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患者 女,51岁,右臀部肿块逐渐增大1年余,因近1月增长迅速入院。查体:右臀部可触及巨大肿块,边界欠清晰,无压痛。
  MRI 表现:右臀部肌间见不规则形软组织肿块,肿块向盆腔内生长,呈哑铃样改变,大小约为15 cm×8 cm×12 cm,肿块信号不均匀,T1 WI 呈等、低信号,T2 WI 呈高信号、略高信号、略低信号,其内可见坏死区,肿块与右侧臀中肌、臀小肌、梨状肌、闭孔内肌分界不清,增强扫描后肿块呈渐进性强化,延迟期呈不均匀显著强化(图1~5)。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分析成人眼球内葡萄膜黑色素瘤与非黑色素瘤性肿块的MRI征象,寻找最佳联合诊断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2005年3月至2015年12月经手术病理或临床随访确诊的254例成人眼球内肿块患者的MRI资料,包括128例葡萄膜黑色素瘤和126例非黑色素瘤性肿块。采用χ2检验或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肿块的MRI征象,包括部位、形态、边缘、T1WI和T2WI信号(分别与脑灰质和玻璃体相比)特征及均匀度、高度、基底径、基底径与高度比值、强化程度、强化方式、有无伴发视网膜脱离;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获取具有鉴别诊断价值的MRI征象,并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其诊断黑色素瘤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构建联合参数,评价其诊断效能。结果黑色素瘤与非黑色素瘤间肿块部位、形态、边缘、T1WI和T2WI信号(分别与脑灰质和玻璃体相比)、信号均匀度、强化程度、伴发视网膜脱离,肿瘤高度、基底径与高度比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块的T1WI和T2WI信号(与脑灰质相比)、高度、形态、部位、强化程度及伴发视网膜脱离是诊断黑色素瘤的有效指标,其中肿块的T2WI信号(与脑灰质相比)优势比(12.237)最大,准确率为86.2%。与脑灰质相比T2WI呈低信号和T1WI呈高信号的诊断准确率高于与玻璃体相比(Delong检验,P<0.001)。肿块的高度、强化程度、T1WI和T2WI信号(与脑灰质相比)联合诊断黑色素瘤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分别为90.6%、92.1%和96.1%,高于任何单一指标(P<0.001)。结论综合分析肿块的T1WI和T2WI信号(与脑灰质相比)、高度、形态、部位、强化程度和伴发视网膜脱离情况可提高鉴别诊断葡萄膜黑色素瘤和非黑色素瘤性肿块的准确率,以脑灰质为参照物评估肿块的T1WI和T2WI信号优于玻璃体。  相似文献   

3.
1 病历简介 患者,男性,36岁.因反复发作左前臂疼痛半年来院检查.无明确外伤史,活动后疼痛加重.查体:左前臂未发现异常.X线检查示:左前臂中上段内侧软组织肿块伴钙化.超声检查示:左前臂近肘部尺侧深部肌层内见一异常混合回声区(图1),大小约3.2cm×1.2cm,形态不规整,边界尚清,内呈筛网状,并可见数个斑状强回声,后伴声影(图2).彩色多普勒血流显示内部血流较丰富.超声提示:左前臂肌间血管瘤可能.MRI示:左前臂肌层深部见一大小约3.5cm×1.5cm的肿物,T1WI和T2WI的信号不均,T1WI表现为略高于肌肉而低于脂肪的中等信号,T2WI呈高信号.诊断:肌间血管瘤.  相似文献   

4.
患者女,77岁.左眼球突出并视力下降1年余.门诊以"左眼眶肿瘤"收入院. 体检:左眼球突出、球结膜红肿,有炎性渗出,突出眶外. CT示左侧眼眶外上壁呈膨胀性骨质破坏,代之以巨大软组织肿块致眼球向前突出、外直肌向内移位(图1).MR示左侧眼眶外上壁及前中颅窝底可见软组织肿块形成,T1WI与T2WI均呈等信号,内部信号均匀,边界清晰,边缘可见分叶改变.增强扫描呈明显不均匀强化,邻近可见脑膜尾征,脑组织、脑沟受压、移位(图2~4).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颅内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的MRI特征,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我院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25例(7例男性,18例女性;平均年龄50.6岁,范围28~74岁).采用1.5T或3.0T超导系统(GE Signa)MRI检查,包括T1WI、T2WI和增强后T1WI扫描.结果:病灶大小2.5~6cm(平均4.30cm),右侧17例,左侧8例.T1WI上24例病灶相对于白质呈低信号,仅1例呈高信号.T:WI上22例呈显著高信号,2例呈混杂信号,1例呈显著高信号伴部分流空信号.注射对比剂后10例呈显著均匀强化,其余15例呈显著不均匀强化.不均匀强化者均表现为增强扫描第二时相强化范围扩大.16例为累及鞍内的横向不对称哑铃形肿块,7例为球形肿块(其中2例可见小部分伸入鞍内),2例为分叶状肿块累及鞍旁和鞍内.所有病例均不伴邻近颞叶脑组织水肿,颈内动脉被推移或包绕.结论: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多见于中老年女性,MRI特征为鞍旁肿块或鞍旁累及鞍内的肿块,呈横向哑铃形或球形,境界清楚,T2WI呈显著高信号;增强后病灶呈显著均匀强化或不均匀进行性强化.  相似文献   

6.
正患者男性,66岁。因"体检发现左肾肿块2月"入院。查体:肾区无叩击痛。检验:肿瘤系列阴性尿隐血(+)。肾脏MRI:左肾中极后部实质内结节状异常信号,相对肾实质T1WI呈等信号、T2WI+FS呈低或稍低信号、DWI呈高信号影,内见小条片状液化坏死区,边缘见条片状T1WI等稍低、T2WI低信号影,增强后皮质期病灶轻微强化,髓质期持续性明显强化,边缘模糊不清,范围约2.1cm×3.4cm,其后缘与左侧腰方肌分界不清;左侧肾后筋膜增厚(图1~5)。诊断:左肾中极后部实质性肿块,考虑恶性肿瘤(乳头状肾癌)侵犯左侧腰方肌。  相似文献   

7.
患儿男,1岁.因"发现右大腿部肿块两个月"入院.患儿父母于两个月前偶然发现患儿右侧大腿中段有一鸽蛋大小肿块,不伴红肿热痛.专科检查:右大腿中段内侧可扪及一约3.0 cm×4.0 cm ×7.0 cm大小的囊性肿块,其长轴与大腿长轴一致,质中,活动度尚可,表面无红肿,无渗出,无关节活动障碍.其余辅助检查无特殊. MRI检查:右大腿中上段股骨前内侧软组织内见一大小约3.5 cm ×5.0 cm×7.0 cm的异常信号占位影;病灶呈"梭"形,沿大腿肌间隙生长,T1WI上病灶呈等低信号,T2WI上呈高信号;FS-T2WI呈高信号,病灶表面股神经伴行;增强扫描扫描病灶明显不均匀强化,周围境界清楚,邻近骨骼未见破坏.  相似文献   

8.
患儿 女,11岁.右腿痛3个月加重1个月,伴双下肢无力1个月于2004年12月9日来我院就诊.体检:患儿生长发育正常,神志清楚,大小便基本正常,体温36.4℃,血压90/60 mm Hg(1 mm Hg=0.133 kPa),腰脊柱周围无压痛,双下肢肌力减弱,膝反射和踝反射亢进.MR平扫见腰4椎体水平椎管内不规则结节样肿块影,大小约1.0cm×1.1 cm×1.1 cm,T1WI呈等信号,T2WI呈等信号,病灶界限清,马尾神经受压向前推移(图1,2);增强扫描肿块明显强化,肿块内可见点状低信号无强化区(图3,4).MRI考虑为腰椎管内神经源性肿瘤.  相似文献   

9.
患者 男,73岁,主因大便困难而住院治疗,直肠镜未见异常.MRI示前列腺与直肠间可见一椭圆形肿块影,大小为3.6 cm×6.2 cm×5.9 cm,界清,前列腺受推挤向左前方移位,肿块内部信号不均匀,表现为T2WI(图1)高信号内夹杂纤维分隔低信号影, T1WI(图2)上为低信号影,多期增强(图3,4)肿块内部纤维分隔呈延迟期强化.  相似文献   

10.
笔者报道3例眼肌颗粒细胞瘤(GCT)的影像及病理表现。GCT的影像特点为肿块以肌腹为中心,CT上呈均匀等或稍高密度;常规MRI,相对于脑灰质,肿块于T1WI呈等信号、T2WI上呈低信号,增强扫描呈中等至显著强化;扩散加权成像呈等或稍低信号,平均表观扩散系数为0.60×10^-3 mm^2/s。GCT的病理特点为瘤细胞体积大,且细胞排列紧密,胞质充满嗜酸性颗粒,S-100表达强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