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大学生性知识掌握水平调查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目的 :了解大学生掌握性知识的现状。方法 :对杭州市三所大学的 113 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大学生性知识掌握水平不高 ,家庭、学校教育没有成为大学生获取性知识的主要途径 ;城乡大学生、男女大学生在性知识的准备、性知识的来源及掌握错误性知识等方面有差异。结论 :性知识的教育是大学性教育必不可少的内容。  相似文献   

2.
目的:基于KAB理论,尝试建立中国大学生性知识-态度-相关行为模型,旨在为大学生性教育干预提供实证依据.方法:采用大学生性健康知识量表、简易一般性态度量表及性相关行为问卷对中国安徽、重庆和四川地区2644名在校大学生进行测量.结果:①中国大学生普遍缺乏性健康知识,男生比女生性知识水平高;性态度处于不确定和中立态势,男生比女生开放;有一定的性相关行为发生,男生比女生性活动参与得多.②在女生组中性态度既是性健康知识对性相关行为影响的调节变量又是部分中介变量,在男生组中性态度对性健康知识影响性相关行为只起到部分中介作用.结论:中国大学生性健康知识偏低,性态度模棱两可,有一定的性活动存在,并有显著性别差异;性态度既是女生组性健康知识影响性行为的调节变量又是中介变量,只是男生组的中介变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互联网时代下山西省大学生性行为、性态度和性知识的现状,为今后深化开展大学生性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山西医科大学、太原师范学院、太原理工大学在校各专业本科生共826人进行随机调查,结果共回收问卷679份(82.20%),男女比例接近1:1.2。结果:(1)大学生的性态度和性行为较为开放,24.9%的调查对象能接受同居或发生性关系,16.8%曾发生过性行为,但贞操观念较强,以上数据均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P0.05);(2)山西省大学生对性健康知识均有较高的知晓程度,关于避孕套避孕和预防性病的认识分别达83.1%和74.4%,且医学生比非医学生知识储备更加丰富(P0.05),其中70.1%调查对象的性知识来源于网络;(3)51.3%~53.0%的调查对象有对学校开设相关课程及讲座的诉求。结论: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大学生的性态度、性行为、性知识均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但性教育仍存在多种问题,高校应开设相关课程及讲座,以充分满足新时代下大学生的需求。  相似文献   

4.
目的本研究通过对香港和广州两地大学生的性态度、性知识和性双重标准的调查,找出两地大学生性观念上的地区差异。方法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对85位香港大二学生及65位广州大二学生在性态度、性知识、相关行为发生可能性方面进行调查。结果调查发现,广州大学生在性态度上更开放,在相关性行为发生的可能性上更高。男性的性态度、性知识、相关性行为得分也高于女性。在性的双重标准方面,两地都存在双重标准,而广州大学生性的双重标准程度更高。结论开明的性教育对正确树立大学生性观念和消除性双重标准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价值取向及其相关因素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大学生价值取向的基本状况,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价值观问卷、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对579名大学本科生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性别、年级、城乡来源对大学生3种价值取向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价值取向与心理健康呈显著性相关。结论大学生价值取向受性别、年级、城乡来源等因素的影响,价值取向与心理健康有显著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辽宁省大学生性知识态度进行调查,为大学生性教育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 采用自编大学生性知识态度问卷,被试来自辽宁省两所综合院校,共576人,其中男生276人,女生300人.结果 大学生艾滋病知识平均数为13.0;排在前3位的主要性知识来源分别为电视、教师、网络;26.7%的同学表示赞成婚前性行为,16.1%的同学表示自己会发生婚前性行为,男同学在婚前性行为的态度表现更为开放(x2=37.48,65.93;P<0.01);婚前性行为男生比女生发生频率更高(x2=8.30,P<0.05).结论 辽宁省大学生艾滋病知识较丰富;电视、教师、网络等现代媒体及教育是大学生性知识的主要来源途径,大学生对婚前性行为存在矛盾心理,既追求性开放,又不愿接受伴侣的婚前性行为;男生的性态度和行为较女生更为开放.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青少年性态度对青少年危险性行为的预测作用.方法:采用方便取样方法,从长沙市两所普通中学、北京市一所普通中学,以班级为单位对初一至高三学生进行现场测评.采用的测评工具有:一般人口学资料调查表、青少年主观社会经济地位量表(SSS-CA)、Barratt冲动量表(RIS)、青少年健康相关危险行为问卷(AHRBI)、性态度量表(ATSS)、青春期性心理健康量表.采用SPSS 19.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国青少年性态度处于中等开放水平.控制年龄、性别、性知识、饮酒行为、冲动等变量后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青少年性态度对青少年危险性行为具有显著预测作用.结论:青少年性态度对青少年危险性行为具有显著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90后大学生的性心理健康状况。方法对某高校2980名90后二年级大学生进行在线问卷调查,内容包括性知识、性观念、性心理、性道德、性行为等方面。结果①仅22.9%的90后大学生对性知识有较好认知率;②69.2%的90后大学生很看重贞操,有较浓重的"处女情结"(χ2=29.75,P≤0.001);③仅19.7%的学生支持在大学期间发生性行为(χ2=244.28,P≤0.001);④仅有7.9%的90后大学生表示有过性交行为(χ2=722.64,P≤0.001)。结论①90后大学生对于性的问题比较坦然、宽容和理性,具有较健康的性心理,但缺乏系统科学的性教育和较强的性道德与责任意识;②90后大学生在校发生性行为的报告率不高,并不存在性泛滥现象。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竞争态度与大五人格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大学生的竞争态度与人格的关系。方法采用竞争态度量表和大五人格问卷对哈尔滨市5所高校351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良性竞争与外倾性、自觉性有显著的正相关,与宜人性有显著的负相关,过度竞争态度与神经质、外倾性有显著的正相关,与开放性、宜人性有显著的负相关。其中外倾性,宜人性是预测大学生竞争态度的稳定因素。另外竞争态度在性别、专业类型及年级方面也存在着差异。结论大学生的竞争态度与人格存在着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调查了2008年该地大学生性行为及相关行为、对待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态度。1对象与方法2008年对徐州市四所大学学生进行整群随机抽样。采用中国青少年健康相关行为调查问卷(大学),被调查者匿名填写。内容包括年级、年龄、性别、是否有异性朋友及亲密行为、性行为及相关行为、对待HIV感染者态度、了解性知识渠道等。应用Epidata3.0数据库进行数据双录入,使用SPSS17.0软件统计分析。x。检验比较率的差别,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调查当代大学生对艾滋病和性知识的了解程度,对建立科学有效多元化的高校艾滋防范健康模式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编问卷,以自愿无记名的方式,对河南某医学高校大一至大四各个年级学生进行随机抽样调查。调查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486份,回收率97.20%,有效问卷480份,有效率96.00%。结果 医学生艾滋病相关防范知识普及率达91.67%,52.67%学生认为艾滋病和不正当性行为密切相关,93.96%学生认为在学校开展相关知识普及教育工作是非常必要的;医学生的性开放性比非医学生高21.90%;78.79%的学生认为性行为在情感的交流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91.91%的学生表示可以接受性行为的话题,并期望开设性教育课程。结论 医学生对艾滋病了解程度相对较深,防范意识较普通大学生较强,但仍存在不足。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在校大学生性态度、性行为现状及其主要相关因素,为高校针对性地进行性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自行编制的大学生性态度、性行为现况调查问卷,以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长沙市某综合性高校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共调查在校大学生1832名,232人(12.7%)发生过插入性行为,其中119人(51.3%)曾采取避孕措施,避孕方法主要以避孕套(71.6%)为主,其次为体外射精(33.0%)、服用避孕药(27.0%)、安全期避孕法(21.3%)。首次性行为的平均年龄为19.0±1.7岁,最小年龄13岁,最大年龄22岁;大学生对自慰性行为和婚前性行为的接受程度较高,分别为59.0%和42.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吸烟(OR=1.677)、饮酒(OR=1.314)以及家庭人均年收入越高(OR=2.143)可以正向预测大学生的性观念;性观念开放程度(OR=3.910)、恋爱(OR=23.666)、吸烟(OR=2.492)、饮酒(OR=1.868)可正向预测大学生的插入性行为,而大学前同父母生活在一起(OR=0.634)对其起到负向预测作用。结论:大学生对婚前性行为接受的比例较高;其家庭背景、性观念、恋爱及不良的生活习惯对大学生性行为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3.
某高校大学生无偿献血人群梅毒感染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梅毒在大学生无偿献血群体中的感染现状和感染高危因素,为梅毒的预防和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2003年1月至2008年12月东莞市某高校大学生无偿献血人群共3451份血液标本进行梅毒血清学检测,阳性结果均通过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确诊试验予以确诊。同时随访分析不同专业、性别、学龄大学生的梅毒感染高危因素和性传播疾病(STD)知晓率。结果3451份无偿献血标本中共筛查出11个阳性血样,人群携带率为3.19‰。随访分析结果:医疗卫生专业的大学生对STD知晓率更高,感染率也低于其他专业的大学生;男性大学生在对无保护性性行为、婚前性行为等方面态度上更开放,感染风险高,学龄越大,对STD知晓率越高。结论梅毒在大学生无偿献血群体中呈低感染状态流行,流行强度低于其他人群,但是发病率逐年提高:不同专业、性别和学龄的大学生的STD知晓率有差别。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80后护理本科生性观念情况,为高校性教育策略与非医学专业的女大学生性教育提供科学参考.方法 对127名护理本科女大学生进行性观念问卷调查,并按照是否有恋爱经历,生源来源地进行分组比较.结果 城镇组与农村组对贞操的看法上具有显著差异(χ2=6.985,P<0.05);有恋组与无恋组对婚前性行为的态度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5.
目的:考察大学生的公正世界信念现状以及其对自尊的影响。方法:采用大学生公正世界信念量表(JWS)和自尊量表(SES)对861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大学生公正世界信念及其各个维度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t=-4.75~8.02,P0.001);(2)大学生公正世界信念、内在公正与终极公正都与自尊显著正相关(r=0.270~0.324,P0.01),内在不公正与自尊呈显著负相关(r=-0.126,P0.01);(3)在控制性别、年级等人口学变量后,大学生公正世界信念对自尊水平有独立预测作用。结论:大学生的公正世界信念对自尊水平具有正向作用。  相似文献   

16.
80后在校大学生性观念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80后在校大学生性观念情况,掌握其性态度规律,男女差异,为高校性教育提供依据。方法自制大学生性观念问卷,对173名80后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并按性别分组,进行卡方检验。结果男女生在爱情与性交的关系(χ2=12.659,P=0.005),对贞操的态度(χ2=25.134,P=0.000),对婚前性行为(χ2=32.078,P=0.000),对同居(χ2=26.454,P=0.000)的态度,可接受的异性交往行为或现象(χ2=61.573,P=0.000),性自慰情况(χ2=56.850,P=0.000),对自慰的看法(χ2=14.763,P=0.001)等项目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与异性交往的态度(χ2=1.90,P=0.179),对性器官有关词汇的感受(χ2=4.609,P=0.110),对同性恋的态度(χ2=5.597,P=0.133)等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80后大学生的性观念受社会大环境及中国传统观念影响较大,医学专业知识并未解决他们的性烦恼,揭示大学生性教育要综合运用性道德、性心理学等学科知识;男女大学生性观念存在较多差异,性教育应该有所区分。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大学生情绪稳定性现状及其与亲子依恋的关系。方法:采用艾森克情绪稳定性测验和简版父母与同伴依恋问卷对154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目前大学生情绪稳定性整体水平较差。性别在情绪稳定性不存在显著差异,是否独生子女在疑病症维度上有显著差异(t=2.144,P0.05),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在自主性(F=2.933,P0.05)和负罪感(F=3.407,P0.05)两个维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情绪稳定性各维度和亲子依恋相关显著,且亲子依恋对大学生情绪稳定性有显著预测作用。结论:亲子依恋对大学生情绪稳定性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大一学生的性观念、性行为以及性健康教育情况,为高校性健康教育提供有针对性的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1054名大一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男女生在认为性是正常生理需求(χ2=31.42,P=0.00)、性自慰(χ2=39.24,P=0.00)以及性梦(χ2=74.44,P=0.00)是正常现象,以及性行为的发生(χ2=32.45,P=0.00)等项目存在显著差异;城乡学生差异不大,仅在对待同性恋、双性恋的态度(χ2=24.42,P=0.02)以及观看色情书刊或录像方面(χ2=12.83,P=0.04)差异显著。69.8%的大学生表示会主动获取性相关知识,85.2%的大学生认为学校/父母应该对其进行性教育。结论大一学生性行为发生率不高,对婚前性行为持较为开放的态度,但相应性知识尚欠缺,对性健康教育有强烈需求。  相似文献   

19.
少数民族大学生婚前性行为态度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少数民族大学生意图发生婚前性行为与其婚前性行为态度的特点和关系.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抽取贵州某高校大二、大四少数民族大学生319名进行无记名问卷调查.结果 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婚前性行为态度、意图发生婚前性行为在性别、年级上有极显著差异;婚前性行为态度与意图发生婚前性行为有非常显著的正相关,与婚前使用安全套相关不显著.婚前性行为态度对意图发生婚前性行为有着显著的预测力.结论 婚前性行为态度是影响婚前性行为意图的重要变量,须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性心理与性态度的正确引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