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残疾儿童是指在生理功能、心理和精神状态方面存在缺陷,丧失部分或全部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学习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14岁以下儿童[1]。残疾儿童类别包括: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言语残疾、肢体残疾、智力残疾、精神残疾、多重残疾[2]。残疾严重地威胁着我国儿童的身心健康,给家庭和社会等带来沉重的负担,因此儿童残疾的预防、治疗、康复意识的提高和政府及社会各阶层对残疾儿童的关注程度显得尤为重要。残疾儿童登记管理的建立可以提供大量切实有效  相似文献   

2.
北京市智力残疾儿童康复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了解智力残疾儿童康复的社会和家庭影响因素.方法 对2004年北京市残疾儿童调查中确定的237例智力残疾儿童进行问卷调查,对数据进行列联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2004年的残疾程度( P<0.001)、现是否接受教育( P<0.05)、社区对儿童的态度( P<0.05)是智力残疾儿童康复的影响因素.结论 智力残疾儿童能否康复成功,首先取决于残疾程度,轻度残疾或中度残疾儿童在较好的社会和家庭环境中,通过正常的教育体系可以较好地康复,社会环境中社区对儿童的态度也对智力残疾儿童的康复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3.
资料     
中国残联公布的一项统计数字显示 ,全国目前有 6 0 0 0多万残疾人 ,大约每 5个家庭中就有一个家庭有残疾人 ,其中听力语言残疾人数最多 ,达 2 0 5 7万人 ,占残疾人总数的 34.2 %。在 5类残疾人中 ,智力残疾为 1182万人 ,视力残疾、肢体残疾各达 877万人 ,精神残疾 2 2 5万人 ,多重及其他残疾 782万人。我国 6 0岁以上的残疾老年人有 2 383.2万人 ,占残疾人总数的 39.72 %,与全国人口相比 ,残疾老年人比例偏高。同时 ,0— 15岁残疾儿童占残疾人总数的 15 .83%,占全国儿童总数的 2 .6 6 %。残疾人中的 2 5 .4 7%住在城镇 ,74 .5 3%住在农村资…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0~6岁儿童残疾的转归及影响因素。方法 对2004年确定的269名三类发育残疾儿童进行追踪调查。智力诊断用Gesell发育诊断量表、韦氏儿童智力量表和婴幼儿-初中生社会适应量表;肢体诊断参照儿童的围产期因素和症状;精神残疾诊断采用CARS量表、克氏量表、孤独症行为检查表。儿童及家庭基本情况采用自设问卷。结果 智力发育残疾儿童转归"非智力残疾"124人(52.32%),肢体残疾儿童转归"非肢体残疾"5人(8.77%),精神残疾儿童转归为"非精神残疾"4人(15.38%)。结论 0~6岁儿童残疾是一种发育残疾,相当部分儿童随生长发育可退出残疾状态。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广州、东营两地0—18岁残疾儿童的医疗康复现状并分析残疾儿童进行医疗康复的影响因素。方法:于2009年10月至2009年12月采用定点普查的方法,对广州、东营两地0—18残疾儿童进行调查,使用自行设计的问卷,收集调查地区残疾儿童基本情况、医疗康复形式和康复器具使用情况等信息。结果:1872例残疾儿童中,已进行医疗康复的比例为57.9%(1053例)。各种类型残疾儿童接受医疗康复的比例分别为听力残疾63.3%(62例),言语残疾69.0%(29例),视力残疾54.3%(50例),智力残疾60.9%(337例),肢体残疾57.2%(301例),精神残疾50.0%(16例),多重残疾54.7%(250例)。残疾儿童康复形式为家庭康复57.5%(606人次)、医院治疗36.7%(386人次)、康复机构18.9%(199人次)、社区康复站10.5%(111人次)、其他机构6.6%(69人次)。残疾儿童年龄、户籍性质、残疾家庭年收入和享有社会救助情况是影响残疾儿童进行医疗康复的主要因素。结论:残疾儿童医疗康复现状不容乐观,接受正规医疗康复的比例较低。应重点改善农村地区残疾儿童的医疗环境,提高残疾家庭收入并对低收入家庭提供必要的补助,为残疾儿童得到较好的医疗康复提供条件。  相似文献   

6.
贵阳市0-6岁残疾儿童抽样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贵阳市 0— 6岁儿童残疾情况。方法选择 12个街道计 914 5名 0— 6岁儿童为框架 ,随机整群抽取 4999名儿童为调查对象 ,采用 1987年残疾人抽样调查使用标准进行测查。结果贵阳市 0— 6岁儿童残疾率为 1.5 8% ,与全国总体残疾率 1.3 6%及吉林四平市等 3个地区相仿 (P >0 .0 5 ) ,高于天津和平区等 6个地区 (P <0 .0 5 )。各类型残疾率分别为 :智力残疾0 .92 %、综合残疾 0 .2 8%、肢体残疾 0 .2 4%、视力残疾 0 .1%、精神残疾 0 .0 3 %、听力残疾 0 .0 2 % ,其中智力残疾和视力残疾高于全国总体水平 (P <0 .0 5 )。结论残疾的发生与部分疾病有密切关系 ;儿童家庭经济困难、父母文化素质低下、未接受过学前教育等因素与残疾的发生有一定相关性 ;专业机构康复和社区康复相结合 ,是残疾儿童康复的主要形式。  相似文献   

7.
正残疾儿童是指生理功能、解剖结构、心理及精神状态异常或丧失,部分或全部丧失日常生活自理,学习和社会适应能力的14岁以下的儿童。据第二次残疾人抽样调查:我国0—14岁残疾儿童约有387万,占全球残疾儿童总数的4.66%~([1]),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群体。此外,《2001年中国0—6岁残疾儿童抽样调查》数据也显示:我国有0—6岁残疾儿童约141.7万,每年新增约19.9万~([2])。残疾儿童作为特殊群体,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目前江苏省残疾儿童的患病率及致残原因。方法:参照2001年全国0~6岁残疾儿童抽样调查所采用的方法抽查了江苏省0~6岁儿童9998人,进行了各类残疾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确诊各类残疾共86人,患病率为8.60/1000,其中智力残疾61例,肢体残疾27例,精神残疾9例,视力残疾4例,听力残疾4例,各类残疾的患病率分别为6.1/1000,2.70/1000,0.90/1000,0.40/1000,0.40/1000。结论:江苏省残疾儿童的患病率较1987年有明显下降,但残疾儿童的康复现状仍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9.
社会的发展和康复意识的逐渐增强,给儿童视力残疾康复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政策环境。2009年~2011年,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补助资金,支持各地实施"中国残联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0~6岁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工程"相继在各省市展开,这其中,对视力残疾儿童实施康复训练、验配助视器等成为重点实施项目。1儿童低视力康复面临的一些问题1.1儿童低视力康复三级服务网络不完善目前,低  相似文献   

10.
常州市0—6岁残疾儿童的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掌握目前常州市残疾儿童的患病率及致残原因。方法:参照2001年全国0-6岁残疾儿童抽样调查所采用的方法对市区5个街道0-6岁儿童5102人进行了各类残疾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确诊各类残疾共44人,患病率为8.62‰,各类残疾共57人次,残疾发生率为1.12%,其中智力残疾27人次,肢体残疾18人次,精神残疾7人次,视力残疾3人次,听力残疾2人次,残疾发生率分别5.29‰、3.53‰、1.37‰、0.59‰、0.39‰。结论:常州市残疾儿童的患病率较1987年有明显下降,但残疾儿童的康复现状仍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11.
智残儿童康复现状及家庭社会经济因素对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中国智残儿童的康复现状和需求,分析不同社会经济地位家庭儿童的康复特点,为卫生保健的公平分配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以2001年全国0-6岁残疾儿童抽样调查诊断出的智力残疾儿童558人为对象,结合其个人残疾情况和家庭背景,对父亲职业、母亲受教育水平、家庭人均月收入进行评分并组成家庭社会经济因素这一综合评价指标,描述智残儿童的康复现状和需求,分析家庭社会经济因素对它的影响。智残严重度以Gesell评分为准,55-75分为轻度;40~54分为中度;253-9分为重度;〈25分为极重度。社会经济因素分层:总分3-5分为社会经济地位下层;6~8分为中下层;9-11分为中上层;12-15分为上层。 结果:调查筛选出的智力残疾儿童558人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调查诊断出的智残儿童558人中,轻、中、重度及以上分别占54.7%、25.6%、19.8%。②按家庭社会经济因素由低到高,所占比例依次为45.7%、38%、11.6%和4.7%。不同家庭社会经济因素的儿童之间无年龄差异,而存在性别差异,下层家庭女孩比例较高(46.7%),而上层仅占19.2%。③所有智残儿童都有康复需求,64.5%的智残儿童得到不同形式的康复服务。以家庭为主(占51.6%),其次是特殊机构(25.6%)、普通机构(16.1%)和医院(6.6%)。④家庭人均月收入在200-400元的儿童康复比例最低(53.8%).按收入由低到高的顺序,接受康复的比例依次为70.0%(200元以下),67.7%(401-600元),65.2%(601-800元和800元以上两组合并为一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中下层家庭的康复比例最低56.1%,其余各层(下层、中上层、上层)孩子的康复服务利用率之间差异无显著性。上层、中上层家庭孩子仅对特殊机构有需求,而下层儿童对普通机构、特殊机构、医院的需求量都相当大,且近一半在家康复的儿童应寻求更高层次的康复服务。 结论:小龄智残儿童康复形势严峻,需对患儿康复形式给予正确指导,提高相应特殊机构、普通机构建设力度;重视中下阶层家庭患儿的康复指导提高卫生保健的公平利用.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儿童康复事业的发展,各地儿童康复机构相继成立,儿童医院及儿童保健机构也开始设立康复科,有关儿童康复病历的设计正引起国内儿科康复工作者的关注,一份好的康复病历无疑对残疾儿童的诊断与康复治疗起促进作用。本文对儿童康复病历的特点和构成发表一些探讨性意见,供国内同行参考。儿科康复诊疗对象都是残疾儿童,残疾儿童一般分五类:视力残疾、听力语言残疾、智力残疾、肢体残疾和精神病残疾。而视力残疾、听力语言残疾、精神病残疾都  相似文献   

13.
小儿脑瘫康复常用矫形器及其他辅助器具的临床实践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随着我国康复事业的发展 ,对脑瘫儿童及其他残疾儿童的康复手段也不仅仅局限于手术矫形治疗、物理疗法、作业疗法及教育、心理治疗等 ,还逐渐加入了康复工程—矫形器及其他辅助器具疗法。要使脑瘫患儿获得明显的康复疗效 ,按照目前的医疗水平是非常困难的 ,还没有根本解决的办法。因此 ,在临床上必须采取综合手段进行全面康复 ,将脑瘫儿童的潜力最大限度地挖掘出来。全面康复是指以下 4个方面的康复 :①医疗康复 :在医学上为达到康复目的而应用的功能诊断、治疗、训练和预防残疾的技术和科学 ,主要有物理疗法、作业疗法、语言疗法、心理疗法…  相似文献   

14.
脑瘫儿童的康复管理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2005年5月25日,WHO第58届世界卫生大会在有关“残疾与康复的决议”中明确指出,“残疾,包括预防、管理和康复”,可见“管理”在系统的康复流程中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脑瘫儿童的康复管理也可称为脑瘫儿童的康复目标导向性管理(以下简称“管理”)。脑瘫儿童的康复属于脑功能康复,是多功能障碍的康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掌握目前常州市残疾儿童的患病率及致残原因。方法参照2001年全国0~6岁残疾儿童抽样调查所采用的方法对市区5个街道0~6岁儿童5102人进行了各类残疾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确诊各类残疾共44人,患病率为8.62‰,各类残疾共57人次,残疾发生率为1.12%,其中智力残疾27人次,肢体残疾18人次,精神残疾7人次,视力残疾3人次,听力残疾2人次,残疾发生率分别为5.29‰、3.53‰、1.37‰、0.59‰、0.39‰。结论常州市残疾儿童的患病率较1987年有明显下降,但残疾儿童的康复现状仍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16.
孤独症、肢体残疾、智力残疾儿童家庭经济负担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估孤独症、肢体残疾和智力残疾儿童的家庭经济负担。方法对此三类残疾儿童和普通儿童家长(共227名)以访谈的形式进行关于家庭经济负担的调查。结果残疾儿童的医疗支出、看护支出明显多于普通儿童,而教育支出、衣着支出、游乐支出明显少于普通儿童。儿童家庭人均收入仅受父母文化程度影响。除孤独症儿童外,肢体残疾、智力残疾儿童的家庭经济援助明显多于普通儿童。家庭儿童个数越多,经济援助越少。与普通儿童相比,三类残疾儿童的抚养负担依次为:孤独症儿童(19582.4元/年)、肢体残疾儿童(16410.1元/年)、智力残疾儿童(6391.0元/年)。结论相比普通儿童,肢体残疾、智力残疾和孤独症儿童的家庭有着较大的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7.
四川省0—14岁残疾儿童抽样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震  王槐富 《华西医学》1991,6(3):282-284
1987年4月1日至5月15日四川省进行了第一次大规模、有计划地对残疾人抽样调查,调查总人口数为145201人,其中0~14岁儿童39619人(27.28%),发现残疾儿童1371人,现残率为34.60‰,按调查结果推断0~14岁各类残疾儿童全省人口数约有97.4万人,其中智力残疾约有80.2万人,听力语言残疾约有9.5万人,肢体残疾约有4.9万人,视力残疾约有2.4万人,精神病残疾约有0.35万人。  相似文献   

18.
也谈小儿脑瘫的社区康复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小儿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是指出生前后1个月内各种原因所致的非进行性脑损伤综合征,是儿童严重致残的重要原因之一。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小儿脑瘫的发生率高达5‰,这意味着每年有成千上万的儿童发生脑瘫,而且需要康复。若能做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尤其是在出生6个月~3岁间进行康复治疗,大部分脑瘫儿童可能完全康复,否则将因残疾而影响终生。由于机构康复的覆盖率低、费用较高、陪护人员付出的时间和精力太多等原因,目前我国脑瘫儿童有条件在医院或其他康复机构中接受康复治疗的,为数十分有限,这就给社区康复服务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中国智残儿童的康复现状和需求,分析不同社会经济地位家庭儿童的康复特点,为卫生保健的公平分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2001年全国0~6岁残疾儿童抽样调查诊断出的智力残疾儿童558人为对象,结合其个人残疾情况和家庭背景,对父亲职业、母亲受教育水平、家庭人均月收入进行评分并组成家庭社会经济因素这一综合评价指标,描述智残儿童的康复现状和需求,分析家庭社会经济因素对它的影响。智残严重度以Gesell评分为准,55~75分为轻度;40~54分为中度;25~39分为重度;<25分为极重度。社会经济因素分层:总分3~5分为社会经济地位下层;6~8分为中下层;9~11分为中上层;12~15分为上层。结果:调查筛选出的智力残疾儿童558人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调查诊断出的智残儿童558人中,轻、中、重度及以上分别占54.7%、25.6%、19.8%。②按家庭社会经济因素由低到高,所占比例依次为45.7%、38%、11.6%和4.7%。不同家庭社会经济因素的儿童之间无年龄差异,而存在性别差异,下层家庭女孩比例较高(46.7%),而上层仅占19.2%。③所有智残儿童都有康复需求,64.5%的智残儿童得到不同形式的康复服务。以家庭为主(占51.6%),其次是特殊机构(25.6%)、普通机构(16.1%)和医院(6.6%)。④家庭人均月收入在200~400元的儿童康复比例最低(53.8%),按收入由低到高的顺序,接受康复的比例依次为70.0%(200元以下),67.7%(401~600元),65.2%(601~800元和800元以上两组合并为一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中下层家庭的康复比例最低56.1%,其余各层(下层、中上层、上层)孩子的康复服务利用率之间差异无显著性。上层、中上层家庭孩子仅对特殊机构有需求,而下层儿童对普通机构、特殊机构、医院的需求量都相当大,且近一半在家康复的儿童应寻求更高层次的康复服务。结论:小龄智残儿童康复形势严峻,需对患儿康复形式给予正确指导,提高相应特殊机构、普通机构建设力度;重视中下阶层家庭患儿的康复指导,提高卫生保健的公平利用。  相似文献   

20.
节段性按摩法治疗小儿脑性瘫痪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脑性瘫痪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根据北京医科大学 1 998年抽样调查结果推算我国 0~ 6岁儿童中有 3 1万脑瘫患儿 ,并且仍以每年 4.6万的速度递增 ,给家庭和社会造成了严重负担。所以探讨新疗法 ,将其列入综合治疗中显得十分必要。本研究旨在探讨节段性按摩法治疗脑瘫患儿的疗效。1 对象和方法1 .1 对象我中心 1 992年 8月至 1 999年 8月收治全国各地脑瘫患儿 1 0 0例。诊断及临床分型以全国小儿脑瘫座谈会纪要为准[1] 。其中男 58例 ,女 42例 ,8月~ 1岁2 4例 ,2~ 3岁 40例 ,4~ 5岁 2 8例 ,6~ 8岁 8例 ,平均年龄 3 .5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