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是由于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失调造成持续性无排卵引起的疾病,是妇科临床常见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月经不调、闭经、不孕、多毛、肥胖,以及双侧卵巢囊性增大等,属于中医学闭经、  相似文献   

2.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一种发病多因性,临床表现多态性的综合征,是妇科临床常见病,也是近年来导致不孕不育症的主要疾病之一,发病率占生育年龄妇女的5%~10% ,占无排卵性不孕症的50%~70%[1].中医学多按闭经、月经不调、不孕等病辨证治疗.  相似文献   

3.
中西医结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30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多囊卵巢综合症(PCOS)是由于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失调造成的持续性无排卵引起的疾病。是妇科临床常见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月经不调、闭经、不孕、多毛、肥胖,以及双侧卵巢多囊性增大。属于中医学不孕、闭经、崩漏、症瘕、肥胖等病证范畴。现收集我院妇科门诊PCOS病人60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30例,对照组西药治疗30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青少年至生育年龄妇女较常见的内分泌紊乱性疾病之一,是生育年龄阶段妇女常见的内分泌失调性疾病,除导致女性不孕外,更重要的是对机体代谢产生重大不良影响。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主要表现为:月经稀发或闭经、不孕、多毛、肥胖以及一系列内分泌改变如高雄激素、黄体生成素(LH)与促卵泡素(FSH)的比值升高、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血症等。多囊卵巢综合征长期以来一直是妇科内分泌研究领域中的一个热点,但尚缺乏统一有效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5.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一种生殖功能障碍与糖代谢异常并存的内分泌紊乱综合征,临床表现为月经稀少、闭经、无排卵、不孕、多毛、肥胖及卵巢囊性增大等,多因闭经和不孕就诊。近年来,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导致的不孕35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吴其燕  吴婉婷  李梅芳  马红霞 《新中医》2016,48(11):155-157
正马红霞教授系广州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医妇科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从事妇科临床、教学工作十多年,擅于发挥中医药优势,并重视中西医结合治疗,在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诊疗领域有其独到的临床思维。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 vary Syndrom e,PC O S)是妇科一种常见病、疑难病,中医学认为,此病归属于月经后期、闭经、不孕等范畴。马教授治疗本病疗效显著,笔者有幸跟师随诊,现将马教授诊治PCOS  相似文献   

7.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是一种常见的妇科内分泌紊乱性疾病,以长期无排卵和持续高雄激素血症为主要特征,在中医学中归属"月经后期""、闭经"及"不孕"等范畴。文章就近年来中药治疗PCOS的方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徐涛  王翠霞 《光明中医》2008,23(7):1011-1012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PCOS)是妇科常见内分泌疾病之一,好发于20一40岁育龄妇女,发病率为4%-12%。该病以月经稀发或闭经、不孕、多毛、肥胖并伴有双侧卵巢多囊性增大为主要特征。中医学无该病的专门记载,据其症状,当属“月经后期”、“闭经”、“不孕”等病证范畴。现代医学认为该病主要是由于下丘脑一垂体一卵巢轴调节功能异常,内源性激素分泌不协调,LH/FSH比值增大,雄激素分泌过高产生的一种妇科内分泌失调综合征。  相似文献   

9.
卢娜 《河北中医》2012,34(3):350-351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是育龄期妇女最常见的妇科内分泌紊乱性疾病之一,是引起无排卵性不孕的主要原因.现代医学研究发现,PCOS的病因可涉及神经、内分泌、代谢及遗传等多方面因素,但其确切病因相当复杂,仍不十分清楚,其诊断和治疗也有一定的争议和困难.中医学虽无PCOS病名,但其归属于多种中医病证,如不孕、月经后期及闭经等.  相似文献   

10.
多囊卵巢综合征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是因月经调节机制失常导致的一种发病多因性、临床表现多态性的综合征。临床以功能性高雄激素血症、持续不排卵和胰岛素抵抗为特征,主要表现为月经稀发、闭经或不规则阴道出血、不孕、肥胖、多毛、子宫内膜过度增生及恶性变化,以及双侧或单侧卵巢呈多囊性改变和某些激素水平的改变等。PCOS属于中医学不孕、闭经、崩漏、症瘕、  相似文献   

11.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具有卵巢功能障碍(双侧卵巢呈多囊性改变)致月经紊乱或闭经、无排卵性不孕、高雄激素血症(多毛、痤疮)、肥胖、类黑棘皮症等特征的内分泌紊乱的症候群.西医治疗主要用克罗米芬诱发排卵,但受孕率不是很理想.本病属中医学"闭经"、"不孕"等范畴,笔者用补肾化痰法治疗PCOS效果较好,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12.
正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syndrome,PCOS)是一种内分泌失调性病症,临床以闭经、不孕、肥胖、多毛等为主要表现,PCOS占不孕症原因的20%~25%~([1])。此病在中医古籍中已有相关记载,根据其临床表现,可将其纳入中医学月经后期、闭经、不孕、症瘕等疾病的范围。张吉金为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教授,主任医师,天津哈氏妇科流派第四代传承人,天津中医药学会名  相似文献   

13.
<正>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极为复杂的内分泌代谢系统紊乱综合征,是妇科常见疑难病症。患者临床表现为月经异常、肥胖、多毛、不孕。本文旨在介绍导师刘桂兰教授运用自拟固元汤治疗PCOS医案一则。1对多囊卵巢综合征病机的认识本病归属于中医学的"月经后期"、"闭经"、"不孕症"等范畴,月经生成的生理基础是肾气-天癸-冲任-胞宫轴的阴阳气血平衡[1],若各种因素导致本轴的阴阳失衡,则会出现月经稀发或闭经、肥胖、多  相似文献   

14.
多囊卵巢综合征临证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宁 《江苏中医药》2009,41(4):31-32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妇科临床的常见疾病,发生于20~40岁的育龄妇女,以月经稀发甚或闭经、不孕、多毛和肥胖、伴双侧卵巢多囊性增大为主要特征。现代医学认为本病主要是由于下丘脑一垂体一卵巢轴失常、内源性激素不协调、LH/FSH比值增大、雄激素分泌过多所产生的一种妇科内分泌失调综合征。  相似文献   

15.
丁丽仙 《光明中医》2013,(12):2626-2627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PCOS)是一种生殖功能障碍与糖代谢异常并存的内分泌紊乱综合征.是以持续不排卵、雄激素分泌过多和胰岛素抵抗为临床主要特征的一种妇科常见内分泌疾病.为原因尚未十分明确的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原首批国家级名老中医丁启后教授诊治多囊卵巢综合征有独到的见解和经验,文中举丁老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导致不孕疗效显著案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针灸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一种常见的妇科内分泌疾病,根据资料报道,育龄妇女中PCOS的患病率为5%-10%,最近还有学者报道高达20%。在妇科内分泌疾病患者中约占20%-60%,在闭经妇女中约占25%。在因不孕症行辅助生殖技术(IVF)助孕的病人中约占50%。PCOS临床主要表现为:月经稀发或闭经、不孕、多毛,肥胖以及一系列内分泌改变,  相似文献   

17.
陈焱 《光明中医》2010,25(10):1782-1783
<正>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tic Vary Synsmie,PCOS)是妇女内分泌紊乱性综合征,中医归属于"月经后期"、"闭经"、"崩漏"、"不孕"等范畴。陈老从事妇科  相似文献   

18.
庞保珍  庞清洋  庞慧卿 《中医杂志》2011,52(23):2054-2055,2061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PCOS)是以持续性无排卵、高雄激素或胰岛素抵抗为特征的内分泌紊乱的症候群[1],临床表现主要为月经失调、多毛、肥胖、不孕等,远期可以并发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子宫内膜癌等.根据其临床表现可归属于中医学"闭经"、"月经后期"、"崩漏"、"癥瘕"、"不孕"等范畴.现将我们运用阳和汤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是因月经调节机制失常所产生的一种综合征,属于中医学不孕、闭经、崩漏、癥瘕等病范畴。祖国医学认为本病由于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水液代谢失常,水湿痰浊内生,而致痰湿壅阻,脂膏挟湿阻滞冲任及胞脉,日久成积成瘕,致经滞而行,发为多囊卵巢综合征。  相似文献   

20.
多囊卵巢综合征( PCOS)是一种病因不明确、临床症状呈多态性为主要特征的女性生殖内分泌系统疾病,以月经稀发、闭经、不孕、多毛、痤疮等为主要临床表现.中医学并无此名称,常以"不孕症"、"闭经"与此相关联.而肥胖型PCOS患者较之体重正常PCOS者有着更为严重的内分泌紊乱和代谢异常.吾师在临床工作20余年,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有孕育要求的肥胖型PCOS患者30例,收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