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儿童期受虐待中专学生的心身症状与述情障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儿童期受虐待中专学生的心身症状与述情障碍及其关系。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AS),对符合入组标准的受虐待组学生和对照组学生各90名进行测评,比较分析两组之间各量表分的差异,并对SCL-90各因子与TAS各因子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受虐待组学生躯体化(1.8±0.6)、人际关系(2.0±0.7)、抑郁(1.9±0.6)、焦虑(1.8±0.5)、敌对(1.8±0.6)、偏执(1.9±0.6)、精神病性(1.8±0.6)、强迫(2.0±0.6)、恐怖(1.7±0.6)及其他症状因子分(1.8±0.6)均高于对照组(均分分别为1.4±0.5、1.7±0.6、1.6±0.6、1.6±0.5、1.5±0.5、1.6±0.5、1.6±0.5、1.8±0.6、1.5±0.5、1.6±0.6)(P<0.01或P<0.05),TAS总分(78.4±8.2)及各因子分(3.3±0.6、3.0±0.5、2.9±0.6、2.8±0.6)均高于对照组(均分分别为68.3±8.1、2.8±0.8、2.7±0.6、2.5±0.5、2.6±0.4)(P<0.01),且TAS总分及因子Ⅰ、Ⅱ、Ⅳ与SCL-90总分及各因子呈正相关(r=0.24-0.44,P<0.05或P<0.01),因子Ⅲ与强迫状态、人际关系、抑郁、焦虑及偏执呈负相关(r= -0.24--0.25,P<0.05)。结论:儿童期受虐待经历可造成中专学生的身心症状多、述情障碍重,且二者密切相关,述情障碍可能为儿童期受虐待学生的一种素质性心理特征。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服刑人员儿童期虐待、述情障碍、人际信任对其攻击行为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儿童期虐待问卷、述情障碍问卷、人际信任量表、攻击问卷对345名服刑人员进行施测。结果:服刑人员儿童期虐待、述情障碍、人际信任和攻击行为两两之间存在显著相关;述情障碍在童年期虐待与攻击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成立,述情障碍与人际信任在童年期虐待和攻击行为之间的链式中介作用成立。结论:儿童期虐待不仅能直接影响服刑人员的攻击行为,还能通过述情障碍与人际信任的链式中介作用间接影响服刑人员的攻击行为。  相似文献   

3.
神经症患者的述情障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用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AS)对78例住院的神经症患者进行了述情障碍的测评,结果发现神经症的总分明显高于常模,两性间TAS的因子分存在差异。在各类神经症当中,以强迫症的总分最高,焦虑症与常模无差异。而强迫症、抑郁症的Ⅰ、Ⅱ因子分显著增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考察儿童期虐待、父母教养方式与反社会人格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儿童期虐待问卷、父母教养方式问卷和人格诊断问卷,对866名监狱犯人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①与其他类型犯人相比,反社会人格倾向犯人更多地受到情绪和躯体上的虐待与忽视,父母对其较少关怀,并且不鼓励其在行为上独立自主。②儿童期虐待与反社会人格症状呈显著正相关。父母关怀与反社会人格症状呈显著负相关,父母鼓励行为自由与反社会人格症状呈显著正相关,母亲否认心理自主与反社会人格症状呈显著正相关。儿童期虐待和父母教养方式对反社会人格症状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其中情绪虐待和母亲否认心理自主对反社会人格症状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母亲的关怀对反社会人格症状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在控制了儿童期虐待的预测作用之后,父母教养方式对反社会人格症状仍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结论:儿童期虐待、父母教养方式影响反社会人格倾向的形成。  相似文献   

5.
癌症患者的述情障碍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癌症患者的述情障碍石玉中寇振芬张利国马长花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述情障碍指对自身情绪体验缺乏描述能力,以不能适当地表达情绪、缺乏幻想以及实用性思维为主要特征。最初在典型的心身疾病中观察到这种现象[1],后来研究表明许多心身疾病患者存在述情障碍。癌症...  相似文献   

6.
白血病患者述情障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白血病患者的述情障碍,应用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AS),对白血病患者进行测评。结果发现,患者TAS总分及因子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男性患者TAS总分及因子IV分显著高于女性。对有述情障碍的白血病患者可适当使用抗抑郁剂、抗焦虑剂或行为治疗。  相似文献   

7.
抑郁症患者的述情障碍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的述情障碍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以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AS)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对47例住院抑郁症患者进行测评。结果:抑郁症患者TAS总分为74.13±9.59,明显高于常模,因子分中以Ⅰ、Ⅱ、Ⅳ因子为显著;患者的TAS总分与HAMD得分呈正相关;男女差异显著,女性患者述情障碍较为明显。多元逐步回归发现:性别、病程等因素对TAS总分作用明显。文章对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参与汶川地震救援官兵的心理健康状况及与述情障碍的关系.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自评量表(PTSD)以及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AS-20)对西安某部队参与救援的官兵116人于救灾后3月时进行测查,并与同一部队未参与救援的144名官兵的测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①救援组SCL-90中的精神病性、偏执因子显著高于非救援组;救援组SCL-90筛查阳性率(28.45%)显著高于非救援组(15.27%).②救援组在PTSD量表中的再体验因子显著高于非救援组;4.31%的救援组官兵符合PTSD症状标准,与非救援组的阳性率(2.78%)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对救援组SCL-90总分和PTSD总分做多元线性回归发现,TAS-20中的两个因子辨认情感困难(DIF)、描述情感用难(DDF)进入SCL-90回归方程,DIF和年龄进入PTSD回归方程.结论:救灾后3月救援官兵仍存在一定程度的心身症状,其心理健康状况与述情障碍存在中度相关.  相似文献   

9.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述情障碍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用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AS)对80例恢复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测评。结果表明,80例患者的TAS平均得分为72.6±11.9,TAS得分与BPRS评分(r=0.27,P<0.05)、SANS评分(r=0.22,P<0.05)、患者用药剂量(r=0.23,P<0.05)和患者的妄想(r=0.23,P<0.05)、思维贫乏(r=0.24,P<0.05)、意志缺乏(r=0.28,P<0.05)因子分呈显著正相关,与SAPS总分、患者的年龄、病程、住院次数和本次住院天数相关性不显著(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揭示:与医生护士谈心的机会较少、用药剂量较大、与家人的感情交流较少和家庭和睦程度较差为患者述情障碍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儿童期创伤对医学生自杀意念的影响以及述情障碍和反刍思维在其中的链式中介作用。方法:采用儿童期创伤问卷简化版、多伦多述情障碍问卷、反刍思维量表和Beck自杀意念量表中文版对1480名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相关分析表明,儿童期创伤、述情障碍、反刍思维和自杀意念间均呈显著正相关;(2)结构方程模型表明,述情障碍、反刍思维在医学生儿童期创伤与自杀意念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和链式中介作用。结论:儿童期创伤能直接预测医学生的自杀意念,还能通过述情障碍、反刍思维的单独中介与链式中介间接预测自杀意念。  相似文献   

11.
目的:考察童年期精神虐待与大学生人格及当前抑郁症状之间的关系,探讨人格在童年期精神虐待与当前抑郁症状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儿童虐待史问卷、艾森克人格问卷和流调用抑郁量表对河南省某高校的733名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童年期精神虐待、神经质、精神质与抑郁症状呈显著正相关(r=0.269~0.601,P<0.01),内外向与抑郁症状呈显著负相关(r=-0.390,P<0.01)。童年期精神虐待对大学生抑郁有直接影响,可以解释抑郁症状总变异的8.9%;童年期精神虐待对神经质、内外向、精神质有直接的预测作用,分别可以解释总变异的36.1%、15.1%和7.1%。精神质、内外向在童年期精神虐待对当前抑郁症状的影响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结论:童年期精神虐待是影响大学生抑郁症状的重要因素,人格在童年期精神虐待与当前抑郁症状之间起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大学生大五人格特点及其与受虐待经历的关系。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抽取江苏省某3所高校2374名大学生,使用儿童期虐待史自评量表(PRCA)、简式大五人格问卷(NEO-FFI-R)和人口社会经济学资料调查问卷等进行现场测试。结果单因素分析发现,大学生大五人格特质与儿童期虐待、性别、年龄、民族、独生子女、宗教信仰、亲属精神病、躯体健康状况、家庭经济状况和家庭关系有关(P<0.05)。逐步回归分析发现,在控制其他因素的影响后,神经质与情感虐待、忽视、外人虐待、躯体健康、家庭关系呈正相关,与性别、独生子女呈负相关(Beta值=0.055~0.207,-0.051~-0.049;P<0.01);外向性与情感虐待、忽视、躯体健康、家庭关系、年龄和家庭经济呈负相关(Beta值=-0.040~-0.217,P<0.05);开放性与年龄和躯体健康呈负相关(Beta值=-0.052~-0.073,P<0.05);友善性与情感虐待、外人虐待、忽视、性别和躯体健康呈负相关(Beta值=-0.061~-0.141,P<0.05);谨慎性与情感虐待、忽视、躯体虐待、躯体健康和家庭关系呈负相关(Beta值=-0.052~-0.130,P<0.05)。结论儿童期受虐待经历对大学生大五人格特质具有明显影响,躯体健康状况和家庭特征也是影响其人格形成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儿童心理虐待与情绪行为问题:社会支持的中介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社会支持在儿童心理虐待与情绪行为问题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对1605名中小学生采用儿童心理虐待量表、中小学生心理虐待自评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以及长处和困难量表进行测量。结果:中介效应检验结果表明,儿童心理虐待对情绪行为问题既有直接效应又有间接效应,且以直接效应为主。结论:儿童心理虐待不仅直接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同时还通过社会支持间接影响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医学新生儿童期心理虐待与忽视、认知偏差、自我价值感的关系,为医学新生的心理虐待干预及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使用儿童心理虐待与忽视量表、认知偏差问卷、青少年自我价值感量表对334名医学新生进行调查。结果:男生在心理虐待与忽视总分及恐吓、干涉、纵容维度得分显著高于女生(t=2.57,2.04,2.18,2.33;P0.05);男生认知偏差显著高于女生(t=2.15,P0.05);本科学生的总体自我价值感、社会取向特殊自我价值感(t=2.11,2.53;P0.05)、社会取向一般自我价值感均显著高于专科学生(t=2.91,P0.01)。儿童期心理虐待与忽视总分及各维度(除纵容维度外)和自我价值感总分及各维度呈显著负相关(r=-0.147~-0.311,P0.01),与认知偏差呈显著正相关(r=0.151~0.249,P0.01)。结论 :医学生儿童期心理虐待与忽视与认知偏差、自我价值感存在相关;对于受虐学生,认知偏差程度越严重,其自我价值感越低。  相似文献   

15.
儿童期虐待对小学生社会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受虐待小学生的社会能力及其与各种儿童虐待形式的关系.方法 对179例小学生进行了儿童期虐待史自评量表(PRCA)和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测试.结果 受虐待组小学生社会能力各因子分和总分低于元虐待:总分[(15.56±3.64)分与(17.70±3.72)分,t=3.73,P<0.001],11~12岁年龄组的学校情况因子分低于9~10岁组[(4.94±0.76)分与(5.17±0.63)分,t=2.19,P<0.05].除性虐待外,PRCA各因子分和总分与社会能力各因子分和总分呈负相关(r=-0.159~-0.410,P<0.05或P<0.01).躯体虐待对社交情况和学校情况具有负向预测作用(Beta值=-0.161~-0.201,t=-2.124~-2.433,P<0.05);情感虐待对活动情况、社交情况和学校情况具有负向预测作用(Beta值=-0.159~-0.207,t=-2.141~-2.723,P<0.05或P<0.01).忽视和性虐待对学校情况具有负向预测作用(Beta值=-0.170~-0.273,t=-2.236~-3.441,P<0.05和P<0.001).结论 儿童虐待可对小学生社会能力的发展造成不良影响,躯体虐待、情感虐待、忽视和性虐待可显著预测个体的社会能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郑州市中学生心理亚健康状况,进一步探讨儿童期虐待和其他因素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为青少年心理健康早期预防和后期发展提供帮助。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取郑州市城乡8所中学4891名学生,运用青少年亚健康多维评定问卷(MSQA)、儿童期虐待问卷(CTQ-SF)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郑州市中学生心理亚健康状态总报告率为21.9%。表现为城市(24.2%)高于乡村(19.4%),女生(22.8%)高于男生(20.9%),高中(23.8%)高于初中(20.2%),独生子女(24.3%)高于非独生子女(21.1%),毕业班(23.9%)高于非毕业班(21.1%),且差异除了性别外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的中学生儿童期虐待5个分量表及量表总分均高于心理正常中学生,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心理亚健康状态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城市、高中、毕业班、儿童期高情感虐待为中学生心理亚健康状态的危险因素。结论:郑州市中学生心理亚健康状态报告率较高,城市、高中、毕业班、儿童期高情感虐待为中学生心理亚健康状态的危险因素。有关部门应有针对性地做好预防措施,减少中学生心理亚健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儿童期虐待经历和依恋与青少年B群人格障碍倾向的关系模型。方法:采用儿童期虐待问卷(CTQ)、成人依恋问卷(AAQ3.1)和人格诊断问卷(PDQ)B群人格分量表对350名青少年进行调查。结果:相关分析表明除情感忽略与表演型、自恋型,躯体忽略与表演型,情感忽略与父亲依恋无显著相关,其余各因子、各变量间都有不同程度的显著正相关。结构方程模型结果显示,儿童期虐待和依恋对B群人格障碍倾向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儿童期虐待除直接影响B群人格障碍倾向外,还通过依恋间接影响B群人格障碍倾向。结论:儿童期虐待和不安全依恋对B群人格障碍的形成有重要影响。不安全依恋在儿童虐待对B群人格障碍倾向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早期有关成长经历与青少年边缘型人格障碍症状的关系。方法:使用人格诊断问卷(PDQ-4+)、父母教养方式问卷(PBI)、童年期创伤经历问卷(CTQ)、依恋问卷(AAQ)对67名工读学校学生和283名普通中职学校学生进行测量。结果:边缘型人格障碍阳性筛查率为26%;BPD阳性检出组与阴性组在PBI、CTQ和AAQ各因子(除性虐待、躯体忽视外)上得分存在显著差异;BPD症状与PBI、CTQ和AAQ各因子间除父亲角色倒置外均存在显著的相关;情感虐待、对母亲愤怒、母亲角色倒置、父亲控制因子对BPD有显著预测作用,共解释BPD总变异的28%。结论:童年期情感虐待、不良的亲子关系模式和父亲控制过严的教养行为是边缘型人格障碍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ABSTRACT

The present study compared (1) college students who reported childhood physical and psychological abuse (combined; N = 35) with (2) students who reported psychological abuse alone (psychological; N = 30), and with (3) students who reported no history of childhood abuse (no abuse; N = 35). Combined abuse and psychological abuse participants were more likely to receive an Axis I diagnosis on a structured interview and to report more dissociative experiences than were no abuse participants. In addition, a structured interview for dissociative disorders was the single measure that differentiated psychologically abused participants from participants reporting combined abuse and no abuse. However, the most psychological impairment was evident in the combined abuse group. Relative to participants who reported no abuse history, combined abuse participants reported more dissociative symptoms on a structured interview and more symptoms of general psycho-pathology, depression, and state and trait anger on self-report measur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