械性因素,我科自1996年至2003年共收治了术后炎性肠梗阻32例,26例经非手术治疗,6例经手术治愈,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18例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会俭  高存湘  刘登贵 《河北医学》2003,9(12):1116-1117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处理方法与其它肠梗阻不同。处理不当会引起肠瘘、严重的腹腔感染甚至死亡。现将我科自1995年以来收治的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18例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特点及治疗原则。方法回顾性分析近期经治的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32例。结果1例患者经手术治疗,分离粘连时引起多发性肠破裂、肠瘘,后经保守治疗治愈;31例患者均经胃肠减压、抗炎、应用生长抑素等保守治疗治愈,平均治愈时间为21.5d,无1例肠坏死。结论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特点:发生于腹部手术后早期,虽有机械性因素,但大多数都是腹腔内炎症所致广泛粘连引起;症状以腹胀为主,腹痛相对轻,部分患者有少量肛门排气排便,体征虽典型,但较少发生绞窄;保守治疗大都有效,治疗上最好先予以生长抑素为主的保守治疗,应严密观察,如出现肠坏死、腹膜炎征象时则再及时中转手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普外科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治疗方法及疗效分析。方法:选取2007年7月-2012年7月笔者所在医院普外科实施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2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例。对照组单纯采用西医外科常规保守疗法,观察组在常规保守治疗基础上应用复方大承气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9%,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2.7%,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腹胀消失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肠鸣音恢复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炎性肠梗阻疗效显著,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6.
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15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我科自 1985年 8月~ 1999年 9月收治腹部手术后早期肠梗阻 2 5例 (其中 9例为外院手术后转入 ,不包括同期麻痹性肠梗阻的病例 ) ,其中 15例( 60 .0 % )为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 (earlypostopera tiveinflammatorysmallbowelobstru  相似文献   

7.
我科自2000年8月~2006年9月收治腹部手术后早期肠梗阻30例(其中9例为外院手术后转入,不包括同期麻痹性肠梗阻的病例),其中21例(70.0%)为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EPISBO),现将诊治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30例,男16例,女14例,年龄23~74岁,平均52.3岁。粘连性肠梗阻粘连松解术后16例;直肠癌Miles术后4例;Dixons手术后3例;胆管癌切除术后2例;胆肠Roux—Y吻合术后2例;化脓性附件炎脓肿引流术后2例;大网膜囊肿术后1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后早期肠梗阻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2004年3月至2011年3月收治的30例腹部手术后早期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0例患者均采用保守治疗,治愈率为100%。随访1个月后无复发病例。结论:应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和影像学检查结果对早期肠梗阻患者进行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确诊后进行积极的保守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症状,治愈率高。病情恶化者应及时进行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9.
李松坚 《广西医学》2008,30(10):1613-1614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为腹部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是指因手术刨伤或腹部炎症等导致肠壁水梗阻[1].临床表现有其特殊性,治疗方法有别于其他肠梗阻.我院2000年1月至2007年12月收治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208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11.
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42例诊治回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42例腹部手术后而出现炎性肠梗阻病例资料回顾分析,从中探讨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和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我院1995年-2004年间42例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并提出了预防措施。结果42例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均经胃肠减压,足量使用抗生紊、制酸药物、激素和生长抑紊,全肠外营养,支持对症等治疗,均在两周内大部分治愈。1例由于再次手术探查,术中分离粘连时损伤了肠管,术后一周出现了肠瘘,住院72天治愈出院。结论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多发生在手术后两周以内,临床上有较典型的肠梗阻症状和体征。大多数是小肠炎性水肿、渗出、粘连和肠蠕动减慢而引起,在治疗上应采用非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普外科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治疗的分析与探讨。方法:对该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由于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入院的60例患者为实验对象。平均分为A组、B组各30例。其中A组接受的是西医的治疗方法,B组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在进行相同时间,相同外界环境的情况下进行两组患者的治疗,在治疗结束后经过对比两组患者的康复情况来确定西医治疗与中西医治疗两者间何者更有效及其治疗的特点。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以及观察以后经过最终的治疗效果发现,采用中西医治疗的恢复情况要优于单纯采用西医治疗的情况。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王甫 《中国医药导报》2009,6(15):132-132
目的:总结腹部手术后机械性肠梗阻的早期诊断和及时处理.方法:对2004年3月~2007年12月的36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6例病例中,16例为保守性治疗,20例为手术治疗,均痊愈,无反复性发作.结论:腹部手术后机械性肠梗阻应行保守治疗,避免手术,若保守治疗过程中体温持续上升,腹痛、腹胀进行性加重,出现肠坏死、腹膜炎征象时,必须及时行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4.
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EPII)是一种常见的术后并发症,其病因及治疗有其特殊性,一般多采用非手术治疗.我院自1994年12月至2005年12月共收治该类患者38例,现就我们的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服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疗效.方法 21例均经禁食、胃肠减压、肠外营养等支持疗法,同时应用中药莱菔承气汤胃管注入等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果 21例经保手治疗后痊愈.结论 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经营养支持及中药莱菔承气汤等中西医结合的保手治疗方法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6.
2009年02月—2012年08月笔者所在科收治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67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处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处理。  方法 :以回顾性分析 ,总结 1987年至 1996年 12月收治的腹部手术后炎性肠梗阻 4 8例。  结果 :4 0例经非手术治愈 ( 83.3% ) ;7例于症状消退后择期手术治疗并存症后治愈 ( 14.6% ) ,1例死亡 ( 2 .1% ) ,非手术治疗时间为 9~ 58d,平均 2 7.6± 10 d。  结论 :提示以肠外营养为主的非手术治疗是这类肠梗阻治疗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特点,以及诊断和治疗原则。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31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经禁食,胃肠减压,控制感染,中药治疗,适当的运动,短期大剂量糖皮质激素的应用和生长抑素的应用,31例患者全部非手术治愈,平均治疗时间为(11.5±1.5)d,通气时间超过2周的患者均随访,均无复发。结论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梗阻多为纤维素性粘连,肠壁水肿,增厚所致。经综合治疗容易有效,但应密切观察病情,如有肠绞窄时应及时手术。  相似文献   

19.
<正>腹部手术后早期出现肠梗阻是常见的外科术后并发症,而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early postoperative inflammtory small bowel obstraction,ERISBO)是其中的一种特殊类型,约占术后肠梗阻的20%.其一般发生于腹部手术后早期(术后1~3周).由于腹部手术创伤或腹腔内炎症等原  相似文献   

20.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是指手术后1个月内发生的非绞窄性肠道梗阻。以往临床上反复手术而不能解除,并极可能因付损伤而出现并发症,或手术连续打击,病人难以承受,最终愈后不良。因此普外科医生应进一步加强对本病的认识,做到正确诊断、合理治疗。本院自1998年1月~2003年12月收治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9例,采用非手术治疗,取得良好的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